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层次小学数学师资的素质结构及职前培养策略

2010-08-15徐东星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8期
关键词:师资数学教师小学生

徐东星

(荆楚理工学院 数理学院,湖北 荆门 448000)

本科层次小学数学师资的素质结构及职前培养策略

徐东星

(荆楚理工学院 数理学院,湖北 荆门 448000)

本科层次小学数学师资的素质结构包括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能力包括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两方面,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瓶颈,应该在职前教育中突出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师资;素质结构;职前培养

小学师资本科化是世界小学师资职前培养的发展趋势,美国早在1882年就开始了小学师资本科化的尝试,英国在1965年为小学师资培养教育学士学位[1],而我们的东亚邻国日本也在1949年开始实行小学师资本科化[2].1998年我国开始小学师资本科化的进程,在高师本科教育的序列中有了四年制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该专业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小学数学师资,它与专科、中师层次的小学数学师资相比,决不仅仅是学制的延长与课程的增加,如何构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小学数学师资的素质结构,就成为本科小学师资教育必须不断探索的课题.

1 本科层次小学数学师资的素质结构

吴卫东等人对小学数学教师就影响知识获得的职业意识、教学知识结构现状、教学能力获取途径进行了较为详实的调查研究,研究指出:小学教师的职业意象、职业性质认同与职业价值取向表现出趋同性;小学教师的新课程知识结构有待提高;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获取途径表现出模仿与对话的单一特性[3].黄秦安认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往往满足于自身的感性认识,依靠的大多是朴素的教学经验,较少涉及关于小学数学教育的深层问题[4].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一系列不和谐的现象促使我们应该更好地构建本科层次的小学数学师资的素质结构.

1.1 小学数学师资的专业态度

小学数学教学是一个丰富的、复杂的、交互动态的过程,参与者(教师和小学生)不但在认知活动中,而且在情感活动、人际活动中都实现着自己的多种需要[5].本科层次小学数学师资首先要具有健全的、稳定的专业态度,这是基于对所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职业认同和职业追求的精神,它包括: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专业自我.专业理想是教师对成为教育教学专业人员的向往与追求,具有专业理想的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会全身心投入,并具有奉献精神;专业情操是教师对教学工作带有理智性的价值评价和情感体验,是产生教学责任感和义务感的原动力;专业性向是指适合教学工作的个性倾向;专业自我是对教师职业角色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它将显著地影响教学效果.

1.2 小学数学师资的专业知识

舒尔曼把教师的专业知识划分为学科知识、课程知识、教学法知识等七个方面[6],申继亮把它划分为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条件性知识[7].我们结合数学专业特点来看,小学数学师资的专业知识可概括为数学学科知识、教育学科知识、普通文化知识三个方面.数学学科知识包括内容知识,即数学事实、概念、原理等;章法知识,即数学领域的架构和衔接;发展知识,即数学最新的发展、成果以及研究者.教育学科知识指一般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以及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特殊规律.一般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固然重要,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规律则是我们进行教学实践的理论指导,也是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科学领域,可以帮助我们成为有教育理论和教育能力的教育家式的教师.普通文化知识是指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1.3 小学数学师资的专业能力

1.3.1 教学实践能力

1994年原国家教育司颁布了《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要求学生在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育理论指导下,以专业知识为基础,掌握从事学科教育的基本要求,形成独立从事学科教学工作的技能.这些技能包括5个方面:教学设计技能;应用教学媒体技能;课堂教学技能;组织指导学科课外活动的技能、教学研究技能[6].

小学数学师资还必须具备小学数学教学能力,即把数学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的能力.数学活动方式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能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多采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问题解决等方式.同时,教师应该具备对活动有效调控的能力,不能只图活动的形式热闹,而应在启发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上做文章,因为“数学教学也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

1.3.2 教育科研能力

本科层次小学数学师资的素质结构应突出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的构建,这是本科层次小学数学师资区别于专科、中师的重要标志.我们认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应该包括:教育科研课题的选题和实施能力、合理制定研究方案的能力、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能力等.它应该是针对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的研究,包括对小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研究、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的研究、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理论的研究等.它也可以是基于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反思活动,在选题上有新角度和观点上有新突破,或是认识上有所提高和论证上有新进展,或是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他人作出的结论进行实事求是地补充和修订等.

2 小学数学师资的职前培养策略

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小学生学习心理问题是一个动态的问题,而小学数学教师长期以来忽略数学本身严密的逻辑特点,忽视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在教学中大多机械重复教本内容,然后以增量作业的形式强化知识的传授,对小学生解题过程中的错误也不能加以准确的归因,简单认为是小学生的智力问题,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对数学失去了兴趣,丧失了信心.究其原因是因为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欠缺,教育科研能力低下,小学数学师资的专业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其专业化发展的瓶颈.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合格的小学师资的培养,受其进入师范教育前的系统学习、生活经历以及人格特质、价值取向的影响,更需要教师教育在职前与职后对其专业化发展进行全程规划.其中职前培养阶段,是不容忽略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都需要全方位的思考,就其素质结构的培养策略来说,其中专业能力的培养比较淡薄,形式比较单一.所以,这里仅就专业能力在职前的培养策略,结合我们自己的做法做一些探讨.

