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2010-08-15于菲菲
于菲菲
加强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于菲菲
领导干部的素质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贯彻执行具有决定性作用。阐述了新时期干部队伍的特点和对干部队伍素质的基本要求,提出了加强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措施。
干部队伍建设;干部队伍结构;干部素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取决于我们党能否培养造就一大批政治强、懂业务、作风正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因此,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的组织建设的战略任务。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形势和使命对我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至关重要。
一、新时期干部队伍的主要特点
(一)干部队伍结构日趋合理
截至2007年底,全国机关干部688.9万人,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2313.2万人,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941.9万人,分别占干部总数的17.5%、58.6%、23.9%[1]。机关干部队伍老中青结合的梯次结构逐步形成,干部队伍分布趋于合理,越来越多的优秀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1982-2007年,全国省、市、县三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分别下降了8.4岁、6.7岁和5.7岁。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以及80年代出生的年轻干部已成为干部队伍的主体,极大地增强了干部队伍的活力。截至2007年底,全国机关干部中45岁以下的占71.5%,其中35岁以下的占30%[2]。
(二)干部的文化程度不断提高
截至2007年底,全国机关干部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7.5%,比1978年提高了78.2个百分点,比2002年提高了15.7个百分点。1949年党员队伍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比重仅占0.9%[1]。显然,目前的状况有了极大改善。
(三)干部交流力度不断加大
2007年和2008年,全国党政机关干部交流人数达63.3万人。截至2009年12月底,中央管理的干部实行交流任职的共307人次,其中中央、国家机关之间交流107人次;中央、国家机关交流到地方40人次;地方之间交流53人次;地方交流到中央、国家机关66人次;企业之间交流20人次。从党的十七大至今,有8个省区市纪委书记、12个省区组织部长进行了调整,全部由交流干部担任。目前,31个省区市党委书记中有28人是交流干部,占90.3%。除5个民族自治区外,26个省市政府正职中有20人是交流干部,占76.9%;纪委书记中有19人是交流干部,占61.2%;组织部长中有24人是交流干部,占77.4%[3]。
二、新时期干部队伍素质的基本要求
(一)坚定的政治素质和深厚的理论修养
政治素质是党对领导干部最基本的要求,是第一位的。领导干部必须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政治信念,必须具有较高的理论修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并用之分析和解决领导活动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政治立场的坚定和政治素质的提高,取决于理论上的成熟和坚定。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这为当前领导干部提高理论素养指明了方向。
(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所谓“德”,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政治态度、道德品质和思想作风。所谓“才”,主要是指一个人的学识水平、业务能力、工作经验和领导水平。用干部既要看才,更要看德,这是一种用人导向,又是一种育人标杆。如果说德是人的灵魂,那么才就是人的骨骼,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选拔任用干部既要看才更要看德”,要把德放在首位,并对干部的“德”看什么、怎么看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是我们党一贯的用人路线。早在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就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几万万人的大民族中领导伟大革命斗争的党,没有多数才德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1940年,陈云同志具体阐述了德才兼备标准,强调“德才并重,以德为主”。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又形象地指出干部要“又红又专”。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强调“首先要革命化”。1989年,江泽民同志指出“选人、用人、育人都要以革命化为前提”,并在“七一”讲话中强调“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全面贯彻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干部队伍”。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我们党的干部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宽广的世界眼光
知识是一切人才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合理的知识结构是领导干部能力的基础。掌握广博的基础知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系统的管理知识,是领导干部能够统揽工作的重要基础。同时,各级领导干部还必须把具备世界的眼光作为提高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众所周知,在世界军事战略发展史上,曾经出现过影响深远的“制海权”时代、“制空权”时代,如今正如一位学者所言,世界已进入“制脑权”时代。谁拥有地球上最多最有智慧的头脑,并能发挥其智能作用,谁就占领了决战制胜的制高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做到知识丰富,视野开阔,胸怀远大,境界高远,具备世界眼光,具备世界性全局意识,才能真正担负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三、加强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措施
(一)广辟途径培养干部,建设学习型干部队伍
