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曹植的《矫志诗》

2010-08-15刘良政

铜陵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曹植全诗比喻

刘良政

(安徽体育运动职业学院,安徽合肥 230001)

论曹植的《矫志诗》

刘良政

(安徽体育运动职业学院,安徽合肥 230001)

曹植《矫志诗》形式特殊,用广泛的比喻进行说理,与先秦诸子作品中广譬博喻的手法近乎一致。在诗歌主题上,与《荀子·劝学》同类,均是表现劝勉主题。在文体特征上,类似于箴铭、子书、论说类文体,即广泛地依附,精当的说理。在诗学理论中,比喻说理类同于《礼记·学记》中所说的“丑物比类”、“不学博依,不能安诗”。这首诗将议论说理引入诗歌创作中,探索实践的努力不可低估。

矫志诗;博喻;议论说理

曹植《矫志诗》为四言古诗,作于黄初年间。黄节引《老子·天下篇》郭象注曰:“矫,厉也。”①矫为勉励、劝勉之意。矫志诗就是励志诗。萧统就将励志诗作为一类,选取了张华的组诗《励志诗》,收入《文选》中。明朝中期的王廷陈模拟曹植的作品,写就了《拟矫志诗》。诗中劝诫勉励自己,其中“宁直见伐,无为曲全”表达了诗人的志向,也成为名句,流传久远。

历来对曹植的《矫志诗》评述不一,主要观点在于:其一,这首四言诗写法善学《诗经》的写法,甚至说托体于《诗经·小雅·白华》;其二,这首四言诗类似箴铭、子书一类文体,是四言古诗中的最高之格;其三,全篇用比喻说道理的这种形式,形成情事崎岖,语脉参错诗歌特点。②可以说,对此诗的见解,历来诗文家相差很大,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矫志诗》中的比喻法是否托体于《白华》

为便于讨论,将《诗经·小雅·白华》与《矫志诗》录之于下。

白华菅兮,白茅束兮。之子之远,俾我独兮。

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天步艰难,之子不犹。

滮池北流,浸彼稻田。啸歌伤怀,念彼硕人。

樵彼桑薪,昂烘于煁。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钟鼓于宫,声闻于外。念子懆懆,视我迈迈。

有鹙在梁,有鹤在林。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之子无良,二三其德。

有扁斯石,履之卑兮。之子之远,卑我疧兮。

——《诗经·小雅·白华》

芝桂虽芳,难以饵鱼。尸位素餐,难以成居。

磁石引铁,于金不连。大朝举士,愚不闻焉。

抱璧塗乞,无为贵宝。履仁遘祸,无为贵道。

鹓鶵远害,不羞卑棲。灵虬避难,不耻污泥。

都蔗虽甘,杖之必折。巧言虽美,用之必灭。

□□□□,□□□□。济济唐朝,万邦作孚。

逢蒙虽巧,必得良弓。圣主虽知,亦待英雄。

螳螂见叹,齐士轻战。越王轼蛙,国以死献。

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覆之焘之,顺天之矩。泽如凱风,惠如时雨。

口为禁门,舌为发机。门机之间,楛矢不追。——曹植《矫志诗》

《白华》诗写申女被幽王所弃后,写出了悲惨的遭遇,表达怨恨之情,是一首弃妇诗。按《诗集传》所说,全诗八章,每章首二句均采用比的手法,以物喻人,每章后二句则是表现遭遇,表达情感。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描述自然现象,由此引发思考,并借此隐喻自己,或与自己进行对比。这些比喻均是为表达情感和表现自身遭遇而服务的。诗歌中的情感色彩鲜明,抒情性强。《矫志诗》按赵幼文说:“此诗全篇用比喻之义说明道理,四句一组:首二句是比喻,后两句是主意,以表达其思想内容,为诗之另一形式。”③全诗既有借自然事物,自然现象来比喻说理,也有像“螳螂见叹,齐士轻战。越王轼蛙,国以死献”借历史事件比喻说理。

