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校对外接待工作优化的思考

2010-08-15

文教资料 2010年32期
关键词:来宾人员学校

丁 坤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态势,高校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兄弟院校、新闻单位等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这就对高校对外接待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形势下高校对外接待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始终坚持服务于学校的中心工作和改革发展大局,不断丰富内涵,按照科学的流程和规范的要求,积极探索优化措施,从而实现服务要素的最佳组合。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高校对外接待工作的重要性

新形势下高校对外接待工作,是学校展示管理水平和工作形象的“窗口”和“门面”,是高校联系内外、沟通上下的“纽带”和“桥梁”,是推动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有效渠道之一,有利于提高学校知名度,也有利于增强公众的认同感。不能仅仅把对外接待看成日常性的事务工作,而应把它放在学校改革发展的大局中去思考,把它作为全校行政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对外接待工作也可以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不能满足于简单的迎来送往。要意识到每一次接待,都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要把对方的来访看成是一次请进来的交流,在繁忙的工作中,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来之不易,在满足来宾要求的情况下,坐下来倾听,也会受益匪浅。同时在兄弟院校间、上级单位间创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对学校的发展也会起到推动作用。

高校对外接待工作是一项十分琐碎的工作,看起来都是一些小事,但却不是小事,办好了是小事,办坏了就误事。特别是重要的接待任务,办坏了就没有补救的机会,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随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节约型校园,高校国际交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日益广泛,高校对外接待工作的责任更加重大,内容更加丰富,服务领域更加宽广,作用也会越来越重要。

二、切实把握新形势下高校对外接待工作的原则

(一)遵纪时效原则。接待工作要依据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根据组织纪律制度进行接待安排。坚持时效性,所有接待人员都必须守时,有较强的时间观念和超前意识,提前把活动日程告诉来宾,并做好准备工作。特别是重要接待任务经过路线、参观点、重要活动等所用的时间,必须做到准确无误。

(二)对口对等原则。接待工作要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进行,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和人员要给予明确的拒绝和解释,避免影响工作。对来宾实行对口对等接待,即根据来访者的身份安排相应级别的领导和人员接待;按来访者所在单位性质和来访内容,请相应的主管校领导和职能部门出面接待。

(三)以人为本原则。在对外接待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人性化服务,融“情”于接待当中,做到接待用心、以情感人,努力在人性化服务中进一步丰富接待内涵。做到“以客人为尊”,把人性化的理念注入到每一个接待环节中。

(四)友好礼貌原则。所有接待人员要遵循礼仪规范,注重礼貌,衣着得体,言语亲切,热情友好,礼节到位,尊重来宾的社会文化习俗,注意把握好分寸和尺度。对来宾提出的任何问题或要求,都要作出礼貌、热情的回应,做到朴实、真诚、热情,使来宾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五)高效节约原则。接待工作是教职工关注的热点问题,涉及学校的形象,高校对外接待要恪守精简高效、厉行节约的原则。工作安排要从实际出发,缩减参与人员,提高接待效能;厉行节约,杜绝铺张浪费;接待服务要突出安全优质、舒适方便、高效快捷,建立接待节约目标责任制。

三、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对外接待工作的优化措施

(一)更新理念,传播文化。在新形势下,接待人员应及时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对外接待工作的重要性。通过接待工作,学校可以树立形象,展示实力,可以积累丰富的关系资源。因此,必须把对外接待工作看作是学校行政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安排食宿、迎来送往的低层次上。接待人员对于每一项接待工作都要高度重视并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机遇意识,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要树立“每一个人都代表学校形象”的思想意识,保证高质量地完成每一次接待任务。

(二)发扬精神,优化素质。从事接待工作没有良好的心态和素质,没有实干、敬业和吃苦的精神是不可能干好的。要把严格管理、提高素质当作高校对外接待工作的大事来抓,逐步形成接待人员“勤俭、效率、规范、务实、奉献”的优良风气。接待人员要发扬奉献精神,经得起苦累忙碌的考验,经得起默默无闻的平淡,经得起浮华喧嚣的诱惑,做到宠辱不惊、物利两忘;要发扬敬业精神,形成敬业爱岗的良好氛围;要发扬协作精神,做到相互补台不拆台、相互支持不设障、相互协作不梗阻,真正形成“搞接待一股劲”的浓厚氛围。

