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视野下的多婚女性个案探讨
2010-08-15戴聪
戴聪
社会性别视野下的多婚女性个案探讨
戴聪
对一个有三次婚姻经历的女性进行了深度访谈。针对受访者的口述,分析了女性在婚姻中的社会性别观念,认为当今社会中,以父权制意识形态为中心的价值体系仍然存在,而且影响着妇女的婚姻角色选择。
多婚女性;社会性别;父权制意识形态
受访者萍,是一个经历了三次婚姻的中年女性,她生长和生活于贵州中部的一个城市里。笔者于2009年2月和3月对萍进行了三次深度访谈。
一、萍的三次婚姻
在访谈中,萍多次强调“我也算经历蛮多的人了”。为了更好的展示其生平经历中的重大事件以及她的感受,笔者根据访谈资料将她的经历进行了整理。以下是她自述的基本情况:
我是1962年出生的,在家里排行第六,是老幺。小时候,家里人多,条件不好,只读到初中毕业。因为当姑娘的时候爱唱爱跳,人家就介绍我到一家托儿所去当老师。
我是1984年结的婚。当时比较传统,除了每天去托儿所以外,基本在家。后来,家人给我介绍朋友,就答应了,交往半年后我们结了婚。他大我8岁,是独儿子,当过兵,退役后分配到电厂当工人,不抽烟、不喝酒,长相还算帅,就是心黑。在我生孩子之前,他一直都对我不错。生完孩子后,就经常骂我、打我。晓得为哪样不(为什么)?因为我没给他生儿子,生了一个姑娘。到娃娃长大点了,我们更是天天吵架,几乎就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吵得厉害的时候,隔壁邻居都来劝架。后来吵架都不行了,就开始打我。我一个女的怎么反抗也不行,最后就随便他打了……就用手这么一下一下的,连着打了至少是20下。反正打得我的右手(胳膊)都抬不起来,整个麻木,从这个肩那块。他第一次打我的时候,我还会回娘家去。他来找我妈赔不是,还说薇薇(萍的女儿)没有人照顾可怜,他还主动要求写保证书。我妈他们也劝说“两夫妻床头吵架床尾和”,我就和他一路回去了。之后,我就每天带着薇薇去托儿所,傍晚下班后买菜做饭。而他除白天上班,晚上还去上夜校学习,家里活什么都不干。虽然累点,但我也想了,等女儿大点,我就再给他生个儿,我们也可以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了……可是有一天,我带薇薇去他上夜校的学校要钥匙,看到他和一个女生从对面走过来,他连看都不看我们母女一眼,薇薇还“爸爸、爸爸”地叫他,他头都不回的一直往前走,当时我心都凉了。回家以后我问他,那个女的是谁,他说是薇薇的后妈。我肯定生气啊,就摔东西,他就打我,娃娃就在旁边哭。他边打边说就要和那女的好,说她可以为他生个“带把的”(儿子)。你说这个男的想儿子是不是想疯了呀!最后就和他离了。因为,我是临时工,他有正式工作,薇薇就判给她了。
那个年代,离婚的家庭很少,我回娘家住以后,家人同情我,邻居可怜我。老公是个坏蛋还搞外遇,我都不敢出去面对曾经的熟人,我怕她们问这些事情。离了以后,他根本就不让见薇薇……后来他把姑娘送到乡下去,就是不要我见。我每天去托儿所看到那些小孩,就想起女儿,所以就辞掉托儿所的工作。当时,改革开放了,大家都下海,我也想去沿海闯一闯,就去了三亚。在三亚,主要是从事酒店工作,凭着自己的勤奋肯干、要强好胜,我逐步从三班倒的一个普通员工到楼长再做到主管,虽然读书不多,但是工作能力还是强,经常受到经理的欣赏。
直到1995年,遇到了我的第二任丈夫。他是一个做玻璃加工的生意人,比我大两岁多,也曾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带有一个6岁小女儿,很乖巧可爱,当时看到小姑娘的时候只是觉得脸色不好看。他对我真的很好,自从离婚后,七八年没有那种幸福感了。他为了追求我,还为我信佛的母亲做了一个全玻璃的佛坛,还请人送到老家去。我们认识不到一个月,我就决定和他扯(办)证了。当时,他的门面才有点起色,比较忙,而且我们都是二婚,就没有办酒。婚后我就做起全职主妇,照顾他和他女儿娇娇的起居饮食。说实话,到外面闯荡了那么多年,要我突然停下来做全职家庭主妇还真的不适应。
