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孤独感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研究

2010-08-15曾雪梅曾云华冉井珊

关键词:问卷心理健康差异

曾雪梅,曾云华,冉井珊

大学生孤独感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研究

曾雪梅,曾云华,冉井珊

孤独感是由于人际交往的数量与质量与主观愿望之间的差距或者是由于主体缺乏亲密关系而导至主体产生的一种负面的内心情绪体验。孤独感在现代社会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已成为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应用UCAL孤独感量表对整群取样的531名高校大学生孤独感进行测量,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有67.42%大学生的体验到中等程度以上孤独感。第二,大学生孤独感在性别、专业、城乡、年级上具有显著的差异。

孤独感;大学生;人口统计学变量

孤独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于《礼记·礼运》的记载: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藏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这里的“孤”指“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者”,“独”指“年老无子女者”。“孤独”一词现代汉语解释为“孤立无所依附”,既指一种客观的存在状态,也有对这种客观状态的内在主观感受的描述,即孤独感。

众多学者认为,孤独感概念一是强调主观的内心情绪体验,这种体验是负面的情绪;二是孤独感与人类交往、归属、爱的需要相联系;三是强调主体对客体的评价。研究认为,孤独感建立在需要基础上,是主体对客观人际关系的认知而产生的情绪体验,由于人际交往的数量与质量与主观愿望之间的差距,或者是由于个体缺乏亲密关系而导致个体产生的一种负面的内心情绪体验。

孤独感在现代社会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孤独感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重要的负面影响[1],如孤独与抑郁、醉酒、低自尊甚至自杀相联系[2]。国内的众多研究表明[3][4][5],孤独感已成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心理状态的存在往往使得部分大学生非常痛苦,进而引发各种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研究大学生的孤独感心理,探讨其影响因素,建立影响因素的模型,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研究的主要目的包括大学生孤独感程度研究及对假设进行验证。关于孤独感在性别上的差异,国内的研究存在不一致的结果:骆光林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女性大学生比男性大学生具有更高的孤独感[6];李传银及孟晋的研究结果正相反[7][8]。鉴于此研究,笔者建立假设一:大学生的孤独感在性别上存在差异。结合骆光林、李传银的结果,建立假设二:城市与农村大学生的孤独感存在差异。结合李松英、温廼的研究结果[9],建立假设三: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的孤独感存在差异。结合谭千保的研究结果建立假设四: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孤独感存在差异[10]。

一、方法

(一)被试

随机整群抽取重庆某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531人进行测试。在资料整理过程中,43份因故意作答作为无效问卷或填写不完整被剔除,剔除的原则是:第一,整份问卷答案呈规则作答的,如同一性作答、波浪型作答等。第二,整份问卷漏答项目数大于3的。最后回收资料填写完整的问卷488份,无效问卷43份,有效率91.9%。其中,大一学生97人、大二学生174人,大三学生199人;男生229人,女生256人;文科类255人,理科类233人;来自城市205人,来自农村283人。被试平均年龄21.17岁(SD=1.62)。

(二)测量工具

孤独量表采用Russell等编制的UCAL孤独问卷[11]。该量表测量个体的一般孤独感,信度α为0.94,重测信度大于0.62。总分范围是20-80分,得分越高,表示孤独感愈强。在本研究中,其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38。自编被试的人口统计学变量问卷。

(三)研究程序

测试前,首先由主试讲明测验目的、意义,打消被试的思想顾虑,鼓励受测者真实回答问卷内容。测试开始之前主试提醒受测者,做问卷题目前首先读懂指导语,然后开始回答。问卷完成时间控制在30分钟之内,共发出问卷531份。

(四)数据分析

统计数据分析使用SPSS 13.0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等。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孤独感程度结果与分析

为了解大学生孤独感的程度,我们以UCLA孤独感量表的评分标准(1-4计分,总分为20-80分之间)为基础;根据平均分及上下一标准差划分为低孤独组、中等孤独组和高孤独组,并分别三组的人数及百分比情况,以此来分析当代大学生孤独感的程度。低孤独组占32.58%,中等孤独组占65.17%,高孤独组占2.25%。这说明,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感到了孤独感。

