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关联理论的商务翻译语用等效研究

2010-08-15桂仁娜

文教资料 2010年36期
关键词:意图原文译者

桂仁娜

(南昌工程学院 外国语言文学系,江西 南昌 330099)

语用翻译是翻译理论的一个新模式,它与语义翻译相对应,是一种等效翻译观。语用翻译理论认为原作与译作应在社交语用和语用语言两个层面上达到等值效果[1](P196)。所谓社交语用等效,指社会文化层次上的等效,要求译者对翻译所涉及的两种文化有深入的了解。译者在翻译之前需要对译文读者的认知状况和对涉及的文化现象或意境进行评估。所谓语用语言等效,指的是在理解原作的语言信息的明示意义和暗含意义的基础上将它们完全复制到译作中。在翻译的重构过程中,译者一定要注意选用适合于译文语言环境的表达方式来再现原作者的真实意图,确保读者对原作者的真实意图的正确理解,是为跨语言、跨文化的双语交际服务的等效翻译[1](P204)。可以说语用等效翻译为翻译活动提供了新视角。

而Sperber和Wilson于1986年在 《关联性:交际与认知》的专著中提出的与认知、交际有关的关联理论虽然不是直接的翻译理论,但由于其将关注的核心投到人类交际与话语理解方面,它的运用可以延伸到翻译领域。本研究也将探讨如何运用关联理论实现翻译中特别是商务英语中的语用等效,即认知等效及交际等效。

一、关联理论在翻译中的认知等效功能

传统译论认为,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信息转码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是通过语码转换实现意义传递的一种手段[2](P55)。即信息发出者首先将所欲传递的意图进行编码,然后向信息接受者发送;该信息的接受者收到信息后则通过解码过程还原交际者的意图,从而完成这一轮的交际活动。这一交际模式包含了这样的一个思想,即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收者具有完全相同的语符系统及认知环境,两者的解码能力完全一致[3](P112)。但是交际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我们知道由于个人的生存背景、教育背景、职业背景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必然导致交际双方的认知环境和解码能力的不一致性。因此,单向的编码—传递—解码并不能完好地解释交际的过程。而关联理论提出的语言交际模式认为,交际者会对听话人(读者)的认知环境和交际环境加以评估,并据此通过话语刺激向听话人传达(包括明示和暗示)自己的交际意图;听话人则结合该话语提供的信息和相关的语境信息,在关联原则的指导下进行解码和推理,最终实现对交际者的交际意图的认知[1](P197)。因此关联理论认为交际是动态的认知→推理的互明过程。要认知就要找关联,要找关联,就要思辨、推理[4](P131)。听话者就是在语境假设与认知环境中按照关联原则寻找最佳关联。

事实上翻译也是一种交际行为,我们也应当把翻译看做是一种示意—推理性的交际过程和交际行为。不同的是,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示意—推理过程和行为,译者的身份既是听话人也是说话人。译者一方面要付出努力寻找原文的最佳关联,形成对原文的认知与理解;并对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和语境假设加以评估,并把自己对原文的认知与理解以最佳关联的方式传达给译文读者。因此,关联理论不但揭示了我们不应仅从遣词造句方面而更应从认知的角度看待自然语言交际,而且揭示了在另一种交际行为——翻译活动中译者也不应该拘泥于原文与译文字面意义的对等,而应该追求原文读者对于原文及译文读者对于译文在认知模式上的动态对等,即在一样的语境假设及认知环境中,并尽量经历同样的推理努力,实现双方在最佳关联寻找过程中的认知等效。

例如在商务翻译中的商标、品牌及广告翻译中,为了实现原文广而告之的功能,追求认知等效,翻译中也应抛弃字面意思的对等,更多地考虑如何让译文接受者在译文话语刺激下能不自觉地在语境场中通过一定的推理努力去寻求最佳关联。即语境因素在译文中的重现特别重要。宝洁公司的商标翻译即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宝洁公司名称本为P&G(ProcterandGamble)。而P&G被汉译为宝洁是因为“宝”喻指产品的品质;“洁”则指该公司主要经营洗涤类的日用品。这样就刺激接受者在相关语境场中推理寻求关联。十多年来,宝洁公司向中国市场推出9大类近20个品牌的产品,如Rejoice——飘柔、Pantene——潘婷、Head and Shoulders——海飞丝、Safeguard——舒肤佳、Olay——玉兰油、Crest——佳洁士、Tide——汰渍等无不充分体现翻译最大化地刺激了接受者在语境场中需求关联的可能性,并在未使用产品之前就对其有了美好联想。又比如广告翻译中的“IntelInside”被翻成“给电脑一颗奔腾的“‘芯’”,而咖啡广告词中的“Goodtothelastdrop”被翻成“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都是注重了通过译文刺激读者在上下文语境中推理并寻求最佳关联。

二、关联理论在翻译中的交际等效功能

关联理论作为一种认知理论,同时也是一种交际理论。关联理论认为传统的交际代码模式不仅在对交际双方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状态等方面的认识上有错误,而且还忽视了语言交际的隐含性和间接性等特点。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者不会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交际意图,他们也经常间接地传达自己的意图,期望听话人或读者能够利用语境知识,并结合交际者提供的话语信息,通过推理得出交际者提供的交际意图。

