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新课改之我见
2010-08-15孙爱春
孙爱春
(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2004年,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开启了新一轮改革,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以提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兴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效性。本次课改源自胡总书记的一次重要批示。2004年 3月胡总书记看了某媒体上交的一份《关于高校公共理论课教学情况的调研报告》后,批示中宣部、教育部要深入研究高校公共理论课的教学问题,力争在几年内使公共理论课教学情况明显改善。随后,中宣部、教育部成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调研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人员针对教材、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以及综合管理等问题进行了大规模调研。2004年 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随即,中宣部、教育部也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改革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改革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原有课程设置方案进行调整,把“九八方案”中的七门必修课调整为四门;二是确定使用统一教材,集中全国力量组织编写权威性的教材。
2006年秋新的课程改革方案逐步实施,课程设置的改革使得理论课的内容更加简明凝练,主题更为突出,同时也为课程结构的调整留出余地。可以说,这一结构的变化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基石。
而新教材的编制也是富有针对性的举措。虽然当下各学科正掀起一股校本教材编写的热潮,但“两课”的特殊性决定了校本教材的不甚科学。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般的知识性课程,而是必须统一的世界观教育,过多的校本化可能会导致一定的思想混乱;二是“两课”教师在目前看来专业性不强,学科基础尚不牢固,知识背景偏弱,师资水平总体较低,难以编写出思想性、知识性、应用性、推广性较强的教材。集合国内顶级专家编写一部权威教材不啻一项矫正当前本学科弊端的良好方案。从“两课”的角度看,各高校在进行校本课程建设时不妨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实践课程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上来,如果任课教师确是行有余力,可在权威教材的基础上增加带有地方性特征的诠释性内容,以本地域的文化、历史、地理、社会风俗、经济发展等充实教科书的基本思想和观念。
本次新课改的针对性是有史以来最强的,可以说切中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弊,而且目的明确、措施得当。然而,从实践的真实情况来看,虽然近年来“两课”水平确有较大提高,但仍有许多难如人意处。譬如,有些措施落实不到位,课程内容的改革缺乏强有力的资料库支持,师资培训缺乏体系性等。这些弊端的存在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水平的提升,严重影响教育的效果。因此,笔者认为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加强工作。
一、系统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教育部社科司负责人也曾表示:“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教师的理论功底和教学艺术,教师队伍如果不行,教材再好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事实上,大学生也非常认可这一点。相关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表示,他们听不听课,多半取决于任课老师讲得好不好。清华大学一学生甚至认为,一门课是否吸引人,老师的因素占到了 50%以上,水平不佳的老师,自然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这种观点其实与教育理论的要求是一致的。在后现代教育理论中,“教师即课程”是一个非常响亮的口号。在后现代教育家看来,任何一节课都是一个正在发生的事件(有其不可预知性),都是教师主动建构的过程。在这一“事件”的发生过程中,教师就是那个可以对过程的进展发生影响的人。所以,虽然教材是固态的,但课程却是动态的。从这一角度来说,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解决思想政治教育课缺乏实效性的根本举措,教师能力的提高将极大地提升本课程的影响力。
但从过去的人才培养方案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大多拘囿在政治理论上,专业背景颇为单薄。多年来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的根窍恰恰在于它的“迂回性”。也就是说,政治性的灌输必须建立在多样化的非政治性因素上,所谓“润物细无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除具备应有的政治素质外,还必须具备能使他的思想政治理论得以顺利传达的“工具”和“介质”。
