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近期研究述评

2010-08-15张俊峰

关键词:师资常态活动

张俊峰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近期研究述评

张俊峰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近期研究,在宏观层面的课程“常态化”实施和微观层面的课程规划、课程目标、实施模式、教师培训以及师资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但在当前的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予以关注和应对。

综合实践活动;理论研究;实践研究;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所规定的小学到高中的必修课程。作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结构性突破,综合实践活动以其凸显的育人价值倍受人们的关注。[1]随着新课程全面、深入地落实和实施,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2]笔者通过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查到以综合实践活动为关键词的文章达到了 2 600余篇 (截止 2009年 9月),其中,既有国内一些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也有大量中小学一线教师的实践成果。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现状,笔者通过“维普”检索系统,对自 2006年 1月以来上述领域的相关成果进行了汇总,梳理并分析了研究的基本思路、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实施的宏观视角——“常态化”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几年来,已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案例,一些公开课、示范课纷纷登场,但片段性的教学活动或单独个案的成功,并不能代表学校或教师在课程实施方面的总体水平,更不能由此反映课程实施的整体状况。虽然现在相当一部分中小学都能够整理出比较完整的、精彩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案例,但仍缺乏系统的常态化的实施。[3]因此,如何有效地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已成为近期研究的一大热点。

上述领域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张建芳《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内在因素》(《浙江教学研究》,2008,2)、《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外在因素》(《浙江教学研究》,2008,3);文可义《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管理与有效实施》(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3);曲天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思考》(《教学与管理》,2008,1);李国权、郑国祥《如何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新课程研究》,2006,12)。

什么是课程实施的“常态化”?有两种提法,一种是:郭元祥提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具体标准,即:课程进入学校的课程实施总体方案、年度方案和学期方案,学校制定《学年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确定课程的专门负责教师,组建指导小组;将相应的课程资源、课时安排到学校课程表中并按课程表的计划予以实施;每位学生每学期至少要完整经历一个活动主题的过程。另一种是陈树杰提出的课程实施“常态化”的 32字基本特征,即:“课程必修,普遍实施;教师能教,便于操作;学生爱学,积极投入;效果实在,确有收获”(曲天立 ,2008)。

关于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影响因素。认为:影响课程实现“常态化”的因素分为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其中,内在因素包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四大领域的整合、综合实践课程与地方 (校本)课程之间的整合;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方面的问题;教师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指导方面的问题;学校和班级过大,综合实践活动空间和安全方面难于保障的问题;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的实践活动进行有效整合的问题;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矛盾的问题。外在因素包括: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实施观念的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问题;“常态化”实施的相关政策制度支持的问题;教研、培训和科研机构专业引领的问题;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问题;社会环境和校外基地、校外指导教师资源库建设的问题 (张建芳,2008)。

关于应对的策略。认为:课程政策是前提,认识到位是根本,队伍建设是关键,本土化开发是核心,管理制度是保障,学生发展是尺度 (文可义,2007);课程的实施应尊重现实条件,在此基础上,实现单元化、均衡化和系统化 (曲天立,2008);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精心管理和持续利用是课程实现“常态化”的核心 (李国权,2006);构建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管理体系是课程“常态化”实施的保障 (郑国祥,2006)。

上述研究都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标准,可简要概括为“五有”,即“有方案、有教师、有资源、有课时、有体验”。上述标准为学校推进课程“常态化”实施提供了参照依据。

二、课程实施的微观视角——课程规划、课程目标、实施模式、教师培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前期研究,对课程的实施背景、基本规定、特征、价值取向等涉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质性的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阐明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课程形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地位。[4]相较于过往,近年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相关研究显得更加微观、具体,也更有针对性,试图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理论和实践的问题。同时,在一些以往较少涉及的课程规划与设计、课程目标的细化与分解、课程实施模式的构建、教师的研修与培训等方面,研究也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较有代表性的文章有:郭元祥《实现课程目标与学习方式的双转化——综合实践活动怎样做到有效实施》(《基础教育课程》,2009,3);沈旎《从目标出发:让综合实践活动更有效》(《基础教育课程》,2009,3);文可义《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体规划及其方法》(《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5);王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模式的构建》(《教育科学》,2008,3);付瑛、宋东清《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师资培训的有效模式探索》(《聊城大学学报》,2006,6);许应华、林长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阶段教师培训模式探索》(《当代教育论坛》,2007,2);康伟平《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研智慧》(《浙江教学研究》,2008,6)。

关于课程规划。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规划是一所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宏观规划,是学校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总体规划的内容包括:学校及活动背景、相关人员事件、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实施要求、课程评价、反思的设计 (文可义,2005)。

关于课程目标。认为:课程目标要形成体系,分出层次。综合实践活动能力目标可以分为认知与思维能力目标、操作与解决问题能力目标、交往与社会活动能力目标 (郭元祥,2009);空泛的目标必然使教学流于低效,因此,应使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目标要具体化、个性化、情境化 (沈旎,2009)。

关于实施模式。认为:可以“模仿—创造”为横坐标,以“认知—解决问题”为纵坐标,把中小学生的实践活动分为四种类型和相应的实施模式,即:探究型实践模式、应用型实践模式、体察型实践模式和参与型实践模式 (王卓,2008)。

关于教师培训。认为: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师资培训的模式有五种模式,即:以理论学习为主的校本培训模式、以课题研究为主的校本培训模式、以案例分析为主的校本培训模式、以行动研究为载体的校本培训模式和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模式 (付瑛、宋东清,2006);可按时空和学习活动方式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师资培训分为理论学习、见习学习和实践学习三个阶段 (许应华、林长春,2007)。

