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图书馆哲学的切入点和落脚点

2010-08-15周秀泉罗振津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背离破坏性哲学

周秀泉,罗振津

1.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天津 300170;2.天津图书馆,天津 300190

从图书馆哲学的提出到现在已有较长的历史了,尽管人们始终没有放弃,但只是局限于少数研究者范围,阐述概念也好,不同观点的争议也好,还是在认识阶段打转转。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仍是一种在“图书馆哲学的门外徘徊”的局面。

当然,这里面的原因很多,既有哲学所需要的实践积累的历史原因,也有研究方法的原因。历史原因主要是图书馆的实践积累还不足以让人们发掘其哲学的内涵;方法原因主要是我们研究图书馆哲学是从经院哲学的概念出发的多,而从图书馆的实践思考的少。这就是图书馆哲学长期止步不前,徘徊在图书馆哲学的大门之外的根本所在。

图书馆哲学未能取得进展另一原因,就是人们总想把图书馆哲学独树一帜,而不想搞成哲学在图书馆工作中的运用。其实图书馆哲学与哲学在图书馆工作中运用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吗?如果有实质性的区别,哲学就失去它的普遍指导意义,哲学也就不称其为哲学了,那么图书馆哲学也就无从谈起了。当然,这并不是说两者没有任何区别,他们的区别是“普遍”与“特殊”的区别,“基本原理”与“实际运用”的区别,用图书馆的专业术语来说,其两者的关系就是上位类与下位类的关系。

笔者认为,图书馆哲学必须从哲学在图书馆中的运用开始,逐步深化、系统,从中发现特殊规律,最终形成较为完整的图书馆哲学并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理论指导的作用。而这一过程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必须是图书馆的实践。

一、图书馆实践演绎着图书馆哲学

在新世纪前后,特别是科技的进步,网络、信息、数字时代的到来,使图书馆从里到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这些伟大实践,使我们感悟到了图书馆哲学在图书馆发展过程中正越来越来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不妨我们先看看图书馆的业态变化。

1.“原始型”与“现代化”之变

大家都清楚的知道,在计算机进入图书馆后,随之而来的是馆与馆之间的差距迅速拉大,最后形成了现代化图书馆和原始型图书馆并存的社会局面。其原因除了社会经济实力之外,与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图书馆的“个体性和依附性”也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网络化、数字化的广泛运用,图书馆之间的这种差距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这就是:原始型的图书馆可以不必追随现代化图书馆的发展轨迹,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去购置设备,再去经历从计算机管理到数字化、网络化的漫长过程,而是完全可以凭借简单的公共网络系统,就可以享用数字图书馆的所有资源。图书馆之间的“原始”与“现代”的差距也就会随之消失。

2.“专业”与“非专业”之变

图书馆是以从事、研究文献搜集、整理、收藏、流通以及文献检索等相关服务为专业的。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到来,图书馆专业知识似乎失去了原本的专业性,读者对其专业性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小了。因为他们通过网络可以很方便的找到他们所需要的文献资料。“非专业人员从事图书馆工作”曾经作为问题存在,而现在已成为完全可行的事实。但是这并不等于赞同“图书馆专业不是一门科学”的观点。因为人们(包括学习图书馆专业的人)所看到的图书馆专业只是图书馆专业最基本的、历史阶段性的东西,而图书馆专业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是人类精神财富的搜集者、整理者、收藏者、服务者。这是图书馆活着的“灵魂”。而这个活着的灵魂总是出乎意料的引导着图书馆的发展。专业与非专业在图书馆中地位、作用的变化证明了:专业与非专业只不过是顺应不同历史阶段的表象,而图书馆活着的灵魂会引导图书馆岗位上的人不断向新的目标迈进,而专业和非专业的概念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3.从“图书馆馆员”到“学科馆员”的出现