应该说两诗在采用比喻手法上是相似的,但是探究发现,前者是借自然现象、自然事物反兴自己,表达情感;后者则是描述并分析自然现象、自然事物,如“磁石引铁,于金不连。大朝举士,愚不闻焉”,又如“都蔗虽甘,杖之必折。巧言虽美,用之必灭”。在描述基础上的分析,得出令人深思的道理,这就是用比喻说明道理。我们恐怕不能轻易下这样的结论:“此诗托体盖出《小雅·白华》八章,古来效法者极少。”④

就像陈祚明所说:“段段用比语起,别成一格,都不法三百篇语。”⑤这别成一格与赵幼文所说的“用比喻说明道理,是诗之一种形式”,两人认识一致。对于这种独特的诗歌形式,我们能找到其源头所在。这首诗是表现劝勉主题的,诗歌是写劝戒勉励自己。这就让我们自然想到先秦诸子中荀子的《劝学》。现在我们能否从同主题的作品中找到相近的表现手法?事实上,《劝学》中大量运用比喻说理,具体地说,即在描述自然现象中,分析出一种道理,借以达到劝勉的目的。如“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可以说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却又透出一种道理。同样的像“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也是在对对象的描述中,折射出一种道理。描述自然现象,并作判断,于判断中折射出一种道理,以表达作者观点。这是《劝学》篇行文中的重要特征。同为劝学主题的诗歌作品张华的组诗《励志诗》,也大量运用比喻说理。其七云:“水积成渊,载澜载清。土积成山,歊蒸郁冥。山不让尘,川不辞盈。勉而含弘,以隆德声。”其八云:“高以下基,洪由纤起。川广自源,成人在始。累微以著,乃物之理。纆牵之长,实累千里。”这些均是在比喻中,阐明道理,劝勉自己。有些句子则化用了《荀子》、《老子》、《管子》中的句子。从同主题作品中,我们似乎也看到了张华的诗作在表现手法上,与荀子劝学等有渊源关系。其实用比喻阐明道理,这在诸子作品中多见,甚至可以说这是诸子作品的一大特色。我们可举《韩非子》为例。《大体》云:“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难势》云:“夫弩弱而矢高者,激于风也,身不肖而令行者,得助于众也。”《八说》云:“酸甘咸淡,不以口断,而决于宰尹,则厨人轻君而重于宰尹矣。上下清浊,不以耳断,而决于乐正,则瞽工轻君而重于乐正矣。”这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诸子》中所说的“韩非著博喻之富”。的确韩非子就是运用广博的自然现象、社会事理进行比喻说理。

至此,我们可以下这样的结论:曹植《矫志诗》与《荀子·劝学》在作品主题上相近,表现手法上与诸子作品有明显相似处。因此《矫志诗》用比喻说理的这一独特诗歌形式,是沿袭了先秦诸子的创作手法。

二、《矫志诗》类似铭箴、子书的形式特征

明人谭元春说:“全篇似古逸诗、古铭、古谣及子书中锻炼佳语。”⑥胡应麟也说:“临淄《矫志》,大类铭箴。”⑦曹植的《矫志诗》的确与箴铭类文体相似。这类文体大都表现劝戒之意,其文体特征如刘勰所说:“其取事也必核以辨,其摛文也必简而深,此其大要。”就是说文章所讲的事情必须核实辨明,所用的文辞必须简练深远。当我们依此特征来审视《矫志诗》时,发现全诗此特征鲜明。“抱璧塗乞,无为贵宝。履仁遘祸,无为贵道”,在讲事中进行辨析。“鹓鶵远害,不羞卑棲。灵虬避难,不耻污泥”,在事实中进行辩理,分析出令人警戒的道理,引人思考。而像“巧言虽美,用之必灭”,“道远知骥,世伪知贤”诗句,语言简明、精炼,意义深远。它不仅描述反映了自然事理,而且将自然事理引入到社会事理中,将诗歌主旨指向当时的社会,引发读者对当时诗人处境、遭遇的思考。最能体现箴铭文特征的是诗歌结尾处:“口为禁门,舌为发机。门机之间,楛矢不追。”前两句是辨明自然之理,后两句是劝戒,告诫自己要谨慎而言,否则会遭遇谗毁的。显然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也是《矫志诗》题中应有之义。另外在陈祚明看来“道远知骥,世伪知贤”已是名句,这也就是谭元春所说的“佳语”。

