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围城》中女主人公的婚姻自觉

2010-08-15刘小红

皖西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苏文方鸿渐围城

刘小红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四川泸州646005)

论《围城》中女主人公的婚姻自觉

刘小红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四川泸州646005)

《围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著,它集中而深刻地刻画了那个时代的女性形象,从而反映了深广的社会文化内容。作者在描写女性形象时全无雷同之嫌,每个人都有其鲜明的性格特点。然而,当要对书中女主人公作一个评价时,众多读者都给她们冠以“恶”的头衔,包括作者都带有鲜明的爱憎倾向。紧扣时代背景,对小说中鲍小姐、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四位女性人格特质进行分析,抽象出她们强烈的婚姻自觉意识,并对她们“恶”的形象给以新的诠释。

女性意识;婚姻自觉;时代背景;主动追求

在许多分析《围城》人物的文章中,侧重于男性人物形象研究,较少论及女性人物。即使有涉及到女性研究的,也往往是从男性的视角对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其结果多是对女性的批评和贬低,极少关照女性意识。

女性意识,顾名思义是相对于男性意识而言的。中外女性主义研究者把女性意识理解为两个层次:“一是以女性的眼光洞悉自我,确立自身本质、生命意义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二是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审视外部世界,并对其加以富于女性生命特色的理解和把握”[1],“女性意识……它注重于女作家表现女性人物在自我发展中的内心生活的方法”[2]。笔者认可这样的概述:女性意识就是女性对于自身作为与男性平等的主体存在的地位和价值的自觉意识。女性只有自身的地位和价值意识苏醒了,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女性意识。而婚姻自觉意识的苏醒更是检验了女性意识苏醒的成效。中国不乏有为追求婚姻幸福奋力抗争的女性,如卓文君敢于同司马相如私奔,崔莺莺敢于写信叫张生前来幽会等,但那仅仅是个体婚姻自觉意识的苏醒,而真正作为群体意识的苏醒,还得归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召唤。换句话说,中国的“五四”运动唤醒了沉默了几千年的女性意识。从那时起,中国出现了大批敢于主动追求自己婚姻幸福、把握自身命运、唤醒自身地位和价值意识的女性。因为长期以来,我们社会一直以父权意识作为主导。“所有的父权制包括语言、资本主义、一神论只表达了一个性别……女人在父权制中是缺席和缄默的[3]。

钱先生《围城》的写作背景正是在新文化浸染下的1937年。那时候的中国女性,特别是有知识、随着留学风暴留过学的高级女性知识分子,在情感和婚姻上追求主动权的愿望就更加强烈。正如恩格斯所说:“一定时期的文学作品是一定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4]。《围城》中的鲍小姐、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这四位女性,其所作所为就符合当时的时代特点,只因个人性格、生活背景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人生取向。笔者作为一位女性读者,欲站在女性意识的角度对小说中的女性进行分析和研究,以现代的眼光去审视历史,从而管窥四十年代中国知识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多舛命运。

一、主动征服的鲍小姐

钱钟书笔下的女性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上层知识社会中的女性,她们深受“五四”新思想的洗礼,一些人物还接受了欧风美雨的沐浴,内心萌动着女性主义意识,她们不甘心接受男权社会给她们分配的贤妻良母、才女佳人的角色。有时她们也因为能玩男人于掌股之中而神采奕奕、风姿潇洒,法国油轮白拉隆子号上的鲍小姐便是突出的代表。

