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的几个难点问题
2010-08-15姚红艳
姚红艳
(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08)
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的几个难点问题
姚红艳
(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08)
当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部分任课老师面临着一些客观和主观方面的困难。客观方面的主要表现为自身知识能力与课程要求之间的不协调;而主观方面的主要表现为把握不好个人专业兴趣的限度、把握不住教材的“质”与“量”限度、协调不好个性化教学和共享资源的关系。提高教学质量,既需要克服客观方面的困难,也需要克服主观方面的困惑。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难点问题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 [2005]5号)及其实施方案 (教[2005]9号)精神,2006年 12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全国普通高校从 2007年春季开始对2006级学生普遍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通知》(教社科司 [2006]4号),要求从2007年春季开始在全国普通高校 2006级本科学生中普遍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至今,三年多过去了。在这三年多时间里,通过培训、观摩和实际教学,许多教师对这门课的认识越来越准确和深刻,疑难问题也越来越少,可以肯定地说,对这门课的把握比刚开始要得心应手得多。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仍然感到授课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妨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在此,笔者一并提出,以求教于各位同行。这些困难概括起来有两大类:一类是客观的,即课程改革所带来的适应滞后问题;一类是主观的,即观念认识的调整不到位所带来的困惑。
一、客观方面的困难
客观方面的困难主要是指一些相对“恒定”的矛盾或困惑,主要表现在教师知识、能力与教材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所造成的困难。一些人习惯地认为,《纲要》课教学并不难,因为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专业性不是很强,理论深度要求也不高,所以《纲要》课的教师并不需要具备丰厚的知识,也无需具备很强的能力,只要具备一定的课堂教学技巧就可以了。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纲要》课教材的综合性很强,涵盖的范围很广,从鸦片战争一直延续到现在,历史跨度达 160多年之久,内容涉及到当时社会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各个层面。教材的贯通性、交叉性也比较突出,不仅涉及到多个学科,而且牵涉到一些十分宏大的理论问题:中国人民如何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历史飞跃”又是怎样实现的……这些问题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充满时代特色。但由于受篇幅的限制,教材没能对每个问题作出详尽的阐述,这就给授课教师提出了挑战,构成了《纲要》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中所遇到的一个客观困难。这一困难所反映出来的实质问题就是教师历史知识和政治理论知识的储备、教学能力与教材要求之间存在着矛盾。而解决这一困难的根本方式只能是加厚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积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努力缩小自身知识能力的相对不足与教材要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对于自己所熟悉或有一定研究的问题,处理起来比较自如和得心应手,但对于自己比较陌生的或一知半解的问题,讲起课来则底气不足。所以认真研究教材,把教学与科研统一起来,也是我们解决上述结构性矛盾一个重要举措。可长期以来,《纲要》课教师面临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学和科研相脱节的现象比较明显。这主要表现在:一般教师在《纲要》教材中找不到科研的契入点,发现不了科研的选题,即使一些教师找到了一些选题,但在实际研究中也常常不能很好地把科研目标与教学目标协调起来。这种状况也必然会影响《纲要》课教师自如地完成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转化。
“高质量的教材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的重要前提。”[1]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个意识形态性很强的课程,其教材编写不仅要充分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而且还要解决学科定位、专业归宿和科研归宿等问题。而“05方案”所编写的《纲要》教材不仅能满足教师授课的需要,而且也留下了一些科研空间,即通过对教材的研究足以搭建起教师科研的平台,也就是说教师通过对《纲要》课教材中的一些问题的深入研究,既可以实现科研目标,又可以顺畅地完成《纲要》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转化。
现就教材内容,并结合自己科研实际,试做以下提示:《纲要》上编共设三章,主要讲述中国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人民进行了怎样的斗争。要把上述问题讲好、讲透,必须进一步拓展帝国主义的入侵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各阶级和派别为什么不能为实现中国的独立和富强指明真正出路的研究空间,深入研究诸如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意义和经验教训、中国人民进行革命的正义性和进步性。《纲要》中编共设四章,主要讲述中国的先进分子怎样经过艰苦求索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最终推翻反动统治的斗争。这一编也有不少研究空间,比如,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在中国传播、中国共产党一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什么就焕然一新、中国革命要赢得胜利为什么必须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成为全民族抗战中流砥柱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格局是怎样形成的。《纲要》下编共设三章,主要讲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建设。这一编研究的空间更大,比如,建国初期中国领导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承认错误和善于修正错误的政党、西方社会思潮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如果《纲要》教师能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探讨这些问题,必然会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对我们上好这门课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
