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学生非正式群体现象透视及教育对策研究
2010-08-15李明蔚
李明蔚
(聊城大学 教科院,山东 聊城 252059)
中小学学生非正式群体在中小学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产生的原因既有来自客观环境的影响,又有学生主观心理方面的影响。对学生的发展既有正面积极的影响,同时还有负面的影响。为了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我们必须认真分析中小学学生非正式群体产生、发展的过程,找出其内在规律,利用其正向积极功能,使之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一、中小学学生非正式群体概念界定
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梅奥(Mayo.G.E)就在芝加哥霍桑工厂的实验中提出了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概念。他认为,学校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主要功能在于满足学生个人的心理需求。非正式群体的成员之间常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通常没有明确的组织结构关系,其成员的地位、角色及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也不明确,是自发组成的,无明文规定的目标与职责分工,缺乏稳定结构及明确规范的团体。
从那以后世界各国的教育研究者对非正式群体的成因、特点和功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所述:“非正式群体指个人好恶、兴趣等为基础自发形成,无固定目标,无成员之间的地位和角色关系的群体。”这种没有明文规定,无固定编制和完备的规章制度,由学生个人的好恶、兴趣等因素自发形成的小团体就是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是中小学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二、中小学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类型及特征
中小学学生非正式群体既有一般非正式群体的共同特征,同时又具有其独特的特征。
(一)中小学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类型。
对于中小学学生非正式群体,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下面着重介绍以非正式群体的性质为标准进行的划分。
1.积极型:这类小群体的目标与班集体的目标完全一致或基本一致,配合班主任及班、团干部搞好工作,对形成良好的班集体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中间型:这类学生群体对于自己小团体的关心往往更胜于对班集体的关心。他们对于学校活动的开展及班集体的建设,有时起着积极的作用,有时则起着消极的作用。
3.消极型:这类学生群体对集体活动缺乏热情,与班集体的目标不一致,但行为尚未越轨而构成破坏活动。
4.破坏型:这类群体与学校持对抗的态度,并与班集体有利害冲突,其活动具有较强的破坏性,会干扰、破坏班级正常工作的开展。
(二)中小学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征。
1.以情感为群体的纽带。
由于非正式群体都是学生自发形成的,在群体情感的作用下,学生个体容易感情用事,义气用事,而较少考虑其合理性和科学性。
2.结构上的不稳定性。
中小学学生非正式群体由于是以个人情感为基础自发形成的,因此他们往往缺乏长远而稳定的奋斗目标;同时,中小学学生正处在感情不稳定期,外界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可以左右小群体,因而他们具有不稳定、易变化的特点。
3.有自己的核心人物。
中小学学生非正式群体往往有一二个自然形成的中心人物或“领袖人物”。他们在群体中起着指导、协调、激励和榜样等作用。
4.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排他性。
非正式群体具有的最大特点就是其内部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内部成员在很大程度上能保持一致性。群体之间具有抵触性,一个非正式群体不会轻易接受来自其他群体的影响和领导。
5.因年龄、年级不同形成层次的递进性。
越是年龄小、年级低的学生,所形成的非正式群体就越不稳定,可塑性也越大;反之,越是高年级、年龄大的学生,与学校、班级的向心力就越小,心理距离加大,所形成的非正式群体也就比较隐蔽和稳定,目的性比较突出,对其成员的影响也越大。
三、中小学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
中小学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极其复杂,既有一定的客观环境因素,又有一定的主观心理因素。
(一)个人的心理需要。
中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并增强,他们强烈地感受到自我的作用,萌发了成人感和独立意向,要求被别人理解、认可,并与他人交往,这种种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由朦胧逐渐变得清晰、明朗。同时,由于中学生心理“闭锁性”的特点,他们希望寻找一些与自己情趣相投的朋友倾心交谈,吐露真情——这就是中小学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必要性。
(二)兴趣爱好相同或相近。
在一个班集体中,爱好兴趣相投的人渐渐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个较小的人际群。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他们心理相互交融,因志趣相投而相互产生好感,并产生对其他群体的排斥性,即具有了群体的排他性。
(三)班级的特质。
一般来讲,在民主型领导方式的班级内,容易形成比较多且健康的非正式群体,并与班集体形成良性互动。从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构成成分来看,在班级中位置比较接近的学生更容易形成非正式群体。
(四)环境条件的影响。
1.学校、班级等组织的一些临时性的活动。
2.在同一群体中活动。
3.家庭条件相似。
四、中小学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中小学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对班级而言,具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重性,这主要取决于它们的目标是否与班级集体的总体目标一致。
(一)积极作用。
1.沟通情感和满足个体个性发展的需要。
与正式群体相比,由于学生是同龄人,他们在非正式群体交往可以得到各种特殊心理需求的满足。非正式群体的活动对于调节学生之间的感情,淡化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及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2.丰富学校、班级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非正式群体的活动完全由群体成员自己做主,信息能够迅速地传递,学生能够自由地开展各种他们喜欢的活动,使各种心理压力得到缓解。同时,这也丰富了学生的学校生活,有助于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3.增强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扩展学生的知识经验。
