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农村文化下乡实践中的文化认同困境探析
——以宁夏洼渠村为例
2010-08-15王雪梅
王雪梅
(宁夏大学政法学院 宁夏 银川 750000)
回族农村文化下乡实践中的文化认同困境探析
——以宁夏洼渠村为例
王雪梅
(宁夏大学政法学院 宁夏 银川 750000)
我国的文化下乡活动自从1997年开始正式实施,迄今已经开展十多年了,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基层文化下乡工作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就回族农村地区而言,文化下乡较少考虑回族民众的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进而使得文化下乡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与本地区的回族民俗习惯存在一定的矛盾,并极大地影响了文化下乡活动在民族地区丰富农村文化的基本目的实现和回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融合和相互认同。
回族农村;文化下乡;文化认同困境
1996年12月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农业部、文化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并从1997年开始正式实施。文化下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已经被赋予新的使命和注入新的内容。它的发展走向,关系到农村的日常文化生活、关系到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同时关系到精神文明的建设,正确地思考和认识民族农村文化下乡实践中的文化认同困境问题,对于新时期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下乡及意义
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内涵丰富。文化下乡包括图书、报刊下乡,送戏下乡,电影、电视下乡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如今文化下乡活动已经开展十多年了,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基层文化下乡工作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就我们所调查的回族地区而言,文化下乡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的需求矛盾。这在实际工作中主要表现在,基层文化部门在送戏剧、电影下乡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中,没有或很少考虑本地区的回族民俗习惯,使回族村民对此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偏见与排斥态度,使得文化下乡不但没有起到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实际作用,反而使二者产生了某种矛盾,这显然不是文化下乡所要的结果。
二、文化下乡的实践状况
本次研究调查的洼渠村,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社区,位于宁夏吴忠市利通区板桥乡,属于回族聚居村,现有人口1680人,回族850人,约占本村总人数50.6%。另外,本村有清真寺两座,民办非正式阿拉伯语学校一所。回族是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之一,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或准则基本遵循伊斯兰的规定,回族村民大多要履行宗教功课和参与宗教活动,如每日五次礼拜,每年的开斋节、古尔邦节等,因此,清真寺成了他们的活动中心,而本地的汉族村民则相对较少,属少数群体,平日的作息和生活习惯受回族的影响较大,回族村民大都以牛羊鸡的养殖和在城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
洼渠村作为典型的民族社区,具有自己的民族社区文化。“民族社区文化是在特定的民族社区内长期形成的、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可以表征该社区成员特有的行为特征和倾向性的相对稳定的社区文化,因此,民族社区文化更应突出其地域性,它是一定民族社区内的一种具有高度认同和共同、一致的社区文化,是有别于其他文化的独特的行为系统,有着明显的居住形式、特殊的语言、特定的经济体系和社会组织及某种信仰和价值观念,特定的民族社区文化是本社区居民共同创造、共同享有的,同时也强有力地约束着民族社区居民的思维和行为方式。”[1]洼渠村作为回族农村社区,伊斯兰宗教传统文化强有力地约束着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
在洼渠村,文化下乡活动从1997年开展至今已有十几年了。每年都会在春夏秋三个季节分别开展一个月的戏剧文艺活动演出、播放电影等。按照2个队一月进行巡回演播。此外,还设立了村文化中心户(小卖部)、图书室、文化站(无站点)等文化设施。按照调查的现状看,本村的文化下乡活动主要是简简单单的送几台戏、送几首歌、放几部电影的“文化下乡”,事实上这并不能送出一个真正的“乡下文化”。在采访村民Y时,问他本村的文化下乡活动的状况如何,他说,“由于村里要发展建设的东西很多,资金特别少,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自然就少了,图书馆开放了但管理不太好,文化站也是如此,只能通过上面的文艺戏剧团表演几场节目来满足需要,这些内容大都是戏剧、舞蹈、流行歌曲等,至于村民是否喜欢就不知道了。”
(一)对文化现象的形式的看法
我们采访了本村六队的汉族村民L,了解到了他对本村文化下乡的形式的看法,他说“我很喜欢看戏,其实也看不懂,就是看着花花绿绿的,跟别人聊起来高兴,每有这样的演出我都会提着小凳去看,老了没事干,就是找个乐子,这种活动应该多搞一搞。”
