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导入技能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0-08-15穆秋玲
穆秋玲
(甘肃省卫生学校,甘肃 兰州 730000)
教学导入技能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穆秋玲
(甘肃省卫生学校,甘肃 兰州 730000)
论述教学导入的概念及功能,以导入设计的方式介绍儿科护理教学中10种常用的教学导入方法,并通过列举导入失败的例子讨论教学导入应注意的事项。
导入技能;儿科护理;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抓住新课导入的环节,这样才能为整堂课奠定良好的基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教学导入的概念及功能
1.1 教学导入的概念
教学导入是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明确学习方向、建立新旧知识联系,从而进行新知识学习的行为方式[1]。教学导入实施的程序是:集中注意—引起兴趣—激发思维—明确目的—引入学习课题[2]。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淡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教师要想在40分钟的教学活动中获得理想的效果,就必须掌握并应用好教学导入技能,这是高质量教学的重要前提。
1.2 教学导入的功能
1.2.1 集中注意力 上课前学生可能在做各种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如聊天、发短信、看小说、照镜子等),刚上课时学生还沉浸在课前的这些活动中,注意力不集中,要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新的教学活动中,就必须借助各种教学导入方法去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完成新的教学任务铺平道路。
1.2.2 激发兴趣 众所周知,许多科学家、发明家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之一,就是具有浓厚的认知兴趣或强烈的求知欲。而相当一部分的中专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精彩的教学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会像磁石一样吸引学生,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充满渴望,为上好整节课奠定基础。
1.2.3 明确目标 每节课都有重点和难点,教学导入的设计必须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中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直指教学主题,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1.2.4 联结知识 在学习儿科护理时,学生已掌握了很多医学知识。这时教学导入就如同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巧妙的导入,能唤起学生原有的记忆,加深他们的理解,既巩固了旧知识,也为学习新知识奠定了基础。
1.2.5 沟通情感 教学活动是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一种社会活动,也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教师上课走向讲台时,教师的仪表、举止、表情、语言、声调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恰当的教学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与教师进行交流,而学生积极的信息反馈也是对教师的支持和鼓励,从而达到师生间情感互通,共同探讨新知识,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2 运用教学导入技能,优化儿科护理教学
不少教师习惯用“今天我们讲第×章第×节,请翻到×页”这种导入法。但是,标题和内容对学生而言都是很陌生的,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这种导入法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尽量不用。现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教学导入技能的运用和体会。
2.1 设疑导入
教师以提出问题的方式导入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产生一些疑惑,引起学生的回忆、联想、思考及对新知识、新内容的积极探讨,活跃课堂气氛。
导入设计:“绪论”教学导入。
教师在讲课之前做个调查:“你们学过或正在学哪些临床护理课?想当哪个科的护士?谁愿意当儿科护士?请举手并说明理由。”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说出一段业内普遍流传的顺口溜:“金眼科,银外科,累死累活大内科,婆婆妈妈妇产科,哭哭啼啼小儿科。由此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各临床课的特点,儿科护理工作好干吗?”
由此引出新的课题:绪论。
2.2 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指教师通过音乐、图画、动画、录像及语言创设一种符合教学需要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使学生有置身其中、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情不自禁地进入学习情境的一种导入方法。
导入设计:“儿童生长发育”教学导入。
教师:“放假回家,你到小姨家去玩,小姨正抱着她6个月大的儿子在院子里晒太阳,孩子虎头虎脑非常可爱,你跑过去就要抱他并让他叫你姐姐,他让你抱吗?他会叫你姐姐吗?小姨看见学医的人回来了,马上会问你,宝宝长了2颗牙,体重7.5 kg,身长66cm。正常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课题:儿童生长发育。”
2.3 事例导入
指教师引用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典型事例,如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生活中的事例、材料,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因而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状态。
导入设计:“小儿营养与婴幼儿喂养”教学导入。
教师:“去年的‘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大家还记得吗?奶粉中三聚氰胺严重超标,导致一些婴幼儿患肾结石甚至死亡。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婴幼儿在用奶粉喂养,婴幼儿到底用什么喂养最好?母乳喂养是全球公认的最理想的婴儿喂养方法,但目前我国很多产妇不愿意母乳喂养,有钱人买进口奶粉,没钱人买国产奶粉。殊不知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是用钱买不到的。据悉,我国目前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的婴儿仅为52%,与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80%的目标存在很大差距。那么,到底母乳喂养比人工喂养好在哪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课题:小儿营养与婴幼儿喂养”。
2.4 直接导入
直接导入是最简单和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上课伊始,教师开宗明义,直接点题,阐明学习目标和要求,引起学生的关注,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但这种教学导入法平淡乏味,很难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不宜经常使用。
导入设计:“小儿液体疗法”教学导入。
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了解到,小儿比成人更容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那么如何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以恢复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课题:小儿液体疗法。”
2.5 衔接导入
衔接导入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复习或提问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温故而知新,顺理成章地引出新知识的一种导入方法。
导入设计:“新生儿与早产儿特点及护理”教学导入。
教师:“前面我们学了小儿年龄分期。请同学们思考:我们把小儿分了几个期?新生儿期是从什么时间开始到什么时间结束?”
