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体育旅游经济圈的构建及发展对策
2010-08-15林丽芳张赐东
林丽芳,张赐东,谢 亮
(龙岩学院 体育系,福建 龙岩 364012)
闽西体育旅游经济圈的构建及发展对策
林丽芳,张赐东,谢 亮
(龙岩学院 体育系,福建 龙岩 364012)
通过对闽西体育旅游的优势分析,提出了闽西体育旅游经济圈的构建,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了相关对策,为闽西体育旅游经济圈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体育旅游;经济圈;构建;对策;闽西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加,人们的消费意识不再只局限于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健康、休闲旅游、娱乐、运动成为消费的重要方向.而体育旅游具有健身、休闲娱乐、陶冶情操等多种功能,是旅游业出现的新领域,是集观光、健身、娱乐、休闲、交际等为一体的活动,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人们已经逐渐形成了花钱买健康的观念,这为体育旅游的发展和体育旅游经济圈的建立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 体育旅游和体育旅游经济圈
体育旅游,从广义上讲,是以各种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从事的各种身体娱乐、身体锻炼、体育竞赛、体育康复及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等与旅游地、体育旅游企业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总和.狭义上讲是为了满足和适应旅游者的各种体育需求,借助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使旅游者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从而达到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目的[1].所谓体育旅游经济圈,是指以体育为载体,依托旅游资源,融合体育、健身、休闲、文化、娱乐、节庆等多功能的区域经济协作体[2].近年来,我国陆续启动了体育旅游经济圈的建设,如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长三角体育圈、环太湖体育圈等都取得了较好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 闽西体育旅游的优势
2.1 区位优势
闽西地区,又称龙岩市,下辖新罗区,漳平市,长汀、永定、上杭、武平、连城5县.它位于福建省西南部,是闽南金三角厦漳泉的腹地,是闽粤赣三省交通枢纽,福建通往港澳的门户,连接沿海与内地经济的繁荣带.龙岩冠豸山机场已开通到深圳、厦门、上海的航班.龙岩到福州、厦门、泉州的高速公路,龙长高速公路均已贯通,龙岩至梅州、赣州的铁路、龙岩始发至北京的“海西号”和发至上海的旅客列车也已开通.龙岩西北部接江西,一条赣龙铁路与京九铁路对接,又让龙岩成为闽南通往北部大中原地区的门户,这在福建是唯一一个拥有这样优势的地区.龙岩至厦门的高速铁路即将建成通车,国省道改造和县乡公路改造也已完成.到“十一五”末,将构建起1个机场(龙岩冠豸山机场)、5条高速公路(厦门至长汀、永安至武平、漳平至永定、永定至武平、永安至漳州五条高速公路)、6条铁路(鹰厦、龙梅、赣龙、龙厦、长汀至永安、上杭至梅州)、8条国省道(国道319、205线,省道203、204、205、208、308、309线等)为主体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实现各县(市、区)通高速公路和铁路,与全省和珠三角、长三角两大经济区交通主干线全面对接,进一步凸显对内联结、拓展腹地的功能.这些优势为闽西体育旅游经济圈的构建和区域内体育旅游资源的整合提供了可能性.改变了我市客源以本省为主,外省难以进入的局面,大大丰富了客源层次,形成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良好局面.
