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实践思考

2010-08-15谷建杰刘英孔黎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支部高校学生

谷建杰 刘英 孔黎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在高校基层组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党的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在大学生中宣传、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责任,承担着发现并引导大学生中优秀分子向党组织靠拢、培养发展党员、教育管理党员和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在高校学生中发挥着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1]。党支部建在班上,是高校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创新和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笔者从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实际出发,结合工作实际,阐述了党支部建在班上的优势,同时指出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途径。

1 党支部建在班上的工作优势

1.1 保证高校学生党员的数量和质量

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给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铺垫了良好的基础,营造了积极的环境,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高校学生党员的数量和质量[2]。从学生党员发展的数量上,要实现党支部建在班上的党建目标,在保证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前提下,发展的数量要求是项基础性的工作,工作量非常大。如将党支部建在班上,学生党员和普通学生经历着同样的学习过程,他们朝夕相处,更能把握住同学们的思想脉搏,便于及时的开展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

1.2 有力促进党的各方面建设

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能有力促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政治建设等。

第一,在思想建设方面,班级是学生学习、工作、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在校的第一归属体,理论学习易于在班上开展,有利于党支部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同时主题班会、主题团日、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灵活多样的形式都是加强思想建设的有效途径,有朝夕相处的同班同学辅导学习,互帮互学,学生容易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接受思想教育。第二,在组织建设方面,在班级开展党支部工作,便于增强工作的活力和集体的凝聚力。班级同学之间相互了解,容易沟通,便于监督,易于决策,便于考察和识别学生中的优秀分子。能够准确地把品学兼优、学习成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学生发展到党组织中来,同时也能够准确地选出德才兼备、群众基础好的班级党支部干部。第三,政治建设方面,—个班级的学生所处的学习生活环境近乎相同,如相同的课程设置、相同的任课老师,又共同经历着英语四六级考试、汉语水平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等重要关口,风雨同舟的感情为政治建设提供了较强的标量值,—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如加以正确的帮助和引导,必将形成良好的政治氛围。第四,作风建设方面,弘扬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关系,而学生班集体本身就是每一位同学的利益共同体,所以,为“人民”和为“自己”高度统一,学生党员会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并会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同时,监督透明彻底,作风不良的学生干部将会遭到同学们的“弹劾”[3]。

1.3 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

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学习锻炼的舞台。

班级是学生开展“三自”教育方针的主要组织载体,党支部是党建工作的堡垒,党支部书记是党建工作的中坚力量,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的组织者之一。学生担任党支部委员能够激励其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获得普通学生的认可。这样才利于开展支部工作,如党支部发展计划、发展谈话、群众座谈会、个人座谈会、发展材料整理等繁琐又重要的工作。通过大量工作的开展,提高了学生党支部委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大学生的素质提供了坚实宽泛的实践锻炼平台。

2 党支部建在班上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1 党员发展不平衡,党支部设立受限

因发展党员的时间间隔长,加之发展不平衡,到大三、四年级时有的班级已经具备了条件;有的班级只具备了部分条件;有的班级则不具备条件,难以设立支部委员会。一般学生党员的发展都要经历提出入党申请→党支部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确定为发展对象→发展为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的程序。从提出入党申请到成为中共正式党员至少需要两年到三年的时间,并且每次发展党员的数量有限,这样到大三、四年级时班级正式党员人数少,无法设立支部委员会。

2.2 学生党员流动快,党支部不稳定

一是学生流动性快,每年都会有一个年级的新党员加入支部,同时也会有一个年级的党员离开这个支部。大四学生都忙于考证、找工作、实习,有些班级学生在大四上半学期就基本上修完了全部课程,寒假离校后就直接去单位实习了,直到毕业论文答辩时回学校,这样刚成立的党支部还没有开展工作就搁浅了,给组织生活和发展党员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二是支部不稳定,需要每年都改换党支部名称和党支部委员,从大四建立党支部,运行一年后,学生毕业了,等大三的学生进入大四后,得重新改选,这样既不利于工作的深入开展,也不利于党支部工作的延续。三是缺少了“传帮带”,主要是缺少了不同年级党员之间的交流,高年级的学生党员经过党支部的培养考察,具备了较高的理论素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的理论与学说理解较深。低年级的党员由于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有限,加上党龄较短,对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方面拘泥于文件材料。

