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硝唑大黄口腔缓释膜剂治疗牙龈炎及牙周炎的研究
2010-08-15曹丽君
李 翔,曹丽君
(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甘肃 兰州 730000)
奥硝唑大黄口腔缓释膜剂治疗牙龈炎及牙周炎的研究
李 翔,曹丽君
(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甘肃 兰州 730000)
奥硝唑大黄口腔缓释膜剂;牙龈炎;牙周炎;厌氧菌
口腔具有使厌氧菌繁殖的良好生态环境,口腔感染是以厌氧菌感染为主,合并链球菌、杆菌等的混合感染。牙龈炎、牙周炎是常见的多发病,由厌氧菌感染引起,牙菌斑积聚是引起牙龈炎的始动因素。该类疾病不仅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首要原因,更是影响心脏、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导致产生各种死亡率极高疾病的重要原因。此外,牙周疾病作为感染病灶还能引起多种疾病,如风湿性或类风湿关节炎、肾小球肾炎、虹膜睫状体炎及某些皮肤病等。因此,如何保持口腔健康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点。
国内外学者在防治该类疾病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主要有基础治疗(口腔卫生宣教、全口洁治)、药物治疗和综合治疗(基础治疗+药物治疗)。治疗药物有雅皓乳膏、西吡氯胺含漱液、复方氯已定含漱液、甲硝唑含片、替硝唑凝胶等。这些药物虽然都有抗厌氧菌作用,但由于不能到达牙龈下作用部位,且药物作用时间短,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1 奥硝唑的作用
奥硝唑是一种继甲硝唑、替硝唑之后的第三代新型硝基咪唑类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抗厌氧菌作用。其缓释膜新型制剂局部应用抗厌氧菌效果肯定,药效持续时间长,在用药部位局部浓度高,能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
奥硝唑具有抗菌和杀虫活性高、人体内半衰期长、组织渗透性好等特点,能有效地控制口腔厌氧菌感染,被推荐用于治疗多种口腔疾病,尤其是牙龈炎、牙周炎,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2]。口服奥硝唑是临床治疗牙龈炎、牙周炎最常采用的方法之一,但口服用药易出现不良反应,且药物在牙周组织中的局部浓度较低。因此,为了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并提高疗效,目前临床医生多倾向于用该药对牙周病进行局部治疗。局部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是该药物以有效浓度达到作用部位并在该部位停留足够长时间以取得所期望的药效[3]。可采用牙周袋内局部给药的方式以提高牙周局部的药物浓度,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结合牙周手术以提高疗效。研究表明:奥硝唑局部应用对牙周袋内部的厌氧菌有明显的杀灭作用,尤其是在某些有局部解剖缺陷而器械难以进行有效根面平整之处或是患者不适宜全身用药时,局部用药常有很好的辅助作用且其适应证更广泛。
奥硝唑不但对绝大多数厌氧菌有较强的抑制杀灭作用,而且对部分需氧菌如莫拉菌属、芽孢杆菌属也有一定抑制作用[4]。而对牙龈、牙周疾病的治疗不仅在于控制炎症,更在于使发生病变的牙周组织再生。因此,本研究选择具有抑菌作用、能促进牙周组织修复的大黄提取物与奥硝唑为主药,聚乙烯醇17-88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为主要辅料,制备复方奥硝唑大黄口腔缓释膜剂,并将其置于牙周袋内治疗牙龈、牙周疾病。该口腔缓释膜剂是生物可吸收性牙周炎药膜,应用时不需要更换药膜,可被机体有效吸收,达到长效和加强愈合的作用。其抗菌效果肯定,镇痛效果好,促进愈合,能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治疗周期较常规方法短,细菌不易产生耐药性。
2 大黄的作用
2.1 大黄的抗厌氧菌作用
牙龈炎、牙周炎是以革兰阴性厌氧菌感染为主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因此抑制厌氧菌活性是防治牙龈炎、牙周炎的关键。据文献报道[5],大黄的蒽醌类衍生物对临床常见的100种厌氧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脆弱类杆菌、产黑色素类敏感,且大黄酸、大黄素等蒽醌类衍生物在8 μg/ml时就能使76%~91%的厌氧菌的生长被抑制,其作用机理可能是干扰厌氧菌细胞壁的形成。韩宁等[6]用琼脂稀释法做了几种口腔常见菌对大黄的蒽醌类衍生物和大黄酸标准品的敏感性实验,发现两者的抑菌效果基本相同,而对牙龈卟啉菌ATCC33277和中间型普氏菌ATCC25261的抗菌作用最强,其机理也可能是抑制细菌核酸的生物合成和呼吸过程[7]。
2.2 大黄的免疫调控作用
内毒素(LPS)是革兰阴性厌氧菌所独有的一种致病物质,是牙龈炎、牙周炎的主要病因之一。有研究证实:LPS对牙龈、牙周组织细胞的破坏是通过多形核白细胞、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和沟内上皮细胞表面的LPS受体-CD14(LPS recep ter CD14)介导的。当LPS结合物与单核或巨噬细胞的CD14受体结合后,可激活单核或巨噬细胞,产生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通过 IL-1β、TNF-α激活成纤维细胞产生更多的PGE2,以吸收牙槽骨和破坏牙龈、牙周结缔组织。
中药药理学研究发现大黄的蒽醌类衍生物具有抗厌氧菌、免疫调控、清除氧自由基、细胞保护等作用,这些作用与牙龈炎、牙周病的防治紧密相关[5,8]。
奥硝唑大黄口腔缓释膜剂经实验证明,具有药物缓慢释放作用,并且作用稳定。另外它还具有可溶性及解吸附作用,可以使形成牙菌斑的主要致龋菌——变形链球菌附着后脱落,因此,其可为临床治疗牙龈炎、牙周炎等提供新思路,为临床的进一步研究提出有效依据。
[1]刘学聪,边百川.奥硝唑糊剂治疗牙周炎的近期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4(3):19~20.
[2]李从荣,金正江.奥硝唑治疗口腔厌氧菌感染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中华医学感染杂志,2004,14(3):325~327.
[3]Kamma JJ,Nzkou M,Mitsis FJ.The clinical and microbiological effects of systemic ornidazole in sites with and without subgingival debridement in early-onset periodontitis patients[J].Periodonto,2000,71(12):862~865.
[4]Lamp KC,Freeman NE.Pharmacokinetics ang pharmancodynamics of the nitroimidazole antimicrobials[J].Clin Pharmacokinet,1999,36(5):353.
[5]王文风,陈聪敏,陈琼华,等.大黄的生化学研究XXXIX.蒽醌衍生物抗厌氧菌的实验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0,21(6):354~357.
[6]韩宁,杨圣辉,任蕾,等.口腔大黄滴剂的实验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12(1):34~36.
[7]李艳君,唐荣银.天然生物提取物防治龋齿病的研究概况[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9,21(3):7~8.
[8]杨明华,余末一.中药大黄在牙周病防治中的应用前景[J].口腔医学研究,2005,21(1):101~102.
R195
B
1671-1246(2010)12-01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