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研究

2010-08-15屈家乐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8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身体素质体育锻炼

屈家乐,许 玲

(1.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 通辽 028000;2.沈阳体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2)

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研究

屈家乐1,许 玲2

(1.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 通辽 028000;2.沈阳体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2)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中指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针对目前我国青少年体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重视和加强青少年体育的作用及要求,以期为新时期我国青少年体质的增强提供理论参考.

青少年体育;青少年;体质

1 引言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是我国实现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到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到整个民族健康素质,关系到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少年体育事业取得较大发展,青少年营养水平和形态发育水平不断提高.然而,从1985年开始,我国进行了五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青少年体质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青少年耐力、力量、速度等指标持续下降,视力不良居高不下,城市超重青少年的比例明显增加[2].因此,增强青少年体质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把广大青少年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2 相关概念

钟南山教授指出:体质是人的有机体在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体质包括体格、体能和适应能力几个方面.其中,体格包括人体生长发育的水平和体型等.体能包括身体素质(力量、速度、灵敏、柔韧、耐力)和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走、跑、跳、投、攀登、爬越、举起重物等).适应能力则包括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

3 青少年体质现状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难题,美、日、韩等国都先后出现过类似情况.而现在,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也正处于持续下滑的阶段.从1985年起,我国共进行了5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调查显示,最近20年我国青少年体质不断滑坡,学生肥胖率在过去5年内迅速增加,四分之一的城市男生是“胖墩”,中学生血压偏高的比例超过一半,学生视力低下检出率为52%,其中初三生接近70%,高中生为76%,大学生高达83%.之所以造成这样的情况,归根结底是因为生活环境急剧变化的同时,生活方式却没及时改进,产生了“时间差”.与从前不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中,上楼乘电梯,出门坐汽车,家务劳动电器化.与此同时,目前的应试教育更多偏重智力教育,广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导致学生学习时间过长,从体育锻炼中挤时间成了必然.这些,已成为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因素,甚至也影响到了学习.

4 体育运动对增强体质的作用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刚刚建立,毛泽东主席就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增强体质是体育的主要作用,我们的党和政府历来把它作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国策.

4.1 体育运动对青少年身体形态和结构发育发达水平的作用

青少年正是骨骼生长的重要阶段,经常从事体育运动可以促进骨质增强、由于肌肉对骨骼的牵拉和重力的作用,使骨骼不仅在形态方面产生变化,而且使骨骼的机械性能也得到提高.此外,对骨骼生长发育十分重要的骨髓,由于人体经常进行体育运动,加快了血液循环,增加了骨髓生长的几个需要的营养物质,从而加速造骨的过程.同时,体育运动对内分泌也有良好影响,可以刺激骨骼的生长,因而对身体长高有着进一步的促进作用.因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青少年四肢发达,胸围增大,肌肉中脂肪减少;学生的体型发生明显变化,显得健美而匀称.

4.2 体育运动对生理功能水平的作用

4.2.1 体育运动改善呼吸系统功能

体育锻炼对呼吸器官的功能有良好的作用.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肌肉活动的能量增加,就要消耗大量的养料和氧气,排出大量CO2,这样就促使呼吸器官加倍工作,从而使呼吸器官得到锻炼,机能得到改善,其具体表现在肺活量增大.由于肺活量提高,呼吸深度也相应增加,呼吸深沉且缓慢,这样肺功能节省化,让呼吸肌有较多的休息时间.因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青少年,能坚持较长时间的学习,且效率高不易疲劳.反之,不参加体育锻炼的青少年,体质下降,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愈是紧张,常会出现头痛、失眠者等现象.

4.2.2 体育运动改善心血管系统机能

在体育活动时,由于体内能量物质消耗的增强和代谢物的增多,因此就必须加快血液的流通量,及时满足机体各部能源的供应和代谢物的排泄.经常从事体育锻炼,能使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得到明显的提高,使心肌变得肥厚,心宝增大,心动徐缓和血压降低.体育锻炼加速了全身的血液循环,同时也改善了心肌供血情况,使心肌得到更多的营养物质,心肌纤维逐渐增粗,心壁增厚,使心肌具有更大的收缩力,心脏的容量也得到增加.经常运动的人,心脏体积比一般人大些,安静时的心跳频率减慢,这样可使心脏得到更多的休息时间,使心脏工作节省化.

4.2.3 体育运动对神经机能的作用

经常从事体育锻炼,可使大脑皮质兴奋性增强,抑制加深,兴奋和抑制更加集中,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提高,因而能提高运动和工作效率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反之,由于缺乏体育锻炼,不能适应繁重的学习任务而导致休学的青少年每年都有.

