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实效性探讨
2010-08-15涂小莉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中山528402
涂小莉(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中山,5284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实效性探讨
涂小莉(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中山,528402)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需要体现其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何种人才的社会功能,而把其强大的理论体系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实践是高质量地完成这一使命的根本要求和关键所在。因此,积极地探索、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实效性,使该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实效性
探讨教育的本质、分析教育的进化,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说明人才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说,追求什么样的人格理想以及如何实现这一理想,无疑是教育家们孜孜以求解决路径的重要问题。思想道德修养课在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塑造高尚人格道路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理所当然应该承载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而如何进一步提高该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就成为完成这一使命的关键所在。
一
教育对知识的传授,对智力及生活、生存能力的增加,只是部分使命,而非全部意义。教育所肩负的更为重要的使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思想道德是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法国教育家普朗格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的根。”杨贤江也认为,应该把塑造德智体诸方面和谐发展、个性与群性有机统一的“完全人格”,作为理想的教育目的,强调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要对其进行“全人生指导”[1]。
然而,高校传统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一如其它学科的教学,盛行“接受式”教学。在教学中,我们大多数教育者往往过于注重思想观点、理论的灌输,而忽视其对受教育者意识和行为的影响以及将内在情感外化的引导。在思想道德修养的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大部分学生都处于被动状态,有些学生睡眼朦胧,难以保持清醒;有一些学生则或看其他的书,或在那儿数老师的某种习惯动作或者习惯用语出现的次数,或干脆摆出一副相对消极的样子漫不经心地边涂涂写写边听课,试图以这种方式来打发时间;甚至还会有一些学生摆出不屑或者挑衅的姿态,似乎要表达对这门课或者上课老师的不可置否。而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多数学生力图通过将教师所说的内容与他们已知的知识联系起来,构筑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修养体系,真正体现思想道德修养课堂教学的实效。
同时,目前在高校道德教育的实践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学生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着严重脱节,道德行为的选择上也存在着矛盾。这种脱节和矛盾是大学生道德状况中的共性问题。在“洞穴的隐喻”中,苏格拉底认为,人类就其拿真理的影像当真理而言,与那被锁闭于洞穴中的人很类似。教育的目的不是要告诉人们真理是什么,而是要帮助他们看见真正的物体。最终,教育将帮助个人走出洞穴,并看到“善”。但是,也正如苏格拉底所说,大部分知识传授者认为真理和知识不在学生自身之内,他们的职责便是把真理和知识放入每个人心中,“就如同把视力放入瞽目中”。而理解力原本存在于每个人自身之内,教育者不应把视力放入瞽目中,而应是让受教育者转动视线以看到“善”。也就是说,如果个人接受的真理和知识仅停留在意志阶段而不付诸行动,那么理性、情感和意志就只是个人主观的动机和愿望,毫无实际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和教师本身的引导、教育和教化功能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就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道德状况中出现的问题,谈其在追求大学生人格理想和人格塑造中的作用发挥也就是一句空话。
二
针对当前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存在的实效性不强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其原因:
(一)大学生出现群体性变化
随着高校课程体系、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出现严重的片面性,受教育者的发展性原则被片面地限制在“纯粹技术”领域。“分数”的多少代表着“技能”的高低,“技能”的高低意味着能否不断地“升学”,不断地“升学”预设着“职业”前景的光明。现实主义造成了大学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错位,使之成为了充满商业气息的企业化大学,而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错位又造成了大学生精神的错位。同时,随着社会转型期所带来的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转变以及与之相随的道德失范状况,高校校园文化出现多种类型的价值冲突,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对大学生的道德、价值、信仰等造成消极影响。校园文化中纵横交错的价值冲突,给大学生带来了多元的价值方向和价值标准,同时也带来了进行价值选择和价值实践的困难。于是大学生们开始懒于作哲学思考,逐渐失去价值选择的耐心和理性。特别是在激烈的价值冲突面前,很少有学生关注先行者的崇高与超俗、殉道者的悲壮与执着、思想家的深沉与睿智,逐渐地陷入了人与自身的矛盾、人与他人的矛盾之中[2]。面对来自各方面竞争压力的日益增加和各种诱惑的不断涌现,大学生们在权衡和抉择时,由于思想政治理论和道德修养水平无法以标准化、数量化方式显现,自然很容易被认为“无用”而“牺牲”掉。
(二)教师角色定位不准确
杨贤江曾就教育目的指出,“德育——造就良好之习惯”、“智育——造就清楚之头脑”、“体育——造就康健之体魄”,其归旨就是要“造就完全之人格”[3]。“完全人格”的实现是需要教与学两方面的密切配合,需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通力合作,教师在教学中只能立于“指导地位”,去启发“帮助学生发展内力,决不应强以智识灌注”[4]。然而,在大多数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课堂上,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处于从属地位。在这种模式中,讲课便是没有丝毫情感和温度的道德理论的灌输,考试则成为测量学生获取知识程度的手段,并以向学生讲授知识量的多少和学生对所传授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教学质量的评估依据。由于教师拥有权利,学生只能是服从者,不管教师水平如何,其教学态度和思想观点是否得到学生认可,总是处于中心位置,这难免会造成课堂气氛紧张、沉闷,使学生的情感受到压抑和忽略,从而导致教师与学生关系的淡漠,甚至产生某种排斥和敌对的情绪。长此以往,学生的潜在内势力必受到严重压抑,其独立思考力将丧失殆尽,对高尚人格、道德修养的理解和认知也很容易在消极态度下走向迷失。
