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马克思生产方式概念的再解读

2010-08-15刘明合

泰山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生产力资本主义马克思

刘明合

(泰山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山东泰安 271021)

按照传统教科书的定义,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近 20多年来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哲学界有不少的学者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对传统教科书生产方式的定义提出了质疑。早在上世纪 80年代初,马家驹和蔺子荣就提出了生产方式是介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从而把两者联系起来的一个范畴。[1]90年代,段忠桥提出生产方式作为一个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并列的、具有自己独特含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既不同于生产力,也不同于生产关系。[2]吴易风则指出,在马克思那里,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三个范畴之间既不存在替代关系,也不存在包容关系;既不能将马克思“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中的“生产方式”解释成生产关系或广义生产关系,也不能解释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并且提出在马克思那里实际上存在一个“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3]吴易风的文章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且引发了学术界对生产方式的研究热潮。在众多学者的探讨中,虽然也谈到了生产方式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但对生产力是如何决定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又是如何决定生产关系,却未能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本文在解读马克思生产方式含义的基础上,拟对生产方式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作进一步分析,以求正于大家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生产方式是一个具有多种含义的概念。一种是指生产关系。例如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显然是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是许多经济变革的总结,并且是以其他生产方式(社会生产关系)的衰亡和社会劳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为前提。”[4](P513)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说:“这种种形式恰好形成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各种范畴。对于这个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即商品生产的生产关系来说,这个范畴是有社会效力的、因而是客观的思维形式。”[5](P93)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是:生产的物质条件以资本和地产的形式掌握在非劳动者手中,而人民大众所有的只是生产的人身条件,即劳动力。”[6](P306)另一种是指经济的社会形态。例如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说:“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7](P33)再一种是指劳动方式或劳动的生产条件。例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人们之所以有历史,是因为他们必须生产自己的生活,而且必须用一定的方式来进行”。[8](P81)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说:“因此,他的劳动生产条件,也就是他的生产方式,从而劳动过程本身必须发生革命。……必须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从而变革生产方式本身,以提高生产力”。[5](P350)

既然马克思在不同的场合,赋予了生产方式以不同的含义,那么,我们对生产方式的涵义应该怎样理解呢?对此,李延明指出,在马克思使用的生产方式概念在不同场合有不同涵义的情况下,如果某种涵义与其它概念如生产关系或经济的社会形态概念的涵义相同,没有在生产关系或经济的社会形态之外的自己的独立涵义,从而并不真正构成一个独立的概念,那么我们就应该撇开马克思在这类涵义上使用生产方式概念时的论述,而应该选择有独立涵义的关于生产方式的论述,从中确定生产方式概念的独立内涵。[9]许兴亚认为,生产方式的概念是有狭义、广义和最广义这样三个不同层次上的含义的。狭义的生产方式是从生产一般的角度来看待的“工艺学意义上的生产方式”,并且认为,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更多强调的都是生产过程的条件和形式。这些条件和形式又包括技术和社会两个方面。[10](P96)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对我们正确理解生产方式的涵义有很大的启发。笔者认为,我们可以选择马克思在“劳动方式”或“劳动的生产条件”意义上使用生产方式概念的论述,把生产方式规定为劳动方式或劳动的生产条件,包括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在这里,我们把反映劳动过程技术条件的方面称为技术生产方式,把反映劳动过程社会条件的方面称为社会生产方式。

技术生产方式是指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和方法。劳动者所使用的劳动资料的不同构成不同的技术生产方式。马克思明确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5](P204)例如,封建生产方式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前者以手工工具为主,后者以机器为主。“一个工业部门生产方式的变革,必定引起其他部门生产方式的变革。这首先是指那些因社会分工而孤立起来以致各自生产独立的商品、但又作为总过程的阶段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工业部门。因此,有了机器纺纱,就必须有机器织布,而这二者又使漂白业、印花业和染色业必须进行力学和化学革命。同样,另一方面,棉纺业的革命又引起分离棉花纤维和棉籽的轧棉机的发明,由于这一发明,棉花生产才有可能按目前所需要的巨大规模进行。”[5](P421)从马克思的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生产方式的变革是与劳动资料的改进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不同的劳动资料构成了不同的生产方式。