“她只穿绯霞色抹胸,海蓝色贴肉短裤,漏空白皮鞋里露出涂红的指甲”,外部衣着就充分体现了其反叛意识,而且构成了对男人生理上的强力冲击波:“那些男学生看得心头起火,口角流水”。鲍小姐的一句“方先生,你教我想起我的未婚夫,你的长相和他像极了。”让方鸿渐心旌摇荡(后来才知道,说自己像那个半秃顶、戴大眼镜的黑胖子真是侮辱!)。在大浪之中,鲍小姐借船身的摇晃倒在了方鸿渐的怀里,方已找不着北。“咱们俩今晚都是一个人睡!”鲍小姐说得漫不经心——却已经注定了一夜情的不可避免。当方鸿渐还沉睡在“露水情缘”中不肯醒来的时候,鲍小姐已扑到了黑胖子未婚夫的怀里。方鸿渐才知道,自己由她摆布玩弄了,煞然让方鸿渐觉得“情欲失望,骄傲被损伤了”。

鲍小姐这样的人物在传统的道德观念中是放荡和不检的代表,自然成了遭受抨击和批判的对象。同船的孙太太惊讶鲍小姐这个又黑又粗的又没什么美感的女人,居然引诱得了方先生,苏文纨认为在众目睽睽之下与方调情的鲍小姐不要脸。在与孙太太闲聊时,苏小姐也说她“行为太不像女学生,打扮得也够丢人”。不仅他们看不起鲍小姐,作者对鲍小姐也持否定态度。鲍小姐在小说中,有姓无名,“小姐”一称似扬实抑,最具讽刺意味儿的一句话是——“她自信引诱人,所以极快极容易给人引诱了”。

人人都说她淫荡,不知羞耻,但是如果将她的人生抉择加以审视,这种看法就变得可疑了。一个从小就被父母差唤惯了的人,要么做命运的奴隶,要么做命运的主人,但鲍小姐心眼伶俐,她明白机会要自己找,快乐要自己寻。她深知征服世界的是男人,而女人终究是男人的尤物,与其被男人玩弄,还不如主动征服男人,方鸿渐就是她成功试验的对象。在婚姻上,她更是主动与一个有钱的黑胖子订婚,换来了出国留学的机会。从此她进入了婚姻的围城,却牢牢地把握住了情感的自主权。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鲍小姐是一个心胸坦荡的人,不在乎传统的议论和偏见。到了国外,在到处弥漫着浪漫气息的法国,一个本来就有着开放思想的女孩子来到这里,接触到了更为开放的思想,她的所作所为就显得合情合理,自然也就可以被理解了。

二、精心导演的苏文纨

苏文纨“艳若桃李,冷若冰霜”,她雍容华贵、矜持自负,对待爱情有着高超的导演技能。她是留法博士,家产殷实,只是一味“把自己的爱情看得太名贵了,不肯随便施与”而迟迟未嫁。然而岁月不饶人,“而今她身为女博士,反觉得崇高的孤独,没有人敢攀上来”。但她还是固执地认为以自己高贵的气质和博学多才,一定能引得几个男人争风吃醋,所以她始终不表露自己的心迹,“犹抱琵琶半遮面”,学于西方却不失东方传统的矜持。

苏文纨对方鸿渐的爱是认真的,确切地说是她看到“似乎钱也充足”的方鸿渐不讨厌,就暗自认为能让他“卑逊地仰慕而后屈伏地求爱”。当然她肯定,只要方鸿渐从鲍小姐身边回归到正途上来,就一定会乖乖走进自己的生活。有了这样的打算,当船行到香港时苏文纨就主动接近方鸿渐。而方毫无立场,本是无心却处处留情,处处迎合,故而方鸿渐走进苏文纨的局里显得只有招架之功,并不想有还手之力!因为“他知道苏小姐的效劳是不好随便领情的,她每钉一个钮扣或补一个洞,自己的良心上就增加一分向她求婚的责任”。

在方鸿渐初访苏文纨家时,苏文纨就显示了其高超的导演技能。方鸿渐到苏小姐家里但苏迟迟未露面,先叫他在客厅里等。细心的读者一定会在这里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苏文纨迟迟没有出门迎客?是她不欢迎方鸿渐吗?当然不是,她是欲见却避,而且有一个重要的行为可以被推测出来:她一定打电话给赵辛楣叫他也来做客。下文中能得到佐证。