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继续说:“我们在给新生儿下定义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胎龄、出生时体重、是否有疾病等因素?那么,新生儿要活下来,所面临的问题有哪些?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课题:新生儿与早产儿特点及护理。”
2.6 故事导入
故事导入指教师引用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如典故、传说、历史故事等,使学生对故事中的事件或人物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迫切感,使学生能够较顺利地过渡到对新知识的学习中。
导入设计:“计划免疫”教学导入。
教师:“最著名的脊髓灰质炎患者大概就是富兰克林·罗斯福了。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是美国第32位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惟一位连任4届的总统。在1921年夏天,罗斯福带全家在加拿大坎波贝洛岛休假时发现树林着火了,他就赶快去灭火,在扑灭了一场林火后,他跳进了冰冷的海水游泳,随后突然发病,出现高烧、肢体疼痛、麻木等症状,经医生诊断,他患上了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最终造成了下肢瘫痪,这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现在脊髓灰质炎发病率高吗?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在2000年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从此,脊髓灰质炎成为继天花之后,因人类干预而消灭的第二种传染病。天花和脊髓灰质炎是通过什么方法消灭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课题:计划免疫。”
2.7 交点导入
儿科护理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与其他临床护理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寻找出它们之间有交叉、有联系的交点组织教学,促使学生横向思维,然后教师设疑提问、学生回答的教学导入法即为交点导入。
导入设计:“新生儿疾病护理”教学导入。
教师:“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对疾病护理的讲解。想一想你们在其他临床护理课中学过多少种疾病的护理方法?不管哪门课的教师在讲疾病护理时,其基本框架(脉络)是一致的,那么这个框架是什么样的你们知道吗?”
在学生回答这些问题后教师继续说:“就是根据护理程序设定的:(1)概述;(2)病因及发病机制;(3)护理评估(包括:健康史、身心状况、辅助检查);(4)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5)护理措施。儿科疾病的护理也是按此框架讲解的。”
由此引出新的课题:新生儿疾病护理。
2.8 直观导入
直观导入指教师通过实物、模型、标本、挂图、图表等直观教具以及幻灯、投影、电视等多媒体的演示,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分析,化抽象为具体,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的一种导入方法。
导入设计:“营养不良与肥胖症患儿的护理”教学导入。
播放幻灯片并配合一段悲伤的音乐,让学生观看一组营养不良儿童的照片。再配合一段高亢的音乐,让学生观看一组肥胖症患儿的照片。提出问题:“看到这些照片你们有什么想法?”