技术生产方式的先进与落后虽然主要体现在劳动资料上,但劳动资料本身并不是技术生产方式,因为技术生产方式体现了人 (劳动者)与物(劳动资料)的关系。“已经使用的机器的工业部门的扩大,以及机器向新的生产部门的渗入,完全取决于这样一类工人增加的情况,这类工人由于他们的职业带有艺术性,只能逐渐地增加而不能飞跃地增加。”[5](P420)这说明在一定的技术生产方式下,劳动者和劳动资料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劳动者能够驾驭劳动资料并利用它进行生产,离开了劳动者,劳动资料就是一个纯粹的物,不可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这点来看,技术生产方式不等于生产力本身。

为了进行生产,在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的结合过程中,劳动者相互之间以及劳动者和生产管理者之间,还要通过一定的劳动组织形式(如分工、协作等)组织起来。不同的劳动组织形式构成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例如,马克思认为工场手工业和行会手工业是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他指出:“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 (或者说同一劳动场所),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5](P358)“数量较多的工人受同一资本指挥,既是一般协作的自然起点,也是工场手工业的自然起点。”[5](P398)这里马克思讲出了工场手工业生产方式的特点,由于工场手工业从一开始在规模上就比行会手工业大,因而就形成了其特有的劳动协作形式,即其特有的劳动组织形式。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把它视为与行会手工业不同的生产方式。同样,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也是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机器生产不需要像工场手工业那样,使同一些工人始终从事同一种职能,从而把这种分工固定下来。由于工厂的全部运动不是从工人出发,而是从机器出发,因此不断更换人员也不会使劳动过程中断。这里说明工场手工业与机器生产在内部分工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别。“过去是终身专门使用一种局部工具,现在是终身专门服侍一台局部机器。”[5](P463)

社会生产方式体现了劳动者之间、劳动者与管理者之间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不是我们讲的生产关系呢?在有些学者看来,这种关系实际就是生产关系。如西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威廉姆·肖在《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书中认为,“这两种——劳动和所有权——关系,都适当地包含在‘生产关系’这一标题之下。”劳动关系和所有权关系一样都是生产关系。按照他对劳动关系的定义,“劳动关系是那些包含在物质东西的生产中的关系,是构成实际的劳动过程而不向其社会结构的关系。”[11](P27-29)分工、协作关系自然包括在劳动关系之中,所以在肖看来分工、协作就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大规模的协作是一种赋予劳动社会性质的东西。资本主义生产的整个过程是协作性的、科学的,但是协作工序和生产科学化、条理化,并不是生产中的要素,它们是一种生产组织、生产关系,一种进行生产的方法。”[11](P19)按照马克思对生产关系的理解,生产关系指的是生产过程中与所有制有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所有制是对他人劳动力的支配”[8](P84),所有制意味着具有支配他人劳动的权力。也就是说,如果一种关系与支配他人劳动权力无关,那它就不是生产关系。“简单协作,以及它的进一步发展的形式——总之,提高劳动生产力的一切手段——属于劳动过程,而不属于价值增值过程。”[12](P296)显然,协作既然不属于价值增值过程,也就与支配劳动力的所有制关系无关,当然也就不属于生产关系。分工也是如此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讲“分工和私有制是两个同义语”,主要意思是说分工导致私有制,而不是说分工就是私有制)。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分工和协作关系,与所有制关系无关,自然也就不是生产关系。

技术生产方式和社会生产方式二者不是分离的,而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在讲原始共同体的生产方式时写道:“这种生产方式既表现为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又表现为他们对无机自然的一定的能动关系,表现为一定的劳动方式(这种劳动方式总是表现为家庭劳动,常常是表现为公社劳动)。”“劳动主体所组成的共同体,以及以此共同体为基础的财产,归根到底归结为劳动主体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而和该阶段相适应的是劳动主体相互间的一定关系和他们对自然界的一定关系。”[13](P495-496)这里讲的“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劳动主体相互间的一定关系”就是我们讲的社会生产方式,而“对无机自然的能动关系”、“对自然界的一定关系”就是我们讲的技术生产方式。原始的简单的生产方式如此,那么复杂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是如此。可见,任何生产方式都是技术生产方式和社会生产方式的统一体。

