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农村人口流动特征研究

2010-08-15刘洪光马永春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0年6期
关键词:流动人口劳动力江苏

刘洪光 严 健 马永春

(江苏省统计局,江苏 南京 210008)

江苏农村人口流动特征研究

刘洪光 严 健 马永春

(江苏省统计局,江苏 南京 210008)

就业是关系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难点在农村。江苏省农村人口的流动存在着积极作用,它缓解人地资源矛盾,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同时,随着农村人口流动规模的扩大,全省农村人口流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农村人口;流动;就业

农村人口流动是农民进入工业化、城镇化,融入城市文明社会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农村人口流动不仅对全省人口结构调整、劳动力供给保证、经济增长提升等起到积极作用,也对江苏流动人口管理、社会保障服务和城镇规划建设等多方面产生了较大的促进。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和江苏统计年鉴等资料,对江苏农村人口流动和就业现状特征作如下分析。

一、江苏农村人口流动现状

(一)农村人口规模缩小,外出数量加大

江苏农村人口流动趋势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从20世纪90年代起,伴随着全省经济快速发展,农村人口流动规模加大,农村人口逐渐减少。1990-1999年,全省乡村人口下降规模达到614.92万人。2000年至2007年,江苏乡村人口继续以年均2.59%的速度逐年减少,全省减少718.16万人,下降幅度达到16.75%。这是江苏继“九五”农村劳动力高速转移期之后出现的又一个农村人口流动持续高涨期。2006年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全省农村人口流动总量达1061.83万人,占全省农村常住人口的24.60%;其中,流入人口占31.99%,流出人口占68.01%,流出人口比流入人口多1倍,全省农村人口流动主要以流出为主。

(二)农村人口流动地域分布差异明显,苏北地区流动量最大

受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交通等多种因素影响,江苏农村人口地域分布差异明显。2006年,由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宿迁五市组成的苏北地区农村人口占全省农村人口总量的一半,而苏南地区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和镇江农村人口仅占27%,略高于南通、扬州、泰州三个市组成的苏中地区。

从流动人口总量上看,2006年,江苏农村人口流动量最大的是苏北地区,占全省人口流动量的45.54%,苏南和苏中地区分别占29.75%和24.71%,苏北地区农村人口流动量明显大于苏南和苏中地区。

(三)农村流动人口主体为劳动年龄人口,以男性居多

2006年,全省农村户籍人口为4699.31万人,其中男性所占人口比重比女性多2.46个百分点;农村常住人口为4316.86万人,其中男性人口比重比女性低3.03个百分点。近年来,随着江苏农村人口流动增加,户籍外出人口增多,常住人口逐年减少,全省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性别变化反映出农村外出人口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从年龄构成情况看,全省农村15-64岁劳动年龄户籍人口为3565.48万人,占75.87%,高出全省农村15岁以上65岁以下常住人口4个百分点。劳动年龄人口特别是青壮年为农村人口流动的主要人群。

二、江苏农村流动人口的就业状况与特征

就业是关系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难点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农村劳动力流动与转移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就地转移和90年代以来的外出打工。大批农民向城市、向先发展地区流动,异地进入较发达城镇的二、三产业。

(一)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基本状况

1.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总量大。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显示,江苏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达971.89万人,占农村户籍从业劳动力总量的30.82%。

2.外出从业劳动力所占比例在地区间差异明显。三大区域中,苏中、苏北各市,外出从业劳动力占户籍从业劳动力的比重均超过了30%;而苏南地区各市均低于30%,其中无锡、苏州两市较低,分别只有为11.72%、8.31%。

3.农村外出劳动力以在省内从业为主。江苏农村外出劳动力在外出地的选择上仍以本省为主;其中,在省内从业的占到74.97%,到外省、港澳台和国外的分别占24.34%、0.08%和0.61%。

(二)农村外出劳动力的从业特点

1.从事以制造业、建筑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为多。一方面是由于江苏是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提供了相当数量的就业岗位。在第三产业中多以社会性服务行业为主,主要是因为这些行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不高,就业门槛相对较低。

2.平均受教育程度为初中水平。全省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93年,相当于初中二、三年级水平。在各类教育程度中,又以接受过初中教育的为主,超过70%。与农村常住从业劳动力相比,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要高出1.02年。

3.年龄结构以40岁以下的青壮年为主。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中,20岁及以下人数占10.3%,21-30岁人数占28.9%,31-40岁人数占32.71%,三个年龄组人数合计占71.91%,超过70%。超过90%的人集中在50岁以下;而超过50岁的人数不足10%。从性别上看,外出从业劳动力中,男性要明显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07:100。

(三)农村外出劳动力从业的弱势处境

1.外出从业劳动力素质还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目前,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虽然要高于农村常住从业劳动力,但与城镇就业人口平均9.75年的受教育年限相比仍有差距。同时,农村外出劳动力的技能培训率明显不足。根据相关资料,2006年全省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中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只占总人数的40%。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市场竞争加剧,当前农村外出劳动力素质与技术水平已难以适应市场发展需求。

2.外出从业劳动力得不到完善的权益保障。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显示,2006年江苏农村外出劳动力中只有26.5%的人与雇佣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其中参加劳动保险、缴纳保险金的仅占外出务工人员的18.9%。在本地企业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劳动关系的受保障程度相对较高。2006年就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有45.2%的人与雇佣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其中38.2%的人参加了劳动保险。

三、江苏农村人口流动的积极作用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省农村人口流动具有积极作用。它缓解人地资源矛盾,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了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同时,随着农村人口流动规模扩大,全省农村人口流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农村人口流动的积极作用

