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制约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

2010-08-15李军红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3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少数民族体育

李军红,李 斌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甘肃 合作 747000)

试析制约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

李军红,李 斌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甘肃 合作 747000)

少数民族;体育产业;因素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深厚的古文化遗存和积淀,是从民族文化共同体中的剥离和凸现,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1]。我国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地理位置、本民族传统文化以及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成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资源。

体育产业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是我国体育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的产物,也是人们对体育部门生产性质认识深化的结果。1995年10月,全国第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要“形成国家和社会共同兴办体育事业的格局,走社会化产业的道路。”这一重要方针确定了体育社会化和产业化的方向。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体育产业发展水平有较大差别。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体育产业已逐渐显示出优势,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体育还停留在教学、游戏和宗教活动等层面,体育事业在社会化、产业化的道路上才刚刚起步。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的主要区域,西部大开发战略不仅加快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也为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1 民族地区体育产业现状

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平衡性。在我国东南沿海的大、中城市,体育产业已经成为社会投资的热点,体育消费活跃,市场繁荣。而在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产业起步晚,总体水平不高,并呈现出载体产业优先发展和本体产业严重滞后的现象[1]。近几年来,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产业发展总体处于摸索阶段,部分地区甚至还没有步入产业发展的道路,仍属自然发展阶段,体育市场还未形成一定规模。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开发潜力,尤其是在体育旅游、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2 制约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

2.1 地理环境是制约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的首要因素

地理环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产生的先决条件。生活在一定范围中的人群,必须依赖自然界提供的条件,进行文明创造[2]。少数民族地区体育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多高原、山岳、沙漠、草原、冰川、盆地、河流等,地势复杂,交通不便,相对闭塞,这使得我国少数民族形成了独特的传统体育活动。同时,少数民族居住比较分散,人口密度低,交通发展滞后,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消费市场的形成。所以,在社会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地理环境成为制约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之一。

2.2 经济实力是制约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个民族的发展,经济是基础,而经济发展决定于劳动者素质技能和社会地位的提高,这也就是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据和内容[2]。相对发达地区而言,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缓慢,生产方式相对落后,社会化程度低,长期资金投入不足,经济发展水平低,实力不强。而经济是发展体育的基础,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决定着体育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经济实力对体育产业的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也就是说,少数民族地区相对较弱的经济实力制约着其体育产业的发展。

2.3 人才培养限制了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

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才储备情况决定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潜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人才主要是各体工队退役运动员和高等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生,他们在少数民族地区从事的体育工作主要是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而很少从事体育产业的相关工作。总体而言,体育产业方面的人才相当匮乏。目前,少数民族地区俱乐部正是由于缺少高水平的管理人员而出现了许多问题。走人才推动之路,基础是以市场为依托面向社会,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吸收和培养人才,并建立高效、合理的用人机制[3]。因此,如果没有高水平的体育产业人才储备,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产业发展同样会受到严重阻碍。

2.4 政府职能部门对体育产业的发展重视不够、开发不力

在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部门应积极主动向体育产业的相关人员和组织提供相应的信息。政府职能部门应制定有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在资本支持体系创新、融资渠道拓展以及税收减免等方面提供一定时期的保护和扶持政策,吸引多种投资主体开发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产业。同时应加强整体规划与引导,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体育产业发展的短期性、局部性以及项目投资的盲目性,使体育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际,政府职能部门应把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产业的优势进行统一规划,开发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产业资源,把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产业变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整体发展。

2.5 体育产业体制和政策法规的制约

政策法规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条件。体育产业属于新兴行业,必须要有相应的政策扶持其发展,要有一定的法规规范其管理。目前,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产业存在3方面问题:首先,少数民族地区尚未完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育管理体制和产业运行体制;其次,与文化、卫生、教育事业相比,体育产业劣势较为明显,缺少良好的产业扶持政策;再次,体育产业法规体系不完善,市场管理不到位,多头管理和空头管理现象并存。

3 结论与建议

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产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就目前情况看,体育体制僵化、资金紧缺、观念滞后、行业选择不合理、产业规模较小、经营粗放等问题显得比较突出,总体上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缺乏良好的产业扶持政策,缺乏优秀经营人才,体育法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3.1 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产业

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重点旅游区,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如果能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和民族传统体育有机结合起来,将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经济的发展又会反作用于体育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3.2 发挥民族传统体育优势,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产业发展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蕴含着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充分利用和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能够有力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

3.3 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才

一是积极引进人才,尤其是接受过先进教育的体育俱乐部管理人才;二是改革当前落后的教育现状,积极培养优秀的体育产业人才。

3.4 逐步完善体育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法规,强化体育产业的宏观调控措施

由于体育产业在我国是一项新兴产业,相关政策还未配套到位,与产业政策配套的保障体系尚未建立;在市场运作上,有关经营主体准入、市场竞争、市场退出的规则尚未规范,使得一些产业主体难以公平、公正、公开竞争。因此,政府部门要重视体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政策,尤其是扶持政策,争创条件协助立法部门,最终形成相关的法规。政府可通过制定体育产业发展战略与政策,建立强有力的调控体系,对各类体育产业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科学调控产业结构,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3.5 政府重视发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优势

体育产业的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但是,要把体育产业发展成为新的支柱产业,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及相关政策的支撑和扶持。我国少数民族众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多样,因此必须依靠政府支持,发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依靠市场办体育,以社会为依托,以招商引资推进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产业向商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产业发展与其他产业发展一样,必须遵循产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但任何规律在不同地区和环境中会有不同的发展途径[4]。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除了应考虑市场、制度、需求和社会文化等影响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外,还应从少数民族地区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创造适合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的环境和市场条件,走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与社会化发展的道路,使体育产业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推进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和经济发展。

[1]李志友,唐薇.我国西部体育资源开发的理性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4(4):59~61.

[2]刘永佶.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3]李朝晖,杨波.西部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的方向与路径探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4):37~39.

[4]饶远,许惠玲,许仲槐.对我国西部少数民族体育产业化开发理念的新认识[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26(3):15~18.

G812.7

B

1671-1246(2010)03-0158-02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少数民族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2016体育年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我们的“体育梦”
新形势下湖北省体育产业突破性发展思考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