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科学发展观建设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
2010-08-15王椿阳朱永新
王椿阳,朱永新
(1.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东烟台264025;2.苏州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江苏苏州215021)
履行科学发展观建设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
王椿阳1,朱永新2
(1.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东烟台264025;2.苏州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江苏苏州215021)
企业社会形象建设是企业形象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外在保障。为了建设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深入贯彻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从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勇于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入手。
科学发展观;企业社会形象;社会责任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取得的重要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企业发展,尤其是企业社会形象建设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企业社会形象是社会公众对企业的整体印象和总体评价,是企业生存状态向社会的信息呈现和意义展示[2]。企业社会形象是企业生命力的有效表达,是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外在体现,建设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是一个内外兼修的长期的过程。社会公众对于企业社会形象的评定,主要包括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企业产品质量与服务品质、企业产品品牌培育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内容。随着全球化经济进程的加速,我国企业在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中,企业社会形象的优良程度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建设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的重要意义
履行科学发展观,建设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不仅在为社会提供有形产品,同时也是以一种商业文明的形式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和谐发展[3]。企业社会形象已经成为增强企业“软实力”的重要工具,是企业能够获得长久发展的重要保证。
1.有利于企业获得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及相关法律保护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顺应了党关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方针,也相应地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及相关法律保护。随着国家关于环保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及环保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大,各级政府部门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环保意识不断加强。这些都促使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惩罚或关闭高污染企业,同时鼓励和扶持低污染或无污染企业,加大对技术含量高、加工层次深、产品附加值大的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企业的投入。对于那些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社会形象好的企业,将更有可能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政策支持。
2.有利于增强企业的融资能力
充足的资金来源是企业获胜的重要保证,一个企业若没有充足的资金来源,就难以扩大再生产,也就更加难以扩大规模,获得更大的收益。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有利于增强企业的融资能力。一是能够增加投资者对企业的信任感,这种信任感既可以稳定现有的投资者,同时又能够吸引新的投资者。二是所体现的企业诚信度,能够帮助企业更加顺利地获得银行信贷支持,其中包括更加顺利地获得信贷资金和信贷利率等方面的优惠。三是可以帮助企业更加顺利地开拓新的融资渠道,如短期证券、商业信贷、市场股票等,增强企业的融资能力。
3.有利于企业获得合理利润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起来的企业社会形象,顺应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生产理念,也顺应了人们“绿色与环保消费”的需求,因而更容易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份青睐可以帮助企业获得合理的利润[4]。如国外有研究报告显示,大部分荷兰人、法国人、美国人在超级市场购物时首先考虑对环境是否有利,而日本人则更愿意高价购买“绿色食品”。随着人们“绿色与环保消费”意识的不断增强,建立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4.有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稳定职工队伍,招揽优秀人才
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一方面能够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进取心,激励他们不断开拓与创新,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稳定员工队伍;另一方面能够在社会上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增加对社会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增强企业竞争实力。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的策略
履行科学发展观,建设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的过程是一个内外兼修需要长期努力才能够完成的过程。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注重产品品牌建设,进行形象宣传,以及主动参加社会公益事业等过程,都属于企业社会形象建设的重要内容。
1.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企业的任务不仅仅是组织生产,而且更应该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企业获得利润的同时也应该承担社会责任。2006年底,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既要继续健全企业激励机制,也要注重强化企业外部约束,引导企业树立现代经营理念,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5]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能否履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社会对企业进行评价的重要内容,是评价企业社会形象的重要指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6]。企业应当从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看待履行社会责任的问题,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作为提升企业社会形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内容来抓。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节能减排、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如何降低环境污染,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国政府首要考虑的问题。企业在履行科学发展观的同时,应把节能减排、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放在企业发展的战略位置,这些都是建设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的关键。可持续发展是企业赢得未来的“信用凭证”,是建设企业社会形象的重要前提。那些顺应社会发展潮流、不断开拓创新,全力保持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向社会公众传达的不仅是充满活力的企业形象,而且是长期可信赖、持久可依靠的企业形象。可持续发展带给企业的公众信任力和影响力,是最具有开发价值的企业社会形象资源。
2.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注重产品品牌建设
提高产品质量是提升企业社会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提高产品质量应该从加强产品原材料的选用、产品生产流程控制和产品包装设计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宜选择健康、环保、高品质的原材料,作为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二是加强产品生产流程控制。严格生产要求,加强产品生产管理,积极引进先进科学技术,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为提高产品质量打下流程控制基础。三是选择健康、环保、可降解的包装材料。在保障产品包装实用性的基础上,尽量采用简易包装,节约资源,为提高产品质量增添环保魅力。