关联理论提示我们,翻译中译者首先需要找到原文与语境的关联,并根据各种有关联的信息进行合理的推理,从而正确理解原文。同时,将原文作者的真实意图以最佳关联的方式明示给译文读者。在理想的情况下,若译者预料直译能很好地提供话语刺激,使得译文读者能自觉地从语境及认知环境中在关联原则的指导下推理出作者的真实意图,那么直译就是有效的。若译者预料译文读者无法透过语义意义的直译来领悟意图,那就只好舍弃字面意思译出作者的真实意图了。即依据关联理论,我们在翻译中也应当追求交际等效。

在商务翻译中,尤其是商务会谈、谈判及信函翻译中,原文作者/说话人往往希望读者/听话人能够在语境中推理、寻找最佳关联,从而传递自己的真实意图。若译者预料通过直译能达到交际等效,则直译是有效的。但由于跨文化交际中说话人与听话人的认知环境不可避免会有差异,说话人对于听话人最佳关联寻求的期待与真实之间也可能会出现偏差,因此字面意义的翻译有时并不能传递说话人的真实意图,译者就需要发挥主动性把说话人真实交际意图放在第一位。以下笔者将具体介绍如何取得交际等效,使译文取得最佳关联。

1.凸显重要信息,将信息明确化。

根据关联理论,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过程。说话人必须明白地表示自己有明白地表示某事的意图[5](P201)。为了使交际默契地进行,说话人往往会尽量让自己的语言输出去顺应听话人处理信息的需求,以减少听话人理解话语时所付出的代价[6](P188)。因此译者作为中介方,也应该在必要时凸显重要信息或将信息明确化,以减少听话人推理中不必要花费的努力,取得更好的语境效果,达到最佳关联。例如:

原文:Notice of particulars of shipment shall be sent to Buyer at such time and by such means that the said notice shallbereceivedbyBuyerwithin7daysaftershipment.

译文1:装运通知的具体内容应当在这样的时间,以这样的方式送达买方,从而使买方在装运后七天内接到通知。

译文2:买方须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将装运详情通知买方,以便买方在装运后7天内收到该装船通知。

原文中“at such time and by such means”实为说话人强调发送装运通知的正确时间及方式。若对译成译文1,非但没有达到强调关键信息,反而分散了听话者的注意力,“什么哪样的时间?哪样的方式”,效果适得其反。到不如译文2中以明确的方式表达装运详情的通知必须是“及时”“适当”的,减少听话人不必要的推理努力。

2.在上下文语境中翻译,摆脱字面意思束缚。

根据关联理论,作者/说话人的真实意图必须由读者/听话人在相关语境中推理得到。因此语言信息也必须由使用该语言的环境所决定。因此靠字典查询的所谓“标准”语意其实并不是标准。译者要勇于抛开字面意义的约束,而联合上下语境去译出说话人/作者的真实意图。例如:

原文:If we have to take goods,we ask you to make us adequate allowance corresponding to the damage they have sustained.

译文1:若要本公司提货,我方要求贵方给予本公司蒙受损失的足够赔偿。

译文2:若要本公司提货,我方要求贵方给予本公司蒙受损失的相应赔偿。

原文中的“adequate”应联合语境中的“corresponding to...”而翻译成“相应”来表达说话人真实意图,而不仅仅是对译成意义指代不明的“足够”。

3.重视商务翻译中的大语境——礼貌性。

另外,译者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商务翻译中一个基本共同的语境,即交际双方都期翼能在友好、互相尊重的氛围中沟通合作,达成协议。那么译者就尤其需要注意用词的礼貌性,以使得听话人/读者能在同样友好的氛围及其他相关语境中需求最佳关联,从而达到作者/说话人、译者、读者/听话人的三方的交际等效。比如:

原文:We should be very grateful to you for an answer,andencloseapostalreplycoupon.

译文1:本公司将万分感激贵公司的回复,并随函附上一张邮政回函。

译文2:徜蒙惠答,本公司将不胜感激,现随函奉上一张邮政回执。

本例中虽译文1中不致有错,但不如译文2充分体现了译者对礼貌用语的讲究,更能使译文读者在友善的环境中推理出作者的意思,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

三、结语

基于关联理论的认知等效与语用等效翻译中的社交语用等效是契合的。即译者需要对原文所涉及的语境和文化背景信息等进行评估,并预估译文是否能让译文读者能有效地运用语境和及文化背景信息等进行有效推理。

基于关联理论的交际等效与语用等效翻译中的语用语言等效也是契合的。即在翻译中译者应摆脱字面意义的束缚,而将原文作者的真实意图传达给译文读者,从而达到原文作者、译者及译文读者三元关系中的交际等效。

[1]桂诗春,王初明.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Sarcevic,S.New Approach to Legal Translation[M]. TheHugue:KluwerLawInternational,1997.

[3]Sperber,Dan&Deirdre 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1986.

[4]何自然.语用学及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Sperber,Dan&Deirdre 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2nd Edition)[M].Oxford:Blackwell,1995.

[6]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意图原文译者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
燕山秋意图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