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科学方法初探
2010-08-15洋刘金勤
刘 洋刘金勤
(11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3;21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2; 31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科学方法初探
刘 洋1,2刘金勤3
(11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3;21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2; 31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需要采取务实有效的方法。要立足当代,坚持历史和现实的统一;要以我为主,坚持独特性与普遍性相统一;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坚持自尊教育与忧患教育相统一;要以提升民族素质为依托,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
民族精神;弘扬;培育;方法论思考
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益复杂,文化安全、国家安全问题愈益凸现的国际背景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实效性增强,需要采取务实有效的方法。
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立足当代,坚持历史和现实相统一
民族精神具有历史继承性,因此我们不能割断历史,搞民族虚无主义;同时,民族精神具有时间发展性,因此我们又不能仅仅局限于历史,陷入历史保守主义的泥沼而不能自拔。我们必须立足于当代,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民族精神之精髓,并结合崭新的时代精神加以扩充、发展与完善。立足当代,古为今用,坚持传统民族精神与变革中的时代精神的统一,是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一个根本思路和战略选择。
第一,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我们需要做出现代诠释,并净化其中所蕴藏的中华民族精神之真义。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文化弥新的神奇民族,在五千年文明史的推进历程中不断地培育和发展着自己的民族精神。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那样:“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开发建设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中华民族精神源于五千年文明之精华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没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便没有根基,所以,我们必须珍视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丰富资源。在关于对待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科学态度方面,江泽民同志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2](P106)不过,在如何“做到古为今用”这个问题上,当前学术研究有一种倾向,那就是崇古薄今,以古代今,甚至极端的唯历史主义取向。我们生活在21世纪——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新时代,我们没有理由过着一种消极避世的生活,在历史那么狭隘的仅仅留有片段的思绪的虚拟空间中打转,却始终找不到人生的归途,进而迷失自我;相反,我们更应该珍视这来之不易的新天地,过着一种积极入世的生活,热情拥抱未来。因此,我们需要坚持现实取向,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进行提纯加工,在此基础上做出现代诠释。比如,天人合一的思想,我们就可以把它升华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再如,兼爱交利的思想,我们就可以结合当前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诚信经营、文明经商的思想去发挥、发展。
第二,在新的现实条件下,应该以变革的时代精神为先导,提炼、丰富与提升中华民族精神。审视中国社会状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与完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基本方略正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战略全面贯彻;全面小康、和谐社会的理念正在变为现实;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已全面铺开,等等。与当前我国的社会现实相联系、相承接,诚信意识、法制精神、以人为本、和谐精神、执政为民、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平等精神、自主精神,等等,都是时代精神的闪现。我们需要把这些时代精神的火种发扬光大,使之提升并凝聚成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这样,民族精神就与新的时代精神真正融合起来,从而也自然使得传统民族精神被输入新鲜血液,赋予新的内容,充满生机与活力。
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以我为主,坚持独特性与普遍性相统一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一种独具民族特色的群体意识和品格,是民族文化、民族智慧、民族情感、民族心理、民族共同理想、共同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等民族个性的综合体现。”[3]既然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个性的集中表现,那么民族精神自然就具有独特性的一面。同时,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离开世界其他民族而独立生存与发展,在各民族相互交往中民族精神也就必然具有开放性特点。正是由于民族精神的开放性,世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就会取得或是达成某些共同的精神理念,即人类精神、世界精神的形式,这就导致了民族精神具有普遍性的一面。关于二者的关系,黑格尔指出:“民族精神不过是人类精神的特殊表现形态和样式。”以我为主,博采众长,必然成为我们的一贯方针。
第一,立足本土,洋为中用,在学习、借鉴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精神中的有益成分的基础上,在保持中华民族精神独特魅力的前提下,积极推动中华民族精神走向世界。
中华民族是善于吸收人类社会一切文明成果的伟大民族,早就体现出兼收并蓄、海纳百川、以为己善的民族特性。中华民族文化,正是在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中获得发展与进步的,而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集中反映的中华民族精神也正是在与世界其他民族精神的碰撞中不断增添光彩的。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包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内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有世界眼光,要着眼于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前沿,强调“我们要发扬民族的东西,但是不反对外来优秀的东西。”[4](P30)“不管是哪种社会制度下创造的文明成果,只要是进步的优秀的东西,都应积极学习和运用。”[5](P67)在文化也日益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要保证自己的国家安全尤其是经济和文化安全,就要以我为主,充分挖掘并保持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质,大力弘扬和培育独具特色的中华民族精神,切实增强中华文化的世界感召力。
第二,坚持汉文化的主体地位,并发挥其主导作用,但是要避免民族狭隘主义,即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其他少数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我们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尤其要做到独特性与普遍性的统一。要认真研究各个民族所共同具有的特质,由这些特质所凝聚出来的中华民族精神才能赢得更广泛民族的认同与信仰;同时,我们在坚持汉文化特质作为中华民族精神主体部分的前提下,更需要重视并关注其他少数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情感、民族习惯、民族传统和民族价值观,而且给予足够的尊重与认可,积极从中提取优秀成分以补充汉文化的不足和缺憾,使中华民族精神既具有内在统一性和根本上的一致性,又体现各个民族特点、特色的多样化,惟有这样的中华民族精神,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坚持自尊教育与忧患教育相统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中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它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可以说,爱国主义历经时间与历史的凝练,已经深深熔铸于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与民族心理之中,正如“中国人民从来不在侵略者面前低头,有着酷爱自由、追求进步、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的光荣传统。对外来侵略者无比痛恨,对卖国求荣者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无比崇敬,这已经成为我们宝贵的民族性格”[6]。由此可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加强人民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教育;同时更要加强忧患教育。