企业产品品牌建设与企业社会形象建设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加强产品品牌建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内部应重视产品品牌设计。产品品牌名称的设计力求有创意、简短且易记忆,商标设计力求新颖别致、富有艺术性,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念。二是企业外部运用企业形象塑造企业文化,进行产品品牌宣传活动,将产品品牌的内在价值通过行为和视觉手段展现给公众,从而确立产品品牌形象。三是当产品品牌形象确立以后,企业要精心培育和保持产品品牌优势,丰富产品品牌文化内涵,使产品品牌能够成为带动企业发展经久不衰的价值增长点,最终成为名牌。名牌产品的形成将逐渐对企业社会形象建设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3.注重社会舆论作用,加强广告宣传
加强企业社会形象建设,需要注重社会舆论的作用。社会舆论是影响企业社会形象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赢得了社会舆论就造就了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现代企业可以通过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利益、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措施进行宣传,以引导社会舆论,帮助企业建设良好的社会形象。
广告宣传是提升企业社会形象的又一个重要的方面。为了让社会公众认识、了解企业和信赖企业,更好地建设企业社会形象,企业应该加强广告宣传,突出企业的科技创新、绿色环保、争创世界名牌等形象的优势。企业进行广告宣传可以选择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广告媒体,也可以选择像互联网这样的现代广告媒体;既可以采用单一媒体进行重点宣传,也可以采用多种媒体进行组合宣传。企业通过广告宣传,让社会公众认识企业,逐渐认可企业的产品与服务,推动企业建设良好的社会形象。
4.金融危机下应更加注重企业社会形象的建设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不仅对银行和信贷行业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对与之相关的行业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面对这种不利局面,企业应更加注重社会形象的建设。一方面,企业应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抓住金融危机对市场格局进行洗牌的有利时机,积极推进技术革新,使产品和技术升级,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逐步转变困难局面,形成有利于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环境;另一方面,企业内部不要因为一时的经济困难就随便裁员,可以运用轮换休班、休假制度等灵活的用工方式,减工不减员,通过企业员工的共同努力渡过难关。这样的企业不仅能够赢得企业员工的信赖,而且也能够赢得社会公众的好评,有助于建设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
5.有效预防与应对企业社会形象危机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市场不可预测因素越来越多,企业面临的风险也相应越来越大。如果企业的危机意识不强,不注重产品质量建设,有可能导致企业危机事件的发生。企业危机事件一旦出现,将会对其社会形象造成非常坏的影响,有时这种影响甚至是致命的,如南京冠生园月饼事件、SK-II化妆品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等。为了减少和避免企业危机事件对企业社会形象造成的不利影响,企业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与应对危机事件的发生。一是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增强危机意识,对导致危机可能性因素进行必要的预测、防范和管理,建立健全危机预防机制。二是对危机产生的一些预警信号或隐患,进行必要的事前检查并作出分析和及时反应,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三是企业一旦出现危机事件,应化危机事件的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积极主动与公众沟通,遵守主动、及时、开诚布公、言行一致、加强沟通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消除危机事件对企业社会形象造成的不利影响。
6.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企业的任务不仅仅是组织生产,而且也需要奉献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公益事业是以关心人的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出发点的活动,最集中地体现企业对社会的奉献行为和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感[7]。承担社会责任也就意味着企业在组织生产的同时也为社会奉献一份力量,以维护社会的健康、稳定与和谐。恪守企业道德、遵守企业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企业通常是能够赢得社会公众信任的企业。赢得社会公众信任的企业将形成一笔可观的无形资产,使其产品和服务对消费者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企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需要掌握两个重要原则:一是要根据行业特点、本企业的特点和优势,有选择性开展公益项目,充分发挥所处的行业优势,用强大的服务网络和专业技术开展公益项目;二是减少公益活动中的商业味道,使公益活动不流于形式,使公益活动切合实际地回馈社会,让公众从中受益。
建设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系统的工程,不能够急功近利。建设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是企业发展研究中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需要结合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知识进行系统的研究。今后,企业发展研究应主要集中于对企业社会形象建设的系统化和实证化研究。
[1]李长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J].求是,2008(22):3-13.
[2]高俊良.加强企业文化传播 塑造企业社会形象[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9):11-14.
[3]翟久梅.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形象[J].理论视野,2008(4):56-58.
[4]尤晨,曹庆仁.企业绿色品牌形象的塑造[J].经济管理,2003(1):30-32.
[5]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积极推进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EB/OL].(2008-07-11)[2009-10-15]. http://www.sasac.gov.cn/n1180/n1566/n259760/n264785/5077543.html.
[6]刘芳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及对温州的启示[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6-10.
[7]李建军.企业社会责任下的形象力提升[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8(9):11-12.
[责任编辑:李小玉]
Implementing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f Development Building up a Good Enterprise Social Image
WANG Chunyang1, ZHU Yongxin2
(1. School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 Ludong University, Yantai, 264025, China; 2. Applied Psychology Institute, Suzhou University, Suzhou, 215021, China)
A good enterprise social image is important not only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enterprise image, but also very important for enterprises healthy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building up a good social image, enterprises should be guided by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f development, making overall plans and taking all factors into consideration, implementing the principle of putting people first and adhereing to the thought of harmoniou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y should start from taking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constantly improving product quality and participating in public welfare activities and so on.
Scientific outlook of development; Enterprise social image; Social responsibility
book=1,ebook=47
F270
A
1671-4326(2010)01-0038-03
2009-10-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271017)
王椿阳(1981—)男,山东潍坊人,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助教,硕士;
朱永新(1958—)男,江苏大丰人,苏州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