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陶瓷装饰中的吉祥观念
2010-08-15李青阳
李青阳
(铜陵学院,安徽铜陵 244000)
论中国传统陶瓷装饰中的吉祥观念
李青阳
(铜陵学院,安徽铜陵 244000)
传统陶瓷装饰中的吉祥观念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新时代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精神有着重要价值。文章从传统陶瓷中无数精美的吉祥装饰纹样入手,探讨我国吉祥观念的萌芽、产生、发展的过程,并且通过陶瓷吉祥纹样的色彩、构图等形式语言,具体诠释吉祥观念的含义。
传统陶瓷;装饰纹样;吉祥观念;色彩;构图
“中华向号瓷之国”,CHINA是中国的英文名字,也是陶瓷的意思。因为美轮美奂的陶瓷,西方人想象的中国是一个美丽而又神奇的国度。几千年灿烂辉煌的陶瓷文化是我们民族之根、民族之魂,给炎黄子孙无尚的自豪与荣光。
在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中,其精美的装饰纹样、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世界陶瓷艺术史占有重要的地位。纵观几千年的中国陶瓷史,每个历史阶段都有所具特色的装饰,它们在各自不同的阶段中相互传承、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此也是一部陶瓷装饰形成、衍变和发展的历史,它为我们今天在发展陶瓷艺术的事业中留下极其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
传统陶瓷装饰有大量反映祥瑞吉庆,含着美好愿望内容的装饰纹样,这些传统陶瓷的吉祥纹样的背后以民俗、民间信仰作为构成吉祥观念的依据,有着深刻的文化哲学涵义,因此是我们民族珍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吉”,与凶相对,《易系辞上》:“吉,无不利”。《逸周书·武顺》:“礼义顺祥曰吉”。“祥”,美好幸福之意。《周易·系辞》有“吉事有祥”之句。“吉祥”两字起先是分开使用的,两字的组合使用,据认为最早出于《庄子·人世间》:“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唐人成玄英对此作过注解:“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意思是说吉祥就是美好的故事和喜庆的征兆。《说文》谓“吉,善也;祥,福也”“从亦羊声,一云善”也是指有利于人,是对未来的希望和祝福,具有理想的色彩。[1]因此,“吉祥”本意就是美好的预兆。
吉祥意识的产生,源于原始先民对自然界的畏惧和神秘感。变幻莫测的自然环境与艰苦的物质生活条件,使人们处于要生存就必须奋斗的状态,人们为了平安、顺利,便产生了一种祈求的观念,把人生的意义和生活的信念寄托于神,创造出许多象征祥瑞寓意的纹样,以表达敬意,寄托祈福的愿望。吉祥的希冀和理想是人们在生活、生存的基础上建构的美好未来。
远在新石器时代,勤劳、智慧的先民刻画在彩陶上简练而优美的纹样,是我国的古陶瓷装饰的起源。彩陶装饰中的吉祥观念最早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这种图腾崇拜实际上是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表达心中愿望的偶像和寄托物。因此人们在制造器皿时就饰以具有象征祥瑞寓意的纹样,以表达敬意,寄托祈福的愿望。[2]比如,河姆渡文化陶器上出现的拙朴的鱼纹以及七千年前半坡仰韶文化彩陶出现的鹿纹、鱼纹、蛙纹就是人们最初勾画出的对大自然理解的情绪符号以及对大自然膜拜的朦胧意识。这些纹样装饰极富艺术创造,是人们从生活中寻找灵感,创造性地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物象表现为瑰丽优美的图案。同时,它们也是吉祥愿望的一种载体,表达人们对生活和生命的热望。
众所周知,吉祥的产生源于生存的斗争。中国儒家思想强调“天人合一”,是关注生命的存在。把花、鸟、虫、兽作为吉祥纹样体现出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人只有顺应自然,才能利于生存。像荷花、牡丹、秋葵、蔓草、鹦鹉、凤凰、蝴蝶、仙鹤、龙等等,都是传统陶瓷装饰常用的吉祥题材。另外,道教从发源之初就吸收民间习俗信仰,引导人们向往蓬莱仙山和西王母居住的桃花源这样的神仙境界,追求长生不老。因此,中国人以长寿为五福之首,只有安康长寿,永享天年才是最大的终极的福分。本体生命的生存和发展历来是中国人所关注的中心,这种关注成为吉祥装饰内容主要来源之一。于是在传统陶瓷装饰里就有了100个不同的寿字组成的百寿图,有了长青的松柏,千年的龟鹤,美意延年的灵芝,用以寓意人的长寿不老。
由于关注生命必然顾及到生命延续。远古时期人对生殖的崇拜和儒家以父亲血统为继嗣的人伦要求,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宗接代的使命感和创造生命的自豪感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中国家庭重视家的延续,子嗣承传的多子多福思想绵延了几千年。为了表达此类朴素的愿望,早在彩陶装饰中出现的鱼纹便有祈求生殖繁盛的意义,由鱼的多子隐喻为生殖的旺兴,并夹带对人的祝福。[3]从所谓“君宜子孙”,发展而为“麒麟送子”、“连生贵子”、“五子登科”、“五子夺魁”,以及“子孙满堂”等丰富多彩的祥瑞纹样,一直贯穿整个中国陶瓷吉祥装饰的历史。[4]
