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深入的学理解读与现实意义阐释
——《从十六大到十七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评介
2010-08-15代金平
代金平
(重庆邮电大学,重庆400065)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深入的学理解读与现实意义阐释
——《从十六大到十七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评介
代金平
(重庆邮电大学,重庆400065)
如果说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的话,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则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理论,而科学发展观又是创新理论中的最新成果。当前,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潮正在走向深入,自然,理论工作者应该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由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袁银传教授主持的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从十六大到十七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出版)一书,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视野,以研究十六大以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为主旨,以发展的科学性和价值性、发展理念与发展状态、发展目标与发展手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统一为归宿,对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等重大战略思想进行了深度的学理解读和理论分析,提出了许多富于创见的理论观点。可以说,该书是当前系统阐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一部扛鼎之作。
一、从传统与现代关系的把握中阐释创新理论的深刻寓意
该书注重于传统与现代关系的比较研究,通过对发展观、社会和谐观历史演进的系统分析,阐释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深刻寓意。
从17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前半期相当长的工业化历史进程里,发展一般都被视为单纯的经济增长,对于物质财富的追求成为人们主要的价值目标,从而形成了以经济增长为核心、“以物为本”的传统发展观。应该说,传统发展观在一定条件下有其积极意义,在历史上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曾产生过重大作用。但是,在这种观念的导向下,工业文明的发展已经使人类陷入了种种不能自拔的危机之中,出现了空前的全球问题、社会问题和人性问题。对此,人类开始反思和检讨自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传统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就是对传统发展观系统革新的产物。该书从传统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演变的比较中提出了关于发展的新见解:“发展应该被理解为经济、社会、人、自然、伦理之间的系统的整体的发展。这种发展既充分利用人的、社会的、自然的各种资源,同时也应该为人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见该书第63页,后面引文均只注页码)。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中国传统文化是从伦理学、政治学方面探讨和谐社会的,而传统的西方和谐社会思想则是根据伦理道德和理性原则设计出来的,它们都没有找到实现和谐社会的现实道路。中国共产党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不但吸取了传统文化中和谐社会思想的合理成分,而更为重要的是为和谐社会思想注入了新内涵,尤其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该书认为,和谐社会的经济特征在于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先富与后富的统一,政治特征在于民主与法制的统一、自由与平等的统一,文化特征在于一元与多元的统一、平顺宽容与互信互爱的统一,社会特征在于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社会发展与生态发展的统一(第170—184页)。这种对于和谐社会特征的具体分析,进一步显示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丰度和深度。
二、从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把握中展示创新理论的理论品质
该书通过对科学发展观与社会和谐观的源与流、继承与发展关系的认真梳理,展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对此,该书给予了精致的解读:“所谓一脉相承,是指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内在的、本质上的一致性。这种内在的、本质的一致性包括它们都具有共同尊奉的初级文本(即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本)、共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共同的话语系统和言说方式、共同的价值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同的信仰追求(即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以及共同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所谓与时俱进,是指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样,都不是封闭的、宗派主义的教条体系,而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的开放的体系,其精神是革命的、批判的。”(第5—6页)科学发展观与社会和谐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两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为谁发展、怎样发展、依靠谁发展”这一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以人为本是唯物史观的本质要求。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以最大限度地为人民谋利益为价值取向,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以此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因而丰富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社会和谐也是马克思理论的价值取向,马克思、恩格斯在构想共产主义社会时,提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把社会有机体看成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统一体,提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协调互动的思想(第136页)。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和谐观,既是关于社会发展目标富于创意的表达,也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和谐社会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三、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把握中阐述创新理论的指导意义
该书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进行了理性的审视,阐明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理论来自实践,而正确的理论一旦为群众所掌握就会变成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然而,由于发展观念的问题,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出现了一些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日渐凸显,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对于现实存在的这些问题和矛盾,该书以哲人的视野作出了颇具针对性的概括,这就是:“经济持续增长但贫富差距逐渐拉大、政治相对稳定但民主有待改善、文化繁荣发展但共享共建不足、社会相对和谐但社会问题凸显、资源相对贫乏但生态文明有待建设。”(第89页)应该说,我国现实存在的这些矛盾和问题,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尤其是暴露了发展观念上的问题。由此表明,我们既要对改革开放以来成功的实践经验进行理论的总结和思想的升华,也要对那些不尽如人意的教训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检讨。科学发展观和社会和谐观就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适应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要求而形成的。按照这些理论,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必须是和谐社会。正因如此,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于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自觉,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发展问题认识的新的里程碑,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四、从真理与价值关系的把握中揭示创新理论的内在逻辑
该书最精彩的地方是从真理与价值关系的维度,对科学发展观与社会和谐观进行辩证思考,揭示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内在逻辑。
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首先具有真理性,因为它“深刻揭示了社会的本质;更加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指明了更加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第196页)。同时,科学发展观又具有价值性,因为“科学发展正确解决了发展的价值取向问题,即发展的目标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第187—188页)。不仅科学发展观是真理与价值的统一,社会和谐观也是真理与价值的统一。社会和谐观的价值性集中体现在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中,和谐社会观的真理性则在于它是建立在现实物质基础之上的,具有切实的可行性,同时它又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科学发展观和社会和谐观中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不仅表现为相互渗透,也表现为相互引导、相互作用。该书认为:科学发展观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价值引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科学发展观为科学基础;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延伸,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从发展的角度促和谐,和谐社会观从和谐的角度促发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这些极具辩证思维的论述,既展示了该书的学术价值,也为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方法论支撑。
任何一部理论著作,都难以做到尽善尽美。即使是精品,也未必能满足不同读者多元化的需要。尽管该书对于思想资源的应用不够“经济”,但这并不影响其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