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郭锡良《古代汉语》文选注商

2010-08-15卢玉亮

文教资料 2010年18期
关键词:音读广韵平声

卢玉亮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一、词义语法商榷

1.“殣”——道殣相望,而女富溢尤。注:“殣(jìn):饿死在路上的人。”[1](P156)(《左传·晏婴论季世》)

按:“殣”似为“路冢(路旁的坟墓)”义。杜预注:“饿死为殣。”陆德明音义:“殣音觐。……《毛诗》作‘墐’。传云:‘墐,路冢也。’”《说文·歺部》:“殣,道中死人,人所覆也。”段玉裁注:“今《小雅·小弁》作墐。传曰:‘墐,路冢也。’按,‘墐’者假借字,‘殣’者正字也。义在‘人所覆’。”《玉篇·歹部》:“殣,路冢也。”《国语·楚语下》:“四境盈垒,道殣相望,盗贼司目,民无所放。”韦昭注:“道冢曰殣”。“道殣相望”即“路旁的坟墓接连不断”,“相望”本为互相看见,这里用来形容坟墓接连不断,极言其多。后代史书用得较多,如《后汉书·马融列传》:“会羌虏飙起,边方扰乱,米谷踊贵,自关以西,道殣相望。”《三国志·吴书》:“而中国萧条,或百里无烟,城邑空虚,道殣相望。”

2.“为”——“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而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注:“为之泣:为她(远嫁)而掉眼泪。 ”[1](P177)(《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按:这样翻译既有增字为训之嫌(增加了“(远嫁)而”),又不够形象。介词“为”不仅有引进所为者的用法,还有引进所对者的用法,可译为“对”、“向”,如《史记·魏公子列传》:“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史记·张丞相列传》:“邓通既至,为文帝泣曰:‘丞相几杀臣。’”“为公子/文帝泣”即向公子/文帝哭泣,“为之泣”即向她哭泣。这样既与“持其踵”(握着她的脚后跟,肯定是面对着她的)相合,又有了现场感,十分形象。另,教材文选《史记·汲黯》一文注“诏召见黯,黯为上泣曰:‘……’”句中之“为”为“介词。 向,对。 ”[1](P226),得之。

3.“发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注:“发愤:决心努力。”[1](P415)(司马迁《报任安书》)

按:此处“发愤”似是“发泄愤懑”义,原因如下:

一是据《说文·心部》:“愤,懑也”,“愤”有“憋闷”义。如《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集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发”有“抒发、发泄”义。因此,“发愤”有“发泄愤懑(憋闷)”义,如《后汉书·章帝纪》:“朕思迟直士,侧席异闻,其先至者已发愤吐懑,略闻子大夫之志矣,皆欲置于左右,顾问省纳。”“发愤”、“吐懑”连文同义。

二是据上下文意可知,前面所说的那些倜傥非常之人都是在不利的境地中著书立说以发泄他们心中的愤愤不平之气的。即“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发愤"即“舒其愤”也。

三是根据教材“词义分析举例·愤”[1](P105),“‘愤’字在上古是憋闷的意思”,并举了《楚辞·九章·惜诵》:“发愤以抒情。”之例,注“发愤”为“把憋在心里的话抒发出来”。而司马迁“发愤著书”的观点与屈原“发愤抒情”是一脉相承的,后来韩愈继之提出“不平则鸣”的文学主张,也是“发泄愤懑(抒发郁结在心中的愤愤不平之气)”之义。

四是据刘勰《文心雕龙·情采》:“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志思蓄愤”即“心中蓄积了愤懑不平之气”,这种“愤懑”被抒发出来(“吟咏情性”)就成了诗。亦可资证“发愤”乃“发泄愤懑”义。

4.“衅”——今晋虽无德,未有大罪,愿陛下且案兵积谷,以待其衅。注:“衅(xìn):间隙。”[1](P258)(《资治通鉴·淝水之战》)

按:这里的“衅”似是“罪”义,原因有三:

一是前面说“未有大罪”,后面说“以待其衅”,“罪”、“衅”变文同义。

二是“衅”本有“罪”、“过失”之义,清·翟灏《通俗编·品目》:“衅本物瑕,而人行有瑕缺,亦借以言之,自春秋时至今,未更尝别。”《玉篇·爨部》:“衅,罪也。”《左传·宣公十二年》:“会闻用师,观衅而动。”杜预注:“衅,罪也。”孔颖达疏:“衅是间隙之名……既有间隙,故为得罪也。”《文选·曹植〈上责躬应招诗表〉》:“臣自抱衅归蕃。”吕相注:“衅,罪也。”

三是下文的“晋国无衅”[1](P258)即“(今)晋(虽无德,)未有大罪”之复述。

5.“极”——“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注:“极:极点,顶点。用作动词,达到极点。”[1](P253)(《三国志·华佗传》)

