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经典文本的语文教学
2010-08-15赵坤丽
赵坤丽
(河北宁晋中学,河北 邢台 055550)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教”和“教什么”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是语文教学的方法和目的。但“用什么来教”却是语文教学的前提。所以,选择合适的文本是语文教学取得预期效果的物质前提。在新课改的观念影响下,教师们有了更多选择的权力和自由,也为教学开辟了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正如有些教育者指出的那样:“在文学教师真正将文本当作文学作品的基本单位和文学研究的对象之后,我们目前的文学教学实践就会受到质疑与挑战。”[1]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文本,尤其是那些经典,是尊重原著还是不顾一切地为我所用呢?
一、对经典的颠覆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际化思想和文化的交流,以及新生代中国人的成长,凡此种种都使当今的年轻人有了一个与传统思想迥然的思维模式。也正是在此种文化背景下,后现代主义思潮汹涌而来,并强烈地冲击着我国的教育界。恰逢其时的是中国文化教育创新观念的宣传和推广,于是乎,“标榜创新、打破常规”的口号铺天盖地。于是,颠覆性的影视作品风起云涌,颠覆性的人物争相粉墨登场。
如孙绍振教授所言:“后现代在关于文本和读者问题上表现比较复杂,这里只针对我国教育界的主流话语,简而言之。后现代有时似乎很重视文本。……但是,在后现代的话语中,没有确定的(‘本质主义’)文本,一切文本注定要被不同读者文化价值所‘延异’,所以巴特宣布‘读者时代到来’。读者中心说,扩散到教育界,产生了恶性的、无限度的、读者自发主体的‘多元解读’的理论。”[2]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无数经典被“多元解读”——颠覆了。经典不复存在,在培养创新思维的大旗下,语文课堂上违背文本主体的奇谈怪论层出不穷。在教师的苦心“引诱”下,学生果然大胆地创新了:向祥林嫂 “学习拒绝改嫁的精神”,认为《皇帝的新装》里的骗子是“义骗”,《愚公移山》中的行为是在破坏生态环境,[3]诸如此类。思维确实是突破了,也创新了,我们的文学呢?我们的语文知识呢?
王荣生教授认为语文知识是应该或已经纳入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关于语言和言语、文章和文学的听、说、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和态度。考察语文知识的正确性,其一:“已经纳入教材的‘语文知识’是否与学术界的研究相一致?”其二:“是否根据学术界研究的新进展,纳入了必要的新知识?或者废弃了陈腐的旧知识?”[4]是否与学术界的研究保持一致暂且不论,但抛弃文本的离奇颠覆则不可取。
二、经典文本的两种命运
经典文章被颠覆的原因上文已经提及。于是,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出现了两个极端:“大胆创新者”敢于向祥林嫂学习拒绝改嫁的精神,从《皇帝的新装》里读出“义骗”来;更多数的保守者仍然是亦步亦趋,不敢离开教学参考书半步,所讲的无非还是陈旧的带有政治倾向性的“经典解读”,唯恐讲解错了。
这两种做法都不可取。对经典的颠覆不仅仅存在诠释文本方法论上的错误,更具有危害性的是造成学生对庄严和神圣的漠视和亵渎。我不是要学生拜倒在经典的脚下,也绝无造神的意思。要知道,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是一个种族得以强盛的内在动力,如果没有屈原、孙武、文天祥这样的人和这样的精神,中华民族就是没有灵魂的民族。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的人都具有崇高的精神,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教导学生去追求这种崇高和神圣感。这个追求,就是一个群体凝聚的过程。如果,我们一味嘲笑和颠覆神圣的崇高的精神,对一切都瓦解,无所谓,都无厘头地搞笑,那我们的民族还能有力量吗?在民族危难的紧要关头,还能有人慷慨悲歌、勇敢地站出来吗?所以,我们必须让学生们懂得,英雄就是英雄,他们必然有常人所没有的精神和勇气。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凡是优秀的文艺作品,莫不是把思想性放在首位的。经典里面继承了太多的民族的传统和精神。
当然,我们也不能把它们奉为神圣,丝毫不能动摇。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正在于它是多解的,是说不尽、研究不尽的。这也正是经典的魅力所在。一味依附教参,向学生宣扬陈旧的教条显然不能满足新时代学生对知识和思想的渴望。更要命的是,这样讲太累,而且没有效果,却会引来对“经典”的厌烦和不满,叛逆心理油然而生,亵渎之心油然而生,于是,无厘头的恶搞和颠覆也就随之而来了。
三、经典的教学方法
1.矫正观念。我认为这一点很有必要,第一,不要忽视经典的存在,第二,也没有必要把经典奉为完美无瑕的天成之作。对语文教学来说,经典是那些比较而言更适合用来教学的优秀文本,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文章方便而舒适地教会学生要教会的内容。
2.明确教学目的。经典是说之不尽的,语文教师的任务也不是学术性地全面解读经典。这一点必须注意,语文教师仅仅是语文教师,任务是通过引导学生对某些文本的学习来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所以,我们应该就某一篇具体的文章来确定教学目标。比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可讲之处自然是很多,但我们不可能进行一系列的讲座,只能把教学的目标定得集中而单一。我认为,如果语文教师借这首词教会学生用意象来抒情就算是很成功的课了。王荣生教授就特别强调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和关键性,他认为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或者只有在考试的试卷上才有用,那么教师的教学价值就不大。[5]他更愿意从教学的内容上去考察一堂课的成败,而不去追求所谓的形式化的教学方式。对于经典的文本,我们应该注重的是这个文本更适合教哪一种方法和技能,而不是去诠释它的“经典”。语文教师仅仅是语文教师,而不是学术研究者。
这样说似乎有功利化的嫌疑,这样做也并非要老师们放弃对学生的文学熏陶,只是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明确我们的目的,而断不可被经典拘谨得面面俱到和人云亦云,结果弄得不明白一堂课的重点到底在哪里。
3.欣赏经典。语文老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语文老师的角色,更应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的分析和鉴赏,以培养学生读书的方法,满足部分学生更高的学习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对经典有必要的分析和鉴赏。在课堂上,针对知识性的方法和技能要集中体现,但领略经典的美妙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也是极其必要的。经典所担负的功能是多重的。这样的课堂会是立体的,经典鉴赏的课上就可以适当引入当代学术界的最新成果,甚至可以同时引进彼此矛盾对立的说法,来开阔学生的视野。
明确教学目的,才不至于在经典面前迷失方向。对于经典文章,既不能任意地解读,又不能拘谨地 “照本宣科”,理智大胆、目标明确地教学才是对经典最大的尊重。
[1]陆兴华,李海林.文学教学中的文本选择问题.语文教育研究大系·理论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57.原载.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
[2]孙绍振,钱理群,孙绍振,王福仁.解读语文·序.解读语文.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2.
[3]孙绍振,钱理群,孙绍振,王福仁.解读语文·序.解读语文.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3.
[4]王荣生,李海林.“语文知识”是个什么问题样的问题?怎样讨论?.语文教育研究大系·理论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原载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5,4.
[5]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导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