子书的最大特征是“博明万事为子”(《文心雕龙·诸子》),也就是广泛辨明事物。而论体文的最大特征是“适辨一理为论”(《文心雕龙·诸子》),也就是阐明某一方面的道理。考察《矫志诗》发现,全诗处处是在借自然现象、社会事理辨明道理。涉及到的事、物纷繁,但是又绝非堆砌,而是一一辨明。因而这首诗有子书文体特征。“芝桂虽芳,难以饵鱼”、“都蔗虽甘,杖之必折”、“巧言虽美,用之必灭”是辨明物非所用,则会有损自身,特别是看似美好的东西,如果不将其用在合适的场合,其后果严重。这是广譬博喻,阐明事理。此外,全诗中论的色彩鲜明。“逢蒙虽巧,必得良弓。圣主虽知,亦待英雄。”这是借逢蒙善射,射技高超,与其使用的良弓有关,来比喻英明的圣主再智慧,也需要英雄辅佐。逢蒙之于良弓,恰似圣主之于英雄,诗人抓住两者的契合点,进行评论说理。诗歌理的色彩、论的特色都很鲜明。“抱璧塗乞,无为贵宝”是说手捧无价之璧,在路上乞讨,这就告诫我们不要以宝为贵,因为此时无价之璧,还抵不上一碗米饭。这就像“履仁遘祸,无为贵道”一样,心怀仁义却遭灾祸,因此告诫自己不要以道为贵。评说现象,揭示本质,剖析得精当而又严谨,具有论体文的特色。

因此,《矫志诗》在诗歌文体特征上类似于箴铭类、子书类文体。正是因为在与这些文体上的相似,使得诗歌整个作品语词古直无修饰,文辞简练而意义深远。谭元春甚至认为这是四言古诗之最高规格。

三、《矫志诗》中博喻的辨析

曹植诗歌中善于使用比喻手法,是其艺术特征之一,今人研究中均有评述和总结。⑧其诗歌全篇用比的手法,实在不少,如《浮萍篇》、《吁嗟篇》、《野田黄雀行》、《美女篇》、《种葛篇》、《精微篇》、《灵芝篇》等。这些诗篇均是凝练出相对鲜明且形象的喻体,像浮萍、美女、精微、黄雀等。诗中通过对其铺叙和描写,写出其鲜明的形象特征和其处境、遭遇,以反映诗人的遭遇和处境。可以说,这些自然物就是诗人自己的化身。每首诗歌中意象单一鲜明,抒情性强。《矫志诗》则不然。全诗所涉及到的自然事物是多样的,所论的理也是丰富的。诗歌中很难找到一个意象鲜明的喻体。诗歌所要表达的主旨也因不断变化的比喻说理,显得模糊难辨。这也正是锺惺所评论的“此篇情事崎岖,语脉参错”⑨。全诗处处比喻说理,是诗歌的特点所在;因比喻说理造成的主旨难辨,是全诗的缺点。

