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甜”和“苦”的味觉隐喻现象浅析

2010-08-15尚绮刘明江

关键词:味觉隐喻味道

尚绮,刘明江

“甜”和“苦”的味觉隐喻现象浅析

尚绮,刘明江

从认知的角度对汉语中“甜”和“苦”这两种味道的隐喻现象以及其特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探讨其文化成因。分析表明汉语中“甜”和“苦”的隐喻现象及其基本特征反映了人们认知过程中基于身体经验在经验和行为中形成概念和范畴,用具体反映抽象的认知过程。

味觉隐喻;体验哲学;认知;“甜”;“苦”

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使用隐喻,它是我们对世界的常规概念方式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越来越多的隐喻研究表明: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隐喻在人们的认知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汉语中的隐喻现象可谓丰富多彩,对于汉语中的隐喻现象的研究对认知语言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汉语中隐喻现象的研究近年来在国内也有很多的尝试,如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蓝纯女士所作的汉英空间隐喻的对比就对汉语“上”和“下”的隐喻现象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细致的分析。也有人提到了汉语中和饮食相关的隐喻,但对汉语中以味道扩展而来的诸多隐喻现象的研究为数不多。因此本文试图从汉语中人们使用频繁,使用范围广的“甜”和“苦”的隐喻现象着手来分析它们呈现的特点和它们的形成原因 (本文“甜”和“苦”分别表示甜的味道和苦的味道,不加引号的甜和苦则表示甜字和苦字本身)。本文所提出的假定是:味觉隐喻的形成是基于身体经验的,我们日常经验中的相关性会引导我们获得基本隐喻。味觉隐喻的形成体现了Lakoff&Johnson提出的体验哲学[1]。

一、隐喻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

在西方哲学研究中一直贯穿着感性与理性、经验主义与唯理主义的争论,这种对立观点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在语言研究中,也反映在语言研究两种对立的研究方法上:一种是通过可观察到的语言用法从外部对语言进行研究;另一种是把语言看作人的天赋才能的一部分,看作人类理性的表现,从人类心智内部研究语言[2]。Lakoff则认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既不是经验主义,也不是理性主义,而是另外一种全新的哲学理论——“体验哲学”[3]。Lakoff在 1987年的 《女人、火和危险事物》(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中论述了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其主要观点是:意义通过身体经验和大脑而产生,而不是通过符号与世界的连接产生,也不是通过模型理论产生,这就与基于客观主义的真值对应论、真值条件论针锋相对。根据Lakoff和Johnson的观点,体验哲学是第二代认知科学,也是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与客观世界互动的结果,它们通过体验而固定下来,决非基于符号;思维和推理也基于体验,决非基于符号运算。

二、隐喻中的“甜”和“苦”

摄取食物是维持生命的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在人的各种感觉能力中,味觉无疑是相当突出的,也是最为基础的一种能力。这种最基本的能力具有统一性和普遍性,因为人的各种感官感觉基本是一致的,而且在某个特定区域,人们可以摄取的主要食物基本上也是一样的。因此,食物的味道在这个特定的区域中就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和普遍性。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酸甜苦辣咸是最基本的五味,因此本文选择 “甜”和“苦”这一对表达具有完全相反的基本味觉感觉的词以及含有它们的词汇、成语、短语等相关词汇为对象,来尝试探讨“甜”和“苦”扩展出的各隐喻义所反映出的人们的认知过程。本文的“甜”和“苦”的各个词义以《汉语大词典》(1991)、《高级汉语词典》、《国际标准汉字大词典》为准。

(一)“甜”和有关“甜”的隐喻

甜是一个会意字,意为:舌头能品尝甘(甜味);而甘同样是一个会意兼指示字:甘,小篆从口,中间的一横象口中含的食物,能含在口中的食物往往是甜的、美的。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甜”这种味道是一种美好的、具体的味觉体验。除了甘和甜之外,汉语中还有蜜和饴这两个表示甜的味道的词。而甜和甘,甜和蜜也经常用在一起。总的来说,甜这种味道在以上表示甜的字中共同的扩展义有以下四条:

第一,甜味表示幸福、快乐、美好的生活或经历。如:甜蜜的生活,甜蜜的爱情,甜蜜的回忆、甜蜜的梦、(她总算是)苦尽甘来、同甘共苦等等。

第二,甜味表示味觉以外的美好的感观感觉和美妙的精神体验。如表示听觉:甜美的歌声,甜言蜜语,这孩子嘴真甜,甜歌皇后;表示视觉:甜甜的笑容,甜甜的眼神,一副甜蜜的样子。

第三,表示精神体验。甜腻腻的心事儿;心里甜丝丝的;看在眼里甜在心里;心甘情愿;甘拜下风等等。

第四,甜味表示好处或利益。如:这批货让他尝到了甜头。

2.“苦”和有关“苦“的隐喻

苦和甘甜相对,本意是苦菜,同样是一种味觉体验。它有众多和变化多端的搭配。总的来说,有关“苦”的词汇、短语和搭配可以归为以下几类:

第一,“苦”表示艰难、磨难或不幸的生活或经历。如:苦日子过惯了;苦了一辈子;苦乐年华(歌名);让你受苦了;自讨苦吃;吃尽了苦头;再苦不能苦孩子;害苦了我;吃了不少苦头,等等。

第二,“苦”表示不好的、不舒服的除味觉以外的感观感觉或精神体验。表示听觉:痛苦的呐喊,苦笑了一声;表示视觉:苦笑,愁眉苦脸;表示精神体验:心里有苦说不出,一肚子苦水没处倒,等等。

第三,“苦”表示不顺利、需要耗费心思或精力,主要用作副词。如:苦心经营;苦苦哀求;苦思冥想;苦战;苦苦等待等,在有些地方方言中的还有“何苦”(意为:干嘛费那个劲儿),等等。

三、“甜”和“苦”的隐喻特征

“甜”和“苦”的隐喻在总体上呈现出以下的特点:

第一,“甜”和“苦”隐喻的约定俗成性和抽象性。“甜”和“苦”的隐喻是人们对生活中好的和差的感觉和事物的贴切的反应。它们的用法由来已久,在汉语的各种方言中都有反映。而且绝大部分隐喻用法和由它们合成的词汇已经成为死隐喻(dead metaphor),人们在使用的时候一般不会考虑它们和甜味与苦味的联系。它们用作味觉本义以外的意义时,绝大多数都被用来指一种抽象或较为抽象的事物,尤其在指生活的时候。如:人们用“苦尽甘来”来形容某某人经历了许多磨难之后终于熬出头。

第二,“甜”和“苦”的隐喻的系统性。首先,“甜”和“苦”这一对表示相反意义的味觉的始原域和目标域相一致,它们在隐喻性用法中也表示相反的意义。这一点可以在许多成语和短语中反应出来。如“苦尽甘来”、“同甘共苦”中“甜”和“苦”用来表达生活中相反的两个方面;在表示除了它们的本义之外的感观和精神体验时,“甜”和“苦”也用于相同的范畴,表示相反的意义,如“听了这句话她心里甜丝丝的”和“心里有苦说不出”的对比,“甜甜的笑”和“苦笑”的对比等。

其次,和“甜”搭配的字往往含有美好的意思。如:甜蜜、甜美、香甜、甘甜等。而和“苦”搭配的往往是一些表示费力的、不幸或不好的感觉的字,如:痛苦、辛苦、愁苦、艰难困苦、凄苦、苦涩、苦恼、苦大仇深、苦苦哀求等。

再次,它们各自的搭配也体现了它的系统性。“他从小就泡在蜜罐里”和“他是在苦水中泡大的”这一对广泛通俗的说法生动地描述了好的生活和差的生活的强烈对比。在这两个句子中,“蜜罐里”和“泡”的搭配,“苦水中”和“泡”的搭配正是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搭配。还有,形容人得到了某种好处的“尝到了甜头”中“尝到”和“甜头”的搭配,和形容受了许多磨难的“吃了不少苦”中“苦”和“吃”的搭配正是它们原始义——味觉所要求的合理搭配。这都体现了“甜”和“苦”作为隐喻的系统性。

