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和“职业化”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2010-08-15万宗琴
万宗琴
(1.复旦大学,上海 200433;2.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 215104)
1 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及现状
2000年教育部颁布实施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简称《基本要求》)明确提出“高职英语教学应‘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基本要求》具有高职高专教育特色,为我们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根据《基本要求》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也应有相应的改革。
顺应《基本要求》中提到的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产学研结合为关键的发展方向,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一直在探索和开展中,很多期刊文献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述,最近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外语界》2004年第2期蔡基刚的《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以及与此有关的一系列关于高职ESP(专门用途英语)的相关论文,提出英语与专业结合的概念。本文拟用“EGP教学”+“ESP教学”+“等级考试”+“实训实习”四大模块对高职英语进行系统化的整合和设计,既实现打好语言基础的目的,又将语言学习与专业实践有机结合,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和职业化发展方向,培养真正具有国际视野的新型应用型人才。
2 “应用型”和“职业化”特点的高职英语教学“四大模块”
目前,高职英语教学陷入多重困境:一是一方面课时在压缩(原因是高职院校普遍增加了实训实习时间);另一方面又要求学生通过英语A/B级、四级考试。二是一方面教师为了帮助学生通过等级考试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极力通过各种手段进行英语教学和培训;另一方面学生却不领情,他们认为所教内容与自身的职业需要关联不大,因而学习积极性不高。三是一方面在有限的课时和等级考试的双重压力下教师只能无奈地采取“填鸭式”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英语基础知识的传授;另一方面却因忽视对学生进行语言应用能力、特别是交际能力的培养,社会需要的是具备实际运用英语能力的人才,特别是既有专业知识,又懂得专业英语的高技能型人才。针对上述种种困境,十分有必要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和设计。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对学生实际情况及社会需求的调查研究,综合起来认为,可将教学内容分为四个模块进行模块化教学:EGP教学模块、ESP教学模块、等级考试模块和实训实习模块。
2.1 “EGP教学”模块和“ESP教学”模块的关系及实施方略
当代英语语言教学主要有两大分支,即通用英语教学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也就是所谓的EGP和ESP。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也称GE,即General English)指的是典型的语言教学课程,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掌握英语语言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即掌握英语的共核(common core)。语言的共核是语言学家在对语言的功能意念的研究中形成的一个概念,指的是讲某种语言的人群中大多数人都使用的那部分语言,不受地域、教育程度、社会地位、职业、话题等的制约,在词汇、语法和意念功能方面差异也不大,是语言教学中不论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和未来从事的职业而必须掌握的那部分语言和表达方式。(刘法公,2003:31)其实,我国从小学(甚至幼儿园)一直到高中的英语课,以及各大高校使用通用教材所开设的英语精读、英语泛读、英语听力、英语语法和英语口语等课程,都属于语言共核即EGP教学的范畴。
ESP(专门用途英语)是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国家之间的科学、技术、经济和文化交往的日益增多应运而生的,是一门使学习者实现英语知识和技能专门化
的应用型课程。蔡基刚(2004:23)曾对语言学家们给ESP下的定义作了较全面的综述:首先著名语言学家 Halliday(1964)在与他人合写的The Linguistic Science and Language Teaching一书中提出了 ESP的概念:“English for civil servants;for policeman;for officials of the law;for dispensers and nurses;for specialists;for engineers and fitters” ;然后提到 Hutchinson 和Waters(1987)
认为专门用途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最后列出Strevens(1988)所指出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4个区别性特征:(1)需求上满足特定的学习者;(2)内容上与特定专业和职业相关;(3)词汇、句法和语篇放在与特定专业、职业相关的活动的语言运用上;(4)与普通英语形成对照。ESP具体种类繁多,诸如新闻英语、法律英语、医学英语、旅游英语、商务英语、外贸英语、金融英语、营销英语、公务员英语等等,不胜枚举。也就是说ESP教学把需求分析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中心,提炼出与职业领域相适应的英语应用能力,形成了一个针对性强、以实用能力训练为中心的教学途径,其基本特点是“用中学,学中用,学用统一”。(李俊芬,2003:8)
EGP讲授英语语言的普遍现象,训练学生的基础语言技能,帮助学习者认识并掌握英语语言的普遍性;ESP则从语义、语法、语用、修辞和语篇等角度,探讨和分析英语各种功能语体的特殊性和规律性,帮助学习者逐步具备以英语为媒介进行某专业学科交流的能力。(吴静,2004:80)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ESP可以被看作作为英语语言共核的EGP之变体应用于不同的专业。一般认为,EGP为ESP的学习奠定了不可缺少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学生即使精通专业理论知识,也难以用英语表达出来,达不到与对方沟通的目的。反过来,ESP则是EGP与专业知识结合的升华,学习ESP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深化EGP的学习。(张林华,2001:58)就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目标来看,两者可以被看作实现同一个教学目标的两个不同层面。蔡基刚(2004:27)则进一步指出:“我们要坚持基础英语教学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先后关系。在课程设置上要实事求是。对于基础还不扎实的学生,主要还是学习基础英语,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不应在听说等基本能力方面无休止地操练,而应当尽快让他们进入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学习。”