非正式群体是学生了解他人和社会的一个 “窗口”,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小学生缺乏知识和经验的缺陷,但由于非正式群体组织的信息来源复杂,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则会干扰正常的宣传和教育。
4.激励学生相互学习与竞争,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在非正式群体中,一方面学生通过和别人进行交流和探讨,对自己不明确或无把握的看法加强了解,另一方面通过交往看到别人的长处与进步,学生可以找出自身的不足与缺点,从而激励自己奋发向上,这就营造了一种你追我赶、相互激励、相互竞争、共同提高的氛围。
(二)消极作用。
1.容易偏离教育的发展方向,使受教育者畸形发展。
中小学学生非正式群体中的核心学生是自然形成的,具有极大的权威性。一旦核心学生的意见和决策产生偏差,则这一非正式群体内的所有成员就会随之产生行为偏差。
2.削弱班集体的凝聚力,影响班级管理的力度。
当非正式群体与班级集体的利益、观念相冲突时,学生有可能选择团结在非正式群体的范围之中,而与班集体的利益、观念相对立。
3.妨碍学生的正常交往,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
学生的非正式群体具有排他性的特点,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只限于小群体内部进行,而对于其他同学在某种程度上有一些排挤的倾向,这样就妨碍了他们更大范围的正常交往,导致形成不良的交往小圈子。
4.内部信息交流随意畅通,容易制造谣言。
非正式群体中成员频繁地交往和沟通,很容易传播、扩散信息,且受各个成员感情好恶的影响,很容易使流动的信息失去其真实性,甚至成为无根据的谣言、谎言。还有人为维护本群体的利益,故意主动传播、制造一些小道消息和谣言。这会给正式群体和组织埋下不安的种子,使正常信息的传播渠道发生障碍。
五、中小学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对策
教育者必须从认识上和实践上重视中小学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从而正确引导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健康发展。
(一)加强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的调查研究。
每个班级中都存在某些小群体,其中有的表现得较为明显,呈显性状态出现,而有的则表现得比较隐晦,呈隐性状态。教师只有深入到学生中去,特别是参加学生的各项活动,才能真正摸清小群体存在的情况,并且采取相应的对策和具体的工作方法。
(二)充分利用非正式群体的正向积极功能。
首先,要利用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情感性、自愿性的特点,引导他们开展积极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互帮互学,逐渐树立起勤奋、踏实、团结、进取的良好风气。其次,要利用学生非正式群体凝聚力强,能较好地发挥各自特长,满足他们自我实现需要的特点,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开展各种有益活动。
(三)限制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消极影响。
在一个班集体中,学生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组织之间的矛盾是经常发生的,有时还会处于直接对立的状态,破坏班集体的和谐统一,而且,学生非正式群体有时还会成为产生和传播谣言的温床,造成人心浮动,破坏组织凝聚力。因此,当一个非正式群体堕落为消极型或破坏型群体时,就要坚决地限制并进行瓦解,可采取分化手段破坏其聚合力,消除其影响力。
(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有的放矢”。
对于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要给予充分肯定和支持,帮助他们逐步实现自己的目标,使非正式群体成为团结广大同学,搞好学习的主要阵地;对于中间型的非正式群体要积极引导、热情帮助,挖掘其积极因素,引导其朝着班集体的共同目标发展;对于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应对其成员主动接近,了解他们,与他们建立起感情,加以引导,从而使其树立起正确的生活目标;对于破坏型的非正式群体则要采取果断措施加强管理。
(五)注意发挥和引导好学生非正式群体中核心人物的作用。
任何非正式群体中必定有其核心人物,他们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感染力。教师要尽可能引导好这些人物,经常与他们接触交谈,通过他们把握该群体的思想动态,听取他们的呼声,还可以给予他们适当信任、依靠,并授予他们相应的学生干部的职务,利用他们去做好其他成员的工作,从而把整个非正式群体纳入实现正式组织目标的轨道。
(六)积极引导、建设良好的班级氛围。
教师要尽力与学生协调起来以建立一种有利于群体转变的良好氛围,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老师的关爱、班级的温暖。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要,同时把学生的各种正当爱好、情绪纳入集体的运行轨道,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从而形成一个师生齐心、奋发向上的班集体。
(七)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有关方面的作用。
学校应与家庭保持密切的联系,共同商讨教育管理的措施和方法,同时要努力争取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利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创造优良的教育管理条件和环境。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密切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提高教育、管理、引导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实效。
六、结语
总之,中小学学生非正式群体在中小学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产生的原因既有来自客观环境的影响,又有学生主观心理方面的影响。对学生的发展既有正面积极的影响,又有负面的影响,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问题。正确教育、引导学生的非正式群体,不仅有助于学校、班级的管理,而且有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因此,在当今教育环境中,为了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掌握其活动规律,因势利导,用行之有效的方法管理和教育中小学学生非正式群体成员,总结经验,更好地按照国家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安晓玲,王小惠.班级内青少年非正式群体认同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2006,(1).
[2]陈秀玲.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利弊及引导[J].安徽教育,2003,(20).
[3]王东华.怎样对待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J].湖南教育,2001,(12).
[4]朱前永.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成因、特点和对策[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3,(02).
[5]沈晓艳.青少年学生非正式群体问题探析[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