考虑到本村村民大多是回族,我们又走访了回族村民W,今年61岁,他对文化下乡的形式有自己的看法,“在我看来,现在的文化下乡就是在打麦场搭个戏台子唱几出戏、跳几支舞、唱几首歌,在大队(村部)的院子放几部武打片、爱情片而已。更何况,文艺演出的地点距我们的清真寺太近,声音又大,尤其是晚上放电影的时候,影响了我们做礼拜,我不喜欢这样的活动,但我也就是说一说,我肯定不会参与的。”从W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作为回族对戏剧、电影等文艺活动有排斥心理,这也许和他的年龄和兴趣有关,但更可能和和他作为回族、同时受回族风俗习惯的影响约束有关。
(二)对文化下乡内容的看法
通过在清真寺对十多位不同年龄的回族村民(20岁—80岁)进行的访谈,发现回民W的看法在本地回族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他访谈对象都不同程度地谈到了对文化下乡的一些看法。谈到他们对文化下乡中的戏剧、电影等活动是否感兴趣或参与,普遍反映是不感兴趣,同时大部分表示很少参与。一大半的人对这些活动的看法是,“没意思、浪费时间”,还有人说,“这些活动都跟电视上演的没啥区别,没有新意,不吸引人,所以不理会这些文艺活动。”更多的回民访谈对象提到,这些文艺活动与回族风俗习惯有些不适应,大家觉得这些活动对本村的大部分村民(回族)来讲没有吸引力。
最后当谈到这些活动的长期开展对各自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有人说“只要不管它就没关系”,有人说“做礼拜时会有影响”,还有人说,“这和回族风俗习惯和宗教情感的有一定矛盾,应该采取其它形式,或者让我们自己搞,不要弄那些活动;要不就把那些活动的时间和地点调整一下会更好。”
由以上访谈中可以看出,回族村民对文化下乡的群众性文艺活动有明显的偏见与心理上的不相容。这种不相容表现在形式上和内容上两个方面,即文化下乡的戏剧、电影等杂乱的集会及其时间和地点与回族村民宗教活动有矛盾。文化下乡的戏剧、电影等文艺活动内容也不是回族村民所喜好或认同的,内容陈旧缺乏新意不能吸引过广大群众。我们把这种回族村民对文化下乡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偏见和排斥称为一种“文化认同困境”,以表达民族地区文化下乡实践的现状。当然,这种认同困境的现状并没有表现出恶劣的迹象,还处在一种压抑的内在状态或人们日常生活的表层。为此有必要对这种现象做解释说明,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如何。
三、回族农村文化下乡中文化认同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文化认同困境
文化是指社会中深层的、无形的东西,是历史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正如美国人类学家克拉克洪指出:“所谓文化他指的是某个人类群体独特的生活方式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独特的生存系统。”[2]而对于基于文化基础上产生的文化认同困境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在《中华文化辞典》的解释是“两种或多种文化在一定区域接触后产生的一种相互摩擦或斗争的文化现象。其实质是不同文化价值或价值体系的冲突,是一种不稳定的文化形态。”[3]还有学者认为文化认同困境是“在文化传播与传递的过程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规范文化的接触,碰撞而产生的文化对抗现象。”[4]另外一些学者指出文化认同困境是“某一时期,某一民族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模式或文化精神由于不再有效的规范社会和个体行为而陷入了危机,同时新的文化特质开始出现并遇到了旧的文化文化模式或文化精神的排斥和抵制于是新旧文化模式或文化精神间展开了对抗。”[5]
由此可见文化认同困境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交融碰撞的过程,它既包含了不同时机因社会发展而产生的文化规范变迁上的纵向联系,也包括了同一时期因两种文化规范对抗而产生的横向联系。[6]当代的文化认同困境有三个层面: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难;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融合难;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融合难。[7]
本次研究中所指文化认同困境,是民族地区基层文化部门在搞文化下乡活动中,采取相对单一的戏剧、歌舞、电影等群众性文艺活动时,少数民族群众对此产生偏见与排斥心理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是内在精神层面价值观念的排斥和外在行为上的拒绝接受。所以是两种文化规范的横向融合难,属于文化融合中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第一个层面,所以也是一种基本的文化认同困境。
(二)原因分析
“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由于不同类型文化的价值观非常悬殊,即便是同一社区文化场中的成员之间也会发生激烈程度小、频率低的各种冲突,而不同文化的人处在一起,沟通上总会有或多或少的困难,有时候甚至会完全无法沟通。因此,不同的文化遭际到一起时,发生冲突是不可避免的。”[8]造成民族社区文化认同难的主要原因是地域性,另外还有民族性、时代性、集团性等等。
1.形式上的文化认同困境:宁夏洼渠村文化下乡活动形式的相对单一性及其时间地点的相对不合理性,是文化认同接受难产生的直接原因。
