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心灵与行为和谐的困惑与超越

2010-08-15罗应平苗小军

关键词:心灵道德学校

罗应平,苗小军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

论心灵与行为和谐的困惑与超越

罗应平,苗小军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

心灵与行为的和谐统一是学校教育工作实效性的一个重要体现。要认真分析学生心灵与行为断裂的现象及原因,认真探讨学生心灵与行为和谐统一的策略和途径,提高学校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心灵;行为;和谐

所谓“心灵”,是与“外表”相对的一个概念,指人的内心深处,由思想观念、价值伦理、文化修养等多种因素构成的人的性格特质。心灵总是通过外在的行为体现出来,是行为的向导,决定着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反应。通过行为的强化而获得的认识内化到人的心灵由此构建成人的心灵品质。但心灵和行为未必始终和谐统一。由于现实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人的心灵和行为有时相互冲突,心灵不一定主宰着行为的活动倾向;行为也不总是体现心灵的内在要求。需要分析学生心灵与行为之间冲突的现象及原因,探讨学生心灵与行为和谐统一的策略和途径,提高学校工作的实效性,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一、学生心灵与行为不和谐的外在表现

学生的心灵与行为的问题主要是在道德层面来讲的。知、情、意、行是道德品质的构成要素。心灵趋向是一种价值行为,体现出行为者的一种内心需求。当前,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学生心灵与行为脱节、知行不一的不良价值取向。比如:大部分学生有强烈的爱国情感,为国家日益强大而骄傲自豪,从去年的奥运会到国庆 60周年大阅兵,学生们热血沸腾,爱国热情高昂,但在现实生活中却缺乏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遇到很多不文明的现象总是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心灵上是爱国的但行为上却往往大打折扣;在道德评判标准上心灵趋向是真善美,却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行为上体现不出心灵美;期待建立和谐规范的社会道德秩序,自身却不愿接受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对班级学校充满自豪和认同倾向,行为上却以自我为中心不愿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在行为上遵从权威属于科尔伯格的“前习俗水平”,在心灵上却充满叛逆属于“后习俗水平”[1];赞同国家、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但在对待自我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问题时容易将自我放大而忽视了他人、集体与社会;认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但在行动上,重实惠、讲实利,趋向于“重利轻义”。在社会公德和文明礼貌方面,认同维护公德、勤俭节约,赞赏有教养的文明道德行为,但校园里长明灯、长流水以及乱扔、乱倒、乱张贴等破坏社会公德现象屡见不鲜。在诚信道德方面,认同“诚实守信”是人际交往中应该坚持的一个重要道德原则,但考试作弊、弄虚作假现象比较严重。在道德要求和道德评价方面,采取了双重标准,对他人要求主流化,对自己要求流行化。学生中一些人在心灵与行为上形成的这些反差,表明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道德功利性日趋明显,道德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道德困惑与冲突加剧,心灵与行为有所断裂。心灵与行为的不和谐使学校教育的实效性降低,有碍学校和谐发展。

二、心灵与行为不和谐的因由分析

思想意识的多元化倾向。学生的心灵与行为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物质与精神、本土文化与西方文明,各种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交织在一起,既有与社会主义要求相一致的积极进步的价值观念,又有与社会主义要求不一致甚至是相矛盾的消极落后的价值观念,当代学生在冲破传统的思想禁区、否定理论上的现成性、不变性的同时,形成了思想意识的多元化倾向,产生了一定的理想与信仰的迷失和茫然,一部分人心灵与行为产生分离。

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部分学生心灵价值取向上的两面人格主要应归因于所处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对父母的言行耳濡目染,正如电视里的一则广告:母亲给奶奶端洗脚水,孩子模仿母亲也给妈妈端洗脚水。孩子的做人做事很大程度上来自父母的为人处事。良好的家庭教育可补充学校教育办不到的地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不良的家庭教育则会抵消学校教育的影响。子女的很多问题不是子女本身的问题,恰恰是环境造成的。父母作风不良的示范往往潜移默化地造成子女的性格暴躁、心理压抑、自卑心理强、逆反心理、言行背离等不良的心灵与行为失范。