4.3 体育运动对青少年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发展水平的作用

一般认为,身体素质是指人体活动的一种能力.指人体在运动、劳动与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和走、跑、跳、投、攀登、爬越等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身体素质不仅和运动能力有关,而且与人的健康水平、日常活动,工作能力密切相关.它和生理功能、运动能力,心理发展同是体质的基础.就拿力量素质来说,如果没有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来牵拉骨骼进行运动,不要说进行体育运动,就连起码的行走和直立也不可能.力量素质影响并促进其他身体素质的发展,任何身体素质都是通过一定的肌肉工作方式来实现的,而肌肉的力量是人体进行一切活动的基础.速度素质的提高、耐力素质的增长、柔性素质的发挥和灵敏素质的表现,都与力量素质由密切关系.经常参加球类、田径、体操、武术、游泳等体育锻炼,可以达到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目的.

4.4 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发育发展水平的作用

从事体育活动,特别是从事那些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能使人产生一种非常美妙的情感体验,心情舒畅,精神愉快.由于运动的激励还可以增强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添生活情趣.运动还能调整人们某些不健康心理和不良情绪,如消除情绪的沮丧和消沉.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身体和精神是密不可分的.

4.5 体育运动对青少年适应能力的作用

适应能力.即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应急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从事体育运动能提高人体应变能力,使人善于应付各种复杂多变的环境.因为经常锻炼,大脑皮层对各种刺激的分析综合能力强,感觉敏锐、视野开阔、判断空间、时间和体位能力增强,因而能判断准确,反应灵敏.同时由于经常在严寒和炎热环境中运动,可以提高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增强身体对气温急剧变化的适应能力.

5 提高青少年体质的措施

我们需要刘翔、姚明等在赛场上为国争光,向世界证明我们不是“东亚病夫”.我们更需要整个民族身体素质的提高.

5.1 发挥体育部门作用切实推动青少年体育工作

目前,发展青少年体育运动,增进青年人身心健康,已经从中央领导机构的视野中落实到按部就班、层层推进的新举措上.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中央7号文件,该文件是我国建国以来学校体育史上有关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规格最高的文件,是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和增强青少年体质的重要政策保障.自文件下发后,全国各地开始积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其中首要的工作就是研制中央7号文件的地方性实施意见.截止2008年5月7日,全国共有10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当地党委和政府名义下发了贯彻中央7号文件精神的实施意见.期待各省份体育部门切实做好推动青少年体育工作.

5.2 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决不可打折

运动专家建议,青少年每天应该保持至少锻炼1小时的健身习惯.这绝对可以起到增强身体素质的效果,而且学生不一定要在固定的时间里完成1小时的体育运动内容,只要坚持一天内锻炼的时间总和在1小时以上,就可起到锻炼身体的效果,这样既保证了学生的正常学习时间,又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因此,建议中小学校应当保障学生每天在校体育课、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此外,中小学校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安排一次不少于二十五分钟的课间体育活动.

5.3 更新现念,提高对全民健身的认识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贵在全民参与,青少年是全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家长的的观念对其有一定的导航作用,因此,应当把更新现念,提高对全民健身的认识提到加强青少年体育运动,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日程上来.

5.4 学校体育是提高青少年体能的重中之重

第一,树立起体育大课堂的观念.构建起运动与健康两条主线的体育课程体系,树立起三维健康观,使学生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三个领域都能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第二,强化学校体育对学生个性心理和意志品质的教育功能.

第三,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要开发出更多的适合青少年的锻炼项目.

6 结束语

学生体质存在的问题看似影响的是个体,实则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我们必须站在人才培养、社会发展、民族振兴的战略高度,认真落实中央对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各项要求,努力形成全社会支持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合力,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不断开创加强青少年体育的新局面,使广大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

〔1〕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2007-5-7.

〔2〕张勇,张岩.学校健康促进与增强青少年体质的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2):74-75.

〔3〕刘鹏.发挥体育部门作用切实推动青少年体育工作[N].体育教学,2007(4):9.

〔4〕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各地切实贯彻落实中央了号文件精神大力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N].体育教学, 2009(2):22.

〔5〕杨金水,孙自杰.“健康第一”指导下青少年体能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音体美),224-225.

G 451.8

A

1673-260X(2010)08-0140-02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身体素质体育锻炼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体育运动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呆呆和朵朵(13)
体育锻炼也重要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