在今天如果用竞争来描述图书馆之间的发展,那就是从现代化设备的竞争,又回到了人的竞争。而人的竞争,也并非是原来的图书馆专业人才的竞争,而是复合型人才的竞争。今天的图书馆已从网络数字时代开始进入学科馆员、参考咨询馆员时代。这又不能不使“图书馆专业”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其专业内涵已突破图书资料的搜集、整理、收藏、流通的局限,而是向更广泛、更深入的领域扩展。如果用传统的观念看,图书馆专业已向“非图书馆专业”转变了,“学科馆员”就是这一转变的标志之一。对“学科馆员”的要求,不是图书馆专业水平、能力如何,而是能否具备读者(服务对象)所需要的专业水准。中科院图书馆在组建参考咨询部门的时候,只有一少部分人员是图书馆专业毕业的,而大部分都是非图书馆专业的人员如,哲学专业、气象专业、建筑专业等等。

上述这些变化都是在图书馆实践中出现的,其中包含了许多哲学范畴的内容如:“原始型”与“现代型”包含的跨越式发展的哲学原理,“专业”与“非专业”的辩证关系等等,都需要图书馆哲学加以阐述和论证,从而提出图书馆哲学的观点。

二、实践需要图书馆哲学的指导

图书馆的实践演绎着图书馆的哲学,这个演绎不仅从正面呈现出许多图书馆发展中的辩证法,同时也使我们看到,图书馆实践本身所呈现出的哲学内涵:或是形而上学的,或是唯物辩证法的等等。这就从实践需求上表明:图书馆实践非常需要图书馆哲学的指导。对此图书馆界内的专家学者提出许多很好的观点和主张,本人也非常赞同,但是从图书馆实践中看,我认为图书馆哲学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与“图书馆人”相联系的“以人为本”问题;二是与“图书馆事业”相联系的“科学发展”问题。而图书馆人是图书馆哲学最基本问题。

1.“图书馆人”与“以人为本”

图书馆人就是在图书馆工作的人,为什么本文不称作图书馆工作人员呢?因为图书馆工作人员强调的只是人的工作性质,而图书馆人强调的是与图书馆一切相联系的人。这一点更接近于图书馆哲学的思考,或者说“图书馆人”应当是图书馆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这一点也是笔者在几十年的图书馆生涯中深深体会到的。

各行各业的人都有各自的特点,但不一定具备哲学概念的特征。而图书馆人则不同,其工作对象是图书文献(包括报刊资料以及网络信息),所管理的是“全人类的知识与智慧”,就是服务对象也是与此相联系的读者用户。这就具备了哲学的两大特征:普遍性和教育性。(中国的先哲老子就是“图书馆人”,这与今天图书馆哲学似乎有着某种联系,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普遍性研究的是共性、规律性,也可称作“道”,图书馆哲学研究的就是图书馆之“道”。教育性就是能将“道”寓教于具体的实践,是“道”的实践性。图书馆人作为图书馆哲学的基本概念,它研究的不是图书馆具体的人,而是将人作为图书馆“最活跃的因素”来研究的,其教育性自然也是以人为前提的,这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完全相应。

但是长期以来,图书馆的理论与实践似乎有意的回避“图书馆人”的问题,大多是围绕文献的搜集、整理、收藏、流通、读者服务以及计算机软件、网络技术等的专业框架展开的,很少关注图书馆专业中最活跃的、起着决定作用的图书馆人的问题。这无疑是阻碍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图书馆人的问题上存在的问题很多,如图书馆人的专业发展观念问题、图书馆人的整体素质问题、图书馆人的年龄结构问题、图书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等等。其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是图书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以人为本及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问题。因为人的因素不论是在人类社会还是自然界的发展演变中都占据着主导和重要的地位,没有了人就等于没有了与人相关的一切。图书馆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哲学范畴。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在图书馆人上的哲学现象也是相当普遍的,最典型的就是“破坏性的背离”现象。

2.“背离现象”与“破坏性背离”

背离现象就是指 “事物总是向着与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化”。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生”总是向着“死”的方面转化,“新”总是想着“旧”的方面转化,这种背离现象体现着事物发展变化的一个规律。

