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损害45例临床分析
2010-08-15苗丽娟
苗丽娟
药物性肝损害是指应用治疗剂量的药物时肝脏受药物毒性损害或发生过敏反应所引起的疾病。由于药物性肝损害临床和病理表现复杂多样,容易被误诊,漏诊.为了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更合理地用药,我们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45例药物性肝害病例进性总结分析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临床资料 本组45例,其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25~76例,平均54岁。
1.2 诊断标准[1]①用药后1~4周出现肝损害;②初发症状可有发热、皮疹、瘙痒等过敏征象;③末梢血嗜酸性粒细胞超过0.006;④有肝细胞损害或肝内淤胆的病理和临床表现;⑤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均为阴性;⑥偶然再次给药后又发生肝损害;⑦排除酒精性、自身免疫性肝病和占位性肝病。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乏力15/45(53.6%),恶心11/45(46.7%),上腹不适19/45(33.3%)。主要体征为:皮肤、巩膜黄染22/45(48.9%),皮肤瘙痒 13/45(28.9%),皮疹11/45(24.4%),肝脾肿大9/45(20.0%)。
2.2 肝功能检查 ALT升高45例次,<200 IU/L 11例次,200~400 IU/L 14例次,大于400 IU/L 20例次。AST升高41例次,小于200 IU/L 9例次,200~400 IU/L 11例次,大于400 IU/L 21例次。AJP升高13例次,γ-GT升高23例次。TB升高32例次,小于140 mmol/L 12例次,140~280 mmol/L 9例次,>280 mmmol/L 11例次。
2.3 引起肝损害的药物及百分比 本组引起肝损害的药物种类较多,其中解热镇痛药10例,占22.2%;抗生素8例,占17.7%;中药6例,占13.3%;抗结核药5例,占11.1%;抗肿瘤药5例,占11.1%,抗精神病药4例,占8.9%,保健品3例,占6.7%,降血脂药2例,占4.4%,抗甲状腺功能亢进药2例,占 4,4%。
2.4 治疗与转归 首先停用损害肝脏的药物或可疑的药物,卧床休息,给予高蛋白,高糖,丰富维生素及低脂饮食,同时给予保肝、退黄治疗、如甘利欣、思美泰等,辅以血浆、蛋白支持治疗。重症肝损害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促肝细胞生长素,对严重淤胆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本组治疗后好转42例,占93.3%,自动出院或转院3例,占6.7%。
3 讨论
药物性肝损害是常见的肝病之一,据统计约有600余种药物可对肝脏簉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起病、临床特征和疾病程度的变化很大,一般可分为急性和慢性[2]。急性肝损害包括肝细胞毒性和胆汁淤积,前者是肝细胞坏死或脂肪变性,后者常为因免疫介导的汇管区炎症或抑制生物转化系统。慢性药物肝损害包括慢性活动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慢性肝汁淤积性疾病,血管病变和肝内新生物等,本组中有5例病程超过6个月,为慢性药物肝损害,其他为急性药物肝损害。
本组资料显示在众多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中,非缁体抗炎药是最常见的致病因素,占35.6%,其中扑热息痛引起者占23.2%,其次是抗生素,占17.8%。患者因“感冒”、发热而自行服用扑热息痛和抗生素,引起药物性肝损害,多表现为服药后发热不退,或出现乏力,腹部不适,皮疹或皮肤巩膜黄染。中药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也比较多见,主要是用于治疗皮肤病、肿瘤和风湿症的中药,许多患者片面认为中药无任何毒副作用,迷信偏方随意服用,致使中药所致的肝损害日渐增多。近年来结核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使得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也不断上升,本组为11.1%。
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主要是依据用药史和肝功能损伤的实验室检查,并且排除病毒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病。一旦明确诊断要立即停用有关药物,卧床休息,给予高蛋白、高糖、丰富维生素及低脂肪饮食,补充氨基酸、白蛋白、血浆或全血、维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以稳定内环境,促进肝细胞再生。应用葡萄糖醛酸内酯可增加肝脏的解毒功能,还原型谷胱甘肽可解除药物毒性,保护肝细胞,强力宁可降酶退黄,丙谷胺有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退黄止痒,泼尼松可减轻毛细胆管炎症,增加胆汁流量。肝损害严重者可采取血液净化治疗。
药物性肝损害重在预防,应避免滥用及大量用药,合理使用解热镇痛药和抗生素,改变中药无不良反应的观点。用药应注意个体化,对于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体质者、老年人、以及合并慢性肝、肾疾病者,药物的使用剂量应慎重考虑。对既往有药物肝损害病史的患者,避免再次应用相同或化学结构相似的药物,用药期间应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动态检测肝功、血常规、尿常规。尽早发现、尽早停药,尽早治疗。
[1]万瑜,杨冬华.药物性肝损害诊治研究近况.新医学,2005,36(8):476.
[2]王丽君,李大江,张永辉.药物性肝损害105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23(11):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