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时间词“年”“春”“秋”

2010-08-15樊虹

关键词:先民季节农业

樊虹

浅谈时间词“年”“春”“秋”

樊虹

汉语的时间词“年”“春”“秋”,自古至今都是常用词、基本词。它们作为反映自然现象的名词符号,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它们的形成与发展反映了人们对时间的认识、对自身生存方式的认识,也反映了当时的科技生产水平,具有中华民族独特的人文涵义。

时间词;年;春;秋

发源于黄河中下游广袤平原的华夏民族,自“神农氏”时代起就选择了农业为主的经济形式。《管子·轻重篇》:“神农作,树五谷于淇山之阴,九州之民乃知谷食,而天下化之。”淇山在淇水附近,当今河南安阳,汲县一带,正是我国古代华夏民族主要发祥地之一[1]149。我们追宗溯祖,则以“炎黄子孙”自居,至今仍保持了以农为本的经济形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就是农业文化,这是在古代华夏民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汉民族文化的基本特质。古代的农业生产状况、人们对农业的认识以及农业生产制度等各个方面,在汉字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许慎《说文解字叙》曰:“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重古,后人所以识古。”文字的经典性评论,既指明了文字的工具性,又道出了文字还具有传承思想文化的作用。文字现象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汉字素有历史文化“化石”之称。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从造字理据上看,汉字构形依据的是造字时代存在的形形色色的客观事物,依据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科技生产水平。

汉语的时令词“春”“秋”“年”,自古至今都是常用词、基本词,它们作为反映自然现象的名词符号,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它们的形成与发展反映了人们对时间的认识,对自身生存方式的认识,也反映了当时的科技生产水平,具有中华民族独特的人文涵义。

一、时间词“年”的形成过程

禾稼的成熟与收获怎么会与“年”之时间意义同构于一体呢?这反映出了古代由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水平。农作物基本上是一年为一个成熟的周期,对于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先民来说,农作物的收获具有重大意义,故一年一度的收获便在先民心目中被视为一件大事,而收获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周期“年”的概念也就随之被固定下来,故“年”的时间义、成熟义统一于一体,反映了“年”这个时间周期形成的特点。《诗经·豳风·东山》:“自我不见,于今三年。”《公羊传·隐公元年》:“君之始年也。”何休注:“年者,十二月之总号。”《尔雅·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岁名。”邢昺疏:“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为岁名。”《玉篇》:“年,载也,禾取一熟也。”

“稔”字也有类似的情况。“稔”与“年”是同源字,语音上,王力《同源字典》中说,二者均属于泥母,泥日准变声,真侵通转声。《说文·禾部》:“稔,榖孰也。从禾念声。《春秋传》曰‘鲜不五稔’。”王筠《句读》:“此谓五榖蕃孰谓之稔也。”《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所谓不及五稔者夫子之谓矣。”杜预注:“稔,一年也。”陆德明释文:“榖一熟,故为一年。”《玉篇·禾部》:“稔,年熟也。”《广雅·释诂》:“稔,年也。”

二、时间词“春”的形成过程

先民何以置“春”为岁首呢?通过上面的字形分析,中华先民基于农耕文化心理去体验和认识一年,选用“春”这个具有朝气活力的草木萌动的词来作为一年的开始,作为一年的第一季。可以看出,春的时间意象和草木萌动、初生的自然现象之间的密切关系。

三时间词“秋”的形成过程

看来,《说文》是以禾谷成熟作为“秋”这一时序季节的特征。甲骨文字形为蟋蟀形,虫以鸣秋,借以表达“秋天”的概念,符合先民认识时间季节的特点。另一写法是蟋蟀形下加“火”字,表示秋天禾谷熟,似火灼。籀文又添加“禾”旁。秋季乃是成熟收获的季节,其物象物色灼灼如火,这种现象终于同先民“秋”这一时节概念发生了牢固的联系。

秋也可表“年”,如《诗经·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古人把一年分为春、秋两季,春是播种季节,秋是收获季节,人们就用借代手法,以部分代整体,从而引申出“年、年岁”的意义。由它们组成的“春秋”一词,也有“年”的意思。春时草木萌动,蠢蠢而生;秋时万物就敛,禾榖成熟,,一种一收,就是一春一秋,古人即目为一年。如《诗·鲁颂·閟宫》讲鲁君祭祀先祖,云:“春秋匪解,享祀不忒。”《左传·僖公十二年》:“若节春秋来承王命,王将如何接待!”

四、时间词“年”“春”“秋”形成的意义

从上述分析可知,在古代,最初并没有“年”的概念,没有“春季”、“秋季”的概念,只有“收获”的概念(年、秋、稔),草木荣枯的概念(春、秋)。在农耕社会中,农业生产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涉及到人们对时间的认识及物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等;殷商时代,人类生活进入了农耕社会,原始农业有所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季节性及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为了协调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们非常关注备耕、播种、施肥、收获等农业生产活动的具体日期,从而合理安排农业生产,进而保证农业的收成,促进农业的发展。正如《管子·四时》表述的“令有时,无时则必视顺天之所以来。五漫漫,六昏昏,孰知之哉?惟圣人知四时。不知四时,乃失国之基;不知五谷之故,国家乃路。”[2]人们就是根据对物候的观察,为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把一年分为耕种的季节和收获的季节,即春季和秋季,并进而把一年又划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由此可见,古代人们对春秋乃至四季的认识乃至年的认识主要是基于农业生产活动和农耕生活的反思和筹划,根据自己对“天人关系”的认识和构想,将一年划分为春秋两季,进而把它分为四季,“令有时”才不“失国家之基”,这样,时令词“春”“秋”“年”就渐渐由原义上升到了人文世界,具有了文化意义。

[1]贺友龄.汉字与文化[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9。

[2]禹向丽.季节名词“秋”的形成发展及其文化意义[J].现代语文语言理论研究,2007(1).

H139

A

1673-1999(2010)06-0121-02

樊虹(1986-)女,山西曲沃人,湘潭大学(湖南湘潭411105)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词汇学。

2009-10-17

猜你喜欢

先民季节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赛加城址先民的生产经营方式
我喜欢的季节7
奇妙的博物馆
将先民们的宝贵财富留给后代子孙——记浙东千年古镇崇仁镇消防安全工作
季节蠕变
季节的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