由此引出新的课题:营养不良与肥胖症患儿的护理。
2.9 病例导入
病例导入指选用典型病例,围绕病例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有关的医学知识进行判断和推理,训练学生运用已知的医学知识学习未知医学知识的一种教学导入方法。
导入设计“:肺炎患儿的护理”教学导入。
病例:1岁的宝宝,3天前因受凉开始发热、食欲下降、干咳,家长按感冒给予退热片、止咳糖浆、消炎药治疗,但效果不佳。今天病情突然加重,烦躁不安、咳嗽频繁,咳白色泡沫痰、口唇发绀、呼吸急促,母亲急带宝宝去医院就诊。体格检查:体温38.7℃,呼吸频率45次/分,心率135次/分,两肺有固定湿性啰音;X线检查示两肺中下野可见大小不等的片状阴影。血液一般检查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教师设问:(1)最可能的医疗诊断是什么?(2)诊断依据有哪些?(3)可能存在的护理诊断与医护合作性问题是什么?(4)主要护理措施有哪些?“
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引出新的课题:肺炎患儿的护理。
2.10 课件导入
课件导入是指教师把不易理解的、抽象的知识难点制作成直观可视的课件,使学生一目了然,心情骤然愉悦,从而打开其思维闸门的一种导入方法。
导入设计:“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教学导入。
展示5张教师自制幻灯片,分别是:正常小儿心脏的示意图、房间隔缺损心脏的示意图、室间隔缺损心脏的示意图、动脉导管未闭心脏的示意图、法洛四联症心脏示意图。通过观看对比后由学生指出各图的不同之处。
由此引出新的课题: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
3 运用教学导入技能的注意事项
教育学理论指出:激发学习动机的阶段不宜费时过多,一旦学习动机被激发出来,应立即投入学习。教学导入在教学中具有开启性和过渡性的功能,要简洁、扼要、引人入胜,通常教学导入时间应控制在3~5分钟之内。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导入失败的例子。
3.1 导入时间过长,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以前在讲“传染病患儿的护理”时,引入英、意、德3国在1976年联合拍摄的灾难片《卡桑德拉大桥》。该片讲的是:2名国际恐怖分子闯进了世界卫生组织总部的办公大楼,欲实施恐怖袭击,被保安人员发现,在追捕过程中,警员不小心将实验品病菌(鼠疫杆菌)打碎并溅到1名恐怖分子身上,导致2名恐怖分子感染病菌,一名被当场擒获,不久腐烂而死;另一名恐怖分子窜到一列开往斯德哥尔摩的火车上,车上快乐的旅客们还不知道自己随时都可能被细菌感染。这种病菌传染得非常快,很快整个火车上许多人都感染上了这种病菌。国际刑警局为了使这种病菌不传染给更多的人,对火车进行了控制,并要将其开到不能承受该火车重量的卡桑德拉大桥将车毁掉。学生虽然非常感兴趣,但讲完故事梗概时十几分钟已过去,导致教学任务未完成,导入失败。后来讲这一节内容时用“非典”“、甲型H1N1流感”这些学生耳熟能详的例子进行导入,既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也达到了较好的导入效果。
3.2 导入病例不典型,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讲“腹泻患儿的护理”时,引入了一个营养不良合并腹泻的病例,由于病史长,临床表现复杂,学生无从下手,他们的思维闸门被疑难杂症关闭。当提出问题时,学生没有任何反应,导入失败。可见用病例导入时,选择病例一定要选择病史短、有特征性表现的典型病例,简洁明了,恰到好处,才能达到预期的导入目的。
3.3 导入设问没有针对性,目标不明确,无法顺利引入新课
在讲儿科医疗机构的设置与护理管理时,设问:“到医院见习过没有?”回答:“去过!”设问:“你们在医院看到了什么?”回答:“痛苦的患者、劳累的家属、繁忙的医护人员、忠于职守的保安、寻找目标的小偷等。”由于设问没有针对性,答案五花八门,但就是没有教师想听到的答案,造成导入失败。后来笔者吸取教训,在讲这一节时重新设问:“到医院见习过没有?”回答:“去过!”设问:“想一下医院大体上设置了几个部门?各部门又是由哪些机构组成的?”这时学生的回答就比较令人满意了。由此可见,导入语的设计、各种手段的使用必须直指教学主题,才能迅速进入新知识教学。
总之,教学导入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堂课如何开头,应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无论采取哪种教学导入方法,只要能够达到集中注意力、引起兴趣、激发思维、明确目的、顺利引入新课的目的,就是成功的导入。
[1]胡田庚.思想政治(品德)教学技能训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孙菊如,陈春荣.课堂教学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孙俊三.教育原理[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1.
G424.1
A
1671-1246(2010)12-00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