马克思的许多论述表明,具有劳动方式或劳动的生产条件涵义的生产方式处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中间环节位置上。如在 1846年 12月马克思在致安年科夫的信中,他这样写道:“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而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他们便改变所有不过是这一特定生产方式的必然关系的经济关系。”[14](P533)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说:“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8](P142)而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讲:“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科学分析却证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一种特殊的、具有独特历史性的生产方式;它和任何其他一定的生产方式一样,把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形式的一定阶段作为自己的历史条件,而这个条件又是一个先行过程的历史结果和产物,并且是新的生产方式由以产生的现成基础;同这种独特的、历史规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即人们在他们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在他们的社会生活的生产中所处的各种关系——具有独特的、历史的和暂时的性质。”[15](P993)

根据马克思的上述论述,有学者认为,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生产方式取决于生产力,不但要与生产力相适应,而且是生产力的直接体现或表现形式。生产关系则取决于生产方式,要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生产方式随着生产力改变,而生产关系随着生产方式改变。[2]

有人可能会指出,除了我们上面所引关于生产力经过生产方式决定生产关系的论述以外,马克思还有生产力直接决定生产关系的说法。例如在致安年科夫的信中,他说:“人们在发展其生产力时,即在生活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的性质必然随着这些生产力的改变和发展而改变。”[14](P536)又如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指出:“这难道不是说,生产方式,生产力在其中发展的那些关系,并不是永恒的规律,而是同人们及其生产力的一定发展相适应的东西,人们生产力的一切变化必然引起他们的生产关系的变化吗?”[8](P152)并且有人据此认为在马克思那里存在一个“生产力—生产关系”原理,也就是认为生产力直接决定生产关系,不需要任何的中间环节和中介。对此,段忠桥认为,在这两段论述中,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力是体现在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力,而不是本来意义上的生产力,即人们从事物质生产的能力;这里所说的生产力的变化,实际上既指本来意义上的生产力的变化,也指体现生产力变化的生产方式的变化。“由此我们才可以解释,为什么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有时说生产力决定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再决定生产关系;有时则只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不提生产方式。”[2]由此可见,在马克思那里并不存在一个所谓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原理。

吴易风在 199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在马克思那里实际上存在一个“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这一原理表明:不是生产力直接决定生产关系,而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决定和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方式,一定的生产方式决定和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3]吴易风的分析不无道理,的确没有生产方式这个中介环节,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是不可能实现的。但问题在于,我们必须弄明白生产力是如何决定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又是如何决定生产关系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握这一基本原理。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说:“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表现为劳动过程转化为社会过程的历史必然性;另一方面,劳动过程的这种社会形式表现为资本通过提高劳动过程的生产力来更有力地剥削劳动过程的一种方法”。[5](P372)这段话,马克思实际上一方面把生产方式划分为劳动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统一,也就是我们说的技术生产方式和社会生产方式,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劳动过程的社会形式,即我们讲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

我们的结论是: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是通过一个关系链来实现的。即生产力→技术生产方式→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关系。

首先,生产力决定技术生产方式。生产力的变化引起技术生产方式的变化,新的生产力要求产生和它相适应的新的技术生产方式。生产力是人们从事物质生产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人们通过使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活动发挥和体现出来的。这样,所谓生产力,实际上也就是劳动者使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的能力。如上所述,技术生产方式是指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方式和方法,劳动者所使用的劳动资料的不同构成不同的技术生产方式。因此,生产力与技术生产方式之间通过劳动资料联系在了一起,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技术生产方式和它相适应。马克思讲道:“生产方式的变革,在工场手工业中以劳动力为起点,在大工业中以劳动资料为起点。”[5](P408)

其次,技术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产方式,技术生产方式的变化引起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从石器时代到铜铁器时代再到机器时代,不仅仅是人对自然的劳动方式发生了变化,更是生产方式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的变化。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三个阶段来看,简单协作、分工、机器大工业,这不仅反映了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资料发生的变化,更是反映了随着技术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现代工业从来不把某一生产过程的现存形式看成和当作最后的形式。因此,现代工业的技术基础是革命的,而所有以往的生产方式的技术基础本质上是保守的。现代工业通过机器、化学过程和其他方法,使工人的职能和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不断地随着生产的技术基础发生变革。这样,它也同样不断地使社会内部的分工发生革命,不断地把大量资本和大批工人从一个生产部门投到另一个生产部门。”[5](P533-534)这段话说明,随着工业的技术基础的变革,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也发生了变革。马克思在论述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时,也谈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化。他说:“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只同工作日的长度有关;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使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发生根本的革命。因此,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特殊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为前提;这种生产方式连同它的方法、手段和条件本身,最初是在劳动在形式上隶属于资本的基础上自发地产生和发展的。劳动对资本的这种形式上的隶属,又让位于劳动对资本的实际上的隶属。”[5](P557)这里说明,从绝对剩余价值到相对剩余价值反映的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化,在这一变化中,首先技术条件发生了变化,随后劳动组织也发生了变化。