按:“极”本有“疲倦”义,而非由“极”的“极点,顶点”义活用为“达到极点”之义。清·吴善述《说文广义校订》:“极,又因穷极之义引申为困也,病也,疲也。”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庸人之御驽马……胸喘肤汗,人极马倦。”《世说新语·言语》:“丞相小极,对之疲睡。”又“疲极”连用,“极”亦“疲”也。如《三国志·魏书十八》:“时汝南葛陂贼万馀人攻褚壁,褚众少不敌,力战疲极。”又《吴书十六》:“民力困穷,鬻卖儿子,调赋相仍,日以疲极。”“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即“人的身体应该运动,只是不应当使(之)疲劳罢了。”

6.“讵”——“至如一赴绝国,讵相见期?”注:“讵:岂”[1](P840)(江淹《别赋》)

按:“讵”似是动词“无”义,而非疑问语气副词“岂”义。原因有四:一是注“讵”为“岂”,“讵相见期”即“岂相见期”,直译为“难道(哪里)相见的日期”,不通;二是通读全文,描写各种离别情景的其他几个自然段的首句用的都是陈述语气①,此句似亦不当例外;三是此处刘良注:“讵,无也。”,“讵相见期”即“无(没有)相见的日期”;四是“一赴绝国,讵相见期”出自汉·桓谭《新论·琴道》:“远赴绝国,无相见期……”,亦可资证此处“讵”乃“无”义。

二、读音商榷

(一)声调商榷②

1.“跂”——“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注:“跂(qì):提起脚后跟站着。”[1](P650)(《荀子·劝学》)

按:“提起脚后跟站着”的“跂”通“企”,当音qǐ,上声。《集韵·纸韵》:“企,举踵也。或作跂。”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跂,假借为企。”《广韵》:“跂,踶跂。”丘弭切,上声纸韵,溪母。折合今音读qǐ。而读qì的“跂”乃“垂足而坐”义,《广韵·寘韵》:“跂,垂足坐。”去智切,去声寘韵,溪母。

(二)声调+字形商榷

2.“砅”——“飞湍瀑流争喧豗,砅崖转石万壑雷。”注:“砅(pìng):水击岩石发出的声音。 ”[1](P974)(李白《蜀道难》)

按:首先,根据语境,“砅”当为“砯”之误。《说文》:“砅,履石渡水也。从水,从石。”“砅”,《广韵》力制切,去声祭韵,来母。折合今音读lì,指踏着石磴渡水,不合文意。其次,“砯”当音pīng,阴平声。《广韵·蒸韵》:“砯,水击山岩声。”披冰切,平声蒸韵,滂母(“披”属次清“滂”母,清阴浊阳)。

(三)声调+意义商榷

3.“阰”——“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注:“阰(pì):小土山。”[1](P794)(屈原《离骚》)

按:“阰”当音pí,阳平声。乃古楚地山名。此处王逸注:“阰,山名。”洪兴祖补注:“山在楚南。”《玉篇·阜部》:“阰,山名。在楚。”《广韵》房脂切,平声脂韵,並母。《集韵》频脂切,平声脂韵,並母。折合今音读pí(房、频属全浊“並”母,清阴浊阳)。又,此处王力《古代汉语》注为“阰(pí):山名。 ”[1](P556),音义皆得之。

4.“溷”——德政不能救世溷乱,赏罚岂足惩时清浊?注:“溷(hún):通‘混’。”[1](P830)(赵壹《刺世疾邪赋》)

按:首先,作“混乱”义讲的“溷”当音hùn,去声。《广韵》胡困切,去声慁韵,匣母。折合今音读hùn。其次,据《说文·水部》:“溷,乱也。一曰水浊貌。从水,圂声。”及“溷”的形义演变规律(水浑浊或水混乱一团→乱或混乱),“混乱”乃“溷”的本义(至少是近引申义),作为“混乱”讲的“溷”不是“混”的通假字。另,此处王逸注:“溷,乱也。”而不说“溷”假借为“混”,亦可证之。

(四)声母+声调商榷③

5.“曾”——“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注:“天地曾(céng)不能以一瞬……曾:副词,用在否定词前,加强否定语气。”[1](P857)(苏轼《赤壁赋》)

按:语气副词用法的“曾”似当音zēng,阴平声。《广韵》:“曾,则也”作滕切,平声登韵,精母。折合今音读zēng。另,教材文选《触龙说赵太后》一文注“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中的“曾”为“曾(zēng):副词,起加强语气的作用。 ”[1](P174),得之。

6.“蕲”——攻大泽乡,收而攻蕲。注:“蕲(qí):在今安徽宿州市南。”[1](P199)(《史记·陈涉起义》)