2.2 资源优势
2.2.1 自然资源
龙岩市自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3个国家4A级旅游区(冠豸山、龙硿洞和九鹏溪景区)、1个国家重点名胜区(冠豸山)、3个国家森林公园(龙岩国家森林公园、上杭西普陀国家森林公园、漳平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2个国家自然保护区(梅花山、梁野山)等等.这些自然旅游风光奠定了闽西旅游在全省和全国旅游中的重要地位,且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为开展体育健身游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2.2.2 人文资源
闽西是中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有着大量的革命纪念地,如古田会议旧址、闽西革命烈士纪念碑、长汀县革命委员会旧址等.同时闽西还是客家人的祖籍地,有着大量的文物古迹,如世界文化遗产——永定土楼,长汀历史文化名城,培田古民居建筑群,还有着许多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如走古事、游大龙、赛龙舟、苏坂采茶灯等等.这些人文资源为构建闽西体育旅游经济圈奠定了人文基础.此外,从龙岩走出去的北京奥运冠军张湘祥、林丹、何雯娜和雅典奥运冠军石智勇担任“龙岩市旅游形象大使”,使得举重、羽毛球、蹦床等体育强项成为龙岩的一张张名片.这种明星效应对于推广宣传龙岩市有重大的作用,也使得闽西体育旅游更具影响力和知名度,为闽西体育旅游经济圈的构建增加了砝码.
2.3 政策优势
2008年,福建省被首次写进中央文件,定位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国务院还于2009年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提到要把福建省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而福建省则制定了相应的旅游政策,如壮大以龙岩为中心的闽西旅游产业集群;拓展完善福建土楼、古田会址等基本成熟的品牌,客家祭祖旅游、闽赣红色摇篮旅游线路等.龙岩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若干意见》,使得从中央到地市的政策具有了连贯性、延续性、可执行性,既有指导方针,又有具体实施策略.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部分,必将从这些政策当中受益.
3 闽西体育旅游经济圈的构建
闽西地区开展体育旅游合作、共建体育旅游经济发展圈,其目的是抓住闽西地区旅游产业聚集这个最大机遇,促使其产生巨大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其战略目标就是合作共建体育旅游经济圈,实现旅游经济一体化,即坚持体育旅游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在闽西地区7个行政区划范围内,通过多渠道多层面的合作,实现闽西地区体育旅游经济一体化.根据“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优”的原则,我们构建的闽西体育旅游经济圈主要包括六个主题体育旅游圈:客家文化体育旅游圈、红色体育旅游圈、生态体育旅游圈、体育赛事旅游圈、探险体育旅游圈、民俗体育旅游圈.圈与圈之间在地理位置上相互交叠,紧密结合,各项配套服务设施互补,游客可以根据其旅游特点灵活配置.
客家文化体育旅游圈由永定土楼民俗文化村—初溪土楼群—培田古民居—长汀历史文化名城—连城四堡雕版印刷基地等线路构成,以永定为依托,以土楼为核心.按照龙岩市政府打造“海峡客家”品牌的要求,借举办“2009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开展如步行、骑自行车、自驾车等活动,也可挖掘客家文化内涵,开发些新兴活动项目,如:参与土楼模拟兵事活动,操作土楼兵器;操作土楼传统农具,体验客家现任农垦生活;参与土楼年节、祭祖、重大事件的盛典,以及土楼盛宴;土楼留宿,体验土楼衣食住行;雕版印刷观光体验等活动,让体育旅游者在参观土楼等景点的同时,更加深刻地了解客家文化,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
红色体育旅游圈由新罗毛泽东旧居、闽西博物馆—上杭苏家坡主席洞、古田会议旧址群—连城新泉整训—长汀南山中复村、“省苏”旧址、辛耕别墅、福音医院、瞿秋白纪念馆这一“百里红色旅游长廊”构成,以古田为中心,以红色文化为特色.在中央苏区旅游网的建立下,巧打“重走红军路”的旅游品牌,开展以徒步、骑自行车等为主的活动,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不但观光赏景,又增强历史知识、陶冶情操、培养意志力.
生态体育旅游圈由四条线路构成,包括:
3.1 山水线路:冠豸山——梅花山(中国虎园、红豆杉园)——江山睡美人——龙硿洞——九鹏溪——梁野山——江山——天马山——莲花山——天宫山——西普陀——龙湖.可开展如登山、徒步、划船、垂钓、潜水等休闲类项目,滑草、滑索、游泳等健身类项目;一些山上建有寺庙,如莲花山、天宫山、西普陀等,可开发以观音崇拜为主题的素膳、医药、健身项目,让游客在进行体育旅游活动的同时,还能接受宗教文化的熏陶.