(二)大学生孤独感的性别差异结果与分析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用性别的大学生孤独感特点,方差呈齐性(F=1.178,P=0.278),女生(n=256,44.51±7.87)比男生(n=229,41.41±8.46)的孤独感得分高,分数分布范围比男生小。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孤独感上有显著差异 (t=-4.16,p=0.00),这一结论与骆光林等人的研究结论及对韩国大学生的研究结果一致[12],与孟晋的研究及国外研究[8]结论不一致,研究假设一得到支持[13]。

(三)大学生孤独感的城乡差异结果与分析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研究农村与城市大学生在孤独感特点,发现农村大学生(n=383,44.367±8.15)比城市大学生(n=205,40.89±8.48)的孤独感得分高,分数分布范围教大,存在显著差异(t=-4.46,p=0.000)。这一结论与骆光林、李传银等人的研究一致,研究假设二得到支持。来自心理健康其他方面的研究也从侧面验证了这一结论,如有研究表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14],来自城市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高于来自乡村的大学生[15]。

(四)大学生孤独感的专业差异结果与分析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研究不同专业被试在孤独感上特点,发现理科大学生(n=233,45.14±7.85)比文科大学生(n=255,40.85±8.49)的孤独感得分高,具有显著差异(t=-5.767,p=0.000),与李松英、温廼[9]的研究结论一致,研究假设三得到支持。

(五)大学生孤独感的年级特点

以孤独感为因变量,年级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孤独感上有显着差异(F(2.467)=4.462,p=0.012),事后检验(LSD)表明,一年级(n=97.44.134±10.27)、二年级(n=174.41.24±8.078)在孤独感上有显着差异(t=2.89264,P=0.006),一、三年级(n=199.4321±7.48)有显著差异(t=1.969,P=0.023),二、三年级之间无显著差异 (t=1.692,P=0.06),与谭千保的研究结果一致,研究假设四得到支持。

三、讨论

(一)大学生孤独感程度

本调查显示,有67.42%的大学生体验到中等以上程度的孤独感,表明孤独感正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十分普遍的一个心理问题,这与骆光林、李传银、李艺敏等人的结论一致。可能是由于大学生正处于埃里克森(E.H.Erikson)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所说的成年早期(18岁至25岁)这一阶段。这一阶段面临亲密对孤独感的冲突。事实上,一种强烈而普遍的建立亲密关系的欲望可能是我们人类的本性之一。根据Roy Baumeister等的研究[16],如果我们想过正常生活的话,我们就需要经常地、愉快的与亲密的伙伴在长期的和充满爱心的关系中互动,当需要得到满足后,我们追求更多关系的欲望才会下降。大学生活对于大学生而言,是脱离高中伙伴、脱离父母,逐渐走向成熟、走进社会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体验到孤独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正常的,也是必不可少、不可避免的。大学生的孤独感可能是其年龄特征的特定产物。

(二)大学生孤独感的性别差异

对大学生孤独感的性别差异研究显示,女性大学生(M=44.51±7.87)比男性大学生(M=41.41±8.46)体验到更多的孤独感。这可能是文化和教育的原因使女性逐渐具有社会认可的以情感为主的女人味:从外在的形象到内在的性格、气质,都在为符合社会认可的性别角色而社会化,逐渐具有被动性、情绪化、敏感、依赖心强等特点;男性逐渐具有社会认可的以理智为主的男人味:男性是不能富于表情的,要控制住情绪,具有攻击性与竞争性,不能多愁善感,要维持坚强自信及自我依赖的男子气概等。当然,这种女人味与男人味是一个逐渐社会化的过程,而大学生活正是这一社会化过程的重要环节,在这一过程中,女性比男性更可能表露孤独感。人们常说女性是情感的动物,女性比男性更能理解别人的感受,女性比男性的情感更丰富、更细腻,对朋友及亲密关系的需要更强烈,因而具有更高的孤独感。国内学者对大学生性别角色的研究结论为:男性角色主要的正价特质依次为:勇敢、坚强、稳重、真诚、负责、宽容、自信、刚毅、善良、幽默;女性角色的主要正价特质依次为善良、真诚、可爱、温柔、宽容、热情、自信、体谅、聪明、文静、漂亮[17]。 这些特质对男性表露孤独感有一定的限制作用,而对女性表露孤独感则没有太多的限制。国内有关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方面的研究也表明,女大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18]。

