APP下载

传播媒介的发展趋向探析

2010-08-15代川廖妮娜

关键词:传播媒介纸质感官

代川,廖妮娜

传播媒介的发展趋向探析

代川,廖妮娜

无线电广播和无声电影同为单一感官媒介,但随着视听兼备的多感官媒介的诞生,一个迅速消亡,另一个却继续发展。从剖析两者不同命运的成因着手,对媒介的发展与人类感官满足和平衡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从这一维度出发,对纸质媒介最终能否在与电子媒介的对峙中幸存下来进行探讨。

单一感官媒介;多感官媒介;幸存者

媒介在很大程度上延伸了人体的感官功能,因此,人类的传播史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传播媒介的发展史。面对新媒介的竞争,旧有媒介能否幸存并获得发展,关键在于其能否满足人体感官的需要。

一、两种不同单一感官媒介的命运

电影的最初形态是无声电影,它在视觉上给人们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成为19世纪重要的流行媒介。此时的电影仅靠图像和字幕向观众传达信息,是一种只强调视觉官能而忽视听觉的媒介形式。因此,当第一部商业有声电影《爵士歌手》放映时竟遭到了普遍的怀疑:电影本来是无声的,观众会接受这种伴随声音的奇怪形式吗?事实是人们迅速接受了它。到1929年,无声电影已在美国消亡,而广播同样作为一种只能听不能看的单一感官媒介,它的命运却大为迥异。

无线电广播作为最初的大众化电子媒介在20世纪20至40年代非常流行,其影响力超过了无声电影的全盛时期,持续20多年保持着大众文化统治者的媒介地位,直至电视出现。20世纪50年代早期,视听兼备的电视的出现似乎使只能听的广播面临着退出历史舞台的威胁,如同有声电影的发展宣告了无声电影的消亡一样,这一现象恰恰展示了媒介的发展与人类感官之间微妙的关系:单一感官的媒介将被与人类感知力具有相同范围的双重感官媒介所取代。电视这种双重感官媒介,在及时性和对时空的覆盖范围上具有和单一感官媒介同样的效力,广播能做的事情电视看起来都可以做到,而且能做得更好。但奇怪的是,广播并没有因此而消亡。尽管自此以后广播渐渐失去了强势媒介的地位,但它依然在继续发展着。

无声电影的只看不听与广播的只听不看,这两个单一感官媒介在遇到视听兼备的替代品后,其表现竟截然不同——一个快速衰亡,一个却依然扮演着大众传媒的角色。两者间无疑存在着某些不同的地方。

首先,广播只听不看的传播形,是普遍存在的、自然的、“前科技”的人类传播模式;而只看不听的无声电影则不同。每晚,世界都会变黑,但从未真正地变成无声,人们可以闭上眼睛不看任何东西,但不能把耳朵也闭上不听。人们经常边看一个东西边听另一个东西。无论从社会还是自然的角度来看,这种模式都是人性化收集信息的一种模式,即使在今天,人们依然保留着在从事其他事情的同时收听广播。相反,无声电影却缺乏这一优势。一般情况下,人们所从事的大部分事情都需要视觉器官的参与,而且人体对于视觉感官的满足需求往往多于听觉感官。因此,只看不听的传播模式距合适的人类感官比率相去甚远。人们无法一边观看无声电影的画面一边收听其他的音乐或谈话。尽管无声电影极好地满足了人类的叙事爱好,但有声电影的出现不但继续了这种叙事追求,并且更贴近人类的知觉组合,因此,它一出现便彻底取代了无声电影。而广播却利用无视觉传播存活了下来,因为它有时与人们这样的需求一致:所看的事物和所听的事物不同,甚至包括什么也不看。

其次,广播能够在电视时代成功地生存下来,还因为它不再把重点放在众人聚集的客厅,而是进入了汽车、厨房、浴室,以及广场、公园等场所。这样它就可以使人们在无法收看电视的情况下仅凭基本的听觉就能感知这个世界。

第三,广播得以幸存并继续发展还在于广播技术的发展。我们知道,一种信息技术只有在一定范围内比它的竞争对手更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它才能存活下来。1987年,法国着手研究数码式音频广播。这一技术综合了最新的声音微缩和还原技术,频率稳定、干扰近于无,汽车行进中收音突然中断的情形再也不会发生。收音范围扩大,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收到不同频道的节目,收音音质与放激光影碟没有差异。这些广播技术的应用不但顺应了人们对听觉的更高追求,而且使收听变得更加便捷,为广播赢得了一定的受众。

二、媒介的幸存与媒介的人性回归

上述可知,媒介能否幸存,依赖于其是否接近和满足人类传播的某些基本方式和进程。也就是说,人类选择的媒介演进方向,其标准是促使其更为接近人类官能。保罗·利文森将这种趋势称为“媒介的人性回归”。从这一理论出发,如果某种媒介拥有越多的人类功能,那么越接近这种模式的媒介就越具有竞争力。

如前所述,广播因满足人类的基本传播模式而没有在电视出现后退出历史舞台,而电视以其视听兼备的传播方式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取代了广播在大众传播中所占据的主导地位。1960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大多数通过广播收听尼克松和肯尼迪辩论的美国人认为尼克松表现得要好些,但是通过电视收看的却持相反的观点。由于此时电视的影响力已超出了广播,因此肯尼迪取得了竞选最后的胜利。

