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杆菌病46例诊疗体会
2010-08-15姚文光
姚文光
布氏杆菌病,又称地中海驰张热、波状热等,是布氏杆菌所引起动物源性传染病,临床以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疼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为特点,主要流行于西北、东北、青藏高原及内蒙牧区[1]。主要经羊、牛及猪等家畜经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传染人类。我院所处地区与内蒙古接壤,农民饲养羊较多,发病率较高。2001~2009年我院收治46例布氏杆菌病患者的病例资料,现分析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6例患者中,均系本地区长期居民,男39例,占84.85%,女7例,占15.25%,年龄17~75岁,平均年龄38岁,其中60岁以上5例,占9.2%,31例从事羊的饲养,包括剪毛、屠宰等工作,11例为皮毛经销商人,2例为厨师,2例没有明确的家畜接触史。
1.2 临床表现 4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出汗,体温最高者达40℃,其中有骶髂、肘、髋、膝等大关节肿痛36例,胸锁关节肿痛2例,其中1例胸锁关节化脓,腰椎疼痛者2例,合并心肌炎1例,合并脑膜炎1例,合并睾丸炎2例,合并坐骨神经痛1例,合并肋间神经痛1例。病程超过6个月者3例,超过1年者2例。在外院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3例,误诊为肝炎1例,误诊为骨关节炎2例,误诊为神经症1例,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2例。
1.3 辅助检查 46例均琥红缓冲液玻片凝集试验或试管凝集试验为阳性,白细胞增高5例,白细胞轻度减少8例,血沉增快22例,轻度贫血2例,心电图示P-R间期延长、心肌缺血1例,肝功能示转氨酶增高7例,脑电图及脑脊液异常1例,X线片示关节损害3例。
1.4 诊断标准 根据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诊断标准:①流行病学接触史;密切接触家畜、野生动物(包括观赏动物)、畜产品、布氏杆菌培养物等,或生活在疫区的居民;②临床症状和体征应排除其他疑是疾病;③实验室检查:病原分离、试管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凡具备①②项和第③项中任何一项检查阳性即可确诊为布氏杆菌病[1]。
1.5 治疗 基本治疗:患者卧床休息,注意水电解质及营养补充,给于足量维生素。高热或疼痛明显者给予非甾体抗炎药。睾丸炎及脑膜炎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抗菌治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方案:利福平(600~900mg/d)和多西环素(200mg/d)作为首选方案,连用6周。
1.6 治疗结果 46例均完成6周疗程,临床治愈44例,好转2例(遗留轻度的关节损害)。4例于2个月后复发,再应用前方案治疗6周治愈。
2 讨论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变化多端,易复发、易转变为慢性,疫区从牧区向半农半牧区、农区及城市蔓延,流行的形式以多发的、分散的点状流行代替了大规模的爆发流行形式。人群普遍易感,由于职业关系,男性发病高于女性。染源为与人密切接触的家畜,传播途径广泛,可经皮肤黏膜接触、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几乎可累及所有的器官和组织,包括淋巴结、肝、脾、关节、生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心肺亦可受累,临床以发热、多汗、关节肿痛为主,但又以多种症状出现,易误诊为风湿热、腰椎间盘突出等。病程迁延1年以上为慢性,治疗效果比较差,可遗留关节损害而致残。有人认为慢性布鲁氏菌病药物治疗效果良好,但症状不典型,容易漏诊或误诊[2]。
本病亦是可防可治的,若治疗及时,预后良好,大多于3~6个月内康复,仅10% ~13%病例病程超过6个月。未经抗菌药物治疗的病死率为2% ~3%[3]。临床医生根据患者所在地是否在疫区,从事职业有无与羊、猪、牛等家畜接触史,或皮毛接触史,饮用未消毒的羊奶、牛奶等,有以上流行病学史,再加上有发热、出汗、关节肿痛等症状,应高度怀疑布氏菌病,临床上常用试管凝集试验,该方法比较灵敏,操作简单,价格低廉,适合基层医院及防疫部门开展。确诊后的治疗亦简单、易操作,费用低,定期监测肝功、血象即可。
在预防上主要为对家畜的定期检疫,检出的病畜及时隔离,必要时宰杀,加强卫生管理,提高医护人员对本病的认识,教育农牧民做好个人的防护工作,对接触羊、牛、猪犬等家畜的饲养员、兽医、屠宰人员等进行预防接种。
[1]杨绍基,任红.传染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9-182.
[2]马万堂,李自耀,马晓曼.慢性布鲁氏杆菌病14例报告,宁夏医学杂志,2009:31.
[3]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45-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