2.1 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实践能力的形成,课堂教学技能的获得,需要专门的训练,需要大量的实践.教学实践包括教育见习、教学实训、教学实习、毕业实习四个阶段[8].

教育见习,时间三周,安排在第三四五学期各一周.通过观摩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对未来所要从事的教育职业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增强教师使命感.了解小学的其它活动:小学生上(放)学、班队活动、课外活动、个别教育等,以未来教师的角度初步接触小学教育教学,熟悉小学教育教学常规,了解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和体系,领会小学教师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增强职业意识.

教学实训,时间四周,一般在第四五六七学期各一周.教学实训是通过集体备课讨论教学方法,形成较成熟的教学设计,然后模拟课堂教学,相互上课、听课、说课、评课,不断进行反思和改进,以期达到训练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能力的一种模式[9].教学中把教学实训和微格教学结合起来,能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技能.

教学实习,时间四周,在第七学期.着重于小学数学课堂教育教学常规的实习,旨在初步掌握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课外辅导等环节的基本常规和操作方法,能将所学的数学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理论运用于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实践,并在实践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

毕业实习,时间八周,在第八学期.毕业实习是综合性、总结性的实习.通过毕业实习能够将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运用于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实际,熟练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强化自己的专业技能.

2.2 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2.2.1 依托于《教育科研方法》课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

通过《教育科研方法》这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教育研究的一般原理,掌握教育研究的一般步骤和主要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教育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结合针对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案例、事实的研究,使学生明确进行数学教育科研的目的,掌握最基本的数学教育科研方法、熟悉教育实验的全过程,了解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并结合具体内容尝试写数学教育故事或案例、研究报告、小论文或专题论文等.

2.2.2 根植于《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实现教学实践的反思性教育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论》的课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与能力,在教学中突出“专业性”和“示范性”相结合的原则,就具体的案例和课题展开反思性的研究,让学生明白:教育科研研究的土壤在课堂.例如,教学片断《“分米、米”中对1分米的认识》:师:观察直尺,从哪儿到哪儿是1分米?生:从0厘米到10厘米是1分米.师:真棒,从尺子的起点开始找到了1分米.生:从20厘米到30厘米也是1分米.师:这个“也”用得真好,看来你很赞同前面同学的说法.生:从3厘米到13厘米是1分米.师:这个发现与众不同!学生反思片断中教师的启发性和评价性语言,体会这位教师的教学艺术:善于抓住“机会点”(从0厘米即尺子的起点暗示,也可以不从起点观察)和“评价点”(真棒、赞同、与众不同),把课堂上生成的问题转化为小学生发展的机会,以此提升小学生的思维水平.这样学生基于教学实践的反思就是真切具体的.

2.2.3 依附于小学数学研究活动,有效促进教育科研能力的发展

数学教育家乔治·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东西的最佳途径都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小学教育资源,开展丰富的小学数学研究活动.一方面,请在一线从事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专家来讲学,介绍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方法;另一方面,安排学生们拜“名师”,拜那些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出了突出成绩的小学数学教师为师,定期深入小学,观摩他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参与他们的小学数学教育科研工作.

2.2.4 借力于学生毕业论文,实现教育科研能力的再提高

撰写毕业论文是培养本科层次小学数学师资又一个重要的教育教学环节,为此,我们设计了如下过程:选题——选材——撰写开题报告——修改开题报告——开题——立纲——撰写论文初稿——反复修改论文——定稿——论文答辩等,让学生经历上述过程,掌握撰写数学教育科研论文的基本方法.有些学生还对数学教育教学中的一些课题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有的学生研究了小学生解题失误的原因及应对的策略,还有的学生对小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进行了研究.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大大地增强了他们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1〕易森林.试论世界小学师资职前培养的发展趋势[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7):27-28.

〔2〕石川松太郎.日本教育史.育川:育川大学出版社,1999.

〔3〕吴卫东,等.小学教师教学知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J].教师教育研究,2005,17(4):59-64.

〔4〕黄秦安.关于数学教育若干问题与现象的忧与思[J].数学教育学报.2008,17(1):4-7.

〔5〕杨高全,等.对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的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7,16(1):93-95.

〔6〕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申继亮,辛涛.论教师素质的构成[J].中小学管理,1996(11):4-7.

〔8〕徐东星.小学数学教师职前教育对其专业化的影响[J].教学与管理,2009(6):28-29.

〔9〕徐东星.用数学新课程观指导数学教育实训[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93-96.

G 625

A

1673-260X(2010)08-0178-03

猜你喜欢

师资数学教师小学生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我是小学生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不断提高职教师资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