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鲁科尔沁旗节水灌溉草业建设现状与分析*

2010-08-15张彩枝高明文

草原与草业 2010年4期
关键词:产草量全旗草业

张彩枝,高明文

(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草原工作站,内蒙古 阿鲁科尔沁旗 025550)

1 基本情况

阿鲁科尔沁旗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带,年平均降雨量300mm,年平均蒸发量2800mm,极端干旱年份年降水量只有200mm左右。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十年九旱、年年春旱的自然条件,加之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每逢干旱年份,天然草场上牧草生长受阻直至干枯死亡,饲草严重缺乏,往往给畜牧业生产造成极大损失。以2009年全旗遭受的干旱灾害为例,根据气象部门统计,自2008年9月至2009年10月全旗降水量仅为102.9mm,降雨严重偏少的同时伴随持续高温大风天气,导致全旗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枯竭,全旗遭受严重干旱灾害草场面积达到80.33万hm2,占全旗草场总面积的85%,受灾草场牧草大部分枯死,放牧场和打草场全部绝收,旱死人工草场面积1.17万hm2,受灾饲料地面积达3.05万hm2,受灾青贮面积1.38万hm2,部分饲料地和青贮地因干旱未能获得收成,旱灾造成畜牧业直接经济损失4.6725亿元。

事实表明,严重干旱的气候条件,相对贫乏的水资源状况,已成为制约阿鲁科尔沁旗草业生产和畜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一实际,阿鲁科尔沁旗以绍根镇为重点,积极尝试推广和开发节水型饲草料基地建设,探索一条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大幅度提高饲草料供给能力和抗避灾害能力的现代草业发展之路。

2 节水灌溉草业建设内容

节水灌溉草业在建设内容上,主要包括节水灌溉人工草地、节水灌溉青贮饲料地和节水灌溉天然草地;在建设方式上,主要采用打机电井和配备自走式大型指针喷灌机。一台大型自走式指针喷灌机,在机电井单井每小时出水量达到200t、机电设备配套情况下,可保证灌溉面积33.33~40hm2。在资金投入方面,购置1台保灌33.33hm2的自走式大型指针喷灌机需23万元,打井及配套需4万元,电力配套需4万元,灌溉1亩平均运行费用每次需5元。设备使用期为20年。

3 节水灌溉草业建设效果

节水灌溉人工草地、青贮饲料地和天然草地,在2009年极端干旱的情况下,取得良好效益。

3.1 节水灌溉人工草地

2008年和2009年,全旗实施建设人工草地节水灌溉工程533.33万hm2,经2009年跟踪测产,平均亩产草量达到520kg。其中阿鲁科尔沁旗连天牛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2008年种植的200万hm2优质紫花苜蓿草地,凭借节水灌溉条件,2009年完成牧草刈割3茬,总产量达到2100t,平均亩产草量达到995kg。按每公斤牧草1.0元计算,亩均收益达到995元。

3.2 节水灌溉青贮饲料地

2009年,阿鲁科尔沁旗绍根镇柴达木良种牛繁育有限公司种植青贮玉米40hm2,因春季较为干旱,青贮种植时间较晚,但在节水灌溉条件下,40hm2青贮饲料地仍然生产青贮饲料1320t,亩均2.1t。根据生产费用情况,每公斤青贮生产成本为0.06元;按当时每公斤0.40元的市场价格计算,每亩青贮的经济效益在800元以上。

3.3 节水灌溉天然草地

2009年5月阿鲁科尔沁旗绍根镇柴达木良种牛繁育有限公司建设天然草场节水喷灌工程42.67hm2。根据测算,在2009年严重干旱的年景下,节水灌溉天然草场亩产草量达到520kg,亩草产值达到309元。42.67hm2灌溉草场能够满足70头基础母牛分区轮牧,载畜能力比正常年景的天然草场提高了10倍。

4 关于节水灌溉草业的分析

4.1 以上几个典型例证表明,节水灌溉对草产业的促进作用明显,无论是天然草地或人工草地,在灌溉条件下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说明在干旱缺水牧区,通过实施人工饲草料地和天然草场的灌溉工程,草场生产潜力得到比较充分的挖掘,产草量得以大幅度提高。国内外大量资料显示,灌溉天然草场产草量可增产0.5~5倍;灌溉人工、半人工草场是天然草场产草量的2~10倍;荒漠草原灌溉条件下的人工、半人工草地增产幅度可高达30倍以上。因此,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将低产退化草地,适当的进行松土、补播、施肥、灌溉等改良技术措施,变天然草地为半人工草地,可提高草场生产力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使草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大大增强。另一方面,灌溉草业通过单位面积高产出,为畜牧业提供充足的饲草饲料,从而减轻天然草地压力,必将促进草地植被恢复,对于防风固沙、控制水土流失、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改善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作用。

4.2 合理利用天然草场,建立永久性人工饲草料基地,发展灌溉草业,是实现我国畜牧业稳产、优质、高效发展和现代化的重要条件。阿鲁科尔沁旗已利用草原面积86.67万hm2,在已利用草原中有3/4草地缺水,自然条件差,牧草产量低,要想增草增畜,就必须加强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与建设,发展灌溉,提高牧草产量。特别是中南部地区,草地类型主要为沙丘沙地干草原,由于过度放牧利用,草地退化沙化严重,优良牧草消失,草地植物种类主要为1年生杂类草,有水则生,无水则寸草皆无。但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相对丰富,开采利用程度也很低,节水灌溉草业发展潜力大,如果提高水资源的开采利用程度,有效增加草原灌溉面积,有效地解决草原缺水问题,就能够充分发挥草原应有的生产潜力,从而也促进了草场的第二性生产。这种生产模式,也将转变牧区原始的生产方式,推动牧区养殖业实现产业化发展,全面提高牧民收入水平。

4.3 通过开展节水型灌溉,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同时,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可将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

4.4 阿鲁科尔沁旗中南部牧区草地及饲料地土壤多为沙质土,漏水、漏肥,难于平整,畦田化改造难度大,适合发展节水灌溉为重点草业。采用自走式节水灌溉设施,具有省水、省工、运行管理方便的特点,适合牧区劳力缺乏现状。同时,每井可控制面积26.67~46.67hm2之间,地块相对较大,也便于机械化作业。

4.5 自走式节水灌溉要求条件是地下水丰富、电力便利、土地相对平坦的区域。

4.6 自走式节水灌溉一次性投资较大,牧民自筹能力目前较低,必须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猜你喜欢

产草量全旗草业
青海草业
喀喇沁旗气候资源分布特点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鄂托克前旗林业和草原局开展退化林摸底调查工作
露天开采背景下锡林浩特市产草量时空变化及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黑龙江省大庆地区20个紫花苜蓿引种试验
2017 年第1 期《草业科学》审稿专家
杭锦旗:系列“微”党课初显成效
依托沙漠风光探索旅游扶贫
2015年3月草业科学大事记
2015年6月草业科学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