(三)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设计呈现世俗化发展趋势
尽管道德修养课程教学的教师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但仍有相当部分教师囿于自身认识水平,对修养课的本质把握不到位。他们不是本着对学生政治引导、心理辅导、生活指导和行为督导来思考、安排教学,而是把该课程同其它课程,特别是自然科学课程混淆,只谈其科学性一面,不谈其价值性一面;只作方法论探讨,不求世界观树立;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重视信仰的树立;只注重人生技巧讲解,不重视人格的培养。为了所谓的“实效性”,有时甚至把本属于“三观”范畴的内容也作方法论的肢解或裁剪。另外,在公共课日益被边缘化的大形势下,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很多老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根据学生喜好对既定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和“包装”,使得思想道德修养教学呈现出明显的市场化、世俗化发展趋势。
(四)教学方式、方法陈旧
在“基础”课的实际教学中,由于过分强调教师的个人权威性以及教师自身素质等原因,不少教师教学存在着重教法、轻学法,重讲授、轻自学,重结果、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种忽视学生学习方法,不考虑学生内在需要,不关心学生学习能力、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方法,已远不能适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需要。
三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思考,再结合笔者自身在教学实践中的感受和体会,认为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对提高实行大课教学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显得至关重要。
(一)转变教师角色,实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
和传统“接受式”教学方式不一样,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是起指导和促进学习的作用。这个观点已经在很多高校课程改革中被广泛地应用,应该同样适用于思想道德修养的大课堂。
福克斯提出了教学中的四个“个人理论”,相当于四种角色。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模式中,他把教师的角色比作园丁。园丁所做的是准备土壤、耕种和培育,但是他并不能就此代替植物生长。艾尔斯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师描述成助产士:“好的教师就像好的助产士给予别人权力。好的教师能够寻找方法来激发学生,因为他们知道学习是需要学习主题和学习‘目标物’之间的互动的。学习需要去发现和创造。好的教师知道何时应该退后并保持沉默,何时要观察并留意身边发生的事。在必要时,他们会及时推一把或拉一把,就像助产士一样。[5]”在思想道德修养的课堂上,教师同样可以扮演园丁或助产士这样的角色,而不再抱着反正学生不喜欢就自暴自弃的心理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尴尬、无聊甚至毫无用处的角色。大量引入案例教学,是思想道德修养课堂上实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必要和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针对没有参杂情感倾向的客观描述提出有创意、独特的见解,并与老师、同学共同讨论、共同分析。通过这一系列环节的参与,学生的角色和责任得到转化,由过去“我教你学”、“我说你做”的被动的个体转变为具有互动性和创新性的个体,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这种转变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的主观愿望,又有利于教师深入地了解学生思想上的新变化,有的放矢地解决他们的困惑,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和情感的沟通与交流。事实上,每一章的基本理论都是可以通过案例导入或情景模拟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继而让学生自己在思考的过程中去发现、去感悟、去创造。
(二)营造积极的课堂教学情境
我们知道,在自然界,大气、环境和气候对我们的行为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课堂环境也同样对行为产生深刻、重要的影响,这些行为包括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接受学习责任的意愿。有时候我们在教学中没有觉察到这些力量,或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但如果“天气”在整个班级中变得恶劣,我们很快就会感觉到课堂风气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有多大。行为心理学研究发现,课堂氛围是由存在于教师和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一系列的复杂的心理关系形成的:一个对课堂满怀激情与热情、对学生饱含发自内心的关爱与情感、对每一节课都用心准备的教师是可以突破公共课课程性质和日渐边缘化命运的限制,会从心理上得到大部分学生的尊重与肯定,使自己成为学生追随的“大鱼”,并在整个班级营造出一种积极的教学氛围;反过来,大部分学生会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与用心,感动于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一以贯之的职业道德与精神,在尾随“大鱼”而游的过程中塑造自己的人格修养和道德意识,这一结果会非常明显地体现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自律性方面。
当然,积极的课堂情境和和谐的课堂气氛绝不只是口头说说或写进备课教案里就能形成的,需要教师用切实的行动和努力去营造。教师需要用行动去创造这种氛围,一旦形成了,还得用行动去维持。就像我们从小就明白的道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样,课堂中的每个人都有责任维持这种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有一位聪明而充满热情的老师曾对他的学生这么说:“这不是我的班级,也不是你的班级,它是我们的班级,我们共同对它的一切负责。”
(三)促进主动性学习
