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144例临床观察
2010-08-15范鹏莺
范鹏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已广泛用于终止早、中期妊娠,但口服米非司酮联合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终止12~24周妊娠的报道并不多。为观察其疗效及药物的副反用,制订更完善的护理计划,把安阳市妇幼保健院2006年8月至2008年10月要求终止妊娠、无用药禁忌证孕12~24周的孕妇,随机分两组,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确认12~24周宫内妊娠;排除心、肝、肾等疾病和近3个月内未用过任何甾体类及糖皮质类药物。年龄17~37岁,平均25.6岁;经产妇56例,初产妇88例,其中剖宫产术后8例,哺乳期内10例。随机将病例分为口服组和联合用药组。
1.2 治疗方法 两组采用同一方法口服米非司酮50 mg,2次/d,连服3d。口服组,第4天开始口服米索前列醇0.2 mg,间隔15 min给药,记录宫缩开始时间,根据宫缩强度,决定是否给药和给药时间,总量1.2 mg,联合用药组,于口服米非司酮第3天晚22:00时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0.2 mg,记录宫缩开始时间,第4天08:00时,根据宫缩情况,继续阴道放置米索,总量1.2 mg。用药期间向孕妇详细说明服药时间、服药后的不良反应。专人严密观察宫缩、阴道出血情况及胎儿、胎盘排出情况。
1.3 效果评定标准 ①完全流产:用米索前列醇后妊娠产物完全排出;②不完全流产:胎儿排出,胎盘、胎膜部分或全部残留;③引产失败:用米索前列醇后未引起有效宫缩,妊娠产物未排出,改用其他方法引产。
2 结果
2.1 引产有效率及清宫率 口服组72例,有效66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91.65%,其中完全流产26例,不完全流产40例,不完全流产者立即行清宫术,清宫率为60.61%。阴道放药组72例有效68例,无效6例,有效率94.44%。其中完全流产42例,不全流产26例,清宫率38.24%。两组引产有效率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清宫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流产时间口服组和联合用药组从宫缩开始到妊娠产物排出时间分别为8.53 h和7.42 h,两者无差别。
2.3 药物的副反用 口服组30例发生的副反用,表现为恶心、呕吐、低热。其中12例呕吐,10例低热,体温在37.5℃~37.9℃,给予对症处理后缓解。联合用药组,14例出现恶心,其中6例轻微呕吐,4例低热,体温分别为37.5℃和37.8℃,未做处理。联合用药组的药物副反用发生率低于口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米非司酮为孕激素拮抗剂,通过作用于脱膜上的孕酮受体阻断孕酮作用,使脱模变性、坏死和出血,造成胎盘绒毛膜变性、坏死,胎盘营养缺乏,发育受阻而流产。米索前列醇有增加子宫收缩频率和幅度的作用。两种药物的副反用有恶心、呕吐、低热、头痛、皮疹等。据报道米索前列醇在体内的半衰期仅为26.3 min,为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增加引产的有效率常需分次口服(3~6次不等),使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加重。阴道放药组的清宫率和药物的副反用均明显低于口服组,这是由于米索前列醇在阴道后穹窿吸收缓慢,能保持稳定的血药浓度,作用时间长,既使呕吐也不会影响药物的剂量。
3.2 护理
3.2.1 用药时的观察及护理 详细说明用药方法,嘱患者按时服药。服米非司酮时,服药前后2 h禁食、水,两次服药间隔12 h。因曾发生在服用米非司酮期间,就有宫缩发动、妊娠产物排出的情况,所以要观察腹疼及阴道出血情况。鼓励患者下床活动,正常饮食。用米索前列醇后,严密观察宫缩及阴道出血情况。根据宫缩强度(间歇3~4 min,持续40 min),决定下一次用米索的时间。阴道放置米索一定要用窥器打开阴道,用镊子把药片置放于阴道后穹窿处,以防掉出。
3.2.2 分娩时的观察及护理 胎儿娩出后一定要检查胎盘、胎膜的完整性,若有胎盘、胎盘残留,立即行清宫术。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宫缩体及阴道出血情况。宫缩不好者,及时用缩宫剂,并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
3.2.3 引产后的护理 观察子宫复旧情况及阴道出血量。给予帮助子宫复旧的药物如益母草胶囊、生化汤等;常规用回奶药,消除乳胀;保持外阴清洁,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并做好出院后的健康指导,包括用药,饮食,性生活等。
[1]溪彤彤,等.米非司酮终止8~10周妊娠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护理学杂志,2000,15(6):359-360.
[2]高艳娥.米非司酮联合不同途径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周妊娠效果观察.西安医科大学学报,2001,21(1):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