综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至少应涵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是政治素质。包括政治观念和政治热情两个方面。政治观念毋须多言,需要强调的是政治热情。担任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者必须具备高昂的政治热情才能在情绪上感染学生,才能在观念的灌输中保有持久的、真诚的影响力,政治热情有时比政治观念在教育中的作用更大。依笔者所见,政治热情的缺失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当一位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抱着慵懒的情绪给学生讲述连自己也不坚定的政治信仰时,他的消极情绪必然会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观念和意识的形成,极大地削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效果。
二是背景知识。主要是指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必要的文学素养。因为历史和文学代表的分别是现实的(能指的)和理想的(意指的)世界,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兼容性最强,作为传输的介质也最为适当,因此,一个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必须是一个历史通或文学通,甚至不妨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背景对历史和文学展开深入的研究。当然,任课教师若能兼修一定的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知识则更为理想。其实,任何一门专业知识背景,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知识,对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极有价值的专业辅助。
三是理论素养。主要指较强的思辨力和敏锐的洞察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一般性课程的最大区别是它不以知识的学习为目的,而是试图建立起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在本质上是对思想的改造,这就决定了这一课程中抽象的理论是必不可少的,讲授者必须在思想理论上具有较高造诣,能够洞察大学生思想的特点和变化,在理论上和现实中都能使大学生折服。大学生不仅个性突出,更复杂的是思想不定型,极易变化,而且与互联网关系密切,容易受到诸多不良意识和思想的感染。因此,没有较强的思辨力和敏锐的感知力将很难胜任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这一工作。
为了达到上述要求,笔者认为可以由政府主管部门出面,对“两课”教师进行定期轮训,以及时更新教师的思想观念及背景知识。
二、课程结构力求多样化
把思想政治教育课当作知识性课程安置在教室里是极大的误区。思想的教育固然需要观念的灌输,但单纯的灌输却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当任课教师以慵懒的态度灌输着枯燥的说教时,思想政治课的作用已经完全走向了它的反面,除了引起学生的反感外不会有其它收获。如果说思想政治理论课还需要课堂教学的话,也只应把纯理论的部分纳入到课堂里去,而不应“满锅炖”。譬如涉及恋爱问题时不妨以学生为主展开辩论赛,让学生以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辨析,效果自然比老师空洞的说教好得多。或者以某部爱情小说、电影等为对象,让学生去评论、去研究、去体味其中的真谛,或许能够解决学生上课乏味的问题;法律常识部分则可以带领学生参加法庭旁听、自组模拟法庭、观看视频资料、研究案例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解决的办法。
比之其它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课在课程模式上其实是最具改革性和多样化的,只要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任何形式都是可以尝试的。譬如各种有针对性的参观——包括革命纪念馆、博物馆、展览、旅游等;各类有目的性的讲座——包括思想教育的、学术的、艺术的、历史的等;各种体验式教学——包括让学生看电影写影评、参加社会活动、研究社会热点问题、各种主题辩论赛等。总之,以多样化的课程模式调动学生的认知热情,从观念上、情感上、理智上赢得学生的认同。
本次课改强调实践教学,其实就是针对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而采取的措施。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是切实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必然要求。学生通过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认知,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民情、社情,加深对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认识,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各高校应该切实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加强实践教学的组织和管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并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另外,教育学中倡导的隐性课程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隐性课程的根本是化教育于无形,这恰是思想政治教育谋求的最佳效果,因此,怎样配合校方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育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
三、理论教学要讲求启蒙性和思想性