2.3 学生党支部书记选拔配备难

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工作对象是大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发展潜力巨大,可塑性强,这就要求在党支部书记的选拔上要下功夫,要选择那些政治思想素质过硬、群众威信高、办事公正、忠诚党的事业的学生担任党支部书记。其次,还必须选择那些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如:善于进行思想交流,把“上情”和“下情”结合起来打开工作局面的创新能力;善于化解矛盾,理顺关系、促成合力、发挥整体优势的协调能力;能发动、会劝导、善于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的能力等等。所以在党支部书记的选拔上必须是严之又严、慎之又慎,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选出一名优秀的党支部书记实属不易。经得起考验的,能够承担党支部工作的学生党员又很快毕业了。这样给学生党支部的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学生党支部的工作如处理不当,就有可能一直都浮在培养新人上,工作难有成就。

3 党支部建在班上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和途径

3.1 加大党员的发展力度,做到“三早一快”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为了保持党的生机与活力,就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不断吸收和补充新的力量。

加大党员的发展力度,做到“三早”,即“早教育、早选苗、早培养、”在新生入学后就进行各种形式的教育,如举办党的知识讲座、成立党章学习小组、召开座谈会等,使学生增加对党的认识和了解,提高思想觉悟,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使他们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对积极要求进步、综合素质高、表现优秀的学生,要及时的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推荐参加党的知识培训班,并确定为重点培养对象,在工作和实践中加强培养和考察,让他们在共青团、学生会、社团组织和班委会等具体工作岗位上进行锻炼和提高。并定期由培养联系人听取其思想汇报,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情况。肯定成绩,指出缺点和努力方向,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3.2 实现专业党支部与班级党支部结合的组织模式

要根据工作的需要,设置党支部,适合建立大专业党支部的就按专业为单位,设立党支部,以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学生党支部的设置为例,成立了农学学生党支部、园艺学生党支部、植保学生党支部、园林林学学生党支部。依据实际情况在党支部内设立党小组,党小组的设置灵活多样,可以由同班级的学生党员组成、可以由不同班级的学生党员组成,也可以由不同民族班级的学生党员组成,这样组建的优点是可以实现高年级的学生党员和低年级的学生党员之间的直接“传、帮、带”,有利于学生党员的教育、考核和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3.3 加强组织建设,完善支部领导班子

形成以辅导员为主,吸收热心学生工作的专业教师和思想素质高的学生充实到支部委员会中。这样设置的优点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低年级学生党员进入支部,高年级学生党员因毕业转出,学生党员在不停的变动,但是组织却较稳定,确保了支部工作的延续性。同时也克服了学生党支部书记存在入党时间短、理论知识缺乏、党务工作经验不足、党性修养不强等问题,而由具有一定党务工作经验的教师或者辅导员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能够更好地指导党支部开展工作,做好新党员发展工作。

3.4 民、汉班级共设一个党支部

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受宗教影响,在生活中不能正确界定宗教活动和民族风俗习惯的区别,导致在思想上对入党问题认识比较模糊,因而入党积极性不高。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影响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工作的深入开展,会给党在新疆的事业带来不利的影响。塔里木大学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大集体,学校民族学生人数约占总学生人数的 30%,应利用好这一优势,探索民汉班级组建党支部,这样通过潜移默化,既增强民族学生入党的积极性和党性修养,同时也增强各民族同学间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更有利于党支部开展以加强民族团结为主题教育的实践活动,使“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深入人心,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3.5 根据具体条件,建立班级党支部

对条件成熟的班级,可以考虑将党支部建在班上。党支部建立在班级上,多数党支部书记由学生党员来担任。由于自身是学生的身份,增加工作中的难度,学院党委要加强指导和帮助,既要放手让学生党支部自我组织管理,独立开展工作,还要安排辅导员或兼职组织委员专门联系指导,促使支部工作有计划性、规范性、实效性,不偏离方向,在发展党员等重大问题上要通过预审制,把好关,保证党支部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能够保证发展学生党员的数量和质量;能有力促进党的各方面建设;同时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但要结合实际情况,区别对待,不能盲目实现“党支部建在班上”的目标。否则,既不符合实际工作需要,也违背党章原则。

[1] 邹紫云.高校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的实践思考[J].传承.2008,(12):20-21.

[2] 吕红征,魏恒荣,崔锦铭.党建带团建与高校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互动机制思考[J].世纪桥.2007,141(7):50.

[3] 那磊,朱亮.大学高年级班级党支部建设的几点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2009,30(4):71-73.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支部高校学生
支部联建润“甘泉”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中共长沙特别支部的统战策反工作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新时代学生党员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索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