第一,加强自尊教育,注重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培养,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与核心点。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战胜和反对崇洋媚外、民族虚无主义和民族自卑感、奋力追赶发达国家和世界先进文明的强大思想武器和持久心灵动因。一个没有牢固确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和前途的民族,更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因此,加强自尊教育,培养和形成作为中华民族一个真正成员所应具有的自信、自尊、自强、自立意识,至关重要。这就要结合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史来启迪人;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来感染人;结合我国日益提升的国际地位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国际影响力来激励人;结合反腐倡廉,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来带动人;结合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和谐来引导人;结合完成新世纪三大历史性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来振奋人。一句话,就是要在塑造民族自信、自尊、自强、自立观念的基础上,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迸发活力。
第二,增强忧患意识,避免盲目乐观、盲目尊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需警惕民族狂妄自大心理和狭隘民族主义意识。盲目自信,难于拓新,只能导致故步自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7](P223)因此,我们要加快、加大忧患教育,使全体国民始终保持忧患意识,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侧面,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更高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不能盲目,也不应该走向单一化和极端化,我们更应该站得高、看得远,本着对中华民族高度负责的精神,着眼于世界范围内风云变幻,忧患意识、忧患精神的培育显得非常重要。这就要结合中国文明在取得璀璨成就之同时对比西方文明所暴露出的缺憾与不足来引发人们的反思;结合中国近100多年的屈辱史所得出的血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来惊醒人;结合新中国建立以来所走过的曲折历程来促进人们对历史的沉思;结合当前历史条件下中西方差距来鞭策人奋发图强;结合全球化背景下潜在的危机来考验人、动员人。
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以提升民族素质为依托,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体是民族,而民族要以较高的综合素质作为支撑,这种综合素质的养成与提升是要靠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正因为如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第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特别注重提升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是整个素质教育的灵魂,直接关涉国民教育的成败。在整个精神文明建设中,思想道德素质处于核心地位,规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民族整体的觉醒程度,进而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提升幅度,因为民族思想道德素质渊源于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所以,只有建立在崇高思想道德境界基础上的民族精神才具有历史的穿透力与现实的感召力。一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从一个长远和未来的视角审视,将最终决定着这个民族的发展走向和文明进步程度,起着导向、凝聚和保证作用。一个缺乏思想道德修养的民族是没有希望和前途的民族;没有思想道德素质底蕴,欠缺人文精神内核的民族精神,是没有生命力和拓展空间的民族精神。
第二,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民族素质中,科学文化素质处于奠基性地位,发挥着同样重要的意义。科学文化素质状况如何,直接关乎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程度。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的理性化程度归根结底受制于该民族整体的科学文化水准。当今世界,高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在致力于科技教育的振兴与开发。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是每一个国家必然的战略选择。世界范围内综合国力的较量愈演愈烈,一个民族能否在复杂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就在于能否在高科技领域占据一席之地,而这又最终取决于人才和教育。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一个民族整体的科学文化素质状况如何,直接决定着这个民族的兴衰成败和生死存亡。一个没有科学文化素质的民族是没有希望和前途的民族;没有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的民族精神,是没有生命力和持续发展后劲的民族精神。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那样:“科技的贫困会导致物质的贫困,也会导致精神的贫困。精神的贫困是一切愚昧和迷信产生的重要原因。”[8]所以,科学带来民族的昌明与进步,也使民族精神建立在一个更高梯级的水平上,从而更具有适应性和辐射力。
第三,关注并确保民族健康素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获得了前提和保障。
民族健康素质分为身体健康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两个方面。身体素质的健康程度,直接影响到该民族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高。正如卢梭所认为的:“身体必须要有精力,才能听从精神的支配,虚弱的身体使精神也跟着衰弱”。[9](P34)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身体状况直接影响到他的精神发展;推而言之,一个民族的整体身体健康水准,也直接影响到这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及其发展程度;同样,一个民族的心理健康状况,更是直接关乎这个民族的整体精神状态。一个人,其身体健康状况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协调程度,也就是其身心和谐水平,直接导引其他精神活动的正常有效发展;同样,一个民族,作为整体的身心和谐度,也必将导引该民族精神的生成发育之健全度。一个健康素质欠佳的民族,难以生成高昂的民族精神,而一个缺乏高昂民族精神的民族,难以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就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与创造力。
[1]江泽民.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8-09-28(1).
[2]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3]秦树理,王东斌,辛世俊.弘扬民族精神重在加强公民教育[J].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04(9).
[4]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5]中共中央宣传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1.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孟子·告子下[M].长沙:岳麓书社,2000.
[8]江泽民.全国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大力推进科学技术创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六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1-05-29(1).
[9](法)卢梭.爱弥尔·论教育(上卷)[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责任编辑 袁丽华 E2mail:yuanlh@yangtzeu.edu.cn
book=348,ebook=348
D647
A
1673-1395(2010)02-0103-04
2009212228
刘洋(1981—),男,天津人,主要从事石油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