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连·葛雷的画像》研究述评
2010-08-15韩丹张琪
韩丹,张琪
《道连·葛雷的画像》研究述评
韩丹,张琪
王尔德的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自1890年发表以来,一直受到文学批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梳理国内外对王尔德及其小说的研究成果,认为对《道连·葛雷的画像》的研究经历了主观狭隘的道德批判到客观的文本研究,再到文化研究的过程。
王尔德研究;《道连·葛雷的画像》;道德批判;文本研究;文化研究
1890年6月,王尔德在《利平科特月刊》(Lippincott)杂志上发表了他一生中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由于小说对当时秩序的挑战的非道德倾向,小说发表后即遭得批评界的遣责。有的批评说:“这本书是法国颓废派文学这个麻疯怪物的产物,是一本有毒的书,充满了道德与精神沦丧的臭气。”[1]为了回应各种批评,王尔德特别为《道连·葛雷的画像》写了序言,发表在1891年的《双周评论》上。在序言中,王尔德批判了19世纪末日渐衰落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系统地阐述了“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观,认为“书无所谓道德的或不道德的。书有写得好的或写得糟的。仅此而已”[2]。
批评家对《道连?葛雷的画像》的批评,从最初的诋毁到接受,再到异口同声的赞扬,经历了100余年漫长的历程,客观上反映了文学批评理论的演变过程。
一、国外的有关研究
1890年6月20日,《道连·葛雷的画像》发表,《圣詹姆斯公报》于6月24日即做出反应,发表了题为《逞能时代的研究》(A Study in Puppydom)的短评,批评王尔德和他的这部小说的非道德倾向。于是,这部小说引发的争论一直持续,成为人们长期热衷谈论的话题。斯图尔特·梅森(Stuart Mason)于1912年编纂出版的《奥斯卡·王尔德:艺术与道德》(Oscar Wilde:Art and Morality),收集了当时批评《道连·葛雷的画像》的讨论资料。近百年来,人们对《道连·葛雷的画像》和王尔德的研究从未停止。
据统计,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关于王尔德的书、论文和各种相关的出版物有近1500种,其中不乏名家的作品,如乔伊斯(James Joyce)、乔治·莫尔、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1)、福斯特(M.Forster)等的作品。这一时期,对王尔德的研究表现出这样几种特点:一是避而不谈《道连·葛雷的画像》,主要研究王尔德的童话、戏剧和评论文章。如乔伊斯,只谈王尔德的诗歌,叶芝也只是论及王尔德的诗歌和童话,对小说则采取了沉默的态度;二是从道德上予以批判,绝大部分批评家采取了这种批评角度;三是对王尔德表示认同和肯定。1947年,罗迪蒂(E.Roditi)出版了《奥斯卡?王尔德》,在书中对于王尔德对机巧语言这样的外在形式的追求给与了高度的评价,更加注意王尔德的艺术观点及其影响。由此开始了以文本和形式批评为主的王尔德研究新阶段。
20世纪60年代,受新批评的影响,对王尔德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文本本身,更多地关注王尔德作品的艺术形式。1967年,桑阳(Epifanio Jr San Juan)出版了《王尔德的艺术》(The Art of Oscar Wilde,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对王尔德的主要作品作了评价,标志着对王尔德作品的研究开始转向文本研究。1989年,科尔出版的《王尔德:一个守法的反抗者的作品》(Oscar Wilde:The Works of a Comformist Rebel),被认为是王尔德文本研究的集大成者。此外,研究《道连·葛雷的画像》的作品还有安妮(Anne Varty)的《王尔德导读》(A Preface to Oscar Wilde,Addison 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1998),克里斯汀那(Christina Tumminello)的《道连·葛雷的画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Chatterley Press International,2005),皮特(Peter Roby)的《剑桥指南:王尔德》(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Oscar Wild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马克南(Neil McKenna)的《王尔德的秘密生活》(The Secret Life of Oscar Wilde,ArrowBooks,2003),马科姆·布莱德布雷(Malcolm Bradbury)的《现代英国小说》(The Modern British Novel,Penguin Books Ltd,2001),约翰·瑞齐迪(John Richetti)的《哥伦比亚英国小说史》(The Columbia History of the British Novel,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4),等等。