但是,破坏性的背离现象就如同一个生命的自杀、他杀或灾难。表现在图书馆人上的就是这种“破坏性的背离”。例如,人的全面发展是图书馆人的基本问题,而人的全面发展所凭借的应当是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平台。然而,我们目前还很难做到这一点,很难杜绝弄虚作假、行贿受贿、打击报复、个人恩怨等人为因素,表现在个人利益上这就会出现职称与实际水平不符,工资与能力贡献不符,多劳不多得的现象,这种本来应该相符而不能相符的现象必然形成对图书馆人的破坏性的伤害,这就是破坏性背离现象。这种破坏性背离不仅阻碍了图书馆人的全面发展,而且严重打击了图书馆人的积极性,干扰了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

当然,破坏性背离与我们的一些制度不合理、不完善有关,所以我们才要坚持制度与体制的改革。除此之外,破坏性背离与教条的、静止的哲学意识也有直接的关系。就以制度来讲,制度来自客观实际以及对客观实际的评价,一旦形成制度,就开始与客观实际脱离,因为客观实际是不停变化的,而制度作为条款是需要有一定时间稳定不变的,这就形成了矛盾。如何处理好这一矛盾,与决策者的思想观念、政策水平、理论水平以及哲学素养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我们要避免破坏性背离想象的出现,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观点,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客观、公正、负责任的对待图书馆的每一个人,设身处地的为图书馆人着想,以避免后减少破坏性背离现象的出现。

“破坏性背离”不仅表现在“职称与实际水平”、“工资与能力贡献”,“多劳不能多得”等利益分配上,还会表现在图书馆事业的其它方面,因为“背离现象”是客观世界运行的必然。如果没有充分的认识,没有认真负责的态度,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就很容易出现破坏性背离,加速事物的“恶变”或终结。如何在图书馆事业中正确认识背离想象,如何避免破坏性背离的出现,这是图书馆哲学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实践是图书馆哲学的切入点和落脚点

上述涉及到的一些问题都是图书馆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而问题深处都是最基本的哲学问题。如“图书馆人”与“以人为本”问题以及以此相联的“背离现象”与“破坏性背离”等问题都是图书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都需要用图书馆哲学加以认真研究和阐述。因此,图书馆哲学必须以图书馆实践为切入点和落脚点,去研究和探讨图书馆的最基本的、最敏感的、最前沿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1.把实践作为图书馆哲学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一些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的去研究图书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如张广钦提出的,“图书馆哲学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树立人文主义的图书馆学精神”。蒋永福提出的,“‘我是谁’,亦即图书馆现象的本质是什么?这是图书馆哲学需要回答的核心问题”等等。都是图书馆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2.把实践作为图书馆哲学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就要坚持不回避问题的原则,用一句老话讲,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无私才能无畏,永远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这才是科学发展观所应具备的科学精神。正像周文骏教授指出的,“图书馆事业建设中的种种问题,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没有正确地把握。而这种正确把握正是图书馆哲学的任务。”为此,笔者也很希望图书馆业内人士都来关心图书馆哲学问题,一些不好讲,不好说的实际问题,往往正是图书馆哲学的切入点。

3.把实践作为图书馆哲学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是图书馆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理论研究既包括对实践的观察、总结、概括、评价,也包括对实践中存在问题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理论分析,图书馆哲学要研究的就是图书馆实践中的问题,即包括图书馆“事”的实践问题,也包括图书馆“人”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这样才能使图书馆哲学从实践切入然后又落脚到实践。

[1]张广钦.试论图书馆的哲学内涵[J].图书情报工作,2000,(5).

[2]蒋永福.图书馆学也是一种人学——图书馆哲学思考之三[J].黑龙江图书馆,1991,(6).

[3]周文骏,倪波.图书馆需研究论文集[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背离破坏性哲学
菱的哲学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地方政府债务与瓦格纳法则的背离
职业选择与真实需求的背离——基于职业锚与工作特征匹配的调查
筑起堤坝,拦住洪水
对手机植入破坏性程序并非法谋利的行为定性
剖析货物流与资金流相背离的原因
学习调查要“四会”
寻找背离代价很高
俄罗斯政府抵御危机的建设性和破坏性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