(三)大学生孤独感的城乡差异

本研究调查显示,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具有更高的孤独感。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生活上一般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拮据,生活习惯上也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有所区别,在知识与见识上也不及来自城市的学生见多识广,在人际关系方面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敏感,缺乏自信甚至退缩行为,从而导至孤独感。而来自城市的大学生从小参加大型活动和当众讲话的机会相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较多一些。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对自己的身体更满意[19],对身体的满意度会影响到人际交往的动机和自信心。周海谦对来自城市与农村的大学生的精神卫生状况差异的调查研究也表明,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高于城市生源的大学生,两者有显著性差异[20]。

(四)大学生孤独感的专业差异

文科比理科专业的学生普遍较重视人际交往,参加人际交往活动的机会较理科专业学生多,实际的人际交往能力也较理科学生强;在交往活动中,文科专业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也较广,这些都使得文科专业学生比理科专业学生有较低的孤独感。理科学生课业负担更重,来自学业上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他们参与人际交往的机会。

(五)大学生孤独感的年级差异

大学新生的孤独感自进入大学起也就产生了。他们进入大学二年级后,由于慢慢适应了学校的学习生活,加之人际交往的范围也逐渐扩大,有更多的机会结识朋友,他们的孤独感逐渐下降。国外对大学生的研究也表明,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孤独感比二三年级更显著[21][22]。

四、结论与展望

第一,有67.42%大学生的体验到中等程度以上孤独感。第二,大学生孤独感在性别、专业、城乡、年级上具有显著的差异。当然,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使用量表是西方人设计的,虽然它具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但依然有文化上的差异。其次,本研究是将孤独感作为可以直接测量的显变量来研究的,而实际上,心理及行为学的变量多属于不可直接测量的潜在变量。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的方法一般采用相关、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这些统计方法的数学假设是在没有测量误差存在的情况下进行的,这一点在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中很难保证。

[1]Loneliness,social network size,and immune response to influenza vaccination in college frdshmen.Pressman SD,Cohen S,Miller GE,Barkin A,Rabin bs,Treanor JJ,Health Psychol.2005,Jul,24(4):348.

[2]Johnson,E.T.Loneliness and aloneness:Their relationship to college persistence and high risk behaviors.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Section B:The sciences and E ngineering.2007,7(12):7.

[3]阙敏.大学生孤独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与引导[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4).

[4]李传银.549名大学生孤独心理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6).

[5]孔维民,欧阳文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孤独状态的相关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

[6]骆光林,阮俊华,楼成礼等.大学生孤独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99(3).

[7]李传银.549名大学生孤独心理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6).

[8]孟晋.533名大学生孤独感状况调查,健康心理学杂志[J].2002(2).

[9]李松英,温廼.医学院大学生孤独及其相关因素初探[J].中国学校卫生,2006(6).

[10]谭千保.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

[1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4).

[12]Kim,O.Sex differences in social support,loneliness,and depression among Korean college students.Psychological Reports.2001,88(2).

[13]Cramer,K.M.Neyedley,K.A.Sex differences in loneliess:The role of masculinity and femininity.Sex Roles,1998,38(7).

[14]张运生.1496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4(12).

[15]张雯,郑日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

[16]Sharon Stephens Brehm 等.亲密关系[M].郭辉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10,5.

[17]王道阳.大学生性别角色观的差异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4(5).[18]张晓玲,赵霞,朱庆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4).

[19]陈红,黄希庭.青少年躯体自我的发展特点和性别差异研究[J].心理科学,2005(2).

[20]周海谦.来自城市与农村大学生精神卫生状况差异的调查研究[J].青年探索,2004(5).

[21]Berman,W.H.&sperling,M.B.Parental attachment and emotional distress in the transition to college.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1991.vol,20,No.4.427-440

[22]Meifen Wei,Daniel W.Russell,and Robyn A.Zakalik.Adult Attachment,Social Self-Efficacy,Self-Discl-Osure,Loneliness,and Subsequent Depression for Freshman College Students:A Longitudinal Study.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005,Vol.52,No.4,602-614.

B844.2

A

1673-1999(2010)06-0065-03

曾雪梅(1971-),女,长江师范学院(重庆涪陵408000)教育科学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曾云华(1972-),重庆长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讲师,研究方向为人格测量。

2009-10-17

猜你喜欢

问卷心理健康差异
相似与差异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找句子差异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