马克南试图从王尔德的生活中寻求道连·葛雷的原型,由此对《道连·葛雷的画像》进行解读。马科姆·布莱德布雷则使用了“双重自我”(doubled-self)对《道连·葛雷的画像》进行解释,他认为:“现实生活中,道连变得更加堕落,但是却永葆他的金色的青春。此时,阁楼上他的画像逐渐苍老、丑陋,艺术代表了现实而现实转化了艺术。画像成为双重自我,当画像必须被毁灭的时候(画像一直象道连的良知),道连自己变得苍老并且死去。”[3]除以上作品外,还有米歇尔·杰勒(Michael Patrick Gillespie)的《〈道连·葛雷的画像〉中的伦理和美学》、杜阿姆西(Jean M.Ellis D’Amico)的《王尔德的亨利·沃登形象的知识分子俏皮话》等,针对《道连·葛雷的画像》中的某一点进行微观研究。
在所有的批评中,安妮的评价较为全面和客观。在探讨王尔德其他的作品后,安妮对小说的形式和主题都做了评价,认为:《道连·葛雷的画像》既展示了短篇小说在形式上所需要的准确,又有长篇小说允许的散漫。许多以前写过的主题再次出现:艺术家和他的模特的关系(《百万富翁模特》),艺术和道德的关系,或者,换言之,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没有秘密的斯芬克斯》),影响、犯罪倾向和宿命论的问题(《亚瑟·萨威尔勋爵的罪行》),经验主义和神秘学的关系(《坎特维尔德幽灵》)。王尔德在小说集《亚瑟·萨威尔勋爵的罪行和其它故事》中运用的透视特点被运用于《道连·葛雷的画像》故事中,使其开始于艺术家和他的模特的关系,最终却变为艺术和它的模特的关系[4]。
二、国内的有关研究
王尔德与中国新文学结缘甚早。1922年3月15日出版的《创造》季刊创刊号上发表的《淮尔特著杜莲格来序文》,即是郁达夫所翻译的王尔德为《道连·格雷的画像》所做的序言。到20年代后期,王尔德的这部小说成了竞相翻译的抢手货。1927年10月,赵家璧在《小说月报》发表了《陶林格莱之肖像》的述评,介绍了小说的故事梗概。1928年9月,杜衡的译本《道连格雷的画像》由金屋书店出版,而张望(可能是章克标的笔名)的译文《葛都良的肖像画》则从这年1月出版的《一般》杂志第4卷第1号起开始发表,连载3期后,得知杜衡的译本出版在即而宣告停载。1936年6月,中华书局出版了凌璧如的译本《朵连格莱的画像》。同时,在译介的基础上,出现了王尔德研究的第一个高潮,主要是对王尔德的唯美主义美学思想进行评价,王尔德的戏剧作品《莎乐美》是这一时期最受国人关注的作品,包括茅盾在内的许多作家,都发表了对这部戏剧的批评文章。但这一时期未见有论及《道连·葛雷的画像》的文章,主要停留在翻译介绍上。
1980-2000年,出现了王尔德研究的第二个高峰。1981年,金福在《名作欣赏》发表了《奥斯卡·王尔德与〈道林·格雷的画像〉》,介绍了王尔德的生平以及创作和小说的故事情节,但还缺乏深入的剖析。随后,王尔德的这部小说被重译出版,或者旧译再版。1982年,外国文学出版社和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荣如德的译本,后收入2000年出版的《王尔德全集》。1983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彭恩华的译本。1988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姜允麟的译本,改名为《灵魂的毁灭》。200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王尔德作品集》,收入黄源深的译本。这些译本的出版,客观上促进了研究者对这本小说的关注,并产生了一些散见于各级学报上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如:1984年居无喧在《中文自修》上发表的《唯美主义和〈道连·葛雷〉的画像》,1988年曾杰在《西南民族学院学报》上发表的《简论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贺莉的《从〈道连·葛雷的画像〉谈唯美主义》(《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2期),吴学平的《作家的人格与作品的解读:从〈道林?格雷的画像〉谈起》、《〈道连·葛雷的画像〉的戏剧性叙述》(《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和1997年第1期)。
简而言之,这一时期,特别是1985年以后,对于这部小说的评价,人们不再囿于颓废和道德价值的评判,而是着手开始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评价王尔德的这部小说的艺术得失,给与恰当的肯定。吴学平则独辟蹊径,从文体学的角度分析了小说的叙事形式,指出了小说具有的戏剧的特点。
2000年,《王尔德全集》在中国大陆出版,这标志着第三个王尔德研究的高潮到来。这一时期关于《道连?葛雷的画像》的研究成果,主要有肖萍的《试析〈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人格分裂》(《阅读与欣赏》,2000年7月),张介明的《从〈道连·葛雷的画像〉看王尔德的唯美主义》(《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4期),徐正芳的《试论〈道连·葛雷的画像〉的心理象征》(《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1期),赵江林的《主体·语言·唯美:论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玉溪师范学院》2003年2期)以及张琪关于该小说的文本研究的三篇论文《〈道连葛雷的画像〉的悬念解读》(《山东文学》,2008年6期)、《浅论〈道连葛雷的画像〉叙事视角的功用》(《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期)、《面具的真理:〈道连葛雷的画像〉的时间策略和王尔德唯美主义的表征》(《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9年3期)等。这些作品,尽管出发点和立足点不尽相同,但基本都是试图从文本研究的角度,以王尔德的这部小说来印证王尔德的唯美主义理论。