学教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传统的学校思想品德与心灵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未能照顾到学生现有的心灵状态和倾向,没有弄清学生的“最近发展区”[2],没能把握住学生心灵的真实反应和实际水平,因而教育缺乏应有的感召力。把实然和应然、理想和现实割裂开来,传统的华而不实的口号式的理想教育不仅是空洞的,也必然是低效的。二是教育的滞后性突出,各种教育理念和举措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因而也难以走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学校教育不能及时反映出社会发展变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又未能及时地反映学生思想发展的时代特点,导致过多的心灵品质教育的内容不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仅未能有效地促成和提升学生内心需要的合理性,反而会强化学生的逆反心理,甚至放弃实践道德行为。三是教育模式上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教育过程重认知,轻实践;重灌输,轻内化;重校内,轻校外。学生被当作一件容器消极、被动地接受纯道德知识的灌输,过于强调学生对规范与守则的遵从,缺乏理性的沟通理解和对话,致使所提供的一些道德规范缺乏主体内化的理论力量,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出现道德人格的双重性与道德行为上的两面性;四是教育评价机制上,学校教育实行受线性思维左右的精确量化的评价模式和表达方式,将精确量化的科学方法引入并广泛运用人文性思想品德内容考核中,使心灵教育等同于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它注重的是外在的行为效果,忽视行为的动机意识和生命本身的内心需要,忽视对学生的引导或为学生提供明辨是非能力的情境和机会。很多教师更是“以身作则”,“光说不做”,部分教师难以静心教书,把教书看作是副业,主要精力用来发展“第二产业”,为了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很多老师不得不“CEO化”。“教书育人”的观念早已在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法则中靠边站了。由此给学生起到了不良的示范作用,从而进一步导致学生心灵与行为的不和谐。

三、应对策略和超越途径

培养健康心灵和塑造良好德行是教育最为重要的任务和使命,是心灵与行为和谐的应然。心灵和行为不和谐与心灵的健康程度有关,如果心灵处于萎靡、猥琐、低俗等状态那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行为出现。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没有心理上的修养,体力的、道德的、审美的修养就不可能想象。”这是因为“德性素质的发展必须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其心理基础。”美好的心灵需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需要有健全的人格和自由发展的个性。教育要培养和塑造的应是德、智、体、心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很显然,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和谐发展不等于不要个性。但就个体而言,健康心灵和良好德性才是其更为本质的东西。随着人们生活日益富裕理应“仓廪实而知礼节”,然而现实中很多事例说明“仓廪实”未必导致“知礼节”相反,因为“温饱”而“思淫欲”的现象几乎随处可见。而且相对而言,世界越是发展,物质越是丰富,人类心灵困惑、精神贫困和道德沦丧的现象也日益彰显,这种“二律背反”的现象使得追寻生命的意义、追问人生的价值,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世人的重视。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寻求生命的意义,确立人生的目标,引导其过有意义的生活,追求生命本真之心灵。只有有了纯洁美好的心灵才会有文明、道德的行为。以塑造良好德性和培养健康心灵为目标的学校教育应该将其价值取向从功利主义转移到人文主义,从利益考量转移到人文诉求,彰显“以人为本”和“以人的发展为本”,以弘扬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意义为教育目标,以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发展人的自主和独立意识为特征,以人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终极目的。真正做到关怀生命、关注生活,提高学生的生命、生活质量,学校教育才能增加亲和力,富有感染力,提高道德行为践履的可能性和实效性,从而实现心灵与行为的和谐。

以生活的本真孕育心灵与行为和谐统一。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勿以善小而不为”这种“行善积德”的观念至今仍有其价值,应引导学生把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善举”形成习惯进而内化到人的心灵深处,把美好的心灵体现在举手投足之间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身心和谐。这样的教育应该是源自生活的教育。在教育史上,无论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教育即生活”还是中国教育家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主张,尽管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但都是将教育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看待的。事实上,教育总是在生活中进行的,脱离了生活的教育,不仅是抽象、枯燥、无味的,而且也是与人生毫不相干的,而“与人生毫不相干的教育就不知是什么了。”当然,“我们在这里并不是把生活仅仅理解为生命的存活,而是把生活看作是人与世界的关联,看作是人生。即人与世界所建立的复杂的生活关系就是生活本身。生活并不是生理学上的意义,而是指生命或精神有目的的创造,或者直接的说就是人生实践。”个体正是在接受教育的生活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独特个性,形成、完善并展现自己的美好心灵和良好德性。教育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生存。[3]做生活的有心人,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养成健康心灵和良好德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参加生活实践,在实践中把社会对公民的心灵与行为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个体的内在要求。只有不断地通过实践体验,行为习惯才能成为一个人内心稳定的、巩固的道德品质,才会有心灵与行为的和谐。要教育学生在生活中主动积极地认识、体验、实践,把社会规范和要求内化为精神财富,形成一定的心灵结构。学生只有在生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亲身体验感悟到美好心灵与道德情操的力量,加深对高尚道德情操和道德观念的理解,才能实现明道与践行统一。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要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加对道德情感的心灵体验,增强对道德意志的锻炼,使社会的需要、群体的需要转化成个体的需要,让美好心灵在实践中内化为自觉的社会行为,使心灵与行为实现统一和谐。

