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释意理论翻译程序看法语商务口译中译者的角色
2010-08-15吴瑕
吴 瑕
( 湘潭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
从释意理论翻译程序看法语商务口译中译者的角色
吴 瑕
( 湘潭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国际贸易合作日益增多,对商务口译的需要应运而生,相比其他翻译,商务口译有其自身的特点。释意理论作为直接来源于口译实践的翻译理论,对指导口译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释意理论建立的翻译程序分析了译者在商务口译中的角色。
释意理论; 商务口译; 译者角色
一、释意理论
巴黎高等翻译学校创立的释意派理论认为译者所要传达的不是语言符号的意义,而是讲话人在其话语中所表达的非语言的意思。[1]也就是说,意义的本质是交际者通过语言符号所传达的“意思”,而不是语言符号本身的意义。玛利亚娜·勒代雷(Marianne Lederer)在《现代翻译》中指出:“使用语言必然伴随着非语言形式知识的获取和储存,翻译也不例外。”译者不能满足于翻译语言,因为文章的词汇相加总和并不等于意义,意义的产生有赖于译者认知知识的参与。实际上,成功的翻译背后是对篇章的释意,是语言外知识的参与。
二、翻译程序与译者角色
释意理论建立的翻译程序是:理解、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和重新表达,这也就为译者在翻译工作中的角色提供了基本原则。
(一)理解原文
1.掌握基本语言
作为译者,娴熟的外语水平如:基本词汇、语法、语音等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保证最基本的正确度,不至于出现原则性错误。如商务翻译中常常会涉及到复杂而关键的数额翻译,要求译者应熟悉各个数目单位及数字表达。对于商务翻译中经常用到的基本经贸词汇如:le pourcentage de financement(出资比例)、achat à crétid(赊购)、échantillon(样品)等,也是作为口译译者必须熟练掌握的的语言知识。口译中套语的掌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产出精力的负荷,使译者腾出更多的精力去处理新信息。[2]译者此时担任着最基本的外语学习者的角色。
2.专业词汇
不同的翻译工作涉及的专业词汇领域是完全不同的。译者需要在翻译工作正式开展前尽可能准备好工作中可能涉及到的专有名词及术语,以及相关专业表达的习惯用法,最大程度地避免因不熟悉专业而产生的翻译空白和错误。如tension在电子工程中指“电压”而不是“压力”;l’opération是指“运算”而不是“手术”;la machine-outil是指“机床”而不是“机器工具”。[3]所以,此时的译者已然成了双语的“半个专家”。
3.跨文化交际冲突
王佐良先生曾经说过:“译者处理的是个别单词,但面对的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一个好的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4]由于价值观念差异,不能充分理解译入语文化的价值观,从而引起误解或曲解,产生冲突。如中国人在谈判的时候喜欢慢慢来,不习惯直接切入主题,而法国人则认为若是主题问题不解决,其他问题都是无效的;再比如中国人经常喜欢说的“招待不周,请多包涵”,如果直译出来,法国人会真的认为你无意热情招待,并且会觉得你认为他很难相处,此类句子建议根据法国文化习惯翻译为:Je suis content de vous acceuillir; j’espère que votre séjour parni nous sera agréable。此时的译者需要担当的角色就是协调者,向双方简要说明对方的价值观,找到双方的平衡点,以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不必要的冲突。
(二)脱离原语语言外壳
这一阶段是指立即自觉地忘记这些语言符号的结构,以便只记住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假设商务口译中一次翻译句子的平均长度是2分钟,那么译者对内容的记忆不可能是组成句子的单词,也不是单个的句子,而是脱离了原语言形式的信息意义。达妮卡·塞莱丝柯维奇(Danica Seleskovitch)在《国际会议议员——言语与交际问题》一书中指出:“必须跳出语言,不拘泥于那种不超越语言含义的深层结构概念,而应当采用旨在建立一个说明如何使用言语时进行意义分节的图表的口译模式。”也就是说保存在记忆中的是一种特殊的不同于自然语言的代码。[5]如在商务口译中经常会遇到的双方协商,此时由于双方的知识水平和表达习惯不同,同样的讲话对于一些人而言是冗长的,对另一些人则过于简略。如笔者参与过的一个协商中,中方由于中国传统的“含蓄”及个人言语表达习惯问题,往往会加上很多客套话,在表达观点的时候也不能“有话直说”。此时的译者绝不是要记住每个字或每句话,而是扮演“秘书”的角色,在听完叙述者所有的表达后,去除不必要的寒暄客套和拐弯抹角,迅速理解并记忆“话中话”,立刻简洁明了地总结出要点。必要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做简单的笔记以防忘记或混淆,然后再进行翻译。
(三)表达
释意理论认为,译者的自由性主要存在于重新表达中,即理解后可以用自己认为恰当的方式加以表达。[6]也就是说,因为语言的表达习惯不同在口译中应避免字字照译,可以在译者认为需要解释的时候适当地“增译”,或者说有文化共通点的时候可以借用语言中很地道的表达。如:“Apporter leur pierre à la l’édifice”,这里直译和意译可以结合在一起,可以译为“起到一个添砖加瓦的作用”;“La France connaît depuis plus de 30ans l’avènement d’un tourisme de mass”,句中的“l’avènement d’un tourisme de mass”可以翻译成“旅游圣地”,相比翻译成“众多游人向往之地”更简练地道。译者有表达的自由,但绝不是说译者可以对讲话内容加以评论,或用自己的思想代替讲话者的思想。译者此时就像鲁迅先生说的“戴着脚镣跳舞”。
三、结语
商务口译是一项跨语言、跨国界、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它不仅是个语言转化过程,而且是促进商务各方理解与沟通的过程、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过程。成功的商务口译应认识到自己在口译会话中所需要扮演的角色,充分准备,积极参与,灵活处理,不断积累实践经验,结合理论指导,从而排除交际困难,协调会谈双方的关系,有效地促进双方的成功交流。
[1] 许均.当代法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 蔡小红.法语口译实务[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9.
[3] 李书红,余春红.商贸法语脱口说[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5-1.
[4] 赵海良,申艳霞.浅析跨文化交际培养对商务口译的作用[J].商场现代化,2008,(3).
[5] 伍铁平.语言与思维关系新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6] Lederer. La traduction ajourd’hui, le modèle interprétatif [M]. Hachette,Paris, 1994.
[7] 林超伦.实战口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hina's international trade cooperation is increasing. Interpretation theory, coming directly from interpreting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theor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instructing interpreting work. This article uses the translation procedure, which established from interpretation theories, to analyze the translator's role in business interpreting.
Key words:interpretation theories; business oral interpretation; translator's role
(责任编辑 毛志)
The Role of Translator in French Business Interpretation from the View of Translation Procedure in Interpretation Theories
Wu Xia
(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Hunan 411105, China )
H059;H32
A
1673-9639 (2010) 05-0089-02
2010-08-16
吴 瑕(1987-),女,湖南株洲人,湘潭大学200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