1.缓解人地资源矛盾,提升农业生产方式。有限的耕地资源与庞大的劳动力总量,构成了农村经济发展中最大的矛盾,也是农村现代化的限制因素。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显示,2006年末,江苏农村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数量为1221.21万人,占农村常住从业劳动力的44.72%;与第一次农业普查相比,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了865.64万人,比重也下降了12.58个百分点。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以及劳动生产力提高,会有更多农业劳动力不断从土地中分离出来。同时,随着农村人口的流动与迁移,提升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使农业机械投入力度加大、农机作业水平、机耕水平、机收水平大幅提高。

2.农民收入增加,促进人口流出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当前,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08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3896元,占53.0%;与2002年相比,提高3.1个百分点。同时,返乡创业的农民也开始增多。2007年,全省返乡创业人数达到了2.85万人,创办各类企业9029个,投资金额139.7亿元。近三年来,全省共有8.3万名农民返乡创业,创办各类企业2.7万个,投资金额342.1亿元。

3.促进了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2007年末,全省城镇化率已达53.2%,比1996年提高了近一倍。农村人口流动还促进了全省就业的产业结构优化。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价格低廉的劳动力,不仅满足了全省工业化进程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缓解了部分行业,尤其是工业、建筑行业快速发展时期的劳动力供求矛盾,而且填补了城市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近10年间,就业人口产业间转移速度加快,全省就业人口的第一、二、三产业结构从1996年45.9:31.9:22.2,变化到2007年的27.6:35.3:37.1。

(二)农村人口流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人口流动对江苏经济发展、劳动力市场发育、流动者本身素质提高有着极其深刻的意义。但是,与此同时农村人口流动增加也存在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和流动人口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已成为江苏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城乡统筹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1.权益保障和社会环境问题。目前,城市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对流动人口的覆盖不够,对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保护不足,使其在就业、居住、矛盾调解、教育培训、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服务、文化娱乐等方面还面临很多困难。流动人口参加社会保险统筹范围过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跨区转移存在一定难度。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在许多地方得不到保障。全社会还没有真正形成尊重和善待流动人口的良好氛围。

2.有序流动和向市民转化问题。农村流动人口已成为江苏当前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社会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但农村流动人口大量涌入城镇,也加剧了城镇地区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加了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压力。同时,农村人口盲目流动、分布密集、整体素质相对较低,不仅影响着人口数量、结构的调节与控制,也对提高城市化水平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3.管理体制和服务机制问题。一方面,我国一直实行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分立并行”的管理体制,政府服务管理的重点放在户籍人口身上,难以适应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要求;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中存在“重收费轻管理,重管理轻服务”的问题。

四、对策建议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民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将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演变,在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同时,深刻影响并将彻底改变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对于促进江苏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推动现代化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为此,特建议:

(一)完善流动人口管理,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流动人口、劳动力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地区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生力军。要创新、调控、规范、完善流动人口管理,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在流动人口管理中,着重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行政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要充分考虑到市场的力量,重视农民的创造精神,真正使农村人口、劳动力能够按照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自然、有序地流动、转移。二是流出地管理与流入地管理相结合。要在政策上鼓励、支持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把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推进所需要的人口、劳动力留下来,促进当地发展和增加收入。同时,统筹流入地人口综合管理,促使人口管理模式由过去以户籍常住人口为主向常住人口为主的方向转变,在城镇规划编制、公共政策制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以常住人口为基数统筹考虑,促进外来流动人口与当地户籍人口和睦相处。三是加强管理与提供服务相结合。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服务至上的意识,尽快实现流动人口综合服务管理模式。

(二)加强农村劳动力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随着工业化进程推进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换代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劳动力文化素质、专业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并将大量排斥低素质的劳动者。一方面,要对江苏农村基础教育提出普及高中/中专教育的目标要求,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另一方面,要对现有农村劳动力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努力造就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一代新型劳动者,不断适应产业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企业产品升级换代对劳动力素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新要求。

(三)统筹解决流动人口问题,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

统筹解决流动人口、劳动力问题,是促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可供选择的突破口。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思路,注重坚持以下原则:一是既要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要联系实际,准确把握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二是既要允许、保护人口在城乡间、产业间的自由流动,又要通过行政、法律的手段进行合理引导、规范,促使其流动的计划性和有序性;三是既要积极鼓励、支持一部分农村人口、劳动力流向城市工作、定居,又要创造条件和环境吸引一部分农村人口、劳动力留存农村就地转移,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和繁荣;四是既要进行制度创新,从根本上彻底消除制约城乡统筹发展、农民难以变市民的体制性障碍,打破城乡分治的局面,又要抓紧解决当前流动人口、劳动力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剥离附加在户口上的诸多行政管理职能,使劳动就业、子女入学、住房分配、保险政策、社会福利等与户口脱钩,缩小城乡社会经济差别,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农民工提供必要的援助和服务,帮助他们在城镇实现就业,解决其工作、生活和保障问题,切实保障其合法权益。

[1]尹中卿.流动人口管理创新: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新华文摘[J],2007年第20期.

[2]韩长赋.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人民日报[N],2006年12月1日第七版.

[3]杨宜勇.中国转轨时期的就业问题[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10月.

[4]胡学勤,周春平,赵成柏.全面小康与江苏就业制度创新[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7月.

[5]江苏省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江苏省农民工调研报告[R].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

10.3969/j.issn.1674-8905.2010.06.009

高萍萍)

猜你喜欢

流动人口劳动力江苏
数读江苏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江苏
漫画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