从以上分析来看,要培养懂英语的较高层次应用型人才,EGP+ESP模式是一种理想的解决途径。有了基础核心的EGP英语课程,加上与专业知识结合的ESP课程,学生不仅能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而且因为与专业、学生个体需求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接轨,学生的积极性得以激发,《基本要求》所提出的教学目标也就不难实现了。
现在的高职院校英语课一般设置三个学期。在实施方略上,既然EGP是基础,ESP是EGP与专业知识结合的升华,那么EGP课程教学模块应该以必修课的形式安排在第一二学期,使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达到一定程度,既为ESP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做好准备,又能顺利通过等级考试;ESP教学模块作为语言学习的升华阶段,可以必修课的形式安排在学生接触到一定的专业知识之后,可分专业安排在第三或第四学期。两者相互补充,构成高职英语教学的有效体系。
2.2 “等级考试”模块和“实训实习”模块
等级考试,实际是对学生EGP课程学习的一种检测手段,考试本身并不是目的,所以笔者认为,等级考试教学模块无需设置专门的必修课时间,大部分学生通过第一阶段EGP课程的学习,掌握了必要的基础知识之后,再通过自行学习训练,通过等级考试问题并不大。教师可以在EGP课程教学过程中渗透备考应考的方法,可以利用互联网、教师博客等第二课堂手段给予学生等级考试方面的指导,让学生自行备考。对于基础比较薄弱、过级确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安排一些选修课或者培训课,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训练材料以历年真题为主.辅之以部分模拟题,在考试之前进行集中强化训练,归纳总结英语基础知识,训练学生应试技巧,帮助学生通过等级考试。
关于“实训实习”模块,2006年11月16日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提出要“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实训实习”是高职高专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这是学生与职业岗位相衔接、相适应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专业水平和英语水平学以致用的阶段,目前高职院校实训实习主要通过校企合作的校内实训室和到企业顶岗实习来完成,学生在实训实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英语应用能力,他们之前的学习成果的好坏、与专业的结合的程度都在这时候得到初步检测,学生在实训实习中可能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扰,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但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工作已经结束,学生的难题得不到解决。可事实上,这时候学生在职业道路上遇到困难,正是需要学、想要学的时候,学生往往积极性高、学起来效果显著,所以笔者认为,这时候的英语教学不可中断。当然这个阶段的英语教学不可能也无法统一开展。解决的途径是,在实训中视学生的情况适当使用一些既懂相关专业知识又懂外语的教师做实训指导老师,或者在实训指导教师以外,设置外语教师导师制,适时的和阶段性的对相关行业需要的英语能力进行指导,这样到学生真正进入职业岗位的时候,就不愁在英语上有障碍了。当然,这需要我们英语教师做到如下几点:一是要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细致的调研,认真听取工艺技术人员、现场管理人员及现代设备的操作人员等企业一线人员的意见,与企业人员、专业教师共同开发实训实习教学模块;二是和相关专业教师一起教研,和专业教师一起探讨学生的专业以及他们的专业发展方向和就业岗位所需知识、技能情况。向专业教师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为更好地在英语授课中渗透这些知识做准备:三是注重收集实际生产应用的英语材料(如进口设备、仪器的说明书和使用手册、技术原始资料、维修指南等)。并适时地将材料融入教学中,使学生能及时地了解到本专业最新发展动态和学习到比较前沿的岗位知识。
3 “四大模块”实施的几点建议
EGP教学、ESP教学、等级考试、实训实习四大模块的教学改革模式是笔者在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进行调研、梳理并参考其它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整合设计创新而成,旨在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具备较高专业水平和外语能力的“应用型”和“职业化”高层次技术人才,其可行性和效果都是显而易见的。但实施“四大模块”的教学改革,需要补充几点建议:一是在EGP学习阶段所选用的教材最好是近几年陆续出版的高职高专系列英语教材,如《新世纪高职高专英语》、《新视野英语教程》、《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等,其内容和编排应具备实用性、交际性和知识性,以便更加突出高职特色;二是正如《基本要求》所提示的那样,高职高专院校还要“正确处理测试和教学的关系。语言测试应着重考核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防止应试教育。”;三是ESP课程设置要根据各个院校自身的特点有序进行,可以根据学生和专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自编教材”,必要的时候与相关专业教师合作;四是对从事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老师提出较高的要求,他们应该熟悉《基本要求》的内容,既懂英语又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并善于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及时地了解相关行业的知识、技能和发展方向。
4 结 语
EGP教学、ESP教学、等级考试、实训实习四大模块分层次、分重点、以不同的方式开展,既符合高职高专教学的基本要求,又能兼顾学生的实际水平,还可以摆脱目前高职英语课时压缩的困境,充分利用各个阶段的优势更好地为专业发展服务,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奠基。其中,EGP教学模块和ESP教学模块以必修课的形式,在三个学期的规定课时量内完成,基本实现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目标;等级考试模块渗透在EGP教学模块和第二课堂辅助教学中,对部分学有困难的同学以选修课或培训课的形式加以补充;实训实习模块以导师制的形式实现。这样,“四大模块”并举,可以充分体现高职高专院校“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具备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可以更好地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服务,应对新世纪英语教学中出现的挑战,为国家输送更多既有专业知识又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1 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
2 黄朝晖,刘利平.基于"1-4-1工学结合教学体系"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J].职教论坛,2010(14).
3 刘法公.论基础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
4 李俊芬.高职英语教学引入ESP模式的探索[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8).
5 吴 静.ESP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湘南学院学报,2004(12).
6 张林华.浅析ESP教学与EGP教学的不同[J].南昌高专学报,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