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部分级管理高血压病 95例
2010-08-15卢向阳花安华
任 群,卢向阳,花安华,苏 敏
(本文编辑:潘雪飞)
近年来,我门诊部对高血压人群进行综合防治措施,实施分级管理和生活干预,使他们树立了正确的健康目标、工作方式、生活行为以及饮食习惯,取得了预期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 2005年 5月至 2009年 5月参加我(门诊)部组织机关干部和职工体检被确认为原发性高血压 95例,作为观察对象,男 89例,女 6例;年龄≤40岁 23例,41~55岁 17例,56~69岁者 50例,≥70岁者 5例。一级管理 65例,二级管理 26例,三级管理者 4例。具有以下 1项者被排除:①继发性高血压者;②急性心脑血管病者(病程<半年);③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及不易配合者(听力、智力及肢体活动明显障碍)。
1.2 治疗方法 采用分级管理方法[1],一级患者以非药物治疗(即改变生活方式为主,下同),二、三级患者在服用药物基础上辅以非药物治疗。在分级管理中对患者的血压值分级告知;宣传烟酒对人体尤其对有高血压患者的危害;控制油、盐摄入量,努力做到合理饮食;正确的服药方法;坚持锻炼的方式及效果评估;心理疏导等都逐项检查指导,对依从性较差者给予重点教育和督查;对一级高血压患者单用非药物治疗者,每周上门巡诊时检查指导,其他并用药物治疗者利用就诊取药时和上门巡诊相结合检查指导。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 2005年中国高血压指导委员会的规定,一般被管理者血压控制标准为 <140/90mmHg,合并有糖尿病及肾脏病变者为 <130/80mmHg,对连续 4次以上不达标者检查其原因或转诊医院专科治疗。跟踪观察 4年,截止日期为 2009年 5月。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 SPSS 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Test),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 4年的生活方式指导干预,此期间内被管理者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不同级别的高血压患者整体管理控制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1、表 2、表3。
表1 一级管理对高血压患者不同层级管理前后比较(例)
表2 二级管理对高血压患者不同层级管理前后比较(例)
表3 三级管理对高血压患者不同层级管理前后比较(例)
3 讨 论
近年来,患高血压并伴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年龄下降之趋势,在机关干部、职工人群中占有一定比例,主要原因是平时工作压力大、生活方式不科学,加上治疗不系统不规范是治疗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2-3]。对本组研究中高血压患者进行了为期 4年的跟踪观察,取得一些经验。认为:①一线医务人员在防止高血压慢性疾病中可发挥重要作用,门诊部的医护人员与高血压人群频繁接触,熟悉情况,可以针对性在生活方式上实施个性化指导,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②在开始治疗前或治疗中辅以非药物治疗,可以提高降压效果,努力达到目标水平;小于 40岁的“一级患者”,通过非药物治疗就能取得较好疗效。③对于非药物治疗应与药物治疗一样,应纳入一线医疗机构门诊常规处方范围,只不过处方是交到患者手中[4]。④对高血压患者的戒烟限酒教育以及行走不方便的老年患者的锻炼方式等,还需进一步研究可行性之手段,从而达到降低心脑血管死亡率之目的[5]。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6.
[2] 沈乐贤,熊建曹,徐敏纲.上海市闸北区一级医疗机构首诊测压及高血压三级管理情况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2003,15(4):179-180.
[3] 戴新民,倪素贤,刘 毅,等 .某地区老年人高血压用药现状及思考[J].东南国防医药,2008,10(1):49-50.
[4] 李立明,任 涛.原发性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研究干预模式的探讨[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1,9(1):32-33.
[5] 张亚坤,苏 皖,陈春林.军区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形势分析与任务对策[J].东南国防医药,2009,11(6):568-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