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要重视实验教学
2010-08-15李颖
李颖
化学教学中要重视实验教学
李颖
10.3969/j.issn.1671-489X.2010.07.195
新课程改革将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科学探究不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中学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它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
1 加强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正确的指导能使学生集中注意、深入思考、发展思维能力、迅速掌握实验操作要领,并能逐渐养成进行化学实验研究所必需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1.1 指导学生观察实验化学是以实验为手段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学生学习化学是以观察物质及其变化为特征的。学生在观察实验时,如果教师不加指导或指导不明确,学生往往出现无目的、漫不经心地观察的情况,他们常常只是注意那些感觉新奇或有强烈刺激的现象,而放过实验目的所要求观察的主要内容。因此在实验前教师要使学生明确观察什么,再根据具体的实验提出观察要求。
1.2 指导学生研究实验观察只能了解事物的现象,由现象到本质的结论,只有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才能完成。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若能及时指导学生研究实验,启发思维,就会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提高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思维能力。
例如在氯气的性质实验中,氯气与氢气混和能在光照或点燃时爆炸化合,红磷、金属钠、铁丝、铜丝都能在氯气中剧烈燃烧,并分别生成PCl3和PCl5、NaCl、FeCl3、CuCl2。此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对这些实验进行研究:1)这些实验有什么相同现象产生?2)在这些反应中Cl2是氧化剂还是还原剂?3)为什么Cl2具有这样的性质?经启发引导可得出:Cl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将许多物质氧化到高价,这是因为氯原子有很强的获得电子的能力。在进行这类实验时,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寻找实验所显示的共同点,从不同的表象中找出相同的本质,这对培养学生思维深刻性有明显作用。
2 用投影演示实验,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学生实验素质的重要方向,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启发学生积极感觉事物的变化,得到准确的结论,并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而使学生的观察习惯由提示改为自觉是需要不断培养的。借助投影展示演示实验能够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放大实验,增强学生的参与度与注意力。在演示金属钠与水的实验中,若不利用投影将实验加以扩大,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参与面,距离远的学生根本无法有直观的感受。在投影屏幕上,Na在水面上游动,并且轨道后拖着一条“红尾巴”的景象,历历在目,避免以往教师枯燥的说教。从而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认真开展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动手能力
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重要手段,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可以获得更加逼真的技能、技巧,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做实验的过程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分组实验。不仅如此,还要在实验前充分启迪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实验,提高针对性,如使用酸式、碱式或滴定管、锥形瓶,要求他们能正确地装液、排气泡、读数、振荡,学生动手实验时,必须及时防止和纠正实验操作上的错误,训练学生正确进行实验。
4 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增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将问题转化为课题的能力是提高学生设计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前提。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的一些怀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和解决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能用于实验探究的问题可能来自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也可能来自学习的过程中,还有可能来自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无论是什么情况,始终要让学生产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渴求和欲望。对于教材中某些验证性的实验如果改为探究性的实验,可将学生带入科学探究的情境中,从而不断增强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意识和能力。
总而言之,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在高中化学课程改革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广大的化学教师要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认真、细致地学习研究新课程,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围绕实验展开学习是中学化学教学特色的充分体现,化学实验教学只要真正得到落实,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也为化学教育走素质教育之路发挥出独特的功能。
河北省迁西县第一中学)