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发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2010-08-15梁博
梁 博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旅游开发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梁 博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如何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不仅关系到我国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还关系到国家内部稳定和民族团结。
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经济发展
一、旅游开发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旅游开发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民族地区通过旅游开发,所增加的非贸易外汇收入,可以平衡区域收支,为建设积累资金,支持地区经济发展,也可以促进区域资源的开发和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从而有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最终达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旅游业是关联度高、市场扩张能力强,能够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朝阳产业,开发旅游业,可以带动民族地区的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对外贸易、城市建设、景观修建、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工艺特产、文化娱乐、生活服务、广播宣传等行业迅速发展,从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旅游开发有助于促进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旅游业的关联带动功能很强,其发展将会直接或间接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发展旅游业是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许多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表明,旅游业的发展能极大地促进相关产业的长足发展,特别是与旅游业关系密切的外贸、民航、建筑业等。
旅游开发可以为民族地区居民提供更多的劳动就业机会。旅游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旅游业比发展其他非服务性行业更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旅游业不仅能使本行业就业人员增加,还能带动和促进相关行业就业人数的增加。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没有条件发展工业,农牧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相当困难,通过发展旅游业来解决这些地区剩余劳动力问题,是一条比较理想的途径。
旅游开发加快了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长期以来,民族地区由于经济落后,人们的思想观念也相对落后。旅游开发打破了这种封闭状态。旅游业是一种顾客直接来到旅游目的地的产业,旅游业带来了大量的人流、资金流、物质流、信息流,它们能促进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文化、人才和物资的交流,扩大了贫困地区的对外开放,增强了贫困地区农牧民的商品意识,促进其价值观念的转变,带动了贫困地区社会文明的进步。
二、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晚,基础差,资金严重短缺。民族地区大多数是老、少、边、穷地区,旅游资源多地处偏僻,虽然多以“野、奇、特”诱惑着游人,但路、电、水等基础设施相当不完善,使许多游人望而却步。同时,民族地区引入外资进行旅游开发的渠道远不如沿海侨乡畅通,其旅游开发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靠国家有限的财政拨款。此外,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水平不高、形式单一、档次低下,局部地区在盲目开发过程中出现遍地开花和重复建设的现象。这与旅游资源开发的时间短、起点低、固定资产投入少有直接关系。
第二,不注意保护旅游资源,开发浪费现象极为严重。一些地方在发展民族旅游业时,没有科学的规划指导,缺乏旅游基本理念,管理政策滞后,盲目上项目,不但难以做到对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利用,而且严重违背了自然资源的和谐规律,使资源的价值贬值,利用率低下,经济效益陡降,甚至珍贵资源荒废,并造成永久性的建设性破坏。随着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有不少民族地区特有的旅游项目,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部分原因是没有存在的空间和赖以传承下去的艺术人才。更深层的原因是外来者的涌入,异族异地的文化、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的引入,旅游地传统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情逐渐被同化、冲淡以至消失。
第三,思想观念落后,规模效应差。封闭是落后的根源,开发民族地区旅游资源,观念要先行。民族地区居民,因语言、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特殊性,长年累月已形成了与外界的心理隔阂,本土化思想严重,习惯性地抵制外部各种思想文化,保护自己的传统行为方式不被改变,形成一种自我封闭的文化之网。经济发展与地方官员的政绩直接挂钩,地方官员考虑更多的是经济发展问题。在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同时,地方官员希望大力改善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一个主要的办法就是运用市场的手段来促进旅游事业发展。但是,部分政府官员在此问题上,缺乏长远的战略思维和发展眼光,没有建立长效建设机制,在制定政策方略和经济支持上不尽人意。很多地方的旅游机构形同虚设,致使职能部门的干部底气不足。
第四,旅游人才匮乏。旅游业作为特殊的服务行业,其从业人员既要数量多又要素质高。民族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落后,旅游人才培养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培养机制不健全,人才匮乏,导致经营管理效率低,服务质量不到位。同时,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民族地区一些优秀人才流失到东部沿海或其他地区,使民族地区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下降。
三、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几点改进建议
制定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总体战略规划。旅游开发是民族地区突破传统产业,构建新的经济格局,注入新的经济动力的起点,为此必须站在战略高度,采取战略性的措施扶植旅游业。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在旅游规划指导下进行。规划也是资源配置手段,在利益的驱动下,地方政府很可能为了本地区利益,乱铺摊子,旅游资源的这种无序开发已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降低了整个产业的效益。因此,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应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防止盲目建设,这样也有利于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保护。
加快培养民族地区的旅游人才。首先,可以联合高校、职校、旅游培训中心,开设导游、经营、初级外语等专业,大力培养旅游人才,尤其是那些能歌善舞、会说民族语的人才,建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基地。其次,对现有从业人员采用强化训练、短期培训等方法,进行旅游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以提高服务水平。最后,对一些急需的专业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可采取从发达地区引进的办法,以满足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多种需求,为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拓宽视野,开辟多元化的投资渠道。旅游业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高创汇、高效益的产业,特别是旅游业发展前期,在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市场开拓等方面往往需要一定的先行资本投入。资金匮乏是目前旅游开发的最大障碍,民族地区更是如此。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开发资金不足,限制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因此,应坚持广开财源,通过各种渠道融资,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同时,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放渠道融资,以开发旅游资源和转让景区经营权等形式培育和建设市场,引进实力雄厚、在旅游领域有一定建树的知名企业参与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
[1]吴伟峰.关于民族文化展示[J].广西民族研究,2002(2).
[2]丁赛.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4).
[3]黄明辉.对发展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探索[J].贵州民族研究,2007(3).
[4]赵洪君.积极推进红色旅游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J].西南金融,2007(3).
责任编辑 叶利荣 yelirong@126.com
book=259,ebook=259
F592.3
A
1673-1395(2010)02-0203-02
2010201220
梁博(1985—),男,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