第三,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从社会生产方式中产生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引起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5](P832)。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而形成的。“随着摆脱了行会束缚的工场手工业的出现,所有制关系也立即发生了变化。”“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出现,工人和雇主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关系由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金钱关系代替了”[8](P109-110)。恩格斯指出:“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确立,必然导致“暂时的雇佣劳动者就变成了终身的雇佣劳动者”。[6](P621-622)科亨在阐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时明确阐明了这一问题。他认为,在资本主义较早阶段,直接生产者是否丧失生产资料所有权,并不是劳动在形式上隶属于资本的必要条件。从事家庭生产的工人即便拥有自己的纺纱机,还是会丧失独立的生活条件,不得不出卖劳动力。也就是说,即便生产者拥有自己的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是会出现。这是因为先前独立的生产者在普遍化的商品生产这种新的社会生产方式中,在与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竞争中,逐渐丧失了自己的独立生活条件,在形式上隶属于资本。这说明,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是伴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而得以普遍确立的。[16]

针对科亨的观点,西方有些学者进行了批判。在《读〈资本论〉》中,巴里巴尔认为,马克思关于工场手工业和工业革命的全部分析说明,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性质决定和支配了生产力向自己的特殊的资本主义形式的转变。[17](P179-180)也就是说,不是先由资本主义主义生产方式,才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是先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才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布伦纳认为马克思早期与晚期在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问题上观点截然相反。马克思早期没有摆脱斯密的影响,属于斯密主义的生产力决定论,而马克思晚期放弃了生产力决定论,转而强调前资本主义财产关系的稳固性,强调劳动者与土地等生产资料的分离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产生的前提。[17](P193-194)里格比则指出,在讨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马克思明确提出社会生产关系是生产过程的基础和前提。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以及生产者转变为雇佣劳动,也就是说劳动者要与其生产条件的所有制相分离。在分析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过渡时,马克思强调生产力的增长是农业和工业中引入新生产关系的结果。新生产力并没有创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反,新生产力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创造出来的。[17](P212-213)

国内也有学者引证马克思的有关论述,说明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着一种复杂的、充满相互作用和反馈的关系,不是决定论的依次决定的关系。[18]例如马克思指出,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特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后才建立起来的。“资本起初是在历史上既有的技术条件下使劳动服从自己的。因此,它并没有直接改变生产方式。所以我们上面所考察的、单靠延长工作日这种形式的剩余价值的生产,看来是与生产方式本身的任何变化无关的。它在旧式面包业中和在现代棉纺业中同样有效。”[5](P344)“就生产方式本身来说,例如初期的工场手工业,除了同一资本同时雇佣的工人较多以外,和行会手工业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行会师傅的作坊只是扩大了而已。因此,起初只是量上的区别。”[5](P358)在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中,生产的技术基础和中世纪的行会手工业并没有不同,首先发生变化的只是生产关系,即出现了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关系,而生产的技术基础并没有变化。

我们说,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之间,尽管存在着相互作用,但并不排斥确实存在着一个“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毕竟生产力的发展相对于生产关系的变化具有自主性和首要性。

[1]马家驹,蔺子荣.生产方式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J].经济研究,1980,(6).

[2]段忠桥.对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概念的再考察[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5,(3).

[3]吴易风.论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J].中国社会科学,1997,(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李延明.社会基本矛盾究竟由哪两个方面组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8).

[10]许兴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中国经济问题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1]W·H·肖.马克思的历史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16]G·A·科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17]鲁克俭.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热点问题[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18]孟捷,杨志.技术创新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拓展[J].当代经济研究,2003,(12).

猜你喜欢

生产力资本主义马克思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