实现心灵与行为的和谐需要依靠学生进行主体自身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4]任何外在的教育影响如果不经过受教育者主体自身的内化就不可能变成主体自身的东西,换言之,就不可能促进主体自身的发展,那么,这样的教育显然是一种无效的教育。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心灵是不能规划的,心灵只能陶冶和呼唤。弗兰克尔认为,生命的意义既不能模仿也不能引进。[5]它只能由每个人在各自不同的存在环境中寻找和发现。他反对道德学家给他人以意义,认为“价值必须被实践而不是被传授”,“教育家和治疗专家不是道德交通警”,在他看来,“我们能够给予学生的,不是一种意义而是一种范例,也就是一个献身于某项值得献身的事业的范例……而且我们提供的范例将由学生来观察并证实。”当“范例不起作用时,导师或医生不能保持中立而必须积极地帮助学生或病人探究那些能够通向完善,而不是引起心灵或道德挫败的价值与意义。”[6]真正实现学生美好心灵与文明行为的和谐统一就需要学生时时落实处处体验,要做到“问心无愧”就必须“有心也有为”,靠自己实践内省,自我教育,自我督导。立足于自己认知、自己体验、自己领悟、自己抉择、自己践行,学校和社会能够充分尊重学生人格、满足其内在心灵需要、体现生命意义和生存价值。自主性心灵健康与良好德性的培养融自主性、自律性、自由性、责任性于一体,教师在尊重、理解、爱护受教育者的基础上,用自己的学识、言行、境界、风范去启发、引导、帮助受教育者,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更多的教学参与实际锻炼中养成道德习惯,把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信念,继而内化成自身素质,并在行为中外显出来,把心灵的本真体现在行为上,使心灵与行为达成和谐。[7]

优化学校教育环境是心灵与行为和谐的必然要求。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8]英国教育家洛克的“白板说”[8]认为人的心灵如同一块白板,上面原本没有任何标记,后来,通过经验在上面印上了印痕,形成了观念和知识。这些观点都体现了环境对人的巨大影响。学生“双重人格”①的形成无不受环境的感染,使心灵与行为不和谐。现实中经常出现“道德两难”②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心灵与行为的断裂,所以注重环境影响,只有美化了环境才能净化心灵,才有文明的行为。由于环境问题错综复杂,对于学生心灵与行为的不和谐现象,社会和家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优化学校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心行一致健康人格的成长,首先要注意发挥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教师是影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很重要的“教育环境”,教师不仅要言教,还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其身正不令则行”,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学生心灵与行为的和谐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优化学校教育环境还要注重校园文化环境的影响。课堂教学是心灵品德的显性课程,校园文化则是心灵品德的隐性课程,校园文化环境既包含了校园内的设施设备和场景布置等显性的校园文化环境,也包括了学校精神、学校理念、学校风气等隐性的校园文化环境。学生长期置身于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得到启迪教化,学生的人格、品格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从而实现身心和谐,心行一致。

[1]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姜励群等译.少年的教育与自我教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5]威廉·布莱尔·古尔德著,常晓玲等译.弗兰克尔:意义与人生[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6]刘守旗.论心灵健康与德性成长[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

[7]李玲.中学生道德行为养成因素及其对策[J].教育科研,2009(6).

[8]墨子[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9]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外国教育史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陈 浮 ]

On Perplexity and Surpassing o f Harmony o f Sou land Behavior

LUO Yingping,MIAO Xiaojun

(CollegeofEducationalScience,Xinan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China)

The harmony of soul and behavior can reflect the effectiveness of middle school’s educational work.Therefore,we should analyze the phenomena and reasons for fracture of students’sou land behavior,exp lore strategies and approaches to achieve the harmony of sou land behavio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school’s educational work.

sou l;behavior;harmony

G41

A

1009-7228(2010)03-0066-04

2010-04-24

罗应平,西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管理硕士,重庆市石柱中学德育处主任,中学高级教师;苗小军,西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

猜你喜欢

心灵道德学校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唤醒心灵
学校推介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