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国以来高校学生资助制度再审视

2010-08-15杨宝东中北大学山西太原030051

关键词:助学贫困生资助

杨宝东(中北大学,山西太原,030051)

建国以来高校学生资助制度再审视

杨宝东(中北大学,山西太原,030051)

建国以来,高校学生资助制度经历了免费和收费高等教育两个历史阶段,跨越了从单一到多元混合资助的五个历史时期,在资助理念、资助内容和资助主体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重新审视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制度的现状,今后需要进一步转变资助理念,深化工作内容;统筹资助资源,提高资助效能;完善制度设计,实现健康发展。

高校学生资助制度;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显著的影响。建国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学生资助制度,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建国以来高校学生资助制度的发展变化

建国以后,我国开始独立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学生资助制度。从1952年到1989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免费历史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制度经历了供给制、人民助学金、人民助学金和人民奖学金并存、人民奖学金和和人民贷学金并存的四个历史时期。这一阶段的典型特征是高等教育的成本基本上由国家支出,高校学生基本上不用缴纳任何形式的费用,同时还能根据情况享受到助学金、奖学金或者贷学金。这种特征与当时我国处于计划经济阶段是分不开的,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小和层次低也是分不开的。

随着我国经济逐步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1989年以后,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全面推行收费改革,免费上大学已经成为历史,高校学生资助制度也经历了从免费历史阶段到收费历史阶段的跨越。在这一阶段,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制度进入“奖、贷、助、补、减(免)”多元混合资助时期,高校学生资助制度结束了单一制。多元混合资助制度既有利于鼓励先进,调动高校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也有利于扶贫济困,保证教育公平。

二、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制度发展变化的特点

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制度历经60年的发展,在不断融合时代发展内容的同时,在资助理念、资助内容、资助主体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转变。

(一)资助理念从“扶贫济困”向“扶贫育人”转变

高校收费改革在全国推行以后,免费高等教育走向历史的终结,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特别是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高校贫困生的数量增长很快,高校贫困生出现的问题也日益凸显,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不但要在经济上扶贫济困,而且还要在精神领域进行疏导教育,这给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给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有利于从根本上转变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理念,即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不但要对贫困生进行经济上帮扶,而且还要把贫困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和成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现从“扶贫济困”向“扶贫育人”的转变。

(二)资助内容从单一的福利型资助转向福利型、激励型、信用型和市场型多元混合资助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贫困生的数量和所出现的问题也日益增多,高校学生资助的内容也开始由单一的福利型资助向福利型、激励型、市场型和信用型等多元混合资助转变。福利型资助仍然作为高校学生资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困难补助、助学金和一些社会捐助等等,同时引入激励型资助比如国家奖学金和其他各类鼓励先进的奖学金(这类资助都是以获奖对象的先进为前提,因此定义为激励型资助)、市场型资助比如勤工助学(勤工助学要通过自身的劳动获得相应薪酬,因此将其定义为市场型资助)和信用型资助比如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都需要用贷款学生的信用作为担保,因此定义为信用型资助),这种多元混合的资助内容既能为高校贫困生提供经济上的帮助,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劳动意识和诚信意识;有利于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实现“扶贫育人”目标的有机结合。

(三)资助主体从单一的政府投入向政府、银行、社会和学校等多方面混合投入转变

改革开放以后,高等教育得到迅速发展,高校贫困生的基数也在逐步扩大,这种情况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仅靠单一的政府投入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因此,除了政府加大投入外,国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通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并要求各高校提取一定比例的事业经费用于开展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比如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减免学费、设立贷学金等等,各高校也开始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向学生资助工作进行投入,比较典型的就是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到高校设立奖助学金。政府、银行、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投入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从根本上解决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投入不足的问题。

三、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制度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一)转变资助理念,深化工作内容,着力解决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拓展与深化的矛盾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今后是需要进一步拓展资助面,还是深化工作内容,将重点放在育人上,这是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需要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如何在二者之间做到均衡对于实现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目标至关重要。从目前来看,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更多地停留在加大资助面和扶贫帮困的层次上,而很少关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精神领域的需求,也就是说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育人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很明显,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在地区之间、群体之间、行业之间很不均衡,产生了很多矛盾,加上思想上的日益多元化,给人们的精神领域冲击很大。这些问题也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了严重影响,导致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整体生态相对较差,比如学习挂科、心理自卑脆弱、思想消极冷漠等等。这些问题从经济层面是无法得到解决的,需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进一步转变工作理念和深化工作内容。这就要求,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强的人才为目标,通过积极的帮扶、有效的心理疏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合情合理的情感融化等手段,实现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根本目标。