小说中描写:“这时候进来一个近三十岁身材高大神气轩昂的人。唐小姐叫他‘赵先生’,苏小姐说:‘好,你来了,我跟你们介绍……’”这里的一个“好”字用得耐人寻味。从这一个字里,我们至少能理出三层含义:第一层能佐证苏小姐给赵打过电话;第二层可理解为苏小姐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了赵的出现,这个人一出现,这场由她导演的戏就可以开始了;第三层可以理解成苏文纨早就策划好了这出戏,而戏中的男主角却浑然不知。经苏小姐介绍完后,“赵辛楣和鸿渐拉拉手,傲兀地把他从头到脚看了一下,好像鸿渐是一页一览而尽的大字幼稚园读本,问苏小姐道:‘是不是跟你同船回国的那位?’”这一问又可以准确地推测出苏小姐曾和赵辛楣谈起过方鸿渐,而且赵辛楣傲兀地打量方,也可以推测出苏小姐在赵辛楣面前说了方不少好话,这些话足以刺激赵辛楣的战斗神经,因为赵正疯狂地追求着苏文纨。当方鸿渐嗅到了赵辛楣的火药味而若有所悟时,苏小姐“忽然改口不叫‘方先生’而叫‘鸿渐’,也像有意要姓赵的知道她跟自己(方鸿渐)的亲密”。苏文纨喜欢赵方二人斗法比武抢自己,但是她担心交战得太猛烈,顷刻就分出胜负,二人只剩下一人,自己身边就不热闹了”。这是最经典的一出!

由此我们可看出苏文纨虽然已过妙龄,但身为博士的她决不想受男人摆布,相反,她是要左右男人的。尤其在感情、婚姻上。如果婚姻是一出戏,她不仅想当女主角,还想当导演;她不仅想让男人主动追她,更想多个男人在同一时间主动追求她。这是种典型的女性意识,当然也是一种婚姻自觉意识。她是要颠覆“男人负心,女人痴情”的传统;她要做在情感上占得主动、进而在婚姻上也获得主动权的女强人。但是她导演的结果却不如人意:老练的苏文纨输给了天真的唐晓芙,骄傲的赵辛楣输给了迂腐庸俗的曹元朗。真可谓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三、坚守理想的唐晓芙

唐晓芙是《围城》中唯一亮色的女性形象。她是有独立意识的新知识女性代表,她是书中男主人公心中的理想异性,她也是女性美的化身。杨绛就说:“《围城》中的唐晓芙显然是作者偏爱的人物,不愿将她嫁给方鸿渐”[5](P244)。的确,在《围城》中可以梳理出的六十多位有姓有名、有姓无名或无姓无名的女性之中,作者唯一没有调侃、讥讽的人就是这位唐小姐了。涉及唐晓芙的笔调都如同言情小说般温柔可人,情意绵绵。

作者这样描写唐小姐:“唐小姐妩媚端庄的圆脸,有两个浅浅的酒窝,天生着一般女人要花钱费时、调脂和粉来仿造的好脸色,新鲜得使人见了忘掉口渴而又觉嘴馋,仿佛是好水果……似乎安心遵守天生的限止,不要弥补造化的缺陷。总而言之,唐小姐是摩登文明社会里那桩罕物,一个真正的女孩子”。从这段描写中可以看出唐晓芙的纯洁、天真、活泼,丝毫没有被外界空气污染过的迹象,她不会刻意雕琢自己,用假象来迷惑人。

