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辩证统一关系

2010-08-15陈志军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时代化基本原理大众化

陈志军

(太原警官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2)

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辩证统一关系

陈志军

(太原警官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各有其基本内涵,它们在理论上是辩证统一的,在实际历史进程中是同一个过程,它们的有机统一是推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立足中国国情、研究中国问题、指导中国实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理论形式和话语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的创新,使之正确地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当前时代的发展,同当前时代的特征结合起来,使之能够适应时代的需要、把握时代脉搏、回答时代课题。实际上,就是从时代发展、时代特征、时代需要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发展。理解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需要从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去把握,也需要从过去和现在去认识,即理解某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要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特征相联系。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让人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人民群众掌握科学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觉悟,同迷信和错误思想作斗争,自觉成为先进文化的实践主体。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理论上是辩证统一的

(一)三者各有其特殊性,即它们各自强调的重点不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强调的是用马克思主义来化解中国问题,解决中国革命、改革、建设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个过程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之上,而这种理解是建立在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之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立场、基本方法的理解,但在此过程中必须强调民族性,就是要让马克思主义立足中国国情、研究中国问题、指导中国实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理论形式和话语体系。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和时代的结合。马克思主义要实现和时代的结合,必须正确认识时代主题、时代矛盾和时代趋势。在这一过程中,要求我们既要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时整个世界所处的时代及其特征,更要重视中国社会在该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特征,从而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马克思主义要引领时代向前发展,同时又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和群众的结合。就是让人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掌握科学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并自觉成为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的实践主体。马克思主义只有为大众所接受,才能对社会进行有效的治理。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只有和广大人民群众结合,才能实现其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力量。

(二)三者有共同性,即它们的理论基础是相同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其第一要义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是任何国家、任何时候搞马克思主义的共同方向和普遍性。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强调马克思主义和时代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只要时代化和马克思主义相联系,就必然包含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本质,这是时代化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强调马克思主义和人民群众相结合,要求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实际通俗易懂。在这一过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人人都能理解、人人都能接受的目标。这当然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共同立论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共产主义事业和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基础,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抛弃或背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三)三者是紧密相连的整体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中国化和大众化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只有实现了与时代特征的紧密结合,具有了时代的生命力,才能中国化和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核心,解决中国的问题,需要的是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时代化和中国化的落脚点,马克思主义只有为群众掌握,与群众相结合,才能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

三、从历史进程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同一个过程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德国是马克思主义的故乡。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它反映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成果。所以马克思主义是世界历史的产物,是一种世界哲学。而马克思主义要实现其世界哲学的指导意义,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寓于各个国度、民族、地域的特殊发展规律中。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规律与各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才能使这些普遍规律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体现。如果没有这样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也只能是高悬在空中的一般道理,不能解决各个国度、民族、地区的特殊问题。就中国而言,这一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观点、方法,决不能抛弃仍然符合当前实际情况的根本原理,同时也不能固守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已有结论上,而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现代世界不断变化的时代结合起来,特别是与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结合起来。这也就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使马克思主义适应时代要求、把握时代脉搏、回答时代课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要求同时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科学的理论要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必须和群众相结合,让中国的大众掌握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离开了生活在现时代的中国大众,离开了大众当前的实际生活和需要,也就失去了它中国化和时代化的意义。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有一段经典名言:“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句话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只有让群众所掌握,才能发挥巨大的力量。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有机统一是推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顺利发展的客观规律

胡锦涛同志在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宝贵经验时指出,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胡锦涛同志说:“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同时,马克思主义只有同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并且提出要“更加深入人心、更好发挥指导作用”。这实际上启发我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有机统一是推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顺利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谓规律,是事物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客观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有机统一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之间就存在着这样一种内在的联系,它是客观的规律。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具体国情下,深刻把握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并发动人民群众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新中国建立后,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了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毛泽东思想。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更加注重理论的创新,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有机统一。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这些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12-19(1).

A8

A

1673-0046(2010)6-0053-02

猜你喜欢

时代化基本原理大众化
习近平谈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不断推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评《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发展经济学基本原理
人脸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UPS电源的基本原理与维护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时代化”视角下的毛泽东思想——兼论“国际时代”与“国内时代”及其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