在生命生存和延续的基础上,人们需要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探寻生命的价值,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中国古代的宇宙观与西方不同,我国劳动人民重视在世,热爱生活,而不去追求天国,寄予幻想。因此,中国人渴望美好的现实生活,并延续这种现实。人们追求的生活目标是富贵,富是福的具体化,富也就是物质的满足,必然与象征富贵的生物联系在一起,如桂树、鹿、牡丹便成了吉祥的信物。喜庆也是吉祥富贵福寿的形式,是人生道路上的高音锣鼓,生活中的欢乐颂。喜庆的对称形式“双喜”被象征为婚姻的美满幸福。喜鹊、喜蛛是表示喜庆的吉祥物,喜鹊与梅花的图案组合谓之“喜上眉梢”。两两相对的喜鹊图案,谓之“喜相逢”。[5]这些被赋予美好愿望的动植物都成为陶瓷吉祥纹样,人们把喜悦的感情、殷切的希望“纹化”为形式,装饰于陶瓷器皿上。这样,陶瓷装饰的吉祥纹样成了生活的场景和生命生存的图式。
在传统陶瓷装饰中,除了纹样、图案直接表达吉祥含义外,还有色彩、构图等形式手法来诠释吉祥愿望。
一件陶瓷艺术作品给人的第一感观刺激恐怕不是造型,也不是形式,而恰恰是色彩,是色彩的情感功能。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心理、情感倾向。陶瓷艺术的色彩不同于其他视觉艺术形式中的色彩,它是由釉的色彩以及陶瓷颜料特有的语言形式。
传统陶瓷装饰色彩与纹样的含义是一致的,成为一种特定的吉祥观念的附会和指代,以表达求生、趋利、避害等目的性的功利意义为最根本的色彩寓意,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首先,陶瓷装饰色彩都具有特定的象征性寓意。青、赤、黄、白、黑成为五种基本色相,每种色彩都有其象征意义。比如,青象征生命,黄象征天地之色,赤象征太阳等。其次,吉祥纹样特别讲究色彩的视觉美感,重视色彩的视觉心理效果。传统陶瓷的色彩感是吉凶福祸的对应。色彩的主观反映是积极、欢乐、吉祥的,是充满生命力的,所以用色鲜丽、浓烈、鲜明是传统陶瓷装饰的色彩风格,色彩红火热闹、喜瑞吉庆也是吉祥观念的色彩品质。总之,传统陶瓷装饰的色彩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是中华民族吉祥愿望的心灵真实的反映。
构图也叫“经营位置”,原意是指绘画的章法、构图、布局,是指根据画面的需要,安排调整形象,即通过所谓的谋篇布局,来体现作品的整体效果。陶瓷装饰的构图是指根据陶瓷造型各个部位的特点,进行协调美化,和谐地把画面装饰同陶瓷造型融为一体。
陶瓷装饰上的构图与绘画创作的“经营位置”的操作形式不同,但实质是相同的。作品的完成都需要落实到具体的物色营造与形象的构成、组成或组合方式。吉祥纹样在陶瓷装饰的构图方式上,常用重叠式、开光式等形式。
重叠式:重叠式构图具有纹样工整、秀丽,构图严谨、程式化强的特点。吉祥纹样在传统陶瓷装饰中以重叠式画面布局时,以器型的中间部位为主题,以多层次的图案衬托主题画面,一般有六到八层。如,元代青花陶瓷上,常用重叠式构图,画面层次繁多,层层重叠,多的达到十多层,这种装饰形式往往把陶瓷从口到器底层层用吉祥纹样装饰,几乎是“密不透风”,其长处是布满图案,构图繁密,密而不乱。[6]通过吉祥纹样的重叠式装饰构图很好地表达了人们对完满、团圆、充盈的美好愿望。
开光式:在传统陶瓷中,装饰就常用“锦地开光”形式,开光的形式有圆形、方形、扇面形、菱形等多种。开光式构图往往把连续纹样变成分散的局部,又把各个局部装饰纹样练成完整的、气势统一的主题。采用“开光式”构图,可以灵活的利用错落有致、疏密结合的多种画面,来形成不同的节奏韵律,产生奇妙的表现效果。传统开光装饰一般都是方、圆、菱形、扇形等规则形状。陶瓷装饰运用“开光式”构图,能使吉祥的主题鲜明,更清晰地表达了祈福、祝福的吉祥观念。
传统陶瓷装饰从纹样、构图、色彩都是直白地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善意祈求,具体表现为构图饱满、对称,造型完整,色彩鲜艳、爽朗,气氛热烈、生动。这种精神上、观念上趋利避害的功利追求,通过陶瓷装饰中的纹样、构图、色彩等审美形式表达出来。
在华夏文明几千年的历史车轮中,陶瓷艺术伴随着我们一路走来。传统陶瓷成为传承中国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传统陶瓷装饰中那些吉祥的观念、愿望、情感就像我们民族的DNA,从先辈那里一代一代传下来,把那些流传千古的优良品质注入我们的血液和生命,构成我们民族独特的精神内涵和特殊魅力。无论是人间亲情的渲染,还是对晚生后辈的言行品德熏陶,无论是面对困难积极向上的勇气意志,还是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良好愿望,这些充满希望,互相祝福,讲究团圆的传统陶瓷吉祥装饰,反映了中国社会心理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意识,反映了我们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向心力、生命力。传统陶瓷装饰中的吉祥愿望在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李砚祖.装饰之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2]段建华.中国吉祥装饰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3]田自秉,吴淑生.中国纹样史[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周进.中国吉祥物[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0.
[5]陈竞.中国吉祥剪纸图案[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2.
[6]陈年彬.历代陶瓷与吉祥纹样的联系与关系[J].景德镇陶瓷,2003,(100).
J527
:A
:1672-0547(2010)05-0086-02
2010-08-30
李青阳(1976-),男,江西景德镇人,铜陵学院文学与艺术传媒系讲师,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