唐晓芙的性格是丰富的,她并不是完美无缺,而是自然、天真、率性、聪明、有立场、有主见的综合体。对待爱情,她能主动争取,不愿受人摆布。唐晓芙之所以和方交往,缘于“方鸿渐又不是她的,要她这样管着?表姐这样干预,自己偏要让他亲近”。这样,她和表姐苏文纨有潜在的对抗。她聪明,因此她很快就感觉出方鸿渐纨绔子弟、玩世不恭的人生已经被注进了新鲜的血液,而方的老生相又填补了唐的幼稚心灵。可以说,他们俩是互补型的。然而,他们的爱情却犹如新生事物,基础不够坚固,极易被恶势力摧残。唐晓芙有这样一句话:“方先生的过去太丰富了,我爱的人,我要能够占领他的整个生命,他在碰见我以前,没有过去,留着空白等待我——”从这可以看出,唐晓芙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和她天真的性格。然而在那种社会,她的爱情是可遇不可求的,爱情的新芽刚刚萌发就有被扼杀的可能,最终方鸿渐与唐晓芙的恋爱经不起风雨的考验,终究被雨打风吹去。

她的婚姻观是理想的,因为她的婚姻自觉意识是最强烈的,她偏执于女性的彻底解放,竟要求“占领爱人的整个生命”。我们可以说她是坚守理想婚姻之城的忠诚卫士,不管外界世俗如何攻击,她都会按自己的理想保卫下去,直至对整个生命的绝望。

四、用心设计的孙柔嘉

孙柔嘉的出场,十分简陋,作者只轻描淡写地说了几句而已。她没有鲍小姐的前卫性感和让人心醉的媚姿,也没有苏文纨的雍容华贵和博学多才,更没有唐晓芙的天真烂漫和沁人暇思:她只是一个最大众化的女性。正如钱先生之妻杨绛曾这样评价孙柔嘉:“孙受过教育,没什么特长,可也不笨,不是美人,可也不丑恶,没有什么兴趣,却有自己的主张,她享受的自由有限,能从城外挤到城里,又从城里挤到城外。孙最大的成功是嫁给了方鸿渐,最大的失败也是嫁给了方鸿渐”[5](P246)。在作者的笔下,孙柔嘉是一个较有心计的角色,她出身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从小不被重视的结果让她懂得自己去争取喜爱的东西。当她遇见倾心的男人方鸿渐时,她的聪明,她的心计成就了她的爱情。

“孙小姐走了一段路,柔弱地说:‘赵叔叔走了!只剩下我们两个人了。’……‘人家更要说闲话了’孙小姐依然低了头,低了声音。鸿渐不安,假装坦然道:‘随他们去说,只要你不在乎,我也不怕的’。‘不知道什么混蛋——我疑心是陆子萧——写匿名信给爸爸,造——造你跟我的谣言,爸爸写信来问——’”。

这楚楚动人、小鸟依人的温柔,欲擒故纵、欲说还休的暗示,加上前已有陆子萧“情书”的旧案,让方鸿渐对孙柔嘉的“谣言说”深信不疑,且产生了一种与孙“同仇敌忾”的亲密。孙柔嘉正是充分调动了“谣言”的积极因素,为我所用,虚拟出一股“人言可畏”的庸俗力量的压力,加之前面已存在的李梅亭、陆子萧之流有关的事实,使方鸿渐由衷地产生了一种“协同作战”的责任感,极大地缩小了两人间的心理距离,似乎已成了“自家人”了,孙柔嘉成功地借助外力捕获了自己的爱人[6]。

就这么一个女人,为什么会让方鸿渐在婚姻面前点头答应,除了方毫无立场大多受人安排、老在别人导演的戏里演一个角色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孙柔嘉的主动争取。而就是她对自己婚姻的主动争取却让所有人对她产生反感。比如一开头赵辛楣便向方鸿渐这样议论孙柔嘉:“……唉!这女孩人滑得很,我带她来,上了大当——孙小姐就象那条鲸鱼,张开了口,你这糊涂虫就像送上门的那条船”。