3.2 温泉线路:下洋温泉——新泉温泉——文亨温泉.旅游者除了观赏风景,还可享受众多的天然温泉浴,能促进血液循环和物质代谢过程,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3.3 茶园线路:永福“大陆阿里山”茶园——九鹏溪水上茶乡——云顶茶园.可让旅游者自己动手采茶品茶,欢度闲暇时光,体会茶农生活,达到休闲娱乐之目的.
3.4 农业观光线路: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永福杜鹃花园——新罗洋畲村——东肖龙台农业观光园——武平仙岩农业园——长汀远山农业基地.除可采摘果实外,还可建如棋牌室、射击馆、射箭馆等及一些康体游乐设施,使游客在欣赏田园风光的同时愉悦身心.
体育赛事旅游圈由冠豸山、龙岩市体育公园、各县体育中心、各县体育馆、上杭县水上中心等构成.像冠豸山风景名胜区,可以根据其独特的地理优势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己经举办过如登山比赛、全国攀岩赛、国际悬崖跳水赛、全国公开水域游泳赛、飞机跳伞比赛、滑翔伞比赛、首届全国记者攀岩赛等等.这些赛事都是由于它们自身所固有的危险性、挑战性和高层次性而独具吸引游客的魅力.此外,龙岩市曾成功举办过福建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全国羽毛球冠军赛、全国武术散打比赛、世界客属龙舟赛等比赛,这为龙岩市进一步积累了办赛经验,提高了办赛和接待水平,可以利用这一锲机,争取更多的体育赛事在龙岩举行,从而赢得更多的体育旅游者.体育旅游者可以通过观看体育赛事,使得身心愉悦,放松心情.
探险体育旅游圈是由冠豸山——梅花山——龙硿洞——江山睡美人——梁野山——江山等景点构成.可以根据各景点的特点,开展不同的探险旅游项目.如冠豸山,可以举行漂流、攀岩、悬崖跳水、蹦极、滑翔伞、定向越野、野外生存探险,“挑战自我”拓展训练、体育夏令营、森林探秘,也可以争取国家体育总局的支持,建立滑翔、伞翼、攀岩等多种体育项目冬训基地,给体育旅游者提供观摩体验的机会;龙硿洞可以开展溶洞探险;梅花山可以开展野生华南虎踪迹探险活动等等.体育旅游者可以通过体育探险,可以磨练意志,满足他们挑战自我、获得刺激的需求.
民俗体育旅游圈由姑田游大龙——罗坊走古事——新泉烧炮——芷溪花灯——北团游大粽——永定舞狮——永定迭罗汉——苏坂采茶灯——龙岩赛龙舟——西陂林姓“迎春牛”——坎市卢姓“打新婚”——湖坑李氏“作大福”等民俗体育活动构成.闽西民间传承的民俗文化极为丰富,这些节庆体育旅游产品让体育旅游者不但领略了异地文化,也参与了别样的体验.
通过闽西体育旅游经济圈的构建,大力发展交通、物流、信息、餐饮、导游服务、房地产、土特产、商贸等产业,形成以点带面的旅游经济发展格局.这样,既能在旅游经济圈内率先形成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网及交通、通讯网,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促进闽西地区经济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形成相对独立的闽西经济区;又能通过旅游经济圈的外延,加强与区外其他区域经济网络的联系.[3]
4 构建闽西体育旅游经济圈存在的问题
4.1 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整体规划
龙岩旅游业起步较晚,其所属部门往往分属各个行业所管,体育旅游业的开发也是各行各业一起上,其中各大公园属城建局管,水库景区属水利局管,各个森林公园属林业局管,.而体育局和旅游局等主管部门权利有限,管理和协调能力薄弱.[4]甚至有些主管部门和行业存在着各自为政的问题,为了各自的利益,竞相开发,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导致体育旅游项目存在小规模、低水平上重复建设等问题.而对于龙岩出台的一系列的旅游总体规划、管理办法,如《龙岩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4—2020年)》、《龙岩“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若干意见》等,从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旅游行业,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但体育旅游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国民经济中的新增长点,体育和旅游主管部门却没有出台明确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目标和总体规划,没有体育旅游的相关管理办法,而且在旅游规划中也没有关于体育旅游的法规政策,使得体育旅游项目开展形式太单一,企业经营和服务不规范,体育旅游市场处于一种自发、无序的状态.这些将成为体育旅游经济圈在资源开发和区域经济合作上的阻碍.
