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语文课校本课程开发探讨
2010-08-15陈芳
陈芳
(焦作卫生学校,河南焦作 454100)
护理专业语文课校本课程开发探讨
陈芳
(焦作卫生学校,河南焦作 454100)
当前,课程模式单一且日益“边缘化”、教材变化频繁,这使中专护理专业的语文课不能适应护理教学改革的新形势、新需要,因此重新建构中专护理专业的语文课程内容就显得非常必要。现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管理和考核评价等环节入手,对中专护理专业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建设进行思考,以期抛砖引玉,推动建设符合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需要和人生需要的语文课程体系。
护理专业;语文校本课程;开发
1 中专护理专业语文课程的现状
1.1 传统的中专语文课程模式已不适应当前护理教学改革的新形势
当前,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由于应试教育体制的惯性作用和高校扩招,中专学校的生源素质明显下滑,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令人担忧,中专学校语文学科教学面临巨大挑战。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目前的中专语文课程模式还停留在呆板的传统模式状态下:教材、教法不分专业及学生的接受程度采取“一刀切”的做法;课堂讲授“以本为本”,采取单一的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的教学策略;忽视语文的课外拓展和对学生课外语文活动的指过硬的业务技能、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医风来赢得人们的尊重导;学习评价方式单一等,上述做法不但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已严重阻碍了护理专业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形成。
1.2 中专语文课程逐渐被“边缘化”
随着职业教育日益被重视,中专教育的“实用性”日渐强化,专业课程的改革如火如荼,但包括语文课在内的文化基础课程却日益被“边缘化”,表现为:一,语文课课时被缩减,被更多地让位于专业课程的教育和专业技能的实践。二,语文教师少有进修、观摩等机会。三,中专语文课程改革缺乏导向,《中专语文大纲》编写于2000年,笼统,且缺乏指导意义。
1.3 教材变换频繁
近年来我校先后使用过多套教材,如200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专教材,2005年由倪文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专《语文》教材等。而现在使用的卫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够强。因此,编写一套具有本校特色的、符合本校护理专业学生发展需要的教材尤为迫切。
2 中专护理专业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2.1 必需、够用原则
优选教学内容,所选内容应贴近社会、贴近专业、贴近学生。以满足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需要为宗旨,并与其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相吻合。
2.2 知识与能力相结合原则
发挥语文学科基础性、人文性、应用性、发展性的功能,摆脱普通教育的模式,注重素质提升和能力培养,突出语文基础能力在专业学习中和工作岗位上的实际应用,实行语文课与专业课的有机结合,奠定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基础。
2.3 民主性原则
要充分体现人本思想,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创造机会,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与课程建设。
2.4 可行性原则
校本课程建设要符合学校实际、符合学生实际,尽可能地挖掘、利用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努力把蕴藏于师生中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课程资源。
基于弹性板壳理论,将钢丝绳缠绕在卷筒上所形成的绳圈简化为质地均匀的圆环,每个圆环对筒壳的径向压力是均布的。由于卷筒结构的均匀对称性,在对薄壳圆筒进行受力分析时,可以截取任一单位长度的筒壳,并把它看作单元梁来进行研究,整个筒壳可视为由很多单元梁构成。钢丝绳在缠入或绕出卷筒时,钢丝绳对卷筒的作用面积是随时间而变化的,而钢丝绳的张力也是随时间变化的,所以钢丝绳对卷筒的径向压力也在不断变化。如图6所示,截取任意时刻、任一单位长度的筒壳进行研究,卷筒受到钢丝绳对它的径向作用力是均匀的且不承受钢丝绳对它的轴向作用力。
2.5 课程研制、实施、评价一体化原则
在注重课程实施的同时,通过对课程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反思课程方案的合理性和实施的科学性,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
3 中专护理专业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
课程模式的构成因素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管理和考核评价等。护理专业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设想也主要从这几方面展开。
3.1 课程目标——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形成
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形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进行中专护理专业语文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的最终目标。从满足社会需求和适应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出发,护理专业毕业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应包括以下内容。
(1)能够提纲挈领地掌握文章内容,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和表达方式,较准确地概括中心思想;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具有初步的文学欣赏和评价能力;能顺利阅读和理解一般的医学科技文章。
(2)能大胆、清楚地用普通话进行人际交往和沟通;在口头交谈、说明事物、说明问题和进行卫生宣教时,能有条理地、准确地表达思想,并表现出良好、得体的态度。
(3)在写作比较复杂的记叙文、说明文、一般的议论文和医学科普文、常规应用文时,能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标点正确、书写规范。
(4)能掌握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培养自学能力、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5)逐步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增强道德修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思想。
3.2 课程结构——实施模块式教学
根据护理专业学生应具有的语文综合能力,可将护理专业学生应掌握的语文知识设置成两大单元模块:话题单元和应用单元。话题单元淡化文体意识,强化培养目标,围绕护理专业的特色和学生兴趣选择励志、亲情、生命、审美、戏剧等五个模块。比如,可设置“戏如人生”单元,主要介绍戏剧理论及基本表演常识,开展护理情景剧演出活动,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又能促进护理教学。应用单元可依据学生现实和发展的需要,安排日常文书、事务文书、卫生新闻与卫生宣传、护理医用文书、求职文书五个模块,力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护理工作实际,帮助学生提高护患交流能力、卫生宣教能力及职业岗位必备的应用写作能力。每一单元由六部分组成,分别为读写知识;例文导学;普通话训练;硬笔书法练习;写作练习;语文实践活动。
3.3 课程管理——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语文课程内容可分为主讲部分、辅讲部分和自修部分三类,以供教师选课和学生选学。选修课的内容可以丰富、宽泛,在征求全校护理专业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每学期可开设不同内容的课程,如影视欣赏、文学欣赏、书法、演讲与口才等。还可通过阅读、思辨、表演、实践等课外活动的方式建立课内外贯通的立体式指导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如诗歌朗诵表演、演讲比赛、成语解释大赛、作文竞赛等,还可成立文学社团、通过办文学刊物开辟语文阵地,配合宣传窗、广播台开辟语文栏目,弘扬语文的声音,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逐步使学生形成较高的语文素养。
3.4 课程实施——以学生为中心
首先,要求参与改革的教师改变理念,切实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其次,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现状的基础上,确立课程目标,编写课程大纲,划分课程模块,决定教学策略。其三,在日常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充分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帮助学生养成勤思、好问、多练的学习习惯,不断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灵魂所在。
3.5 课程评价——构建科学的语文课程学习评价体系
要倡导多维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对其学习过程的评价,平时教师要记录学生课内外的实际表现,包括平时作业(朗读、背诵、抄写、听写、书面作业、口头作业等项目)、课堂表现、课外活动参与率及热情程度等。要倡导多元评价,即评价主体多元化,可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使评价为学生的发展起促进和引领作用。要及时反馈和评价,使学生从评价中及时了解自己的现状,扬长避短,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构建全方位考查、重在能力测试的语文课程学习评价体系是中专护理专业语文校本课程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
G630
A
1671-1246(2010)08-00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