显然,与人体官能更加协调的双重感官媒介——电视的发展将远远超过单一感官媒介——广播的发展,这无疑体现了媒介发展的人性回归趋势。其发展历程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一个简单却平衡的传播环境,包括单一视觉、听觉、感觉和记忆等;第二阶段,媒介的发展打破了这些限制,但作为突破的代价是牺牲了普遍的媒介的平衡;第三阶段,人类不断探寻那些既能突破以往传播限制又更符合感官需求的人性化传播媒介,逐渐形成另一种复杂的平衡。就广播和电视而言,发明家与创造者在许多时候都想把它们设计为一种交互式的传播媒介,以使信息创造者和接受者获得平衡,而不只是让它们发展成为一种能跨越时空、具有广泛受众的单向传播媒介。而这里所说的媒介平衡,其实亦是人体自身内在的某种平衡的映像。

因此,所有媒介发展的最终趋势就是变得越来越人性化,也就是说,它们处理信息的方式会越发像人一样自然:电话传来的声音取代了电报的点与划;在线阅读和聊天已经开始了与旧有纸质媒介和传统电子媒介的竞争……人们对媒介的期待是:不仅要求它们满足视、听需要,还要求能够与它们进行双向的交流,就象人们面对面谈话一样。因此,从单一感官媒介到多媒介的出现,正是媒介人性回归更深刻的表现。

多媒介将文字、声音、图像等各种信息符号融为一体,避免了单一符号传递的缺陷,如文字符号的抽象性、声音符号的一次性等。利用多媒介机器传输信息,各种信息符号的存在不仅是共时的,而且可以是异时的;对信息符号的使用,不仅是一次性的,而且可以是重复性的。同时,网络的发展还为传播者与接受者进行双向交流提供了便利,从而使受众改变过去的被动接受地位,开始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信息的支配权。而计算机正是这样一种媒介:它不但可以集传统电子媒介的视、听功能于一身,还具有在线交互性和界面的友好性。从人的个体官能角度而言,它无疑能够更好地满足人类感官的需要和平衡。这种多功能媒介似乎将是媒介发展的趋向,于是人们不禁要问:随着这种多功能、一体化媒介的逐步推广,单一感官媒介的命运是否会如无声电影一样趋于消亡呢?

三、纸质媒介的未来

每当一种新媒介出现,总会引起旧媒介的重新定位。因此有人认为,从来没有一种媒介在新媒介出现后消失,它们只是回到了其应有的位置;新旧媒介各自面对特定的受众,提供专门的服务。在传统的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世界里,情况似乎确实如此: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不断发掘自身的优势,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不同需求以赢得自己的市场。而在数字媒介出现后,情况是否依然如此呢?

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在与新媒介的竞争里,幸存者是因为它们能够与人类传播的某些基本方式和进程相协调,可以在人类某种感知方式上表现得比竞争对手更优秀。而在网络时代,纸质媒介是否仍具有这种优势呢?我们先来看一看纸张这种介质的特性:单页时可用来作笔记;成叠时则用于文献;还可以不同方式聚集在一起,成为报纸、杂志和书籍。以往的电子媒介显然无法在这些方面超越纸张的功能取而代之。但数字媒介日益强大的文字处理能力和巨大的信息储存量使纸张在这些方面失去了优势。而印刷媒介现在仍然具有广阔的生存空间,并不是由于数字媒介无法完成它所能完成的任务,而是由于:数字媒介尚未全面普及;数字媒介便携技术有待发展;人们几千年来积淀的阅读习惯难以很快转变。但这些障碍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与数字媒介更为频繁的接触而逐渐消失。

照此推断,纸质媒介无疑将会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完善而走向衰退,但其命运不会如无声电影一样完全退出人们的生活。理由是:与数字媒介相较,纸质媒介具有文本的可靠性与保存、传输的安全性等优点。众所周知,页面中的文本具有极强的稳固性,文本在页面中的恰当定位使得移动它十分困难,这一特性提高了纸张作为可靠的文字载体的功能性。相反,通过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后的文章具有的最大优点之一是修订起来极为便捷,但这种便捷也使得文本不是特别可靠,直到它被印刷在纸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优质、耐用的纸张更能够抵御伪造信息。事实上,这种现象同样发生在其他数字化媒介与传统媒介之间,比如数码相机就使人们对 “历史的忠实记录者”——照片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另外,网络的安全问题也使人们对数字化文本的保存和传输抱有疑虑。

但上述这些问题严格来说,也是属于数字媒介的技术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问题将逐渐得到解决。正如保罗·利文森所说:“旧媒介的优势主要建立在数字媒介早期发展阶段的特性上,而不是建立在数字媒介根本固有的特性和局限性上。”

因此,当数字媒介技术全面成熟时,纸质媒介或将成为一种具有鉴定证明功能的简单媒介,其常见的存在形态将是证明、书画艺术和人们怀旧情节的载体。

[1]丹尼尔·杰·切特罗姆.传播媒介和美国人的思想[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2]保罗·利文森.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G206.2

A

1673-1999(2010)06-0137-02

代川(1973-),男,重庆涪陵人,重庆广电集团涪陵电视台记者,研究方向为电视新闻;廖妮娜(1976-),女,重庆涪陵人,文学硕士,重庆市渝北区委党校教师,研究方向为公共媒介。

2009-10-13

猜你喜欢

传播媒介纸质感官
视觉文化视阈下武术传播媒介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媒介思想论述
感官训练纸模
感官训练纸膜
全媒体时代纸质图书出版思考
反腐报道中的大众传播媒介
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研究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