第三,通过对“甜”和“苦”的总体意义项的对比可以发现:“甜”和“苦”的隐喻的扩展现象有一定差异和不对应的语义项。“苦”所表达的抽象的意义项要比“甜”广泛一些,和“苦”这一层意义相关的及与其搭配的比较固定的词汇要多一些、丰富一些。如:甜头表示好处或利益,虽然甜头和苦头在它们的基本意义上仍然是相关的,但苦头却并不一定表示好处与利益的损失。再如:“苦”可以用来表示不顺利、需要耗费较多的心思或精力,如苦思冥想;而甜却没有相应的表示和苦这一层意思相反的意义。以上可以看出“苦”对于各种各样不好的、不幸的、困难的事物或感觉的表达要比“甜”表达相应相反的事物丰富。

四、“甜”和“苦”的隐喻意义的经验基础

“甜”和“苦”的隐喻意义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形象生动的经验基础。它们和人们在品尝甜和苦这两种味道时脸上的表情是密切相关的。一般来说,在味觉感受到甜的味道时,它使人的整个口腔系统都感到舒服愉悦,脸上呈现的表情是舒展的;而苦的味道让人的口腔感到十分难受,人脸上的表情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甜甜的笑”和“苦笑”这一对反义词是一对最为恰当地列子。这一对词描述的是视觉体验,对于“笑”这样一个可以看见却不可能品尝的行为,“苦”和“甜”却可以表达得细致入微。开心的笑正是面部表情舒展的“甜甜的”笑,而担忧的、不开心的笑恰恰就是一种皱着一张脸的“苦”笑。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人们在品尝甜和苦时的表情。

其次,“甜”和“苦”的味道给人带来的不同感觉和它们使人面部呈现出的相应的不同表情并不是某个人或某个群体特有的表现,这样的表情是人类感官系统中味觉系统的共同的反应,因此具有普遍性。同时人在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都是有某种表情的,而这两种表情作为人最基本的表情在日常生活中的出现是高度频繁的。因此人们能够很自然地总结出好的和不好的感觉,生活和经历与“甜”与“苦”的味道所造成的面部表情之间的相似性,从而将它们用于表示味觉以外的其它意义。

再次,汉语中“甜”和“苦”的隐喻中不对应的语义项在某种程度上是历史、地域和文化的差异对人们概念形成的影响造成的。毕竟,绝对的对应不符合人们认知过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苦”的隐喻义比“甜”多,更加反映出在人们在从最初改造自然和世界的历史过程中所经历的苦难和挫折。

由此我们可以想象,我们的祖先从认识自己开始认识世界,常把人的身体和经验作为衡量周围世界的标准。“甜”和“苦”的隐喻义的形成与人们的认知环境和认知过程无疑有必然的联系,即人们通常基于身体经验在经验和行为中形成概念和范畴。正如Lakoff &Johnson所言:“隐喻是基于身体经验的,我们日常经验中的相关性不可避免地会引导我们获得基本隐喻,它是身体、经验、大脑和心智的产物,只能通过体验获得意义。”[1]

五、结语

人们总是参照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陌生的、无形的、抽象的概念。通过以上对“甜”和“苦”的隐喻及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人类最初的和最基本的经验往往能成为人们认知世界的一个参照。汉语中“甜”和“苦”的丰富隐喻正是源自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具体的感觉感受。“甜”和“苦”的隐喻现象反映出人们在认知过程中的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这正如Lakoff和Johnson所提出的:“概念是通过身体、大脑和对世界的体验而形成的,并只有通过它们才能被理解。概念是通过体验(embodiment),特别是通过感知和肌肉运动能力而得到的。”[1]

[1]Lakoff&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王寅.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2).

[3]Lakoff,George and Mark,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 [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H315

A

1673-1999(2010)06-0132-03

尚绮(1972-),女,湖北十堰人,硕士,湖北大学(湖北武汉430062)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刘明江(1976-),男,湖北十堰人,孝感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2010-02-22

猜你喜欢

味觉隐喻味道
中秋的味道
天南地北,令人难忘的“鸡”致味觉
修饰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味觉传感器的制备应用
Cecilia Chiang, pioneer of Chinese cuisine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夏天的味道
味觉护肤——可以品尝的美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