任何一种学术都需要思想和理论的导引,没有思想、理论作先导,学术将迷失在没有路标的泥沼之中。同样,一位优秀的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中也必须注重思想的探寻与理论的辨析,而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课仅仅作为一门单纯的知识去传授,那样,只能培养出一批没有灵魂的工匠。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事业而言,无疑是降低了它应有的品格。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门的敞开,各种西方的思想、思潮、价值观念潮水般涌来。这是我们民族与世界交流的一个契机,但是,由于对外来的思想缺乏明确的判断与深刻的辨析,甚至是泥沙俱下般的冗杂的廉价贩卖,使我们的大学生在最需要思想启蒙的曙光时,却意外地迷失在这光怪陆离的种种聒噪之中。他们或生吞活剥地接受所谓“新的观念”,或干脆只是满足于道听途说的新鲜,攫取其一鳞半爪来加以炫耀。由此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他们在思想上的混乱:旧的、传统的思想及价值观似乎成了不屑一顾的僵化的“木乃伊”,而新的观念却又不可避免地只是水中月、镜中花,难以真正溶解于个人的意识之中。故而大量的学子在急剧变革的现实面前表现得懵懵懂懂,忽而“剑走偏锋”,忽而“走火入魔”,难以把持自己的生存坐标。其实,他们中的多数人不仅不了解西方的历史现实与文化背景,对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也是知之甚少。因此,经过几年的盲动与折腾,虚幻的热情终究抵不住功利社会的浸染,转而失去了对思想与理论的兴趣,于是便出现了如今面对思想与理论的疲态,使得智慧与真理的追求失去了内在的支撑和动力,使得终极关怀远不如现实关怀那么激动人心。
针对如此现状,笔者认为极有必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重新培养学生对思想的兴趣及对理论的关注,重建他们的人生观及价值观。这就需要教师对所教授的思想政治理论具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不仅要有良好的理论素养,还要具备良好的辨析能力,把理论课上成真正的精品课。
笔者采取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在课堂上以中国古代思想史为依托,重点揭示、发掘历朝历代掩映于经史子集背后的激动人心的民族思想、文化内质及其现代价值、意义,并且尽可能地与西方文化加以沟通比较,在双向的交流中,从理论的高度进行剖解、分析,力图用全人类的优秀的思想、精神照亮学生心灵深处的那片净土,消除他们的迷茫的意识及倦慵的感觉。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笔者在教学中不仅细致地讲解各种理论、思想,而且较多地关注思想家的时代背景、生存状况及思想构成,深刻地揭示思想家所独具的思想意识及人生态度,使学生能更多地从思想与理论的角度去感受、认识思想家的著作,并透过理论还原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一段段历历在目的历史,以及各种富有认识价值的思想与观念,从而实现从思想到人生的超越。
这种对理论的侧重及思想的启蒙,至少使学生不再机械地掌握每一种观念外在的、物理的表征,而是从形而上的角度透视思想和理论以外的历史、社会及生命的本质,从而提高学生个人的理论修养及生活品位。
应该说,纯理论课的讲授确实需要一定的灌输,但这并不意味着课堂的枯燥和僵化,相反,越是抽象的理论课越应该注重讲授的启蒙性和思想性。从笔者的感觉来说,如若能够把纯理论的内容真正高屋建瓴地讲授出来,大学生也是极有兴趣的听众,毕竟,人的头脑都需要思想的光辉。
四、必须把政策落到实处
本次教改的诸多措施富有针对性,文件一出即赢得了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信任,但几年过去了,却未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其中的原因很简单,政策落实不到位,高校管理者对思想政治教育课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偏见。这一偏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学时过少,难以安排应有的实践教学改革。譬如,有的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仅安排 36学时,加上新生开学晚、节假日放假,实际授课时数甚至不足 30学时,教师很难挤出时间给学生安排参观、见习、讲座等其它教学方式。虽然我们不赞成牺牲专业课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过少的课时也使所谓的思想教育流于形式。
二是大班化教学和上课时数过多,导致多种教育手段、教育方法难以施展。如今的“两课”教学班级越来越大,常常是二、三百人甚至更多,有时甚至联合教室都容纳不下,不得不安排在礼堂上课。如此只能是老师一人拿着话筒讲,所谓的教改只能是一句空话。即使这样,教师仍然疲于奔命,不得不奔波于众多班级之间,无暇与学生有更多、更深的交流——因为几乎所有的大学里,“两课”教师都极为匮乏,只好以大堂课及连轴转来应对。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生师比过高。
另外,即使某些教师挤出时间安排实践教学,也在经费上面临极大的困难。经费的短缺,不仅使教学改革举步维艰,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师的充实提高,应有的学术交流、讲座、访学、培训等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因此,当下的主要任务是把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规定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把各省市据此出台的具体政策落实到位,切实从组织上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才能保证新精神的顺利实施。一句话,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提高大学生们对政治课的兴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仅仅靠课程改革是不够的,还需要更多配套的改革措施,需要政策、措施的实际贯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