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展人才培养与会展经济研究综述

2010-08-15冯克江洪达喜

关键词:会展经济会展业会展

冯克江,洪达喜

会展人才培养与会展经济研究综述

冯克江,洪达喜

根据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81-2010年期间有关论文的检索结果,介绍了近年来对会展经济和会展人才培养的研究状况。从文献检索的结果看,关于会展经济的研究比较多,关于会展人才培养的研究比较少,关于会展英语人才培养的研究严重不足。

会展人才培养;会展经济;研究状况;综述

会展业被认为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同时也是推动一个城市国际化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会展业不仅可以带来可观的收益,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可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会展业如此重要,那么对会展业的发展和会展人才培养的研究状况如何?下面就此问题进行梳理和探讨。

一、关于会展的内涵和作用

什么是会展?顾名思义,会展就是会议和展览。文超指出,会展指的是以会议、展览为媒介,以一定时间内聚集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手段,达到经济、社会等方面发展的行业[1]。刘宇认为,会展业指的是以会议和展览的组织和承办为中心,以会议和展览的组织、会议和展览场馆的拥有者、会议的展览和策划、设计、施工者开展一系列活动的总和[2]。会展可分为三种类型:综合型(如广交会)、专业型(如新建纺织品贸易洽谈会)和特种型(如中国艺术博览会)[3]。

会展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来说更是如此。德国慕尼黑展览公司总裁门图特先生说得很形象:“如果在一个城市开一次国际会议,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城市上空撒钱。”会展是“经济助推器”和“城市面包”[4]。如今,各种各样的会议、展览越来越多。这些会议、展览都会带来相当可观的收入。不仅如此,会展还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国外有1:9(或1:10)的说法,即:如果会展业的直接收入是1的话,它可以拉动其他行业如旅游、交通、餐饮、住宿、广告、通信等的收入达到9。会展业已经成为一种充满活力的朝阳产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越来越多的人还意识到了会展业在提升城市知名度方面的作用。通过会展,可以让来参展的商家和消费者更多地了解该城市,并通过他们让更多的人了解该城市。这就是会展经济独特的“名片效应”,它是宣传城市形象的有效载体[4]。法国的巴黎因为经常举办国际大型会议而被称为“国际会议之都”,我国的大连因为每年举办服装节而闻名世界,广州因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而世界知名。

会展业的重要作用还体现在其他诸多方面,如:可以考验城市综合管理智能,带动城市基础建设,促使增强城市功能、改善城市面貌,促进经贸合作,推动城市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城市竞争力[5]。

二、关于会展人才培养的研究

近些年来,发表了许多探讨会展经济的论文,但关于会展人才的研究还不多。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81-2010年)输入关键词“会展经济”,出现2 845篇文章。这些文章可以分为4类:第一类,主要探讨会展业的基本情况。如文超的论文《浅谈新世纪的会展业》,探讨了会展业的概念和基本组成、会展业的特征、作用、我国会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会展业发展对策(政府的宏观指导)。许传宏的论文《会展的学科定位问题探讨》探讨了会展学科定位的必要性,认为会展学具有交叉性、应用性、人文性和互动性[6]。第二类,主要探讨区域会展业发展情况。如刘宛洁等人的论文《珠三角会展都市圈构建分析》、康燕燕的《珠三角会展经济产业带的SWOT分析及策略选择》、葛月凤的《长三角地区会展业联动发展研究》,等。第三类,探讨的是会展企业的经营管理。如李庆杨和庞欣的《论会展企业发展战略》、肖轶楠的《会展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等。第四类,是对会展业相关产业的研究。如李旭和马耀峰的《国外会展旅游研究综述》,介绍了国外对会展旅游的研究状况。

探讨会展经济的论文非常多,说明会展经济的重要性已经引起学界广泛重视,而会展对于举办地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作用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有关会展人才培养的论文较少。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81-2010年)输入关键词“会展人才”,出现289篇文章,其中真正探讨会展人才培养的大约100篇。这些论文探讨的问题大致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城市或区域会展人才的培养问题。如黄衫的《成都会展业人才的结构现状分析》,分析了成都地区会展业人才的结构现状;徐伟雄的《浅议深圳会展专业人才培养》,讨论了深圳的会展业人才培养问题;张灿的《对河北省会展人才开发途径的探索》,研究了河北省会展人才的开发途径。第二,有关会展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问题。如兰宇鑫的《会展专业课程设置的新思维》、赵军红的《高职院校会展专业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初探》,等。第三,现代会展业需要的外语人才培养问题。如周正钟的《“广州英语”对培养现代会展专业外语人才的启示》、徐琳和乔向红的《会展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等。徐琳认为,会展英语专业教育须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为此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实行多证书教育、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行工学结合[7],但未涉及英语会展人才培养的体系问题。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81-2010年)输入关键词“英语会展人才”,仅搜索到7篇文章;输入关键词“高职英语会展人才”,仅搜索到2篇文章,即彭枚芳的《浅析新形势下高职高专会展英语的教学》与杨宝盈的《论珠三角会展业现状与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彭枚芳的文章探讨的主要是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材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杨宝盈的文章探讨的是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教学原则、产学研结合的培养原则及教学与培训结合的原则。

从文献检索的结果看,关于会展经济的研究比较多,成果也较丰富;关于会展人才培养的研究比较少,关于会展英语人才培养的研究更是严重不足。会展经济的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会展专门人才。加强会展人才培养的研究工作,不断提高会展人才培养质量,有更多的专门人才为会展服务,会展经济才可能持续发展。

[1]文超.浅谈新世纪的会展业[J].大众商务,2009(6).

[2]刘宇.浅议会展业发展与高校会展人才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7).

[3]夏静.会展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及前景浅析[J].考试周刊,2010(2).

[4]田书芹,王东强.会展业: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竞争力的平台[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8(4).

[5]赵春容.关于会展业与城市发展的认识[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6(2).

[6]许传宏.会展的学科定位问题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3)

[7]徐琳,乔向红.会展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科教文汇,2009(9).

book=197,ebook=767

G642.0

A

1673-1999(2010)15-0197-02

冯克江(1974-),男,安徽金寨人,硕士,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1483)应用外语系副教授,从事词典学、翻译学与商务英语教学研究;洪达喜(1974-),男,安徽金寨人,硕士,海军兵种指挥学院(广东广州510431)讲师,从事英美文学与商务英语教学研究。

2010-04-14

猜你喜欢

会展经济会展业会展
会展经济发展现状与风险管理分析
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的协调互动初探
互联网时代会展业的出路何在?——广州市会展业行业协会访谈
对中外会展经济的比较分析
西安会展业发现状及策略
会展业
广西会展经济与东盟主题经济的发展
会展推介
会展列名
会展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