按:这里的“蕲”不当音qí,而当音jī。据《汉语大字典》[3](P3326)、《汉语大词典》(第9卷)[4](P617),“蕲”作为地名有两个读音,分别代表两个不同的地方:一个音qí(《广韵》:“州名,汉蕲春县也”,渠之切,平声之韵,羣母),指古蕲州,北周始置,治所在齐昌(今湖北省蕲春县南);另一个音jī(《广韵》:“县名,在徐州”,居依切,平声微韵,见母),指古蕲县,本战国时楚邑,秦置蕲县,汉属沛郡,治所在今安徽省宿县南。所以这里的“蕲”当音jī,阴平声。

(五)声母+韵母+声调商榷④

7.“蹶”——“融乃蹶起,置酒作乐。”注:“蹶(guì)起:蹶然而起,惊跳起来。蹶:受惊而迅速动作的样子,与下文‘蹶(jué)倒’的蹶音义不同。 ”[1](P27)(《洛阳伽南记·王子坊》)

按:“蹶起”的“蹶”亦读jué。“蹶起”即蹶然起,据《汉语大字典》[3](P3738),此“蹶”音jué,释为“急遽貌”。《汉语大词典》(第10卷)[4](P549)亦音jué,释为“急遽,突然。参见‘蹶然’。”又《汉语大词典》(第10卷)[4](P550):“蹶然:亦作“蹷然”。疾起貌。”所举例证为:《逸周书·太子晋》:“师旷蹶然起曰:‘瞑臣请归。’”孔晁注:“蹶然,疾貌。”《汉书·陆贾传》:“于是佗乃蹶然起坐。”蹶,《广韵·月韵》释为“速也”,居月切,入声月韵,见母。折合今音读jué。

(六)韵母商榷⑤

8.“聒”——“栖波之鸟,水化之虫,智吞愚,强捕小,号噪惊聒,纷牣其中。”注:“聒(guā):喧闹。”[1](P753)(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

按:“聒”似当音guō。《广韵》:“聒,声扰”古活切,入声末韵,见母。折合今音读guō。教材文选《北征》一文注“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之“聒”为“聒(guō):吵闹。”[1](P986),得之。

三、结语

郭锡良主编《古代汉语》文选部分,无论是从编排的顺序,还是注释的准确,抑或版本的选择来看,都远远超过了其它同类教材。但在词义、语法、读音等的诠释上,还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这对于一部优秀教材来说,无疑是一个缺憾。

注释:

①这些句子有“至若龙马银鞍,朱轩绣轴,帐饮东都,送客金谷。”“乃有剑客惭恩,少年报士。”“或乃边郡未和,负羽从军。”“又若君居淄右,妾家河阳,同琼珮之晨照,共金炉之夕香。”“傥有华阴上士,服食还仙。”“下有芍药之诗,佳人之歌。”

②此外,注“辄(zhé,总是)”为“zhè”(P10注2)、注“垤(dié,小土堆)为“diē”(P41注11)、注“徙(xǐ,移动)为“xí”(P57注11)、注“裒(póu,聚集)”为“pōu”(P62注6)、注“氐(dī,氐羌)”为“dǐ”(P239注26)、注“泥(nì,阻滞)”为“ní”(P446注4)、注“攘(rǎng,忍受)”为“ráng”(P799注3)、注“跖(zhí,至)”为“zhì”(P806注7)、注“抆(wěn,擦拭)”为“wèn”(P843注4)、注“桨(jiǎng)”为“jiāng”(P855注2)、注“靡(mǐ,无)”为“mí”(P916注1)、注“隰(xí,低湿的地方)”为“xī”(P917注2)、注“颉(xié,颉颃)”为“xiè”(P993注20)等等,皆可商。

③此外,注“徙(sī,古地名,在蜀)”为“xǐ”(P239注25)、注“澉(hàn,洗涤)”为“gǎn”、注“菹(zū,肉酱或剁成肉酱)”为“jǔ”(P988注2)等等,皆可商。

④也有声韵误而调不误的,如注“会(kuài,会稽)”为“guì”(P158注1)、注“数(cù,细密、紧促)”为“shuò”(P473注14)。

⑤也有韵调皆误的,如注“藉(jí,践踏)”为“jiè”(P267注8)。

[1]郭锡良等.古代汉语(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徐中舒.汉语大字典(1—8卷)[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88-1990.

[4]罗竹风.汉语大词典(1—13卷)[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1994.

猜你喜欢

音读广韵平声
《原本广韵》引书订误*
Short A Sounds
王国维《广韵》批校与治学精神
文言文“四读”教学法之浅见
向熹著《简明汉语史》(修订本)指误
《广韵痱、疿及相关病名考释*
病联曝光台
关于日本人人名读音的量化分析
转入普通话平声的常用古入声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