此外,还有杨敏艳的《从〈道林·格雷的画像〉看唯美主义的现代性》(《高等函授学报》,2004年2期),李小蕾的《似曾相识的经典臆想中的文学渊源》(《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3期),刘茂生的《王尔德:享乐主义道德与唯美主义艺术的契合:以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为例》(《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6期),孙建昌的《〈道林·格雷的画像〉的艺术魅力》(《理论学刊》,2006年10期),等。其中,刘茂生联系当时社会中所存在的各种道德现象,论述了享乐主义道德与唯美主义契合的必然性,进而提出:“王尔德并不是要抛弃道德追求,相反他追求的是一种更高形式的道德,即已成为本能的道德。”[5]孙建昌认为《道连·葛雷的画像》是“王尔德最隐晦和最富挑战性的作品之一,是对灵魂腐败的极其微妙的叙说。”“既有哥特式小说的恐怖,又像是一部社会纪录片,它是一篇艺术宣言,一部喜剧,一篇道德寓言,是一部读者永远都无法真正读懂的唯美主义奇特之作。”[6]李小蕾把该小说与马隆的《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史》、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爱伦坡的文艺批评以及瓦特·佩特的唯美主义相比较,并分析了它们同作者个人经历与思想的密切关联,由此对该小说的文学渊源作出了大胆的猜测。
在对王尔德的研究中,周小仪和张介明的成就最大,他们都有关于王尔德的专著出版。尽管《道连?葛雷的画像》并非二人专著的专一讨论对象,但在二人的专著中都大量涉及到了这本小说的人物和细节,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考察,并从更广阔的文学演变的视野下给以剖析和甄别。其中,周小仪的《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从消费和时尚文化的角度考察了王尔德的“生活艺术化”的意蕴,具有开拓意义。张介明的《唯美叙事:王尔德新论》(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则是最近的一部从叙事角度考察王尔德作品的美学思想的专著,从王尔德作品中的情节、反讽情景、写意世界、躁动的灵魂以及概念化的唯美意趣等方面剖析其以想象为主的叙事机制。
总的来说,对王尔德《道连·葛雷的画像》的研究,经历了从主观狭隘的道德批判到客观的文本研究,再到文化研究的过程,批评家运用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从或宏观或微观的角度,对王尔德的这一作品进行了或主观或客观的批评。近年来,随着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各种文学批评方式兼容并蓄,使得王尔德研究出现了新的转机,研究范围日见广泛,研究内容也日渐深入。随着新一轮王尔德热的到来,可以预见,王尔德研究将更为丰富多彩。
[1]瘦竹.王尔德:短暂人生张扬非凡才华[EB/OL].http://www. stnn.cc/books/book_feature/t20051125_63890.html
[2]奥斯卡·王尔德.道连·葛雷的画像:自序[M].荣如德,译.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
[3]Malcolm Bradbury.The Modern British Novel[M].Penguin Books Ltd,2001.
[4]Anne Varty.A Preface to Oscar Wilde[M].Addison 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1998:111.
[5]刘茂生.王尔德:享乐主义道德与唯美主义艺术的契合:以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为例》[J].外国文学研究,2005(6).
[6]孙建昌.《道林·格雷的画像》的艺术魅力[J].理论学刊,2006(10).
book=103,ebook=298
I106.4
A
1673-1999(2010)15-0103-03
韩丹(1979-),硕士,重庆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系助教,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张琪(1973-),男,硕士,重庆科技学院副教授,从事21世纪英美文学研究。
201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