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高校就业指导模式
——关于高校就业指导专业化建设困境的思考

2010-08-15初云宝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院系就业指导专业化

初云宝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225)

创新高校就业指导模式
——关于高校就业指导专业化建设困境的思考

初云宝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225)

就业工作的关键是专业化建设问题,针对目前高校就业指导专业化建设的五大困境,文章从重视就业指导工作、更新就业指导理念、健全就业指导组织机构、建设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提高就业指导课的教学质量以及拓宽就业指导工作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思考,提出了建议。

高校;就业指导;专业化;模式

一、高校就业指导专业化建设的困境

高校就业指导的专业化是解决就业难的有效途径,而目前高校在就业指导专业化建设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面临五大困境。

1.就业观念陈旧,就业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就业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目前很多高校注重的是招生,而不是就业。认为只要把学生招进来了,毕业的时候把他们推向社会就算完成任务,完全不顾学生的就业。在大学生的培养方面,不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不能把对学生的培养与社会需求很好地结合起来。

虽然国家早就完善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相关政策,比如,高校实行就业工作的一把手工程,将其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实现就业指导服务的“机构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等等。但实际上,很多高校口号喊得响亮,没有贯彻落实国家的政策:就业机构设置简单,专职就业指导教师与应届毕业生的比例远远低于1∶500,就业经费紧张等等。据笔者调查,有些学校对来学校宣讲的企业根本不重视,有的时候多媒体教室都借不到,只能靠企业宣讲人一张嘴。

再加上很多就业指导教师都是半路出家,他们认为就业指导就是给毕业班举办几场就业讲座,注重就业政策、求职技巧等的传授,不了解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专业化的工作,不知道就业指导课是一门学科。

2.就业指导组织机构专门化程度低

目前,很多高校在学校一级没有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有的也是与招生工作一起成立招生就业办公室;也有一部分将就业指导机构设在学生处。而在院系一级设置专门就业指导机构的寥寥无几了,多数院系是成立学生工作办公室,而就业只是其众多工作内容之一。一个学校连这样一个纵向的就业组织机构都没有完善,可见就业指导组织机构的专门化程度之低。

3.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

霍伊尔曾提出:“专业化涉及两个一般是同时进行并可独立变化的过程,就是作为地位改善的专业化和作为专业发展、专业知识提高以及专业实践中技术改进的专业化”。可见,队伍的专业化是专业化的一个重要组成标志。教育部[2008]18号文件强调指出“要尽快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把就业教师队伍建设摆到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

首先,在就业指导教师配备与选聘上,没有专业限制,数量也存在严重不足。目前,很多高校在校一级就业机构中的就业指导教师大多数是学生处的行政人员担任,院系一级的就业指导教师主要由辅导员担任,也有一部分是刚毕业不久的硕士生和本科生,而这些人员学科背景复杂,知识欠缺,不具备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等专业知识,也缺乏就业指导的经验。

根据对全国61所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调查数据看,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师资有54.8%是专职人员,有28%是兼职人员,10.7%是任课老师。调查也发现,在“高校就业工作者与学生数的比例”上仍有62.5%的省市未能达到规定的1∶500。高校就业指导教师数量的不足,严重制约着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一人多岗,学生管理、思政、党团等等方面都要抓,把主要精力放在日常行政职能,根本无暇深入研究就业情况,更难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再者,就业指导工作,社会地位低,流动性大。由于就业指导教师教学与行政工作的“双肩挑”,使这个行业门槛太低,就业指导教师得不到重视。由于缺乏学术研究,在以教学和科研为主的高校里,就业指导教师在教师中没有地位,在学生中没有威信,甚至还被认为工作清闲,无事可做。就业指导工作变动性较大,队伍不稳定。

4.就业指导课“形同虚设”

多数高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没有一套完善的教学体系,仍停留在对就业政策、就业形势以及面试技巧等的讲授,对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心理辅导以及人才测评等方面比较缺乏,没有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进课程、进学分、进教学计划还只是少数高校,就业指导内容空洞乏味,教学内容上理论脱离实际。

其次,就业指导课时间滞后。多数高校就业指导课一般在三、四年级开设,毕业生快毕业的时候才开始接受就业指导培训,时间明显滞后。就业指导课应该实现全程化,就业指导从大一开始,在每个年级都明确教学目标,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另外,就业指导教师多数不是专职教师,缺乏相关的知识经验,上课依赖教材,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上课内容一样,无法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咨询与指导。