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读书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全党同志要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深入学习。要进一步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今天,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领导干部要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就必须加强读书和学习,努力成为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学习型领导干部。要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努力提高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水平。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紧密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发展要求,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和总揽全局的能力。要通过学习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要积极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的改革创新。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要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能力培养,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干事创业的能力和水平。要以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为重点,全面推进干部培训理念、内容、方式和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一要加强理论培训,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干部头脑,加强党性教育,坚定理想信念。二要加强能力培训,重点提高规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和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本领,注重增强新形势下应急管理、舆论引导、新兴媒体运用、民族宗教工作等方面的能力。要发挥干部教育培训在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积极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的改革创新,着力在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
(二)加强实践锻炼,促进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
伟大的革命斗争造就伟大的人物。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锻炼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干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也是一所锻炼和提高干部的大学校。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只有同人民群众相结合,在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实践中经受锻炼,积累经验,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我们的干部才能健康成长,才能有所作为。对于广大中青年干部来说,加强实践锻炼尤为必要。据统计,中央和国家机关厅局级领导干部中,来自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比例高达44.6%,而具有县、乡基层领导工作经历的仅占12.5%[4]。因此,要特别提倡到改革和建设的第一线去,到基层去,到艰苦和困难多的地方去,到党和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
(三)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
第一,选拔工作要拓宽视野。选好人、用好人,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环节。古人云:用一贤人,则贤人毕至;用一小人,则小人齐趋。《决定》指出:要“拓宽视野选拔干部”,“把各方面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这是党中央面对新任务、分析新形势、研究新情况、针对新问题,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因此,要正确把握德与才的辩证关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扩大选人用人民主,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严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律,匡正选人用人风气,防止“带病”提拔。
第二,把领导班子建设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首要的是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领导集体,建设成为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领导集体,建设成为弘扬井冈山精神,牢记“两个务必”,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的领导集体。为此,一要选好“班长”,二要优化结构,三要注意增强团结。
第三,完善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培养选拔制度。培养和造就新时期的优秀年轻干部,是党的事业继往开来的重要保证,是当前完善干部队伍结构的迫切需要。在这一点上,一要坚持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实践锻炼的培养方针;二要扎实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三要探索建立上级党政机关从基层一线遴选干部制度;四要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
第四,健全干部管理机制。党要管党,关键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首先要从严管理干部。《决定》把严格管理监督干部作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提出坚持严格要求与关心爱护相结合。健全干部管理机制,一是加强对关键岗位干部的重点管理,二是严格干部日常管理监督,三是切实解决干部调整难、处理难的问题,四是完善干部激励保障制度。
第五,干部选拔方式以“公选”为主。李源潮同志在总结近年来我国干部公选的经验时指出:“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是近年来的调查中干部群众认为最有成效的选人用人改革措施。”要“把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作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重点”,“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力度。有条件的地方和部门可以每年开展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对一些重要职位进行公开选拔,机关中层以下领导职位除特殊岗位外逐步做到竞争上岗为主要选拔形式。”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把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民主选择机制和竞争机制有机结合起来,是深化干部任用制度改革、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公推公选”经历了从探索试验到广泛推行、从制度创新到规范深化、从零星公选向统筹公选、从区域内公选向全社会及海内外公选的发展过程。目前,虽然公推公选干部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仍存在有待进一步探讨的诸多问题,需要继续完善和发展,逐步走向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使其由干部选拔任用的辅助形式变为主渠道。
[1]铸就党执政为民的中坚力量[EB/OL].http://www.gov.cn/jrzg/ 2009-09/27/content_1427800.htm.
[2]杨琳.形成基层一线干部选拔链[J].瞭望,2009(16).
[3]活水长流业常新:党的十七大以来推进干部交流工作综述[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03-17.
[4]盛若蔚.中央启动新一轮年轻干部选拔[EB/OL].经济晚报:电子版,2009-04-8.
book=15,ebook=562
D630.3
A
1673-1999(2010)15-0015-03
于菲菲(1982-),女,山东淄博人,中共淄博市委党校(山东淄博255033)党建教研部助教。
201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