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党支部书记的领导艺术

2010-08-15刘石检

文教资料 2010年36期
关键词:支部书记支部决策

刘石检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上海分院,上海 200433)

党支部是我党组织中最基本的单元,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支部书记是各基层单位支部委员会“一班人”的“班长”,做好党支部的领导工作是支部书记最重要的职责,党支部要发挥核心领导作用,不仅取决于组织的法规制度健全,党员的党性党风过硬,而且取决于支委“一班人”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其关键在于支部书记的领导艺术。对于支部书记来说,除了必须具备基本的理论水平和能力素质之外,还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领导水平。

一、把关定向的艺术

方向问题是首要问题,把关定向是基层党支部书记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把关定向,顾名思义就是把好关口定好方向,使单位沿着正确的道路方向发展。作为“班长”,支部书记必须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坚定的政治立场,较强的组织观念,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具备较强的判别力和审核力,对正确的东西坚定不移地弘扬,对错误的东西毫不犹豫地批判,经得起任何严峻考验,在大是大非面前,耳聪目明,敢于同各种违反党的原则的错误言行作坚决的斗争,为单位正确“导航”。

(一)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政治立场是一名共产党员为党的事业奋斗的基本态度,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是支部书记为本单位把好关定好向的前提条件。作为党支部的第一责任人,支部书记应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本单位的全面工作,同上级党委的指示精神保持高度一致。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意识形态多元、利益分配不均、腐败现象严重等社会矛盾和问题凸显,党的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使处于党组织架构最末端的近380万个基层党组织发挥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成为党调查民意、掌握民心、紧密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面。因此,支部书记必须带头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党员的理论学习和党性修养,坚持思想理论武装和科学观念武装并举,将自学、集中学习、脱产学习等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确保单位科学、高效开展工作,确保党组织健康发展。

(二)善于发挥组织的作用。基层党支部是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任务落到实处的基本组织保证,支部书记的组织观念关系到单位建设的成效和任务的完成,是支部书记把好关定好向的重要体现。首先要增强组织观念。利用组织的战斗性增强工作的成效性是推进单位科学发展的有效抓手,也是支部书记必须掌握的工作方法。支部书记要确实做到坚持党的基本原则,坚持民主集中制的领导方法,用党的制度维护党员的正当权益,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组织的观念在实际工作中深入人心。其次要按规定坚持组织制度的落实。支部书记要深刻理解基层组织制度的重要意义,善于利用组织决策议事,善于利用组织发扬党内民主,善于利用组织制度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防止组织生活形式上的落实和实际上的“过场”。最后要结合单位实际开展组织工作。支部书记要将组织工作与单位实际相结合,计划性、创造性地开展组织工作,既坚持组织原则,又解决单位的实际问题。要将单位的现实问题列为支部会议的议题,要结合单位的阶段任务开展党内民主生活,研究决定重大问题时要召集党员骨干集思广益,民主决策,达成共识,统一思想。

(三)坚持公道正派的原则立场。风清气正是基层单位增强战斗力的重要保证,与支部书记的领导艺术密切相关。新时期支部书记要坚持弘扬新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弘扬正气,抵制歪风邪气,积极践行胡锦涛同志在党的作风建设上倡导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要求,努力推进单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党支部书记既是单位领导又是普通党员,置身于群众之中,一言一行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只有处处严格要求,事事率先垂范,才能让群众信服,敢于要群众向自己看齐。其次做到服务人民,清正廉洁。在原则问题上敢于坚持真理,旗帜鲜明,敢于抵制和反对歪风邪气。一事当前,首先要考虑党和群众的利益,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真正做到情系百姓,为民服务。坚决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不搞庸俗关系学,保持清正廉洁,接人、待物、处事都公道正直,做到对上负责,对下更加负责。其次要做到谦虚谨慎,严于律己。要保持和发扬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经常解剖自己,善于听取来自上级和群众的批评意见,不推功诿过,对于单位的成绩坚持把群众的功劳放在第一位,对待工作中的失误则要勇于承担责任,敢于担当。

二、统筹兼顾的艺术

统筹兼顾就是要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是支部书记谋划全局推进单位建设全面发展必须掌握的领导方法。要在实际工作中做到统筹兼顾,支部书记必须坚持大局观念,正确处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中心工作和其他工作、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正确解决党内矛盾和处理群众意见,增强驾驭全局的能力,会统揽会协调,妥善解决各种问题。

(一)要善于提纲挈领把全局。支部书记首先必须有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始终站在全局的高度考虑问题。具体工作当然要做,还要高标准做好,但决不能把谋划单位建设、推进各项工作全面发展的思路陷入琐碎事务之中,而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大事、议全局上。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打鱼收网要抓住渔网的大绳索,拎起一件衣服要提起衣服的领子,从而说明看问题、干工作的关键是抓住要领,找准着力点。有的支部书记工作很繁忙,事事亲力亲为,表面上工作标准很高,作风很务实,但实际上思路不清,抓不住要领,提不起纲来,结果是费劲不小,单位建设成效却不明显。因此,支部书记应经常想大事,抓大事,这样才能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支部书记要有全局的高度、全局的眼光、全局的方法,必须时刻站在单位的整体利益上研究决策,在遇到复杂局面时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解决问题要首先解决主要问题,通过解决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控制局面,掌握主动权。在工作中还要兼顾多方面的利益,统筹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做到既有利于单位的建设,又有利于成员的全面发展。