(二)理顺工作体系,统筹资助资源,克服目前资助效能偏低的问题

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资助效能的相对低下,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工作体系职责不清,衔接不畅;对资助资源缺乏统筹,难以优化配置。以生源地贷款为例,各省在生源地贷款的划拨上存在很大差别,有些省份由省级资助中心统一向各高校划拨,而有些省份则由各省下辖的县级资助中心向各高校划拨,划拨的时间不统一,而各省对生源地贷款学生的信息也缺乏向相关高校进行反馈,导致高校为完成生源地贷款的相关工作往往耗费半年以上时间,在大大增加工作成本的同时,根本无效率可言。在资助资源的使用上,由于各种资助来源不统一,下拨时间也有先后,资助要求也有很大差异,这就造成一些学生重复享受各类资助,而另一些学生与资助不沾边,这不利于实现教育公平。2007年国家调整资助政策以后,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力度和覆盖面大幅度提高,很多高校出现了为完成发放任务而放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条件的情况,这给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造成了一定的混乱,也对在校学生的思想形成了很大冲击。这不但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也背离了学生资助工作扶贫育人的宗旨,造成很多不和谐的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理顺工作体系,厘清部门职责,统一规范管理,加强程序衔接和信息反馈;同时打破条块分割,对有限的资助资源统筹使用,一方面要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做到全覆盖,保证教育公平;另一方面,加大对奖优力度和覆盖面,促进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向上风气的形成。

(三)完善制度设计,促进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健康发展

现行高校学生资助制度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缺乏长远安排,基本上是走一步看一步,这主要是针对国家助学贷款业务而言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自1999年开始实行以来,经过2004年的政策调整,目前已经成为高校学生资助的主渠道,其地位是任何其他资助无法替代的。据统计,到2008年年底,已有436.1万名贫困大学生通过该项政策圆了大学梦,累计贷款金额337.1亿元。但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涉及时段长,工作量大,给银行和高校在管理上带来了沉重的压力。由于全国目前尚未有一个统一的能将国家助学贷款贷前贷中贷后管理融为一体的信息管理系统,加上目前很多地方的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为国家开发银行,而开发银行的特殊性质使得其将贷后管理工作基本上放在了各高校,导致各高校的贷后管理基本上还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管理水平明显较低。面对庞大的国家助学贷款规模,各高校在贷后管理方面非常吃力,尤其是在现在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相对较高、金融风险相对较大的形势下。国家助学贷款是为解决高校学生资助投入不足而开办的,但在制度设计上缺乏长远规划,尤其是贷后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无疑给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持续健康开展带来严重的隐患。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建立一个适合国家贷款实际情况的信息管理系统,将国家助学贷款学生信息全部纳入此系统进行管理,为学生本人提供便利,为高校、贷款银行提供管理服务,并将此数据库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连接,这样既便于贷后管理,也利于控制风险。

[1]贾献忠.“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11).

[2] 刘军,陈有春.新中国(1949-1989年)高校学生资助制度评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6).

[3] 杨亚军,胡元林.我国高校学生资助的历史考察[J].商场现代化,2008(8).

[4] 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5] 谢苗枫.助学贷款大规模还息期到来毕业生违约率6年升13倍[EB/OL].http://www.nfjy.cn/html/20100112/201001121039-15_2.htm.

Rethinking of Supporting System for Universities Students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YANG Bao-dong

The supporting system for universities students has experienced two stages of cost-free higher education and charges-higher education,spanned five periods of history from single aid to multiple aids,undergone grand changes at support idea,support content and support subject.Rethinking deeply of the changes of supporting system for universities students,we must make further efforts to transform support idea,deepen work content;make overall plans to support resources and improve support efficiency;perfect policy design and realize healthy development。

supporting system for universities students;student loans;national grants

G647

A

杨宝东(1980-),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工作。

猜你喜欢

助学贫困生资助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关爱·帮扶·助学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为助学一诺千金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扎实帮困助学造福贫困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