上述研究指出,要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学校必须制定相应的课程规划。在课程目标的分解与细化的问题上,相关研究也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为解决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目标界定模糊、层次划定不清等问题提供了思路。在课程的实施模式上,相关研究不仅在学理上进行了分析探讨,而且还提出了不同模式的相应功能以及适用范围。在教师培训方面,研究也从单纯的重要性阐述,转向了具体操作模式的构建。

三、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专业性的师资培养

要使教师适应目前中小学普遍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需要,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开展,就必须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师资的水平,以保障其可持续发展。[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有赖于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作为中小学师资主要培养机构的各级师范院校,如何适应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积极调整自身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为一线学校培养出合格的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这既是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现“常态化”的需要,也是高师院校自身改革的需要。

上述领域较有代表性的文章有:李海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教师专业发展与全科教师培养》(《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4);石登红、钱贵晴《“综合实践活动课”师资培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以贵阳学院“科技教育”专业为例》(《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2);林海燕《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思考》(《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4);施静翰《综合实践活动的师资培养模式研究》(《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2);许应华、林长春、曹书梅《高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阶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教育探索》,2007,11)等。

上述研究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提出,应从“全科教师”的角度来培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认为:“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呼唤的教师应当是能自觉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善于运用不同学科知识、驾驭不同学科领域并能将其统整于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创新型的全科型教师,而不是单科教师的简单堆砌”(李海萍,2006);“在课程设置上,应探索一种培养综合实践活动师资七结合的模式。即,将传承与创新、知识与能力、教学与科研、综合与分科整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理论与学生体验及社会调查、学校教学与中小学科技活动相结合,并贯穿于课程建设的整体设计中”(石登红、钱贵晴,2008)。

另一种观点则提出,应在高师院校中开设专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培养相应的师资。认为:“小学教育专业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举措之一”(林海燕,2007,4);“在教师教育体系中,有必要开设一门新颖的课程,即‘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给学生以理论上的指导,同时,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师范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但使学生对有关内容产生感性认识,同时还可以提高指导中小学生的具体能力”(施静翰,2006);“按时空和学习活动方式,可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分为理论学习、见习学习和实践学习三个阶段“(许应华、林长春、曹书梅,2007)。

从研究中可以看出,当前已有不少高师院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培养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尝试。从长远的角度看,坚持“全科教师”的培养理念应成为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培养的终极目标和方向。高师院校也可以将其作为一个专门的学习领域予以设置和体现,通过这个途径,可以使高师院校各个专业的学生都能够学习和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进入中小学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基础。[6]此外,研究中所提出的“三阶段”的教学模式对于高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存在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从关注理念到关注实践的转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前期研究,较多地集中于对课程的性质、特点等一些理念问题的阐述上。随着课程实施地不断深入,研究者关注的角度也从最初的理念层面转到实践环节,以期解决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在近期研究中,如何实现课程的“常态化”实施问题即成为热点之一,上述问题也是当前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关键所在。

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的转变。在近期的研究中可以看出,研究者已从一些宏观性的论述转向了微观分析。如,对于课程目标的研究,不再只停留于性质、特点等一些宏观性的问题上,而是试图回答不同学段、不同主题间如何进行目标层次的界定与划分等具体问题。在教师培训上,也从单纯的重要性及意义的阐述,转向了如何实现校本化以及行之有效的操作模式的构建上。在探讨“课程实施的现状与对策”方面,也从单纯的宏观论述,转向了具体的微观分析。如,《河北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广州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调查报告》等,与以往的研究相比,上述成果无论在科学性和针对性方面,都有了提升。

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扩大。在近期的研究中,研究者的视角有了进一步的扩大。如,从较多地集中于研究性学习这一领域,拓展到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其它领域。如,《高中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的实施策略——兰溪三中的探索》等文章。同时,对美国、日本等国的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的介绍与借鉴的研究也有新意。此外,部分学者还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教学论方面也进行了探讨。

一些问题的重复性研究多,未有实质性突破。从梳理出的近年来综合实践活动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对同一问题的大量重复性研究仍然存在。如,对于“课程实施的现状与对策”的问题,从课程实施至今,不断有类似的文章发表。纵观其中的内容,所提问题与对策分析皆大同小异,并无实质性的突破。此外,在课程实施已经进入了“常态化”阶段后,还仍有不少一般性的案例成果出现,其发表的价值究竟有多大,也值得商榷。

仍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和理解。虽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中小学已经实施了多年,但仍有一些学校和教师对于课程的理解存在明显的偏差,在已发表的论文中,甚至还出现了一些所谓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的提法和表述。对于这些明显的错误,应予以及时地纠正和批驳。

此外,当前研究中仍存在专家学者多、一线教师少,理论阐述多、实践验证少等问题。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除了专家学者在课程理论方面的进一步完善外,还应提倡一线教师及教研人员,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策略,以推进课程的深入开展。

[1]钟启泉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苏洁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综述[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⑶.

[3]郭元祥.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解决好两大问题[OL/EB].http://eblog.cersp.com/userlog/20262/archives/2005/98426.shtm l,2005-11-02.

[4]田景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述评[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⑹.

[5]丁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问题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4⑻.

[6]张俊峰.高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评论,2008⑸.

[责任编辑:况 琳 ]

Review of Recent Research on Integrative Practical Activity Curriculum

ZHANG Junfeng

(SchoolofEducation,FujianNormal University,FuzhouFujian350007,China)

Research on integrative practical activity curriculum has gained new developments both in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normalization to the macro level and in aspects such as curriculum planning,curriculum targets,implemental model,teachers’training and teachers’fostering to the micro level.Nevertheless,we should also focus on the problems and weak points in current research.

integrative practical activity;theoretical research;practical research;problems

G423.07

A

1009-7228(2010)03-0039-04

2010-04-28

张俊峰,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师资常态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