5.就业指导内容单一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是围绕毕业生开展的,由于人员数量有限,在很多时候,只能忙于疲于应付日常行政琐事,没有时间和精力对就业指导全面考虑和总体安排。并且就业指导只是停留在发布招聘信息、组织招聘会和就业讲座、落实相关政策、统计就业率等方面,缺乏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

随着就业市场化程度不断深化,高校与政府、市场等之间的相对封闭已经成为制约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有效开展的瓶颈。再加上就业指导方式以传统的说教式为主,就业指导重点在于“成品包装”,其着眼点主要放在求职技巧的指导上,忽略“过程设计和生产环节”。

二、创新高校就业指导模式

1.重视就业指导工作,更新就业指导理念

随着我国就业制度的改革和新的就业机制的不断完善,对就业指导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也越来越细化,而现实的就业指导工作并不能从根本上满足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不断增加的服务需求。这就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转变观念,重视就业指导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实现就业指导服务的“机构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等政策,以满足大学生和社会的需要。

提高对就业指导工作的认识,把就业指导工作纳入到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就业指导不能以纯粹的思想政治工作取代就业指导教育和服务,也不能将就业指导教育和具体的管理工作相混淆。就业指导不仅要提供共性的就业指导课程,组织招聘会、开展就业指导讲座,更要提供一定的个性咨询与服务。同时,要积极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建立规范化、人性化的就业指导理念,推进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

2.健全就业指导组织机构

健全就业指导组织机构是就业指导工作的外部硬件保证。目前,我国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主要是按照以下两种模式建设的:一种是纯就业中心模式,只设校一级就业工作指导机构和人员,不设院系级的就业指导机构和专职人员,学校就业中心直接对全体学生开展就业信息服务、指导与咨询工作;另一种是以学校统筹为龙头,以院系为基础的就业工作模式。在这种模式里,学校就业中心与院系就业辅导员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但各有侧重,学校就业中心负责为全体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指导与咨询等服务,而院系就业辅导员则主要为毕业生提供辅导和咨询。但从目前用人单位和大学生需要更多的个性化服务来看,上述两种模式都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高校应该建立一个纵向的就业组织机构,从学校到院系,从院系到专业教研室,都应分别设立相应的专门组织机构。健全就业指导组织机构需要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协调与用人单位、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制定全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规划,负责学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代表学校坚持督促各院(系)就业指导工作的贯彻与落实等。第二层次,院(系)就业指导中心。具体负责本院(系)的大学生就业咨询与指导工作,将院系的专业设置和市场需求相联系,建立本院(系)稳定的用人单位网络等。第三层次,专业教研室。专业教研室由专业教师和具备一定的高等教育管理学及相关的就业指导专业知识的专职就业指导人员组成,每个专业配备一个专业就业指导人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咨询和指导。就业指导组织机构的健全将使就业指导工作辐射面更加广泛,保证就业指导工作的有序开展。

3.建设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建设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首先要把好入口关,健全就业指导队伍管理制度。如建立就业指导人员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要求专职就业指导教师有专门的的职业指导资格证书,除要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外,还应具有与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对于新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必须在岗前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对于专职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必须通过培训,取得相应的职业指导资格证书。

其次,在有条件的高校设置“高校就业指导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能够彻底改变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教师“杂牌军”的局面,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培养,从源头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教师的“高进”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培养,有利于发挥其工作自主性,提高专业能力,从而实现由经验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教师向研究型、专家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教师的转变;有利于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教师的整体素质,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使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成为一个可以长期从事的职业,从而可以增强高校就业工作的实效性。

4.提高就业指导课的教学质量

首先,要提高对就业指导课的认识,要把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作为高校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就业指导课是高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将就业指导课纳入高校公共必修课。

其次,就业指导课要贯穿于大学培养的整个过程,应从新生开始,实现教学的全程化。根据不同阶段,就业指导内容应各有侧重。一、二年级为专业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主要帮助大学生树立就业观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等。三年级着重就业技能培训及自主创业、考研、出国等就业方式的指导。四年级注重就业政策的学习,求职准备、择业技巧、心理调适等具体问题的指导。

5.拓宽就业指导工作内容

以咨询和讲座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形式的就业指导已不能满足当前就业指导的需要。在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就应以入学教育为契机,教育学生做到大一树立学习为就业的思想意识,加强学生的职业认识和职业目标,提前介入职业生涯设计。大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大三着重创业、考研等就业能力的培养。大四为毕业生做好就业指导和教育,加强他们就业政策辅导、求职面试技巧、简历制作等方面的教育。

[1]丁丽娟.新形势下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2]王政忠.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管见[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G64

A

1673-0046(2010)2-0094-02

猜你喜欢

院系就业指导专业化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关于高等院校院系党政关系的思考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