有一天,我接到学校电话,说娇娇上课时晕倒了。我赶去学校,老师又说送到市医院了。要送大医院,我觉得事情不那么简单,就打电话叫他一起去的时候,他就“哦”的一声,把电话挂了。到医院检查,姑娘得的是再生性障碍性贫血。孩子住进了医院以后,几个月下来,治疗效果都不好,过不久小孩就离开了我们。当初,我还担心他经不起这个打击,每天都和他一起去门面上,安慰他、照顾他。有天晚上,他突然对我说要和我离婚,我当时以为他受打击,语无伦次,也没理会。过了两天,他打电话给我说在民政局,要我去一趟。我去了以后,他说我们办离婚,我没答应,还说他没骨气,受不了打击。他却说,他现在就一个人,也不需要我照顾了。他这才告诉我,和我结婚是为了我能照顾他女儿,他早就知道这姑娘有那种病了。我当时差点气不过昏过去……最后还是离了。那正好是2000年快过春节的时候,我一个人去租房子,买生活用品,年都过不好,那种居无定所的生活,心里空得很,到年底我就回老家来了……你说做女人怎么那么可怜啊,就像工具一样。
第二次失败的婚姻,让我对婚姻生活感到恐惧,真真切切体会到“婚姻就是坟墓”那句话。我不再相信男人。我开始全心的打拼事业。女人还是要为自己而活,要出人头地。只有咬咬牙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就是干活比别人干得好,比别人干得多,尤其是离了婚后的女人,更要把时间和精力完全投入到工作上……2003年非典闹得最严重的时候,我一个人还去广东进货。当时也怕啊,我去之前听说那边板蓝根都几百一包哦,我就在这买了四大包的药,每天吃六包,还带两个口罩。
生意上轨道后,就喜欢娱乐,我就和他们打打牌,以前都是一块两块的,现在起码也是十元起了。不过,有时候打牌晚了,深更半夜的回家,想有个人来接都找不到,还觉得家里没什么人气,还是想有个喜欢的人在身边……要找也行,以前我的要求低,现在我的要求高了,我自己都跟自己定要求,第一要经济条件好,我现在有车,但是还在租房子住,起码他得有房子,第二他的素质要高,他的消费的水平得达到一定的层次。所以说我就找不到这个人,太难了,你还想要情投意合,还想要有共同的语言,还想要有经济条件,万里挑一的人才哪有?现在就很想薇薇,十几年来我见她的面十个手指都数的出来。听说她大学毕业后,在做导游。导游到处东奔西跑的,搞不好要遭人家欺负。我想她来我这里帮我,又怕他老者(父亲)不准,让她难做。
2009年3月,笔者听说萍在市区买了一套房子,并第三次走进了婚姻殿堂。于是进行了再度回访。以下是依据访谈资料对萍经历的补充:
房子是现在的老公买的,我哪有那么多钱买房子?……我们办酒,大家都知道我们结婚了,其实还没领证。他是来这边做生意的老广,还有个老婆在广东,我算是“二奶”吧,所以不能领证。你不要以为我们是为贪钱,我是怕他们笑我是老二,我要名正言顺的嫁给他。
二、萍的三次婚姻的社会性别分析
按照中国传统的看法,婚姻是“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1]这说明婚姻已经不是个人的事情,婚姻的目的不是个人幸福而是家庭的延续。婚姻赋予结婚者的居住形式、地位、角色、性别分工、权利、义务等,都深刻地体现着社会的塑造和文化的规范,对于传统社会中的女性意义尤为重大。根据杨善华对舒茨的“生平情境”理论的理解,普通妇女自己的立场和视角理解她们生存的社会环境的意义,理解她们话语和行动的意义,并在这两者相联的基础上给出一个符合实际“生活世界”的解释,只要揭开这样的表象,我们就会发现她们的生活仍然充满了意义[2]。
在萍的生活经历中,婚姻的三进两出已经成为其生平情境中的关键词。她的第一次婚姻是在因为没有生儿子,在丈夫家庭暴力和第三者插足中结束;第二次婚姻是在继女的夭折后,知道丈夫把自己当作养育孩子工具而选择离婚;第三次“婚姻”使自己成了“二奶”,她的三次婚姻均展现出传统社会性别制度对妇女的深刻影响。