二、主观方面的困难
目前在《纲要》课教学方面除了上述客观方面的困难之外,还存在着主观因素所导致的困难,即由一些任课教师观念上的错位所造成的困难。
(一)对个人研究兴趣的限度把握问题
现如今从事《纲要》课教学的老师,大多数是以前教“两课”的或教历史的。这支队伍的学历很高,职称也不低。这些为上好这门课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这就是如何摆脱思维定势和专业背景束缚的问题,即正确掌握好研究兴趣的限度问题。
现实生活中,人们都难以摆脱这样的认知和判断习惯:熟悉的东西说起来滔滔不绝,做起来得心应手。这种现象体现在《纲要》课教学中,常常把握不好自己熟悉的研究领域和专业兴趣的限度:有的教师经常把自己所熟悉的东西夸大,甚至拒斥与自己的理解不同的思想和观点,硬把自己所熟悉的一些思想观点嫁接到教材之中,比如,过去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师,在讲《纲要》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时,不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历史传播过程来讲,而是大讲特讲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这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没有达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历史的必然”这一教学目的;还有的教师不是按照《纲要》课的教学大纲来授课,而是按照个人的兴趣来讲授或安排课时,比如,以前教历史课的老师,在讲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大讲特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盛典状况及细节,而对“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经验”讲述得较少,从而忘记了《纲要》课教学的根本目的。
《纲要》课的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2]任何《纲要》课教师都应该把自己的授课内容和专业兴趣统一在这样的目标中,必须放弃个人在专业上的“任性”。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身上担负着“特殊的使命”。
(二)对教学内容“质”与“量”的限度把握问题
为了切实加强《纲要》课的教学实效性,教育部颁布了教学大纲,印发了全国统一的教材。但由于该教材要考虑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体系化,其内容往往是面面俱到,知识深度明显不足,而且与中小学历史有较多的重复。这就要求教师按照“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3]的原则,对教学内容作适度的取舍,确定哪些内容要略讲、哪些内容要加深或拓宽、对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作何取舍。可是一些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这些问题,在课堂教学内容和课时的安排上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实际上,按照《纲要》教学目的的要求,在课堂讲解上应主要讲“三个选择”,不仅要讲清楚近现代中国历史和人民“怎样做出了三个选择”,更要讲清楚“为什么做出三个选择”、“三个选择”在历史过程中有何必然性以及必然性在什么地方;在知识取向上,应该以分析历史的“取理”为主,而不应该以叙述史实的“取事”为主,这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历史专业课的根本区别。
(三)个性化教学与共享资源的协调问题
《纲要》课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部门都做了大量工作。事实上,各有关部门也推出了辅导用书和统一的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建设的力度也很大。这些工作对于《纲要》理教师规范地上好这门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留下了一个问题,即教师上课的个性和特色不便体现。因此,如何利用这些优质的教学资源,是许多老师感到为难的一件事情。
一堂课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多个要素,但可以肯定的是,任何一堂好课都是有个性或有特色的。这里所说的“个性”与上面所说的“任性”有着本质的区别。任性是一种主观上的为所欲为,是对原则和普遍性的漠视,它“始终是一种有限的东西,它不具有自由的真理性。”[4]而个性则是建立在对规则和普遍性遵从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品格与气质。概括地说,任性往往专注于他人所不做的事情,而个性则专注于做得比别人好的事情。因此,在讲授《纲要》课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丰富的共享性资源,也要做一些加工和吸收,寻找自己的个性展示方式,以突出自己特色教学,否则,会出现很多雷同的教学模式或模仿的教学场景,进而使教师的主体性被完全遮蔽。
以上是笔者对《纲要》课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难点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苍白地呼吁,也提出了一些实质性的应对方式。对于客观方面的困难,我们只要积极地充实自己,拓展理论视野,丰富知识储备,就能够使课堂成为充分展示思想智慧和理论魅力的阵地。对于主观方面的困难,我们只要积极调整观念,深化认识,全身心地投入,就能取得丰硕的收获。
[1][3]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 (1949-2006)[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15,214.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4]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11.
G641
A
1671-6469(2010)06-0106-03
2010-09-06
2010徐州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研究课题(YGJ1032)阶段性成果。
姚红艳(1979-),女,江苏徐州人,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责任编辑:陆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