4.2 缺乏对体育旅游项目的有力宣传与促销
目前,龙岩拥有古田会议旧址、永定土楼、冠豸山、梅花山、龙崆洞等著名旅游景点,但对外宣传力度不够,许多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旅游景区景点的宣传不如其他城市.如土楼,南靖的宣传已经远远大于龙岩了,他们甚至把广告做到了中央电视台.此外,相比较旅游与体育旅游,对体育旅游的宣传更少,由于缺乏市、县之间的统一规划和协调,在宣传上只是孤立地宣传某一旅游产品或旅游产品的某一部分,仅把体育旅游项目作为旅游中的附带产品,没有把它作为一个品牌来抓.体育旅游不是简单地把体育与旅游相加,而是体育与旅游的有机融合.由于旅游相关管理部门对体育旅游项目的宣传促销不够,,致使闽西旅游市场中体育旅游尚未形成时尚与热点,没有很好地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3 旅游交通基础设施不足
龙岩虽然在铁路、国道、航空等交通网络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旅游交通基础设施还是比较薄弱,存在的问题也较多.比如:缺少一条直接与省会福州、沿海发达城市泉州相联系的快速铁路;城区景点没有直达公交车;缺少直通土楼景区的高速公路;龙岩的路牌设置(包括城市街道路牌设置)太少等等.这些基础设施问题会制约着游客数量的增长,从而限制体育旅游的发展.
4.4 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缺乏,不能满足体育旅游消费者的需求
目前龙岩体育旅游产业的人才建设还较为滞后,专业管理人员缺乏,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来满足体育旅游消费者的需求.从调查中发现,目前在各旅游景点从事体育旅游服务的人员大部分是从社会上临时招收的待业人员,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就上岗就业,而能从事体育旅游管理、规划的人仅占少数.且大多的体育旅游的服务人员对不同种类体育旅游活动的作用、功能、方法和运动处方不是很了解,无法对体育旅游活动的消费者提供较好的相关服务.如新罗区的白沙漂流,保护人员基本为没有经过任何专业培训的当地农民,也未形成溪漂专业技术保障的有关操作规则,更缺乏处理高危体育运动项目的应急预案和措施.此外,龙岩目前有开设旅游专业的院校,但没有一所学校有开设体育旅游专业,既懂体育知识又懂旅游知识的专业复合型人才缺乏,这也是制约闽西体育旅游经济圈构建的一个主要原因.
5 构建闽西体育旅游经济圈的相关对策
5.1 建立现代大旅游管理体制,加强整体规划和开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建立高层次的组织协调机构,进行统筹规划,宏观调控,形成合力,以加快县市区联合发展的步伐;同时建立一套完善的城市与区域联合发展的鼓励政策和保障政策等[3].在闽西地区体育旅游经济圈的构建中,各级政府应提高认识,抓住机遇,组成专门的协调班子,组织专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尽快制订出《闽西体育旅游经济圈总体发展规划》、《闽西体育旅游经济圈管理实施细则》、《体育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和体育旅行社管理、体育导游人员管理、体育旅游物价管理、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等相关法规,规范体育旅游市场,保护旅游生态环境与历史文化资源,合理开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真正将法律政策、措施落实到体育旅游上,为闽西地区体育旅游经济圈的构建扫平障碍.