现在的问题是,广泛地用自然事物比喻说理,即类同于子书的“博明万事”,在此前的诗学理论中,有无提及。这值得我们再作进一步讨论。《礼记·学记》有云:“古之学者,比物丑类”、“不学博依,不能安诗”。前者是说历史上善于学习的人,往往都能做到比之于物,俦之于类,即依附物类,来表情达意说理;后者是说学会广泛地依附物类,即博喻,就能使诗歌稳妥得当。当我们以这样的创作经验和诗学主张来反观《矫志诗》时,会发现全诗恰是这一主张的创作实践。需要指出的是,《礼记》在提出这一观点时,是从学习者首先应该学习最基本的技能入手,就像“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一样。掌握博依手法,对于诗歌创作起好步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诗歌稳妥得当与否。但是要创作出情辞俱佳的诗歌,依靠广泛譬喻,显然不够。《矫志诗》的缺点就说明了这一点。也就是说对“博依”手法要客观地进行评价。钱锺书对“博依”作出这样的解释:“依即衣,有两种意义:诗广譬喻,托物言志:其意恍兮躍如,衣之隐也,障也;其词焕乎斐然,衣之引也,彰也。一衣字而兼概沉思藻翰,此背出分训之同时合训也,谈艺者或有取欤?”⑩诗歌采用博依手法形成词采华茂,但也会深埋主旨,即繁文缛词遮蔽文意。曹植对繁文博采的创作风尚,并不反对。他说:“世之作者,或好繁文博采,深沉其旨者;或好离言辨句,分毫析厘者;所习不同,所务各异。”(11)晋人葛洪《抱朴子外篇》中有《广譬》和《博喻》两篇,两篇全是比喻说理。可以说这是博依手法的最集中体现。从当时的社会创作风尚看,“学者以博依为急务”(晋裴子野《雕虫论》)。这就告诉我们广譬博喻的手法在诗文创作中,曾流行一时。我们至少可以说,曹植《矫志诗》是这一潮流的预先之兆。不能否认的是,曹植在运用博喻手法上,似乎注意到了其缺点。其诗文中的名篇,大都罕譬而喻,即用少量精当的比喻来形象化地传情达意。“良田无晚岁,膏泽多丰年”(《赠徐幹》)、“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赠丁翼》)、“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赠白马王彪》)、“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七哀》)等诗句,善于取材于平常事物来譬喻,语言明朗。正如胡国瑞所说:“故能语近情遥,蕴蓄深厚,令人体味不尽。”(12)

对于比喻说理在诗歌中的广泛使用,还有一个方面需要剖析。即比喻说理造成了诗歌理的色彩浓,论的成分多。这与诗歌言志传情的道路不尽一致。诗歌中的议论说理与诗歌的抒情传统并不是同时发展起来的。从班固的五言《咏史诗》、左思的《咏史诗》中,我们读到了诗歌中的史论成分;从魏晋玄言诗中,我们读到了诗歌中玄理的成分。而一首《矫志诗》包蕴了充分的论和理。曹植将议论引入诗歌的创作中,诗歌创作不仅有描写、抒情,还有议论。在后世的诗歌作品中,我们看到像咏史类诗歌,大都进行了史论,这在晚唐的咏史作品中体现得明显;特别是宋代诗歌,我们经常说的以议论为诗,以理为诗,也都是说,诗歌中议论说理的色彩浓厚。可以说,曹植《矫志诗》尝试着诗歌的议论说理,探索了诗歌创作的多种技法。这预示着诗歌中的议论说理是诗歌发展中的一个方向。在宋代沿这个方向行走的人越来越多,诗歌议论说理成为一种潮流,形成时尚。

注:

①④黄节撰:《曹子建诗注》(外三种)[M].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②参见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编《三曹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参见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③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⑤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六,转引自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编:《三曹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⑥谭元春、锺惺:《古诗归》卷七,转引自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编:《三曹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⑦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一,转引自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编:《三曹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⑧参见徐公持:《曹植政治表现及创作风格的特点》,胡国瑞:《论曹植诗的艺术成就》,载于《建安文学研究文集》[J].合肥:黄山书社,1984年;参见钱志熙:《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⑨谭元春、锺惺:《古诗归》卷七,转引自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编:《三曹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⑩钱锺书:《管锥编·周易正义》[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年.

(11)王运熙、周锋:《文心雕龙译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12)胡国瑞:《论曹植诗的艺术成就》,载于《建安文学研究文集》[J].合肥:黄山书社,1984年.

I207.22

:A

:1672-0547(2010)05-0084-02

2010-08-11

刘良政(1976-),男,安徽肥西人,安徽体育运动职业学院基础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安徽地域文学。

猜你喜欢

曹植全诗比喻
比喻
买椟dú还珠
劝学
论曹植对于形式美的追求
柳树
本期主题:梅花
曹植《白马篇》赏析
再析比喻义的“像……似的”
曹植辩鹿死谁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