萍的第一次婚姻中的丈夫比她大8岁,在电厂工作,不抽烟不喝酒,这完全合乎当时选择结婚对象的标准。但是正因为被外在所蒙蔽,她忽略或难以审视出其大男子主义的一面。在汉文化的语境中,婚姻所强调的不是信托或契约关系,而是因血缘的连接而成为亲属(姻亲)[3]。这种思想,在父权专制的家庭中更为明显,儿子是传宗接代的“根”,而妻子则被认为是传宗接代的工具。在萍的第一次婚姻中,她没有给前夫生一个“带把”的儿子,而遭到前夫的欺凌殴打,产生家庭暴力。但是由于在“家丑不可外扬”、“夫妻床头吵架床尾和”、“孩子可怜”等话语的支配下,萍选择沉默,仍然努力地按照传统“好妻子”的角色来要求自己,还萌生为丈夫再生一个儿子的想法。直到婚姻出现第三者插足,再次发生家庭暴力,身体和心理遭到再一次打击,于是离婚。然而萍本以为自己这段不幸的婚姻结束了,痛苦也会消失,结果却因为种种问题影响着自己。首先,因为当时离婚家庭并不多,人们总是习惯于根据离异行为这一外在事实对她作出否定的道德评价,或以同情她的眼光去看待这一事件,而不询问内在的原因;其次,离婚后因为骨肉亲情,她始终思恋着孩子,因为担忧对方监护孩子不力而患得患失;最后,离婚后的失落心情等情绪都给她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最终把婚姻定义为“坟墓”。
萍的第二次婚姻起初使她找到了期待许久的幸福,再一次按照男性的要求定位自己,以男性的价值取向为取向,自觉地回归男权世界的附属地位,以男性话语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回贤妻良母。当她知道自己只是被当成照顾孩子的工具后,再次离婚。似乎在男性“权力”下的女性,除了离婚,没有自己的其它“权利”。这使她丧失了对男性的信任,于是全身心投入到自己事业中,凭借自己的拼闯使事业有了一点成绩。这也可以看出离婚后的女性的隐忍和坚韧。萍的前两次婚姻,都使深陷于父权制专制的家庭之中。
在两次婚姻后,从萍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她已经有了一定的女性主体意识,然而她的第三次“婚姻”又迷失于畸形的婚恋中,选择做“二奶”,再一次沦为男性的附庸。一般认为“二奶”是不愿意拼搏、委身于男性的女性。萍的事业上已经有了一定的成绩,衣食无忧,她大可不必为了物质的需求而做“二奶”,而且萍的第一次离婚的直接导火索也是因为第三者的出现,现在却使自己也成为他人婚姻中的“第三者”。在笔者看来,这还是由于前两次婚姻给她带来的影响。
三、结语
由于本研究对象只是一个个案,因此研究结果不具有代表性,但是这些发现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多婚女性的生活、情感状况,关注她们的成长和发展。笔者认为:虽然在当今社会中,人们已经懂得用社会性别的视角去处理婚姻关系,但是以父权制意识形态为中心的价值体系仍然存在,而且影响着妇女的选择。因此,对于多婚女性来说,在追求婚姻中性别关系平等和女性从“他者”中解脱出来的同时,还应该保持理性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1]阮元.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婚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1680.
[2]杨善华.关注“常态”生活的意义[J].江苏社会科学,2007(5).
[3]刘峰.论婚姻理论歧义性之由来[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book=64,ebook=691
C913.68
A
1673-1999(2010)15-0064-03
戴聪(1984-),男,贵州贵阳人,贵州大学(贵州贵阳550025)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人类学。
201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