(二)要精于决策抓关键。正确的决策是各项工作成功的重要前提。党支部议事决策必须遵守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但党支部的决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书记的水平。支部书记作为支委“一班人”的领路人,要精于谋划决断,想问题必须比别人更深、更细、更准,决策必须慎重果断。要正确区分什么是单位的重大问题,区分支部党员大会和支委会的权限,正确认识所研究问题的本质,抓住问题的因果关系进行果断决策。要提高召开各种组织会议议事的能力。应认识到会议是支部书记发挥领导才能、引导支部委员正确决策的重要方式,会议的关键在准备,在于会前的酝酿,同时会议上的适当引导、总结提升、慎重表决也是支部书记议事决策的重要方法。在决策上,需要防止和克服两种倾向:第一,对上级的指示照抄照转、依葫芦画瓢,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第二,不进行集体研究,个人盲目决策。总之,决策的过程,是正确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从众多矛盾中抓主要矛盾的过程,书记应善于抓住关键,综合分析,冷静思考,民主集中,善于决策。

(三)要长于协调弹钢琴。这是正确处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中心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正确方法。基层单位事务繁多,机关各个部门计划安排的工作都在基层汇总,这就要求支部书记既要抓紧中心工作,又要围绕中心工作同时展开其它方面的工作,做到全面推进,重点突出。毛泽东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提出要“学会弹钢琴”,指出只有十个手指头有节奏、相互配合地动作,才能产生好的音乐。支部书记在工作中“学会弹钢琴”要做到:第一要弹出和谐音。弹钢琴,要在和谐上做文章、下功夫。开展工作,也要讲究和谐。事情和工作有主次之分,轻重缓急之别,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统一思想,这样才能确保单位正常有序。音乐的和谐,是琴师弹出的美感,给人以愉悦和享受。同样,在工作上上下级达成共识,心情舒畅,就能事半功倍。第二要处理好主旋律和非主旋律的关系。音色的优美动听源自二者的紧密结合,运用得当。同样,支部书记在抓紧做好中心工作的同时,还要兼顾一般性工作,围绕中心开展其它工作,“黑白键”同时运用,把中心和一般结合起来。第三要有序和无序相结合。这是弹钢琴的手法变换带来的启示。做好一件重要的工作,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各种要素的协调,各种手段的运用。有序,是指工作中按事物发展一贯的规律办事;无序,是指根据事物发展变化出现的特殊情况采取变通的方法或者非常规的手段办事。一般说来,有序占主导,无序作补充,二者结合,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

三、团结凝聚的艺术

孤则易折,众则难摧。团结是一个单位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标志,是支部书记搞好支部“班子”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体现支部书记良好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方面。支部书记在开展工作时,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体贴人为各项工作的前提,以此带动内部关系的改善,增强支部团结。

(一)要有高远的境界。每个人在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和社会交往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导致对每件事物每个问题的看法也不一样,思想境界也就有所不同。善于领导、追求卓越的人一般会把远大的抱负和高远的志向作为人生的目标,以此发奋图强,报效国家。支部书记要领导好单位的建设,就要站得高、看得远,不被工作琐事所羁绊,不为人情纠葛所烦恼,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找准方向,带领单位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要确实从单位建设、事业发展考虑全局,把自己的个人发展和单位建设统一起来,激励支部“一班人”齐心奋斗,团结群众干好事业。要淡泊名利,正确对待荣誉,把事业作为自己奋斗的动力,多担当责任,少接受荣誉,在干事业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要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坚持发扬党内民主,做到个人服从组织,不能凌驾于组织之上,不搞“一言堂”、“一票决策”和“一票否决”,充分调动支部成员的积极性,发挥每位成员的聪明才智,形成整体合力,在拼搏进取中增强支部团结。

(二)要有宽广的胸怀。支部书记要树立豁达大度的形象,不能斤斤计较,睚眦必报。首先要辩证看人。要容人之短,关心支部成员的成长进步,真心实意指出存在的缺点,坦诚交换意见,不背后议论,不搞区别对待;要容人之长,不嫉贤妒能,给人才创造发挥专长的平台,及时向上级推荐优秀基层干部。其次要正确处理工作之间的矛盾。矛盾是影响团结的关键因素,善于化解矛盾,增进支部成员之间的感情是支部书记增进单位团结局面的重要环节。要多与“班子”成员进行感情交流,在合作共事中加深了解,在具体工作中相互支持。及时化解私怨,及时消除分歧,原则问题肯定是泾渭分明,毫不让步,小问题则利用同志之间的友谊这种无形的力量去化解。最后是关心爱护遇到问题的同志。工作中要注意方法,遇事不能急躁,“班子”成员的一些突出问题,书记要注意个别做工作,即使有些问题需要拿到桌面上来处理,会前会后也应个别做好工作。如果轻易地拿到会上,就很容易加深和扩大矛盾,不能有效解决问题。

(三)多关心支部成员的生活需求。支部成员身居基层,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困难和需求,诸如恋爱、家庭、住房、经济等,许多困难处理不好,将直接影响支部成员的工作,影响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支部书记应该增强“公仆”意识,多关心支部成员的切身利益,尽量缓解或解除遇到困难的同志精神和生活上的压力,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关怀、爱护、体贴、帮助,这是“人本”时代密切支部成员关系、增强支部团结的一剂良药。在这方面,书记要增强主动性,对支部成员的基本情况心里面有一本“明细账”,及时掌握新情况新动态,正确引导,尽可能地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用真挚的感情、积极的态度体现组织的关怀。切不可将此视为生活小事而 “抓大放小”,孰不知,因小事而影响到工作和团结就是大事。

[1]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40-1442.

[2]“党建”热点面对面[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支部书记支部决策
中国共产党早期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及其历史经验
强支部才能支部强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党支部书记能否实行招聘?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构建新形势下党支部书记培训课程体系研究
支部园地
关于抗美援朝出兵决策的几点认识
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决策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