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思考
2010-08-15徐志成
徐志成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指导处,湖北武汉 430050)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高等职业院校的就业质量开始倍受关注。如果把学生视为“产品”,那么学校就是“加工厂”,而就业质量则成为检验“产品”的通用标准,从某种意义上讲,就业质量全面衡量着教育质量的优劣。当前,教育行政部门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评价仅局限在就业率上,就业率虽能反映就业工作“量”的成果,但却不能体现“质”的高低。因此,在确保就业率的前提下,深入探讨就业质量内涵与评价标准,建立起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十分迫切。
1 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推动教育改革。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把握市场经济跳动脉搏,跟进高技能专门人才需求变化,从市场汲取办学的原始动力,通过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努力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有利于促进专业建设。专业建设应当密切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联系,用服务的理念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用人单位办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如同一面镜子,能够反映出专业教学的不足之处,帮助查找教学内容与实际需要的具体差距,明确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发展的方向。
(3)有利于完善就业机制。有了清晰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概念,学院“关心每个学生就业,让学生有能力就业”的工作要求,就会变得更加明确更为具体,辅导员、班主任承担的“一对一”就业指导工作,由此也会更容易得心应手。毕业生就业有了可比性参照标准,有助于增强毕业生择业的主动性及降低盲目性。
(4)有利于打造就业品牌。高职院校要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打造毕业生就业品牌显得十分重要,就业品牌的核心内容,应该是就业质量,其优劣与教育质量直接相关,质量是产生社会正面效应的根本保证。“只有出口畅才能进口旺”的因果关系表明,毕业生就业质量维系着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
(5)有利于学生职业发展。良好的就业质量源于受到良好的教育,显示出较好的就业质量的学生,通常情况下表现为学用结合、专业对口,或者是个人能力与工作岗位能够匹配,职业生涯发展拥有上升空间。此外,在从业过程中能够正确认识待遇高低,正确对待环境变化,量力而行,寻求发展。
2 构成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相关要素
ISO9000质量标准认为,质量管理体系就是为了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在组织中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集合,而质量就是一组固有特性能够满足要求的程度。这里定义的质量是指产品满足要求的程度,就是产品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于法律法规要求的程度。运用上述质量的概念,类比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将其拓展应用到毕业生就业质量方面,具有直观和容易理解的借鉴意义。
依据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从毕业生就业工作实际经验出发,提炼出构成毕业生就业质量体系的八个相关要素。
(1)学生毕业率(权重0.05):按照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完成教学计划规定内容,通过考试达到各项评价要求,在毕业时各专业学生如期取得毕业证书的比例,即学生毕业率。因为学习的努力程度不同,各专业学生的毕业率将会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学生毕业率高,则就业质量相对会好一些。
(2)学生就业率(权重0.40):主要反映学院毕业生顺利就业人数的总量,教育部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备的体系,用来计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3)人职匹配率(权重0.10):主要反映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符合程度,即专业是否对口。通过人职匹配率统计,能够测量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符合程度,即专业对口人数越多,就业质量也就越高。
(4)薪酬与福利(权重0.05):用人单位给予毕业生的初期工资与福利待遇平均值,与本专业当年同期的社会平均薪酬福利相比较。按照专业分别进行计算,更加具有可比性,更能说明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就业竞争力。
(5)职业稳定性(权重0.20):在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成功后,到用人单位上岗工作的稳定程度。以工作半年以上为时间限制,用毕业生“跳槽”情况的多少,量化计算毕业生的职业稳定性。采用6月份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正式签订就业协议书比例(简称协议就业率),来评价毕业生的职业稳定性。
(6)学生满意率(权重0.10):包括知识水平、专业能力、技能训练、就业单位、发展前景等,让毕业生离校时对接受教育情况进行评价。
(7)工作适应力(权重0.05):毕业生对工作单位及其工作岗位的适应情况,通过追踪毕业生问卷调查和进行回访采集数据,以取得相关结果。
(8)企业满意率(权重0.05):内容包括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学校的认可度,以及对录用毕业生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满意程度,在毕业生工作一年后,向用人单位的领导或人事主管部门发涵调查,以取得相关结果。
总之,毕业生就业质量=学生毕业率×0.05+学生就业率×0.40+人职匹配率×0.10+薪酬与福利×0.05+职业稳定性×0.20+学生满意度×0.10+工作适应性×0.05+企业满意度×0.05
3 建立毕业生就业质量保障体系
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思考与探讨还需进一步建立内涵指标的评价界定标准、评价方式方法及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具体措施等。事实上,深入研究毕业生就业质量内涵,就要向毕业生就业岗位延伸以获取信息,更要对有效信息进行消化吸收,使之转换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