大班教学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学生们觉得自己不会被认识和关注,是无名无姓的。正如社会心理学研究所表明的那样,无名无姓的人往往缺乏个人责任感。这一结果不仅破坏士气和秩序,而且不可能促进学习。此外,与教师的距离感,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缺乏人际交流,这一切都会削弱学习动机。因此,大班上课的教师更需要做出一些努力,给自己和学生之间开辟一条交流、沟通的渠道,让他们感知到自己是可以被关注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中或结束前用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对讲授的要点作一小节,或写下自己的课堂感想,不设内容和字数的限制。这样,学生在产生思考和沟通动机的同时不必顾忌打分的威胁。这种方法不仅促使学生在上课期间积极思考问题,给学生提供一个表现自我、让老师认识自己的机会,而且使教师能够得到学生对课堂的反馈信息。
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性学习的方法还有很多:课堂辩论、“鱼缸”观察和采访面谈等。“鱼缸”观察对大班教学具有较好的效果,它将课堂讨论和群体参与很好地结合起来:教师选择学生了解程度较高并有进一步了解意向的主题,并告诉他们下一堂课要选10名(或其他具体数字)学生“放进鱼缸”,然后教师在“鱼缸”里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其他学生作为观察者和记录者,关注讨论的过程和内容。下课前,让学生每个人写一份讨论小结,提出存在的问题或者写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认知心理学发现,我们对新知识进行加工的深度如何影响着我们的记忆。单纯地聆听或重复某件事,结果就可能是当我们想要回忆起这件事时会遇到困难。如果我们通过思考此事与我们所知的其他事物的联系,或者通过谈论此事——加以解释、作出概括或提出质疑——来拓展我们的学习,那么,当我们事后需要用到它时就更有可能记起它来。[6]毫无疑问,强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这些方法所带来的学生注意力和思维活动的变化有助于减轻我们对思政课枯燥的教材教学的担忧,极大地提高了我们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四)采用个性化教学与对话教学法
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在课堂教学中把文化育人的内涵体现出来,把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贯穿进去,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赋予理想和信念的教育,传授做人和做事的道理,磨练品格、锤炼精神、锻炼意志。然而,今天的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许多事物倾注了自身大量的情感,其价值追求是多元的,这些多元的价值追求与我国社会所倡导的信仰和价值观之间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单纯通过传统灌输式的课堂教学去改变这些情感、信仰和价值观难度较大,如果直接以社会所倡导的规范去霸权式地压制学生中存在的差异和分歧,还可能因为学生内心的抵触情绪而使理论教育流于形式。针对以上情况,在教学实践中,最好的教学效果有时是在以理解和尊重为基础的对话中取得的。既然在大学生中价值冲突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我们可以将这些冲突转变为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丰富资源,教学可以以这些价值冲突为纽带,来寻找使青年学生在政治上、思想上、道德上以及各方面修养上走向成熟的突破口。教师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看准问题、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把自己和学生摆在平等的位置上,在相互倾听、相互理解、共同体验的基础上把问题和探讨引向深人,并进而帮助学生在价值判断和选择的过程中逐步走向理性和成熟。
同时,在和学生的课外交往中,作为学生的学习指导者,教师可以把个性化学习作为他们课程学习的补充,从而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这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尤为必要,此时通常正是他们在人生道路上刚刚迈出脱离其家庭和社会根基的重大一步;并有可能在面临种种困惑和痛苦的时候,也是他们需要吸收大量新设想、新观点和新看法;在形成其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的时候,他们急需要寻找能够给他们答疑解惑,甚至能够代表他们所追求的成人角色的革新的榜样,那么,思想道德修养教师在这个时候应该是责无旁贷的。当然,这也正是密切师生关系、切实调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好时机。
[1] 黄书光.中国教育哲学史(第四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492.
[2] 梁金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111.
[3] 杨贤江.论修养宜与教育并行.杨贤江全集(第一卷)[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143.
[4] 杨贤江.青年与个性.杨贤江全集(第一卷)[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799.
[5] 玛丽埃伦·韦默.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给教学实践带来的五项关键变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51.
[6] 威尔伯特.J.麦肯齐,等.麦肯齐大学教学精要—高等院校教师的策略、研究和理论[M].11版.徐辉,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24.
A View on the Effectiveness of“Ideological Moral Training&Basic Law”Course Teaching
TU Xiao-l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rsonnel training,the need of“Ideological Moral Training&Basic Law”course demonstrates its social function that what kind of talent it trains and provides,the fundamental requirement and the key of accomplishing this mission with high quality is transforming its strong theoretical system into a lively teaching practice.Therefore,it's an important problem that must be resolved to actively explore,innovate and improve teaching methods,strengthen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so as to let the course be popular with students.
Ideological Moral Training&Basic Law;classroom teaching;effectiveness
G642
A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课题“专题讲座法在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探索”
涂小莉(1981-),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