5.2 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知名度
在闽西地区体育旅游的宣传上,我们可以整合各种宣传资源,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展宣传.在宣传手段上,可以采取多种形式.除了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高速路牌、推介会等进行宣传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建立闽西体育旅游网站,同时派专人维护和及时更新,在上面介绍体育旅游各方面的知识,推荐闽西体育旅游精品路线等等;也可以邀请国内外的旅游组织或旅行社来闽西进行实地考察采访,宣传闽西特色的体育旅游产品.比如冠豸山,可以在多家知名媒体播出冠豸山专题节目,让观众详细地了解冠豸山的丹霞陡崖等地形地貌以及已经开展的登山、攀岩、滑翔、跳伞、跳水、高空飞车和游泳等体育旅游项目,可以制作VCD光盘,发往世界各地,也可以在一些网站上开辟国家重点名胜区冠豸山专栏,这些都可以大大提升冠豸山的宣传效果,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冠豸山.
5.3 组建体育旅游企业集团,创立有竞争力旅游品牌
实践证明,分散经营区域优势资源,会大大削弱区域资源产业的竞争力,限制对优势资源的深度开发.建立闽西地区体育旅游经济圈,可以打破对生产要素的政区和部门分割,走共同发展的路子.组建体育旅游企业集团,有利于区域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逐步形成优势资源和开发中实现统一品牌、统一定价、统一经营,以共同的资源优势,争得旅游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从而形成区域整体竞争优势.
5.4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丰富要素配套
一是抓好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根据闽西的具体情况,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如积极争取建设莆仙永漳支线铁路,构建“省内外游客从福州、泉州、莆田出发,乘坐莆仙永漳支线快速铁路到龙岩”的旅游便捷快速通道,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客源到闽西旅游,从而促进闽西旅游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城区景点增加直达公交车,让旅游者更加方便,且降低旅游成本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让它成为大众消费;建高速公路直通永定土楼景区旅游,村村通公路等等.二是不断完善软硬件设施.比如,对重点旅游区进行能源、给水、通信、废污处理;增加医疗保健设施的建设;向游客介绍有关在体育旅游中必备的卫生常识与防护措施;加强住宿、购物、餐饮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旅游停车场和旅游服务中心建设等方面,来丰富其要素配套.
5.5 加快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闽西地区体育旅游经济圈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体育旅游专业人才.针对对闽西体育旅游专门人才欠缺的问题,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一是自己培养,可以在龙岩学院、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和龙岩华侨职专增设体育旅游专业,或在体育系和旅游专业开设体育旅游课程,培养高层次的体育旅游专门人才,也可以依托院校师资和设备优势,旅行社或相关旅游机构委托学校对现有的体育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使其较快地掌握体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闽西导游人员队伍素质,实现专业人才本土化培养;二是靠引进,可以直接从发达地区,先进地区引进高水平的体育旅游专门人才,来缓解闽西体育旅游人才的短缺问题.
6 结论
闽西地区位于福建省西南部,具有特殊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应充分利用福建被定位为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锲机,提出了构建六个主题体育旅游圈:客家文化体育旅游圈、红色体育旅游圈、生态体育旅游圈、观看体育竞赛体育旅游圈、探险体育旅游圈、民俗体育旅游圈.在构建中,应充分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加强整体规划和开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提高软硬件设施,使得闽西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取得质的飞跃.
〔1〕雷选沛,刘名俭,周霄.三峡地区体育旅游经济圈的构建与发展[J].湖北社会科学,2005(9):48-50.
〔2〕吕林.环渤海体育旅游经济圈发展战略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1):100-101.
〔3〕刘长生,简玉峰,伊华光.整合旅游资源构建武陵山区旅游经济圈[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7):109-111.
〔4〕杨明.关于构建大武汉体育旅游圈的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5:27.
G831.3
A
1673-260X(2010)08-0120-04
服务海西建设项目课题——闽西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BS0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