从区域性方面讲,本次调查的地区系回族相对集中的地方。众所周知,回族有遵从伊斯兰规范的文化习惯,每日的五次礼拜及每周的聚礼等宗教功课是必不可少的活动。而文化下乡活动中的戏剧、歌舞、电影等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单一的基于“声音”传播的文化,再加之其开展的地点与清真寺和回族村民家距离太近,及其时间正好和回族做某几个时刻的礼拜等宗教活动的时间相冲突。正如我们采访的回族村民W说,“每次到了傍晚做礼拜的时候,正好就是大队(村部)放电影的时候,声音放的特别大,吵得不得了,我根本就没法做礼拜。”这就使得二者产生直接的接触与摩擦,从而产生不接受的现象,是一种典型民族社区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流不畅,不适应现象。
2.内容上的融合难:宁夏洼渠村文化下乡活动所代表的文化内容与回族文化的差异是认同困境产生的根本原因。
从民族的文化特性来说,在我国,中国现代的汉文化居于核心地位,是主文化;而回族文化则相对是一种亚文化。但是本次调查的回族聚居地区,从小的区位上来讲,明显是回族文化相对居于主体地位,而其它文化则处于从属地位。可文化下乡活动中的戏剧、电影等所代表的明显不是本地主文化,根本没有考虑到“文化下乡”中的“文化”应该讲求“因地适宜”,也就是说“文化下乡”没有与本地“乡下文化”做到统一,当“二者在行为规范、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发生相互反对的情况”[9]就产生了不适应不接受融合难的现象。为此,我们采访了早元清真寺的教长Z寻求回族教法方面的解释,他说,“对于那些文艺活动,在礼拜等宗教活动时间开展,是不符合回族教法规定的,当二者同时进行时,穆斯林应当履行宗教功课”。所以,我们可以说这种文化认同困境的根本原因是由回族文化习惯与文化下乡活动所代表的文化之间的差异造成的。
四、回族农村文化下乡中文化认同困境的影响
虽然现代化进程要求各个民族社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全面进人文明状态,使文化意识获取新的文明形式,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在不同的少数民族社区仍然保留了较为传统的民族文化习惯和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对外来文化具有强烈的排斥性。根据调查并基于以上原因分析,我们认为这种“文化认同困境”可能会产生如下影响:
1.文化下乡活动的形式与内容如果不发生一定的改变,本地的看客(村民)自然数量少,那么文化下乡活动将流于形式。这样的话,文化下乡活动的影响力可能只会对本地除回族外的村民产生一定作用,而对大多数村民(回族)则无实际意义,即文化下乡活动“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目的得不到落实。
2.对文化下乡活动的长期认同难和偏见,会使得本地回族文化更加封闭甚至产生对文化下乡活动的阻塞,不利于本村文化建设及新农村建设,不利于共同发展。艾森斯塔德在《现代化:抗拒与变迁》一书中说:“现代化以及追求现代性的热望,或许是当代最普遍和最显著的特征。今天,大多数国家均陷于这一网络之中—成为现代化的国家,或延续自己现代性的传统。”[10]社会学家甘曼(Wilian Gaman)在分析了318个英国社区之后总结道:传统社区是缺乏文化冲撞的,因此也缺乏变迁,缺乏发展和成长的刺激因素。科塞认为,只要不是过于紧张和剧烈的话,“冲突作为一个过程能够促进社会的协调和整合”。[11]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民族社区文化间的认同程度是民族社区活力的晴雨表,是民族社区发展的前奏,不能随意将这种冲突意识形态化,而要正视它,以科学精神将其置于适当的位置,并通过有效的引导,充分发挥其在和谐民族社区构建中的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民族地区文化下乡实践中的“文化认同困境”既表现在民族地区人们日常生活的表层,也涉及根本的文化价值领域,但是,前者比后者表现要强烈的多。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充满创新的世纪,各地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潮当中,对于文化建设自然是不能忽视的,“文化下乡”正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文化下乡”很重要,但现在民族地区的“文化下乡”不能将真正的“乡下文化”送出去,也就是说送的“文化”达不到“因地适宜”的要求,在人们有文化需求的时候送不出人们所需求的“文化”。这也正是产生“文化认同困境”的原因所在,而冲突的产生与存在,必然导致一定的反面影响。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应该去思考并探究它。
[1][8]岳天明,高永久.民族社区文化冲突及其积极意义[J].西北民族研究,2008,(2).
[2]关健,李庆霞.文化的构成与文化冲突[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5).
[3]冯天瑜.中华文化词典[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10).
[4]李晓明,文化冲突与青少年犯罪[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5]周鸿,论面对当代文化冲突的文化素质教育[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
[6][7]崔章国,赵冬云,谢嘉,试析经济全球化进程下文化冲突的原因与特点[J].宁夏社会科学,2005,(2).
[9]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0]艾森斯塔德著,沈原译.现代化:抗拒与变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11]乔纳森H.特纳著,吴曲辉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责任编辑:马海燕)
C912.82
A
1671-6469-(2010)04-0014-05
2010-06-07
王雪梅(1977-)女,甘肃临洮人,宁夏大学政法学院,讲师,中国少数民族史博士,研究方向:民族文化史、民族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