(三)部门协同,立体接待。高校对外接待工作要建立以学校办公室牵头,各职能部门、教学单位及有关专家教授协同机制,形成整体联动、运转有序、步调一致的立体化接待格局。学校办公室要整合接待资源,充分利用学校各种接待服务设施,强化组织协调。按照服务程序化、管理规范化、队伍专业化、作风军事化的标准,精心策划,周密组织,有效实施。各相关部门要注重发挥自身优势,增强主动性,以服务中心工作为己任,以学校改革发展为大局,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使接待工作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互为补充,互相促进,以实现各生产要素效益最大化。

(四)突出特色,营造氛围。高校对外接待工作要充分彰显个性,突出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功能,在考察线路安排上“营造”校园气氛,如考察教学、科研现场,安排学术活动、师生交流等,增加接待工作中的学术含量,体现高校的教学、科研中心工作的地位。高校人才济济,要注重发挥专家教授的“名人功效”,在安排接待时,根据需要,适当邀请知名专家、知名教授等参加接待环节,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既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声誉和社会地位,又有利于增强社会公众的认同感。

(五)规范操作,周到细致。接待工作是一项于细微之处见真情的工作,细心决定服务质量,“细节决定成败”。一是要认真细致地做好接待准备工作,制订详细的接待工作方案,客人的餐饮和住宿、参加接待的人员、参观的路线等都要事先确定,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都要准备充分、考虑周全。二是在接待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接待方案进行程序化运作,坚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严而又严、细而又细”的原则,使接待工作中的各个环节有序衔接,必要时可以制作接待工作明细表,对接待工作中的各要素进行全面清点,以确保工作进程的稳定性、有序性和连续性。三是接待任务完成后要及时认真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精益求精,不断提高接待工作水平。

(六)高效机动,紧张有序。虽然接待方案事先就制订好了,但在实际接待过程中,常常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突如其来的事情发生,比如来宾的人数有变化、来宾抵达时间推迟、参观路线临时变化等。这些事情的发生都具有突然性,我们要在短时间内迅速作出正确的判断,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确保接待工作顺利进行。因此,接待人员一要头脑灵活,随机应变,遇到情况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请示和协调,根据需要迅速调整方案,并尽快通知参与接待的有关部门和人员;二要冷静沉着,准确掌握不断变化的情况,及时果断处理,切忌急躁惊慌;三要雷厉风行,高效工作,保证各项应对措施迅速落实到位,真正做到忙而不乱。

(七)追求卓越,不断创新。接待工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就要求接待人员必须具备追求卓越的执著精神,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积极探索能够更好地反映学校精神与文化特色的接待方式和方法。新形势下,只有接待人员结合学校自身实际,自觉创新接待工作思路,丰富接待工作内容,才能推动接待工作不断发展。比如接待人员通过向来宾发放包含天气预报、学校概况、日程安排、食宿安排等内容的温馨提示卡,展现热情周到的服务;通过佩戴有个人照片、姓名、职务的工作牌,展示良好的对外形象等。这样,接待工作才具有时代特征和高校特色。

总之,优质高效的对外接待工作,既可以展现学校的良好形象,给来宾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又可以为学校赢得良好声誉,有助于学校获得社会公众的信任和支持,提高学校在同行中的竞争力。新形势下,只有对外接待人员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探索和研究做好接待工作的新途径,开拓思路,丰富内涵,才能推动对外接待工作不断创新,在高校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1]姚林.如何做好高校办公室接待工作[J].秘书,2009,(9):24-26.

[2]刘海涛.怎样做好高校接待工作[J].秘书工作,2008,(11):61-62.

[3]张跃平,叶玲.做好新时期政务接待工作的思考[J].决策,2008,(12):4-5.

[4]缪定中.也谈新时期公务接待工作的创新[J].秘书之友,2009,(4):16-17.

[5]罗忠桓.推进行政礼仪规范化建设的新视野[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2):69-71.

猜你喜欢

来宾人员学校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如何缴费
布达拉宫
女王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来宾,有三个“全国第一”的甜蜜园区
学校推介
奇妙学校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第十一部分 会计组织机构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