诚然,孙柔嘉在争取到方鸿渐在身边的这一过程是煞费苦心的。她的所作所为免不了受“光明磊落”的人的鄙视和唾弃。笔者索性再举一例:赵辛楣等人到三闾大学教书,先走水路。晚饭后,鸿渐和辛楣并坐在甲板的长椅上听着海风肆意感慨,聊了太多,当然也聊到了孙柔嘉。赵辛楣因方鸿渐为没有给车旅费的孙柔嘉打抱不平而给方鸿渐说“这一念温柔,已经心里下了情种”等等,可万万没想到孙柔嘉却躲在一旁偷听。待赵方二人发现后,赵虽心明而方浑然不懂,还为孙问的鲸鱼问题大肆海吹,“灯光照着孙小姐惊奇的眼睛张得像吉沃吐画的‘O’一样圆”。而待到孙、方二人订婚后再一次坐船,方鸿渐再次海吹时,“柔嘉打个面积一方寸的大呵欠”,这表明前者孙的专注是演出来的。当孙方二人订立婚约的时候才应了“当时海吹无忌的方鸿渐真成了那条船,半自觉不自觉地驶向鲸鱼大嘴,现在是切切实实被齿缝给嵌住了”[7](P157)这句话。

纵观孙柔嘉的所作所为,我们不得不说她在用“心”对待她的婚姻。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女性意识虽被唤醒,但终究没办法与根深蒂固的父权社会抗衡。一个弱女子,为了能拥有自己满意的婚姻,除了所谓的“心计”还有什么办法?我想杨绛说她最大的成功也就在于成功地争取到了方鸿渐。难道为了自己的婚姻,感情用了一下“心”就得扣上丑恶的罪名吗?查遍全书,有哪一处是孙柔嘉在加害于方鸿渐呢?笔者以为她敢于勾画自己的婚姻蓝图并为之不畏艰辛地努力,这才是新文化运动下女性应有的性格和思想,也显示出了她自主谋事、独立承担人生的现代女性品格。

五、结束语

如果说在那个时代,还有一座女人的城堡,无疑只是情感和婚姻的城堡。在这样一座城堡里面,上述的四位女性都想做一回城主,都想牢牢地把握住她们婚姻的命脉,只是各有其偏差。如果要从四位女性中抽象出一个群体特征,那就是都拿婚姻当赌注来主宰命运。这一路上她们走得太过艰辛,但自觉的婚姻意识,主动地把握婚姻的心态一直没变。从那时候起,女性开始慢慢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到如今早已是男女各半江山了。故而上述四位女性是先驱,理应向她们致敬!

[1]乔以钢.论中国女性文学的思想内涵[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28-33.

[2]林广泽.试论“女性意识”和女权主义文学批评[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77-81.

[3]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前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4]李幼苏.新编文学理论教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5]杨绛.记钱钟书与《围城》[A].杨绛作品集(第二卷)[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6]余岱宗.《围城》的情爱关系与人性弱点[J].书屋,2002,(2):65-67.

[7]陆文虎.钱钟书研究采辑[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

On the Marriage Self-Consciousness of the Heroines in Fortress Besieged

L IU Xiao-hong
(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L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Luzhou 646005,China)

Fortress Besieged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asterpiece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It intensively and deep ly depicts the female charactersof that time,reflecting the p rofound and wide social cultures.Each female characterw ith vivid characteristics is unique.However,most readers with distinct tendency to love and hate including the author will give them“a bad name”when evaluating the heroines in the novel.The paper,closely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analyzes the personalitiesof four heroines including M iss Bao,Su Wenwan,Tang Xiaofu and Sun Roujia,abstracts their strong consciousnessof marriage,and p resents a new explanation to their images of“bad reputation”.

female consciousness;marriage self-consciousness;histo rical background;active pursuit

I207.42

A

1009-9735(2010)04-0113-04

2010-06-30

刘小红(1970-),女,四川泸州人,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猜你喜欢

苏文方鸿渐围城
《围城》围住的从来都是心
巨婴,方鸿渐的真实面目
年少莫学方鸿渐
你温婉如画湖水才绝世无双
“围城”内外
浅谈《围城》中方鸿渐的围城人生
同学
浅谈《围城》中方鸿渐的围城人生
“围城”之战
《谜城》:走出自我的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